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中2012届高三五月模拟考 语文卷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 《岳阳楼记》) (4)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 。(王勃《滕王阁序》) (5) ,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6)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送李材叔知柳州序 【北宋】曾巩 谈者谓南越偏且远,其风气与中州异。故官者皆不欲久居,往往车船未行, 辄已屈指计归日。又咸小其官,以为不足事。其逆自为虑如此,故其至皆倾摇解 弛,无忧且勤之心。其习俗从古而尔,不然,何自越与中国通已千余年,而名能 抚循其民者,不过数人邪?故越与闽、蜀,始俱为夷,闽、蜀皆已变,而越独尚 陋,岂其俗不可更与?盖吏者莫致其治教之意也。噫!亦其民之不幸也已 彼不知由京师而之越,水陆之道皆安行,非若闽溪、峡江、蜀栈之不测。则 均之吏于远,此非独优欤?其风气吾所谙之,与中州亦不甚异。起居不违其节, 未尝有疾。苟违节,虽中州宁能不生疾邪?其物产之美,果有荔子、龙眼、蕉、 柑、橄榄,花有素馨、山丹、含笑之属,食有海之百物,累岁之酒醋,皆绝于天
泉州一中 2012 届高三五月模拟考 语文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浩荡离愁白日斜, 。 (龚自珍《己亥杂诗》) (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 《岳阳楼记》) (4)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 。(王勃《滕王阁序》) (5) ,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6)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送 李材叔①知柳州序 【北宋】曾巩 谈者谓南越偏且远,其风气与中州②异。故官者皆不欲久居,往往车船未行, 辄已屈指计归日。又咸小其官,以为不足事。其逆自为虑如此,故其至皆倾摇解 弛,无忧且勤之心。其习俗从古而尔.,不然,何自越与中国通已千余年,而名能 抚循其民者,不过数人邪?故越与闽、蜀,始俱为夷,闽、蜀皆已变,而越独尚 陋,岂其俗不可更与?盖吏者莫致其治教之意也。噫!亦其民之不幸也已。 彼不知由京师而之越,水陆之道皆安行,非若闽溪、峡江、蜀栈之不测。则 均之吏于远,此非独优欤?其风气吾所谙.之,与中州亦不甚异。起居不违其节, 未尝有疾。苟违节,虽中州宁.能不生疾邪?其物产之美,果有荔子、龙眼、蕉、 柑、橄榄,花有素馨、山丹、含笑之属,食有海之百物,累岁之酒醋,皆绝于天
下。人少斗讼,喜嬉乐。吏者唯其无久居之心,故谓之不可。如其有久居之心, 奚不可邪? 古之人为一乡一县,其德义惠爱尚足以薰蒸渐泽,今大者专一州,岂当小其 官而不事邪?令其得吾说而思之,人咸有久居之心,又不小其官,为越人涤其陋 俗而驱于治,居闽、蜀上,无不幸之叹,其事出干余年之表,则其美之巨细可知 也。然非其材之颖然迈于众人者不能也。官于南者多矣,予知其材之颖然迈于众 人,能行吾说者,李材叔而已。 材叔又与其兄公翊仕同年,同用荐者为县,入秘书省,为著作佐郎。今材叔 为柳州,公翊为象州,皆同时,材又相若也。则二州交相致其政,其施之速、势 之便,可胜道也夫!其越之人幸也夫!其可贺也夫! (选自《曾巩集卷四》) 【注】①李材叔:名献卿。②中州:中原,黄河中下游河南的古称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习俗从古而尔 尔:如今 B.其风气吾所谙之 谙:熟悉 C虽中州宁能不生疾邪 宁:难道 D可胜道也夫 胜:尽、完 3下列句子阐明了“越之人幸也夫”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 ①人少斗讼,喜嬉乐 ②其事出干余年之表,则其美之巨细可知也 ③予知其材之颖然迈于众人,能行吾说者,李材叔而已 ④材叔又与其兄公翊仕同年,同用荐者为县 ⑤今材叔为柳州,公翊为象州,皆同时,材又相若也 ⑥则二州交相致其政,其施之速、势之便,可胜道也夫
下。人少斗讼,喜嬉乐。吏者唯其无久居之心,故谓之不可。如其有久居之心, 奚不可邪? 古之人为一乡一县,其德义惠爱尚足以薰蒸渐泽,今大者专一州,岂当小其 官而不事邪?令其得吾说而思之,人咸有久居之心,又不小其官,为越人涤其陋 俗而驱于治,居闽、蜀上,无不幸之叹,其事出千余年之表,则其美之巨细可知 也。然非其材之颖然迈于众人者不能也。官于南者多矣,予知其材之颖然迈于众 人,能行吾说者,李材叔而已。 材叔又与其兄公翊仕同年,同用荐者为县,入秘书省,为著作佐郎。今材叔 为柳州,公翊为象州,皆同时,材又相若也。则二州交相致其政,其施之速、势 之便,可胜.道也夫!其越之人幸也夫!其可贺也夫! (选自《曾巩集·卷四》) 【注】①李材叔:名献卿。②中州:中原,黄河中下游河南的古称。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其习俗从古而尔. 尓:如今 B.其风气吾所谙.之 谙:熟悉 C.虽中州宁.能不生疾邪 宁:难道 D.可胜.道也夫 胜:尽、完 3.下列句子阐明了“越之人幸也夫”的原因的一组是( )(3 分) ①人少斗讼,喜嬉乐 ②其事出千余年之表,则其美之巨细可知也 ③予知其材之颖然迈于众人,能行吾说者,李材叔而已 ④材叔又与其兄公翊仕同年,同用荐者为县 ⑤今材叔为柳州,公翊为象州,皆同时,材又相若也 ⑥则二州交相致其政,其施之速、势之便,可胜道也夫
