安徽皖江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开年摸底大联考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学是人类社会一项极其古老的文化现象与学术活动。历史学肇基于人类天然 的记忆本能。有记忆而后有历史叙事,有历史叙事而后有作为学术活动的历史学 历史叙事是历史学与生俱来的基本形态,既是它的形式,也是它的内容。近代以 来之所以出现史学困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历史叙事的过度批判。剥离叙事性 简单地将历史学改造成仅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一种学术研究活动,不符合历史学的 伟大传统 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学是由叙事派生出来的,叙事正是历史学的基本所在。 旦剥离了叙事性,历史学也就失去了根基。传统史学尽管缺少学科反思,但作为 其叙事性自然长成的结果,曾经创造出辉煌的学科历史,中国传统史学就提供了 这方面的实例。而近代以来在史学反思中对历史叙事的批判,并没有再造现代史 学的辉煌,反而留下了众多的迷惑与失落。这当然并不意味着对史学的反思本身 存在问题,而是表明对史学的反思需要进一步深入,或者需要更换反思逻辑,不 能仅仅停留在对叙事性的批判上,而应重新审视叙事性与科学性对于历史学的不 同意义与价值。 虽然在历史叙事中要运用想象与虚构,但它并不同于文学叙事中的想象与虚构, 历史叙事者并没有想象与虚构的主观意图,而且对于想象与虚构始终是抱有排斥 态度的。历史叙事还可能因叙述者主体认识的差异而对叙事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产 生重要影响。种种因素都会造成所述“历史事实”的差异性,但这种差异性并不 能推翻历史事实的可靠性。在基本事实层面,可以通过史料收集的增加与史实考 证的深入而得到修正,并渐趋统一。而在历史叙事层面,虽然历史学家针对同 事实的叙述,有可能选择不同的事实材料、采取不同的叙述方式,但这绝非历史 学应受非议之处,它恰恰反映了历史学作为人类实现自我反思、自我认同的工具 所具有的人文性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所认为的是建构的、想象的。历史叙 事作为历史学与生俱来的基本形态,应成为历史学家自觉捍卫的学科边界。一方 面,它是历史学这门古老学科耕耘了数千年的传统。历史学的形态、价值、功能 等等,都生于斯、长于斯。通过历史叙事来实现人类的自我反思,正是历史学的 学科价值之所在。另一方面,对叙事性所造成的历史学在知识论领域的局限,历 史学家应有充分的自觉,不应擅自跨越叙事边界。边界既意味着权利,需要捍卫 也意味着局限,需要历史学家对其所不能达致的“局外”世界保持一份谦恭的姿 态 (节选自许兆昌《深刻认识历史叙事的价值》,2018年10月25日《人 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安徽皖江名校联盟 2019 届高三开年摸底大联考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历史学是人类社会一项极其古老的文化现象与学术活动。历史学肇基于人类天然 的记忆本能。有记忆而后有历史叙事,有历史叙事而后有作为学术活动的历史学。 历史叙事是历史学与生俱来的基本形态,既是它的形式,也是它的内容。近代以 来之所以出现史学困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历史叙事的过度批判。剥离叙事性, 简单地将历史学改造成仅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一种学术研究活动,不符合历史学的 伟大传统。 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学是由叙事派生出来的,叙事正是历史学的基本所在。一 旦剥离了叙事性,历史学也就失去了根基。传统史学尽管缺少学科反思,但作为 其叙事性自然长成的结果,曾经创造出辉煌的学科历史,中国传统史学就提供了 这方面的实例。而近代以来在史学反思中对历史叙事的批判,并没有再造现代史 学的辉煌,反而留下了众多的迷惑与失落。这当然并不意味着对史学的反思本身 存在问题,而是表明对史学的反思需要进一步深入,或者需要更换反思逻辑,不 能仅仅停留在对叙事性的批判上,而应重新审视叙事性与科学性对于历史学的不 同意义与价值。 虽然在历史叙事中要运用想象与虚构,但它并不同于文学叙事中的想象与虚构, 历史叙事者并没有想象与虚构的主观意图,而且对于想象与虚构始终是抱有排斥 态度的。历史叙事还可能因叙述者主体认识的差异而对叙事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产 生重要影响。