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经济学 目录 致中国读者 译者序 本书源起 前言 《魔鬼经济学》荣耀榜 19引言所有事物背后的一面 其中介绍了本书的核心思想:如果说伦理道德代表了我们心目中理 想的社会运行模式的话,那么经济学就是在向我们描述这个社会到底是 如何运行的。 为什么传统智慧经常是错误的……“专家”们——从犯罪学家到房 地产经纪人到政治科学家——是如何利用事实的…为什么“知道衡量 什么,以及如何衡量,是理解现代生活的关键”……到底什么是“魔鬼 经济学”? 35第1章学校老师跟相扑运动员之间有何共同之处 本章将探讨动机的美妙之处,以及动机所引出的另外一个问题— 欺骗。 谁在欺骗?几乎所有人……骗子们如何欺骗,怎样抓住他们…… 来自以色列日托中心的故事……700万美国儿童突然集体蒸发……芝加 哥教师的作弊……为什么作弊之后仍然输了要比通过作弊获胜更加糟 糕…难道相扑,日本最受尊重的运动项目,当中也存在作弊行为吗…… 甜饼经济学家看到的:人类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诚实。 71第2章三K党跟房地产经纪人之间有何共同之处 本章将阐明这样一个观点:没有什么比信息更加强大,尤其是当信 息这种力量被滥用的时候 潜入三K党…为什么说专家最有可能欺骗我们……信息滥用的故 事…为什么一辆新车在一开出工厂的时候就会立刻贬值……破解房 屋经纪人的密码:“状态良好”到底是什么意恩……特兰特·洛特真 的比大多数《最弱的一环》的参加者们更加有种族主义倾向吗……网 上进行约会的人会怎样撒谎?
为什么毒品贩子仍然跟自已的妈妈住在一起第3章105 本章将讨论为什么传统智悬经常是被捏造的。 为什么专家们经常虚报统计数据……如何提出好的问题……苏迪·温 卡尔的毒窟之旅……生活就是一场巡回赛……为什么妓女的收入比建筑师 还高……毒品贩子、高中四分卫和缟辑助理之间有何共同点……高效可卡 因的发明跟尼龙袜的问世之间有何共同的地方……毒品真的是历史上,自 金·克罗法案以来,对美国黑人影响最大的因素吗? 犯罪分子都到哪里去了第4章135 本章将给出关于犯罪问题的事实。 齐奥塞斯库在堕胎问题上的教训…为什么20世纪60年代是犯罪分 子们的黄金时代……20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的经济真的能够過制犯罪吗? 再想想看……为什么死刑不会对犯罪分子起到威慑作用……警察真的能 够控制犯罪吗…监狱,到处都是监狱……纽约的巡警政策带给我们什 么启示…枪支的真正意义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早期的毒品贩子们能 成为百万富翁,而后来的贩子们却不会……青少年犯罪分子和老年人 堕胎合法化是如何降低犯罪率的? 怎样才能成为完美的父母第5章165 在本幸当中,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一个问题:父母真的能够 帮助孩子成功吗? 家庭教育已经从一门艺术转变成一门科学……为什么家庭教育专家 们喜欢吓唬父母们…哪个更危险:一把枪还是一个游泳池……恐惧的 经济学……传统父母与“先天形成一后天教育”谜团……黑人白人之间 的成绩差异以及“模仿白人”……8项能够让孩子学习更好的因素 名字对孩子的未来有影响吗第6章199 在本章当中,我们将讨论名字的重要性。 一个叫文纳的孩子和他的弟弟,洛塞……最黑的名字和最白的名 字……文化隔离:为什么辛菲尔德永远不会受到黑人欢迎……如果你 的名字真的很糟糕,你应该换个名字吗……富人阶层的名字和穷人阶 层的名字…… Britney Spears;是原因还是结果…Aiva会成为下一个 Madison吗……当父母给孩子取名字的时候,他们实际上是在向这个世界 传达什么信息? 《纽约时报杂志》专栏文章附录1227 《魔鬼经济学》博客文章附录2245 两条通往哈佛之路后记259
引言 所有事物 背后的一面 其中介绍了本书的核心思想 如果说伦理道德代表了我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运行模式的话, 那么经济学就是在向我们描述这个社会到底是如何运行的。 为什么传统智悬经常是错误的…… 专家”们——从犯罪学家到房地产经纪人到政治科学家 是如何利用事实的… 为什么“知道衡量什么,以及如何衡量,是理解现代生活的关键”… 到底什么是“魔鬼经济学”?
■魔鬼经济学 “学者协会”( the Society of Fellows)是哈佛大学最著名的知识分子俱乐部, 该俱乐部向年轻的学者们提供资金,来支持他们进行自已感兴趣的研究,资助 期限通常为3年,在这段时间里,研究者们不需要承担任何任。在接受该俱 乐部委员会面试的时候,列维特认为自己根本不会有机会。因为他并不认为自 己是一名知识分子。根据规定,他将在聚餐的时候接受该俱乐部赁深会员的面 试,他们都是世界知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历史学家。他担心自己根本无法与 他们沟通,甚至连第一轮面试都不会通过 其中一位会员问列维特:“看了你的资料之后,我发现我很难判断你的研 究主題。你能解释一下吗?” 列维特愣住了。他也不知道自己的研究主题到底是什么,他甚至觉得自已 的研究根本没有任何主题。 阿马蒂亚·森( Amartya Sen),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站起身来,简洁 地总结了列维特的研究主题。 是的,”列维特急切地说道,“那就是我的主题。” 另外一位成员站起身来,提出了另外一个主题 你说得对,列维特说道,那就是我的主题 游戏就这样进行下去,就好像一群狗在抢骨头一样,不断有人提出新的主 题,列维特也都一一表示同意,直到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打断了这场游戏 “你多大了,史蒂芬?”他问道。 “26岁 然后诺齐克转向其他人说道:“他刚刚26岁,为什么他要给自己的研究找 一个主题呢?说不定他是一个超级天才,根本不需要任何主题。他只需要找出 一个问题,然后解决它,这就够了 《纽约时报杂志》,2003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