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实验中学2009年5月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出卷人:吴瑞云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督题的答题区棫内作答,超岀答题区书 的答案无效。 3.答题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在答题卡上填写所选题目的序号。 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6分) 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 集芙蓉以为裳 (屈原《离骚》) (2)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3)吾师道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4)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多於周身之帛缕。(杜牧《阿房宫赋》) 桂棹兮兰桨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 二)文言文闻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任延字长孙。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会稽颇称多士。延到,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 辄分奉禄以赈给之。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 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吏曰请召之。延曰:“龙丘生躬德履 义,有伯夷之节。都尉扫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遺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 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士 大夫争往宦焉 建武初,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 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视事四年,拜武威太守,帝亲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日:“臣闻忠臣不私,私 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日:“卿言 是也。 既之武威,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弟子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 人。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自号将军,夜来攻郡。延即发兵破之。自是威行境内,吏民安息。 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郡遂有儒雅之士。 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永平二年以为河内太守,视事九年,病卒。 (《后汉书。任延传》) 2.下列对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 泉州实验中学 2009 年 5 月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出卷人:吴瑞云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 的答案无效。 3.答题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在答题卡上填写所选题目的序号。 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6 分) (1) ,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 ,集芙蓉以为裳。 (屈原 《离骚》) (2)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 《登高》) 飞湍瀑流争喧豗, 。 (李白 《蜀道难》) (3) 吾师道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 《师说》) 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荀子 《劝学》) (4) 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多於周身之帛缕。 (杜牧 《阿房宫赋》) 桂棹兮兰桨,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苏轼 《赤壁赋》)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洪培欣语文网整理(http://hongpx.upweb.net)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4 题。 任延字长孙。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会稽颇称多士。延到,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 辄分奉禄以赈给之。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 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吏曰请召之。延曰:“龙丘生躬德履 义,有伯夷之节。都尉扫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 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士 大夫争往宦焉。 建武初,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 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视事四年,拜武威太守,帝亲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 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 是也。” 