种种因素都会造成所述“历史事实”的差异性,但这种差异性并不 能推翻历史事实的可靠性。在基本事实层面,可以通过史料收集的增加与史实考 证的深入而得到修正,并渐趋统一。而在历史叙事层面,虽然历史学家针对同一 事实的叙述,有可能选择不同的事实材料、采取不同的叙述方式,但这绝非历史 学应受非议之处,它恰恰反映了历史学作为人类实现自我反思、自我认同的工具 所具有的人文性。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所认为的是建构的、想象的。历史叙 事作为历史学与生俱来的基本形态,应成为历史学家自觉捍卫的学科边界。一方 面,它是历史学这门古老学科耕耘了数千年的传统。历史学的形态、价值、功能 等等,都生于斯、长于斯。通过历史叙事来实现人类的自我反思,正是历史学的 学科价值之所在。另一方面,对叙事性所造成的历史学在知识论领域的局限,历 史学家应有充分的自觉,不应擅自跨越叙事边界。边界既意味着权利,需要捍卫; 也意味着局限,需要历史学家对其所不能达致的“局外”世界保持一份谦恭的姿 态。 (节选自许兆昌《深刻认识历史叙事的价值》,2018 年 10 月 25 日《人 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历史学不仅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一种学术研究活动,也是人类社会一项极古老 的文化现象。 B.中国传统史学足以证明,传统史学因为其叙事性自然长成而曾经创造出辉煌 的学科历史。 C.文学叙事者有意运用想象与虚构,历史叙事者不但没有这样的主观意图反而 持排斥态度。 D.历史虚无主义者认为历史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建构和想象的,因而反对 切历史叙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站在历史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的高度,通过分析历史学起源,指出“历史 叙事是历史学与生俱来的基本形态”。 B.文章通过传统史学的辉煌与近代以来史学留下众多迷惑与失落的对比,有力 地证明了叙事对于历史学的重要性。 C.文章在此较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中想象与虚构的区别后,分析导致所述“历 史事实”差异性的原因及造成的恶果。 D.文章在倡导自觉捍卫历史叙事的学科边界时,既肯定它的学科价值,也看到 它的局限,体现出很强的理性色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历史叙事是历史学的形式与内容;近代以来对历史叙事进行批判,导致史学 困境的出现。 B.对传统史学进行反思固然必要,但这种反思一定要深入,并且需要不断地更 换反思逻辑。 C.历史叙事中叙事内容的选择与编排可能会因叙事者主体认识的差异而不同, 这无可非议。 D.历史叙事的边界既意味着权利,需要捍卫它;也意味着局限,需要对它保持 谦恭的姿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红苕和米饭 余道勇 “妈,我饿了。”小男孩回到家,想要吃的。 “苕子在鼎罐里,自己拿来吃吧。”妈说。 小男孩把鼎罐盖子揭开。一罐子的苕子,只有罐子中间位置有一小碗白米饭,馋 得小男孩巴不得一口把白米饭吞掉,但他还是忍住了。他知道,那唯一的一小碗 米饭是给最小的弟弟的,他不能吃。小男孩用筷子插起一个苕子,灶台边有一碗 青菜汤,就着吃了。那苕子淀粉含量丰富,吃在嘴里却难以咽下,只能一口汤 口汤就着吃。 小男孩的父亲在他三岁时伤逝,母亲拉扯五个未成年的孩子。家里人口多,劳动 力少,挣工分是这个小男孩幼小心灵中的梦想。小男孩并未备尝劳作的艰辛,总 是在放学回家后,跟着大人们有样学样地做一些田间的农活。他很想用这点本领 去挣工分,哪怕能挣一个工分,他都觉得自己长大了
A.历史学不仅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一种学术研究活动,也是人类社会一项极古老 的文化现象。 B.中国传统史学足以证明,传统史学因为其叙事性自然长成而曾经创造出辉煌 的学科历史。 C.文学叙事者有意运用想象与虚构,历史叙事者不但没有这样的主观意图反而 持排斥态度。 D.历史虚无主义者认为历史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建构和想象的,因而反对一 切历史叙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站在历史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的高度,通过分析历史学起源,指出“历史 叙事是历史学与生俱来的基本形态”。 B.