A①②⑥ B②④⑤C①③④ D.③⑤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越与中原相通已有一千多年,其落后与当地官员不能用心治理教化有很大 关系。 B.南越交通便利,风俗气候与中原相近,只是百姓不愿久居,才传言说那里落 后 C.古人治理乡县,能够以道德仁爱来教化百姓,无论治理之地大或小,都应当」 如此。 D李材书与其兄李公翊同时被任命为南越官员,他俩才能相近,作者对他们寄 予厚望。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又咸小其官,以为不足事。(3分) (2)彼不知由京师而之越,水陆之道皆安行。(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旅怀 【唐】崔涂①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③经年绝,华发春催两鬓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④有谁争? 【注】①崔涂:字礼山,江南人。唐僖宗光启三年进士,多年漂泊异地。②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③⑤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南越与中原相通已有一千多年,其落后与当地官员不能用心治理教化有很大 关系。 B.南越交通便利,风俗气候与中原相近,只是百姓不愿久居,才传言说那里落 后。 C.古人治理乡县,能够以道德仁爱来教化百姓,无论治理之地大或小,都应当 如此。 D.李材书与其兄李公翊同时被任命为南越官员,他俩才能相近,作者对他们寄 予厚望。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又咸小其官,以为不足事。(3 分) (2)彼不知由京师而之越,水陆之道皆安行。(3 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 旅怀 【唐】崔涂①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②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③经年绝,华发春催两鬓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④有谁争? 【注】①崔涂:字礼山,江南人。唐僖宗光启三年进士,多年漂泊异地。②
杜鹃:一名子规,叫声凄惨,声作“不如归去"。③动:动辄,时常。④五湖 太湖。此处用范蠡之典。春秋时越大夫范蠡辅勾践灭吴后,激流勇退,化名鸱夷 子皮,与西施泛游五湖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3分)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颔联进行赏析。(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孔明因缺粮引兵至陇上割麦,司马懿事先预料到,率军到各郡麦田守护。 孔明令姜维、魏延、马岱装神弄鬼,带兵迷惑魏军,魏兵无不骇然;司马懿不知 来者是人是神,三日不敢出城。孔明乘机令三万精兵将陇上小麦割尽运走。(《三 国演义》) B.两个月后,吴荪甫与赵伯韬由联合转为对垒,形成以赵伯韬为“空头” 和吴荪甫为“多头”之间的角斗,吴荪甫把最后的希望放在姐夫杜竹斋身上。不 料大事却坏在杜竹斋手里,只好吩咐屠维岳第二天全厂停工,并与林佩瑶连夜出 逃。(《子夜》) C.在高老太爷的生日宴会上,冯乐山提议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 家顺理成章地接受了这门亲事。觉民知道此事后,坚决不同意,甚至不惜顶撞髙 老太爷而离家出走。最后,临终前的高老太爷只好答应取消婚约。(《家》 加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安置在圣母院避难所里,给她拿来了衣服、食物 和被子。爱斯梅拉达抬头看到加西莫多丑陋的外表,虽然害怕但还是向他表示了 感谢,加西莫多为了不让她害怕,让她闭上眼睛听他说话。(《巴黎圣母院》) E.葛朗台让夏尔签署放弃继承权的声明书后,夏尔把金饰卖给葛朗台,送