既之武威,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弟子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 人。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自号将军,夜来攻郡。延即发兵破之。自是威行境内,吏民安息。 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郡遂有儒雅之士。 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永平二年以为河内太守,视事九年,病卒。 (《后汉书。任延传》) 2.下列对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修书记致医药 致送去 遂署议曹祭酒 暂任 C民常告籴交趾 籴卖粮食D其子弟宾客为人暴害 暴害 残暴凶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延就任会稽都尉后,总是聘请那些品行高尚的人救济家庭贫穷的属官,勉励那些孝敬老人的人, 可见任延自己也是个“躬德履义”之人。 B任延认为龙丘先生有伯夷一般的节操,所以非常尊重他,可是龙丘为官不久就因病去世,任延很气 愤,于是连续三天不去上朝 C任延到任九真后,发现这里的人们靠打猎为生,常常搞到生活贫困。于是,教他们开荒垦地,终于 使当地百姓富足 D任延胆敢当面否定皇帝告诫他的要好好侍奉好上级的话,不过皇帝还是肯定了任延的观点。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每时行县,輒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3分) 译 (2)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3分 译 (3)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完成第5题。 [双调]殿前欢对菊自叹 张养浩①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 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①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济南人。官至礼部尚书。后来辞官归隐。其散曲主要 是辞官后写的,集名《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5、(1)这首小令分几层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请作具体分析。(3分) 答 (2)请鉴赏本首小令最突出的艺术特色。(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1482年1月6日,巴黎市民们沉浸在愚人节极其欢乐的气氛中,司法官的大厅正在进行“愚人之王 的选举,结果长得最丑,笑得最怪,最难看的卡西莫多当选,人们给他穿上王冠和道袍,把他抬上轿子,到 大街小巷游行。(《巴黎圣母院》) B.冯云卿是有名的“笑面虎”,有名的“长线放远鹞”的盘剥者,“高利贷网”布置得非常严密,怡像一只张 网捕捉飞虫的蜘蛛。靠放高利贷盘剥农民起家的“笑面虎”冯云卿,为了躲避农民的反抗,带着全家搬到 上海。在上海盲目投资公债市场,亏损八万多元,到了破产的境地。(《子夜》) C.高老太爷六十岁寿辰办宴席,根据辈份分上下两桌,座位有严格的安排,连上菜的仆人也是指定的、最有
2 A.修书记,致医药 致:送去 B. 遂署议曹祭酒 署: 暂任 C.民常告籴交趾 籴:买卖粮食 D.其子弟宾客为人暴害 暴害: 残暴凶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任延就任会稽都尉后,总是聘请那些品行高尚的人,救济家庭贫穷的属官,勉励那些孝敬老人的人, 可见任延自己也是个“躬德履义”之人。 B.任延认为龙丘先生有伯夷一般的节操,所以非常尊重他,可是龙丘为官不久就因病去世,任延很气 愤,于是连续三天不去上朝。 C.任延到任九真后,发现这里的人们靠打猎为生,常常搞到生活贫困。于是,教他们开荒垦地,终于 使当地百姓富足。 D.任延胆敢当面否定皇帝告诫他的要好好侍奉好上级的话,不过皇帝还是肯定了任延的观点。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3 分) 译: (2)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3 分) 译: (3)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3 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完成第 5 题。 [双调] 殿前欢. 对菊自叹 张养浩①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 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①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济南人。官至礼部尚书。后来辞官归隐。其散曲主要 是辞官后写的,集名《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5、(1)这首小令分几层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请作具体分析。(3 分) 答: (2)请鉴赏本首小令最突出的艺术特色。(3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 1482 年 1 月 6 日,巴黎市民们沉浸在愚人节极其欢乐的气氛中,司法官的大厅正在进行“愚人之王” 的选举,结果长得最丑,笑得最怪,最难看的卡西莫多当选,人们给他穿上王冠和道袍,把他抬上轿子,到 大街小巷游行。(《巴黎圣母院》) B. 冯云卿是有名的“笑面虎”,有名的“长线放远鹞”的盘剥者,“高利贷网”布置得非常严密,恰像一只张 网捕捉飞虫的蜘蛛。 靠放高利贷盘剥农民起家的“笑面虎”冯云卿,为了躲避农民的反抗,带着全家搬到 上海。在上海盲目投资公债市场,亏损八万多元,到了破产的境地。(《子夜》) C. 高老太爷六十岁寿辰办宴席,根据辈份分上下两桌,座位有严格的安排,连上菜的仆人也是指定的、最有