文章通过传统史学的辉煌与近代以来史学留下众多迷惑与失落的对比,有力 地证明了叙事对于历史学的重要性。 C.文章在此较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中想象与虚构的区别后,分析导致所述“历 史事实”差异性的原因及造成的恶果。 D.文章在倡导自觉捍卫历史叙事的学科边界时,既肯定它的学科价值,也看到 它的局限,体现出很强的理性色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历史叙事是历史学的形式与内容;近代以来对历史叙事进行批判,导致史学 困境的出现。 B.对传统史学进行反思固然必要,但这种反思一定要深入,并且需要不断地更 换反思逻辑。 C.历史叙事中叙事内容的选择与编排可能会因叙事者主体认识的差异而不同, 这无可非议。 D.历史叙事的边界既意味着权利,需要捍卫它;也意味着局限,需要对它保持 谦恭的姿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 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红苕和米饭 余道勇 一 “妈,我饿了。”小男孩回到家,想要吃的。 “苕子在鼎罐里,自己拿来吃吧。”妈说。 小男孩把鼎罐盖子揭开。一罐子的苕子,只有罐子中间位置有一小碗白米饭,馋 得小男孩巴不得一口把白米饭吞掉,但他还是忍住了。他知道,那唯一的一小碗 米饭是给最小的弟弟的,他不能吃。小男孩用筷子插起一个苕子,灶台边有一碗 青菜汤,就着吃了。那苕子淀粉含量丰富,吃在嘴里却难以咽下,只能一口汤一 口汤就着吃。 小男孩的父亲在他三岁时伤逝,母亲拉扯五个未成年的孩子。家里人口多,劳动 力少,挣工分是这个小男孩幼小心灵中的梦想。小男孩并未备尝劳作的艰辛,总 是在放学回家后,跟着大人们有样学样地做一些田间的农活。他很想用这点本领 去挣工分,哪怕能挣一个工分,他都觉得自己长大了。 二
那个年代,生产队出工听钟声。小男孩听惯了村口每天出工的钟声。钟声一响, 各家各户的劳动力就奔出家门,集体出工。然而,有一天,这个钟声一直都没有 响起,而且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响起 “妈,今天出工的钟声怎么一直没有敲响呢?”小男孩长大,已经上初中了。他 直盼望着长大,能够为家里挣工分,减轻母亲的负担。 “不用敲了。”母亲说。 “为什么呢?”小男孩扭着头问,很是不懂,他是听着钟声长大的 “因为,田地都分到户了。”母亲说 “分到户了?”小男孩一脸茫然,还是不解其意。 “是啊,分到户了,联产承包了。”母亲说。“以后你不用去挣工分,你长大了, 可以帮妈妈做好多事了。 小男孩有点怅然若失,不能挣工分了,这怎么给家里减轻负担? 然而,母亲看来很髙兴。小男孩不知道,母亲已经在心里盘算起来。母亲笑眯眯 地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小男孩说,现在家里承包有五六亩水田和一亩旱地,不 用靠工分,就是自己好好地耕作,只要收成好,除去交公粮、余粮,每年的收成 应该比吃大锅饭分到的口粮还要多,要不了两年,不仅可以还清欠别人的谷子、 苕子,还可以卖一些,挣点钱补贴家用。母亲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读好你 的书,妈妈就是再苦,也要让你们成人。 小男孩挣工分的梦就这样破灭了。但对“分田到户”“联产承包”,小男孩还是 有点懵懵懂懂。 转眼,小男孩上高中了,已经成为一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去二十里外的镇上念 从未离开过家的小伙子,在高中宿舍住了一个星期,就忍不住想家了,几乎是发 狂地想家。星期六最后一节课一上完,他就飞奔回家。到家时,已经是秋日的傍 晚时分。 “妈,我回来了。”小伙子一到家就找妈 没有人应声。 灶台上冒着热气,锅里饭是热的,是白米饭 姐从猪舍喂猪回来,看到小伙子,说:“妈还在地里做事,趁天没黑,多干点活 儿。妈让我回来先做饭,等你回家。” 天黑时分,一家人收工回家,姐早就把饭菜备好了。 “妈,怎么没有红苕?”小伙子端起一碗米饭。以前,都是弟弟吃米饭,其他人 都啃红苕—一这一个开学周,小伙子每天都是用饭盒在学校食堂蒸米饭吃,竟然 想红苕吃。 “有米饭吃还想吃红苕。”姐说。“我们可是吃得反胃了。” 这一顿饭,小伙子吃得很饱,也很充实。自家菜园里摘的黄瓜、茄子、冬瓜、辣 椒等,经过柴火的爆炒,很有家的味道。 那天,妈妈对孩子们说:“你有一双手,有几亩田地,还怕饿到吗?” 四 小男孩是幸运和幸福的,赶上了好时候,能够考到城里读书,不用挣工分了,当 年的小男孩已在城里安家落户。但每次回老家,家里人总笑他竟然喜欢吃红苕 并特意在米饭里加一个红苕来煮