杜鹃:一名子规,叫声凄惨,声作“不如归去”。③动:动辄,时常。④五湖: 太湖。此处用范蠡之典。春秋时越大夫范蠡辅勾践灭吴后,激流勇退,化名鸱夷 子皮,与西施泛游五湖。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3 分)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颔联进行赏析。(3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 ...的两项是( )(5 分) A.孔明因缺粮引兵至陇上割麦,司马懿事先预料到,率军到各郡麦田守护。 孔明令姜维、魏延、马岱装神弄鬼,带兵迷惑魏军,魏兵无不骇然;司马懿不知 来者是人是神,三日不敢出城。孔明乘机令三万精兵将陇上小麦割尽运走。(《三 国演义》) B.两个月后,吴荪甫与赵伯韬由联合转为对垒,形成以赵伯韬为“空头” 和吴荪甫为“多头”之间的角斗,吴荪甫把最后的希望放在姐夫杜竹斋身上。不 料大事却坏在杜竹斋手里,只好吩咐屠维岳第二天全厂停工,并与林佩瑶连夜出 逃。(《子夜》) C. 在高老太爷的生日宴会上,冯乐山提议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 家顺理成章地接受了这门亲事。觉民知道此事后,坚决不同意,甚至不惜顶撞高 老太爷而离家出走。最后,临终前的高老太爷只好答应取消婚约。(《家》) D.加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安置在圣母院避难所里,给她拿来了衣服、食物 和被子。爱斯梅拉达抬头看到加西莫多丑陋的外表,虽然害怕但还是向他表示了 感谢,加西莫多为了不让她害怕,让她闭上眼睛听他说话。(《巴黎圣母院》) E. 葛朗台让夏尔签署放弃继承权的声明书后,夏尔把金饰卖给葛朗台,送
给欧也妮两颗钻石搭扣,把先母的金顶针送给葛朗台太太,送给葛朗台一副袖钮 夏尔允诺娶欧也妮,两人订下了永久的誓约。(《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听了雪雁侍书的话,才明白过前头的事情原是议而未成的,又兼侍书 说是凤姐说的,老太太的主意亲上作亲,又是园中住着的,非自己而谁?(《红 楼梦》) 病重中的林黛玉提到的“前头的事情”是什么事?林黛玉当时的反映怎样? 林黛玉听得到“老太太的主意亲上作亲”的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 (2)“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我讨厌你,讨厌 你那副眼镜,讨厌你这个又肥又丑的嘴脸。走,你给我走!(《复活》) 这番话是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第几次探监时说的?玛丝洛娃为什么怒斥 聂赫留朵夫?聂赫留朵夫如何对待?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万章)日:“敢问国君欲养君子,如何斯可谓养矣? (孟子)日:“以君命将①之,再拜稽首而受。其后廪人②继粟,庖人继 肉,不以君命将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尧之 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 举而加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孟子万章下》 【注】①将:拿去、送。②廪人:管粮仓的官吏。 (1)选段中孟子引用尧尊重舜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观点?(2分)
给欧也妮两颗钻石搭扣,把先母的金顶针送给葛朗台太太,送给葛朗台一副袖钮。 夏尔允诺娶欧也妮,两人订下了永久的誓约。(《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任选一题)(5 分) (1)听了雪雁侍书的话,才明白过前头的事情原是议而未成的,又兼侍书 说是凤姐说的,老太太的主意亲上作亲,又是园中住着的,非自己而谁? (《红 楼梦》) 病重中的林黛玉提到的“前头的事情”是什么事?林黛玉当时的反映怎样? 林黛玉听得到“老太太的主意亲上作亲”的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 (2)“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我讨厌你,讨厌 你那副眼镜,讨厌你这个又肥又丑的嘴脸。走,你给我走!”(《复活》) 这番话是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第几次探监时说的?玛丝洛娃为什么怒斥 聂赫留朵夫?聂赫留朵夫如何对待? 答(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 分) (万章)曰:“敢问国君欲养君子,如何斯可谓养矣?” (孟子)曰:“以君命将①之,再拜稽首而受。其后廪人②继粟,庖人继 肉,不以君命将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尧之 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 举而加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 (《孟子·万章下》) 【注】①将:拿去、送。②廪人:管粮仓的官吏。 (1)选段中孟子引用尧尊重舜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观点?(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