身份的老仆人。大家小心翼翼。高老太爷端起酒杯,望着满堂孑孙,想到这个家“四世同堂”,脸上浮起了 满足的笑容。一连喝了三四杯酒。一家人看到老太爷笑了,才放松地谈笑喝酒,高家-派喜庆。(《家》) D.“刚才离开议事室以前我不是把答案念了一遍吗?”首席陪审员辩白说,“当时谁也没有反对。”“当时我 正好离开议事室。”彼得·盖拉西莫维奇说。“您怎么也会没注意?″“我万万没有想到。”聂赫留朵夫说 陪审员们在对玛丝洛娃写的定罪意见中忘了加上“没有谋害性命的意思”,聂赫留朵夫也一时疏忽 这样玛丝洛娃被判罪了。庭长急于办私事便匆忙结案,宣判玛丝洛娃押赴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复活》) E.堂吉诃德第二次岀游是在相隔一个月之后。女管家用了六百个鸡蛋把他的身体调养好了。他从邻居参孙加 尔拉斯果学土那里,打听到萨拉果萨城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比武大会的消息。他想到那里去嬴得荣誉,便和桑 丘暗暗商量了一阵子,与家人说明理由后就又岀游了。加尔拉斯果得知后,便化妆成“镜子骑士”,在半路 去拦截他。结果,加尔拉斯果的马绊了一跤,反而被堂吉诃德冲倒马下。这一胜利使堂吉诃德得意非凡。(《堂 吉诃德》) 7.简答题。(任选-题,毎题100字左右)(5分) (1)请从下面三个标题中选一个,简述其故事情节。 水淹七军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三国归晋 (2)请简述葛朗台从一个普通的箍桶匠一跃成为地方首富的经历。 选做第()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两段《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 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 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日,‘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Φ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日:天生蒸民②,有 物有则。民之秉彝③,好是懿德。孔子日: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则;民之秉彝也,好是 懿德 《孟子告子上》 孟子日: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 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尽心上》 注]①蓰:五倍.②蒸民:众民。③彝:常。 (1).请选出下面对以上两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就具备了仁义礼智的本质,“善”是“在我者”,而非“在外者"。 B、孟子认为,按人们的性情是能够为善的,而有的人变得不善,不是天生资质的罪过。 C、文中孔子对《诗经》的赞叹说明,孔子也认为万物皆有其本然,人性的善完全是天性使然。 D、孟子所说的“在外者”指的是诸如功名之类身外之物,即便求之有道,毕竟受“命″的支配。 (2).综合两段内容,请简要谈谈你对孟子所说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的理解。(3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论述类文本 文人的“面子”与文化的“底子 王呈伟 (1)这个时代的一些文化名人很讲究面子。尤其凭借着电视传媒载体提供的便利,更加耐不住寂寞,踢开 冷板凳,直走到荧屏前弄景,还不无感慨地说:这比先哲孔子坐牛车奔波于各国的讲学可进步多了。其实那 种凡事紧张的功利心态,不知道距离孔子的从容淡定要有多远
3 身份的老仆人。大家小心翼翼。高老太爷端起酒杯,望着满堂子孙,想到这个家“四世同堂”, 脸上浮起了 满足的笑容。一连喝了三四杯酒。一家人看到老太爷笑了,才放松地谈笑喝酒,高家一派喜庆。(《家》) D. “刚才离开议事室以前我不是把答案念了一遍吗?”首席陪审员辩白说,“当时谁也没有反对。”“当时我 正好离开议事室。”彼得·盖拉西莫维奇说。“您怎么也会没注意?”“我万万没有想到。”聂赫留朵夫说。 陪审员们在对玛丝洛娃写的定罪意见中忘了加上“没有谋害性命的意思”,聂赫留朵夫也一时疏忽了, 这样玛丝洛娃被判罪了。庭长急于办私事便匆忙结案,宣判玛丝洛娃押赴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复活》) E. 堂吉诃德第二次出游是在相隔一个月之后。女管家用了六百个鸡蛋把他的身体调养好了。他从邻居参孙·加 尔拉斯果学士那里,打听到萨拉果萨城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比武大会的消息。他想到那里去赢得荣誉,便和桑 丘暗暗商量了一阵子,与家人说明理由后就又出游了。加尔拉斯果得知后,便化妆成“镜子骑士”,在半路 去拦截他。结果,加尔拉斯果的马绊了一跤,反而被堂吉诃德冲倒马下。这一胜利使堂吉诃德得意非凡。(《堂 吉诃德》) 7.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 100 字左右)(5 分) (1)请从下面三个标题中选一个,简述其故事情节。 水淹七军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三国归晋 (2)请简述葛朗台从一个普通的箍桶匠一跃成为地方首富的经历。 选做 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洪 8.阅读下面两段《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分)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 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 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①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②,有 物有则。民之秉彝③,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则;民之秉彝也,好是 懿德。”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 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 ·尽心上》 [注] ①蓰:五倍。 ②蒸民:众民。 ③彝:常。 (1).请选出下面对以上两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 分) A、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就具备了仁义礼智的本质,“善”是“在我者”,而非“在外者”。 