那个年代,生产队出工听钟声。小男孩听惯了村口每天出工的钟声。钟声一响, 各家各户的劳动力就奔出家门,集体出工。然而,有一天,这个钟声一直都没有 响起,而且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响起。 “妈,今天出工的钟声怎么一直没有敲响呢?”小男孩长大,已经上初中了。他 一直盼望着长大,能够为家里挣工分,减轻母亲的负担。 “不用敲了。”母亲说。 “为什么呢?”小男孩扭着头问,很是不懂,他是听着钟声长大的。 “因为,田地都分到户了。”母亲说。 “分到户了?”小男孩一脸茫然,还是不解其意。 “是啊,分到户了,联产承包了。”母亲说。“以后你不用去挣工分,你长大了, 可以帮妈妈做好多事了。” 小男孩有点怅然若失,不能挣工分了,这怎么给家里减轻负担? 然而,母亲看来很高兴。小男孩不知道,母亲已经在心里盘算起来。母亲笑眯眯 地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小男孩说,现在家里承包有五六亩水田和一亩旱地,不 用靠工分,就是自己好好地耕作,只要收成好,除去交公粮、余粮,每年的收成 应该比吃大锅饭分到的口粮还要多,要不了两年,不仅可以还清欠别人的谷子、 苕子,还可以卖一些,挣点钱补贴家用。母亲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读好你 的书,妈妈就是再苦,也要让你们成人。” 小男孩挣工分的梦就这样破灭了。但对“分田到户”“联产承包”,小男孩还是 有点懵懵懂懂。 三 转眼,小男孩上高中了,已经成为一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去二十里外的镇上念 书。 从未离开过家的小伙子,在高中宿舍住了一个星期,就忍不住想家了,几乎是发 狂地想家。星期六最后一节课一上完,他就飞奔回家。到家时,已经是秋日的傍 晚时分。 “妈,我回来了。”小伙子一到家就找妈。 没有人应声。 灶台上冒着热气,锅里饭是热的,是白米饭。 姐从猪舍喂猪回来,看到小伙子,说:“妈还在地里做事,趁天没黑,多干点活 儿。妈让我回来先做饭,等你回家。” 天黑时分,一家人收工回家,姐早就把饭菜备好了。 “妈,怎么没有红苕?”小伙子端起一碗米饭。以前,都是弟弟吃米饭,其他人 都啃红苕——这一个开学周,小伙子每天都是用饭盒在学校食堂蒸米饭吃,竟然 想红苕吃。 “有米饭吃还想吃红苕。”姐说。“我们可是吃得反胃了。” 这一顿饭,小伙子吃得很饱,也很充实。自家菜园里摘的黄瓜、茄子、冬瓜、辣 椒等,经过柴火的爆炒,很有家的味道。 那天,妈妈对孩子们说:“你有一双手,有几亩田地,还怕饿到吗?” 四 小男孩是幸运和幸福的,赶上了好时候,能够考到城里读书,不用挣工分了,当 年的小男孩已在城里安家落户。但每次回老家,家里人总笑他竟然喜欢吃红苕, 并特意在米饭里加一个红苕来煮
从一锅苕里只蒸一小碗米饭,到一锅饭里只放一个红苕,引领着我们生活发展的, 不正是出工钟声的停止和改革号角的吹响吗?小伙子似乎明白了,“联产承包、 分田到户”不就是把红苕变成白米饭吗? 每当忆起这一段往事,我的眼眶总是红红的 个时代的变迁,总是刻录在 些点滴的细节中。当年的小男孩,绝不仅仅是我自己,而从啃红苕到稻谷满仓, 也绝不只是这个小山村!我感恩时代,感恩时代的引领者! 节选自2018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 【注】红苕:又名番薯、红薯、山芋等。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男孩看见罐子中间有一小碗白米饭,尽管馋得“巴不得一口把白米饭吞 掉”,但还是忍住了,就着菜汤吃难以下咽的红苕,可见他善良、懂事、自制 B.听到母亲说“田地分到户了”“联产承包”,小男孩有点怅然若失,这是因 为他此刻并不理解这件事的意义,只知道从此不能挣工分给家里减轻负担了。 C.当年的小男孩从城里回老家时仍“喜欢吃红苕,并特意在米饭里加一个红苕 来煮”,这一细节表明他的内心深处依然怀念大集体的生活,怀念出工的钟声。 D.文章按时间顺序回忆一个小男孩从大集体到联产承包、分田到户后的生活情 形,以此展现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折射出时代变迁,别具匠心。 5.文章以“红苕与米饭”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6分) 6.有人认为,文章结尾一段可以删除。你认为呢?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11月19日2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 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 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八、十九颗组网卫星 卫星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在轨测试,并与此 前发射的十七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进行组网联调。 此次任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后续将 开展系统联调和性能指标评估,计划年底前开通运行,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 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迈出中国北斗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据介绍,209年,经国家批准,北斗三号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工程于2016年完 成了试验系统建设,充分验证新一代导航信号体制后,按照最简系统、基本系统、 全球系统三步实施组网。2017年11月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了首次组 网卫星发射任务。2018年3月底,建成了由8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最简系统; 目前,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由19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基本系统即将开通运行; 后续,将于2020年底前,建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备服务全球能力。 (摘编自2018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北斗系统有一项很重要的服务就是“授时”,即将我国的标准时间告知各类用 户,以便使用。国家授时中心保持的国家标准时间,也是一个国际的标准时间, 是与国际上其它相关机构一起来联合解算出来的,供全世界统一使用,叫协调世 界时(UTC)。获得协调世界时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时间比对,我们目前所用的共视 比对和精密单点定位(PPP)比对,就是利用北斗系统而获得的
从一锅苕里只蒸一小碗米饭,到一锅饭里只放一个红苕,引领着我们生活发展的, 不正是出工钟声的停止和改革号角的吹响吗?小伙子似乎明白了,“联产承包、 分田到户”不就是把红苕变成白米饭吗? 每当忆起这一段往事,我的眼眶总是红红的——一个时代的变迁,总是刻录在一 些点滴的细节中。当年的小男孩,绝不仅仅是我自己,而从啃红苕到稻谷满仓, 也绝不只是这个小山村!我感恩时代,感恩时代的引领者! (节选自 2018 年 11 月 14 日《人民日报》) 【注】红苕:又名番薯、红薯、山芋等。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男孩看见罐子中间有一小碗白米饭,尽管馋得“巴不得一口把白米饭吞 掉”,但还是忍住了,就着菜汤吃难以下咽的红苕,可见他善良、懂事、自制。 B.听到母亲说“田地分到户了”“联产承包”,小男孩有点怅然若失,这是因 为他此刻并不理解这件事的意义,只知道从此不能挣工分给家里减轻负担了。 C.当年的小男孩从城里回老家时仍“喜欢吃红苕,并特意在米饭里加一个红苕 来煮”,这一细节表明他的内心深处依然怀念大集体的生活,怀念出工的钟声。 D.文章按时间顺序回忆一个小男孩从大集体到联产承包、分田到户后的生活情 形,以此展现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折射出时代变迁,别具匠心。 5.文章以“红苕与米饭”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6 分) 6.有人认为,文章结尾一段可以删除。你认为呢?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11 月 19 日 2 时 07 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 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 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八、十九颗组网卫星。 卫星经过 3 个多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在轨测试,并与此 前发射的十七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进行组网联调。 此次任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后续将 开展系统联调和性能指标评估,计划年底前开通运行,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 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迈出中国北斗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据介绍,2009 年,经国家批准,北斗三号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工程于 2016 年完 成了试验系统建设,充分验证新一代导航信号体制后,按照最简系统、基本系统、 全球系统三步实施组网。2017 年 11 月 5 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了首次组 网卫星发射任务。2018 年 3 月底,建成了由 8 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最简系统; 目前,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由 1 9 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基本系统即将开通运行; 后续,将于 2020 年底前,建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备服务全球能力。 (摘编自 2018 年 11 月 20 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北斗系统有一项很重要的服务就是“授时”,即将我国的标准时间告知各类用 户,以便使用。国家授时中心保持的国家标准时间,也是一个国际的标准时间, 是与国际上其它相关机构一起来联合解算出来的,供全世界统一使用,叫协调世 界时(UTC)。获得协调世界时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时间比对,我们目前所用的共视 比对和精密单点定位(PPP)比对,就是利用北斗系统而获得的
交通运输行业向来是北斗系统最大的民用行业用户之一。在综合交通的大框架 下,全国己有超过617万辆道路营运车辆、3.5万辆邮政和快速运输车辆、36 个中心城市约8万辆公交车、370艘交通运输公务船舶安装使用或兼容北斗系统, 国产民航运输飞机首次搭载北斗系统,近期还针对长江航运等重点领域,研究出 台了具体措施,分阶段稳步推动北斗系统在行业全覆盖。同时,交通运输部还积 极推动北斗系统国际化。今年9月19日,北斗三号第13、14颗卫星成功发射, 这两颗卫星搭载了由交通运输部参与建设的搜救载荷,将组成北斗卫星搜救系 统,并作为全球卫星搜救系统的组成部分,为全球遇险人员提供报警和定位服务 此外,全国各省也在逐步探索北斗系统与新兴技术的融合发展,带动新技术新业 态新模式的推广 (摘编自2018年11月19日“人民网”) 材料三 轮船航行在茫茫大海中,需要航标灯的指引。卫星在太空飞行,太阳与地球就是 它的航标灯:卫星飞行姿态的建立依赖于对太阳、地球的观测,测量精度越高, 卫星飞行姿态就越稳定,提供的导航精度也越髙。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硏制的 “三只眼”,就是通过观测太阳、地球为导航卫星提供导航。“三只眼”就是两 个“太阳眼 模拟太阳敏感器、数字太阳敏感器,一个“地球眼”一一红外 地球敏感器。“太阳眼”负责测量太阳的位置,“地球眼”测量地球的位置。安 装了“三只眼”的北斗卫星的优异表现与“视力”密切相关。卫星入轨初期用模 拟太阳敏感器捕获太阳,再用数字太阳敏感器和红外地球敏感器共同作用,更加 精确地确定卫星的三轴姿态。 科研人员对北斗卫星数字太阳敏感器和红外地球敏感器进行了关键技术攻关。数 字太阳敏感器的关键技术突破,实现关键元件自主可控;红外地球敏感器的关键 技术突破后,具有高测量精度、高可靠性、长寿命、不易受太阳等天体对姿态测 量的干扰等优点 卫星与卫星之间的通信一一星间链路,是北斗导航系统由区域向全球过渡的关键 技术,是提升系统全球服务能力的核心技术手段,也是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 重要标识和技术制高点。科研人员提出了自己的北斗全球组网星间链路解决方 案,率先采用毫米波技术体制和生产工艺,研制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星间链路 产品,对于北斗导航卫星实现全球组网起到了关键作用,促进了北斗全球系统的 跨域发展。 卫星电源分系统也是卫星的关键分系统之一,被誉为卫星的“生命线”。在北斗 三号中,首次批量采用了转换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 能和太阳能帆板的尺寸充分匹配,极大提高了卫星“吸收”太阳能的效率。 (摘编自2018年6月11日《人民日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11月19日发射成功的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第42、43颗北斗 导航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第18、19颗组网卫星 B.北斗三号工程于2009年正式启动实施,按照最简系统、基本系统、全球系统 三步实施组网,并将于2020年底前向全球提供服务。 C.北斗三号第13、14颗卫星将组成北斗卫星搜救系统,它是全球卫星搜救系统 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为全球遇险人员提供相关服务。 D.卫星在太空飞行需要太阳与地球的指引;对太阳、地球的测量精度越高,就 越利于卫星飞行姿态保持稳定,提供更髙导航精度
交通运输行业向来是北斗系统最大的民用行业用户之一。在综合交通的大框架 下,全国已有超过 617 万辆道路营运车辆、3.5 万辆邮政和快速运输车辆、36 个中心城市约 8 万辆公交车、370 艘交通运输公务船舶安装使用或兼容北斗系统, 国产民航运输飞机首次搭载北斗系统,近期还针对长江航运等重点领域,研究出 台了具体措施,分阶段稳步推动北斗系统在行业全覆盖。同时,交通运输部还积 极推动北斗系统国际化。今年 9 月 19 日,北斗三号第 13、14 颗卫星成功发射, 这两颗卫星搭载了由交通运输部参与建设的搜救载荷,将组成北斗卫星搜救系 统,并作为全球卫星搜救系统的组成部分,为全球遇险人员提供报警和定位服务。 此外,全国各省也在逐步探索北斗系统与新兴技术的融合发展,带动新技术新业 态新模式的推广。 (摘编自 2018 年 11 月 19 日“人民网”) 材料三 轮船航行在茫茫大海中,需要航标灯的指引。卫星在太空飞行,太阳与地球就是 它的航标灯:卫星飞行姿态的建立依赖于对太阳、地球的观测,测量精度越高, 卫星飞行姿态就越稳定,提供的导航精度也越高。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研制的 “三只眼”,就是通过观测太阳、地球为导航卫星提供导航。“三只眼”就是两 个“太阳眼”——模拟太阳敏感器、数字太阳敏感器,一个“地球眼”——红外 地球敏感器。“太阳眼”负责测量太阳的位置,“地球眼”测量地球的位置。安 装了“三只眼”的北斗卫星的优异表现与“视力”密切相关。卫星入轨初期用模 拟太阳敏感器捕获太阳,再用数字太阳敏感器和红外地球敏感器共同作用,更加 精确地确定卫星的三轴姿态。 科研人员对北斗卫星数字太阳敏感器和红外地球敏感器进行了关键技术攻关。数 字太阳敏感器的关键技术突破,实现关键元件自主可控;红外地球敏感器的关键 技术突破后,具有高测量精度、高可靠性、长寿命、不易受太阳等天体对姿态测 量的干扰等优点。 卫星与卫星之间的通信——星间链路,是北斗导航系统由区域向全球过渡的关键 技术,是提升系统全球服务能力的核心技术手段,也是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 重要标识和技术制高点。科研人员提出了自己的北斗全球组网星间链路解决方 案,率先采用毫米波技术体制和生产工艺,研制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星间链路 产品,对于北斗导航卫星实现全球组网起到了关键作用,促进了北斗全球系统的 跨域发展。 卫星电源分系统也是卫星的关键分系统之一,被誉为卫星的“生命线”。在北斗 三号中,首次批量采用了转换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 能和太阳能帆板的尺寸充分匹配,极大提高了卫星“吸收”太阳能的效率。 (摘编自 2018 年 6 月 11 日《人民日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11 月 19 日发射成功的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第 42、43 颗北斗 导航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第 18、19 颗组网卫星。 B.北斗三号工程于 2009 年正式启动实施,按照最简系统、基本系统、全球系统 三步实施组网,并将于 2020 年底前向全球提供服务。 C.北斗三号第 13、14 颗卫星将组成北斗卫星搜救系统,它是全球卫星搜救系统 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为全球遇险人员提供相关服务。 D.卫星在太空飞行需要太阳与地球的指引;对太阳、地球的测量精度越高,就 越利于卫星飞行姿态保持稳定,提供更高导航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