B、孟子认为,按人们的性情是能够为善的,而有的人变得不善,不是天生资质的罪过。 C、文中孔子对《诗经》的赞叹说明,孔子也认为万物皆有其本然,人性的善完全是天性使然。 D、孟子所说的“在外者”指的是诸如功名之类身外之物,即便求之有道,毕竟受“命”的支配。 (2).综合两段内容,请简要谈谈你对孟子所说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的理解。(3 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 (一)、论述类文本 文人的“面子”与文化的“底子” 王呈伟 (1)这个时代的一些文化名人很讲究面子。尤其凭借着电视传媒载体提供的便利,更加耐不住寂寞,踢开 冷板凳,直走到荧屏前弄景,还不无感慨地说:这比先哲孔子坐牛车奔波于各国的讲学可进步多了。其实那 种凡事紧张的功利心态,不知道距离孔子的从容淡定要有多远
(2近日看了几次电视访谈节目,节目主持人解释体育比赛说,运动员在比赛中所以有战胜美国队的强烈 欲望,就是因为他们平时面对浑身优越感的美国人丟失了面子,硬要在赛场上找回来!原本属于体育范畴的竞 技精神,竟被曲解成政治的附庸和民族的快意恩仇对于这样明显的谬误,作为节目嘉宾的位当今快成了电 视明星的文化名人,不仅赞同并且以文化的名义给以附会阐释。这对于一个以传播文化为己任的丈化人,面 对自己不甚精通的文化领域随意进行比附是很失体面的。现在的一些文化名人啊,只要在某一领域有了知名 度,人们就期待着他能诠释世间万象,而文化名人为了面子也就亳不犹豫地强撑着,这真是一个“粉丝″崇 拜明星的时代! (3)其实,中国传统的文化名人并不是这样的,他们都是很注重文化内涵的。尽管过去的纸质媒介无法和 现在的信息传播同日而语,但在古人身上透显出极强的自信,这是因为他们只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张扬个性, 高蹈理想,仰天大笑也能立在天地间,人们倍感清爽。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 放;王勃虽“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然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率性让后人企羡。他们流传干古就是因为有 特立独行的人格,有着极深厚的文化底子,哪里需要外在面子上的装点。现代文人与其在面子上强撑,不如 好好修修自家功课。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人物都秉承了这个基本素质,摒弃了面子上的炫耀,注重个人的内 在文化修行,把学识深厚且不拘礼法当成一种文化性格写进典籍中世代传承 (4因此,看道家学派的人跑到深山密林去归隐,做闲云野鹤一样的文人,倒也洒脱。寂寞了找几个朋友 聚聚,“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虽说也有些作秀的嫌疑,但毕竟是给野外的山水注入了书卷气,身子是 清洁的,表情是闲适的。即使少了些人前露脸的机会,但他们那极有韵味的琅琅书声也能跋山涉水地来到世 人面前,有的竟穿越干古,流传至今。你看庄子走在山阴道上的神态,那种优游和气度不仅倾倒了奉命恭请 他做官的楚国使臣,更让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仰望。虽槁项黄馘,却口吐莲花,心游万仞;即使取类设喻 也能落崖惊风,幻化万方,那真是站在文化长河上游的一道绝佳风景,他太真实了,直把面孑承载的沉重负 担尽甩脑后,而守住的是自由的高贵,人性的尊严。 5)其实,越是有成就的人越是顾及脸面,这是常理,只是有些人能清醒地认识到生命之中有比面子更重 要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就舍时之面子,而成就干古之大业。例如唐太宗对待魏征, (6)注重面子,关键是要在足够的文化底子之上来整容,这样言谈举止中才能流露出人们期待的惊喜。尽 管不同文化都在宣扬个人价值的实现,但这种价值的体现都是讲究文化内涵的。文化人要得到社会的承认 受到世人的尊重,作为一种文化的路标立在那里,就必须要注重自己的文化底子。 (摘自《人民日报》,2007-01-11)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现代文化人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受到世人的尊重,不能只求脸面,必须要注重 自己的文化底子 B.本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和例证法。全文把今人和古人对比,正反结合,并多处选取典型 事例,事实胜于雄辩,给人以不可辩驳的说服力 C.第二段作者想要论述的观点是体育就应该是体育,它有自己的个性文化,没有理由把很政治的东西 强加到体育的层面来解读输嬴 D.论述类文章,有时因表述事例的需要,允许有适量的描写篇幅,文章第四段中对庄孑的描写即是如 E、本文论述中说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名人,他们都是很注重文化内涵的,但是不讲究“面子"。比如 孔子坐牛车奔波于各国讲学,虽然使用的工具落后,但他却能从容淡定。 10.下面一段论述文字是原文中的一个独立段落,如果还原到原文中,应该放在何处?为什么?(4分) 中国现代文人特爱面子确实丟了一些本该继承的传统。眼睛太关注一些面子上的东西,胸襟就变狭窄了 做事也少了章法。碍于情面,现代人的例子不好举,姑且以一个古人的例子给大家会意:据《世说新语容止 载,三国时曹操接见匈奴使臣,“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硅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接待完毕,曹操
4 (2)近日看了几次电视访谈节目,节目主持人解释体育比赛说,运动员在比赛中所以有战胜美国队的强烈 欲望,就是因为他们平时面对浑身优越感的美国人丢失了面子,硬要在赛场上找回来!原本属于体育范畴的竞 技精神,竟被曲解成政治的附庸和民族的快意恩仇!对于这样明显的谬误,作为节目嘉宾的一位当今快成了电 视明星的文化名人,不仅赞同并且以文化的名义给以附会阐释。这对于一个以传播文化为己任的丈化人,面 对自己不甚精通的文化领域随意进行比附是很失体面的。现在的一些文化名人啊,只要在某一领域有了知名 度,人们就期待着他能诠释世间万象,而文化名人为了面子也就毫不犹豫地强撑着,这真是一个“粉丝”崇 拜明星的时代! (3)其实,中国传统的文化名人并不是这样的,他们都是很注重文化内涵的。尽管过去的纸质媒介无法和 现在的信息传播同日而语,但在古人身上透显出极强的自信,这是因为他们只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张扬个性, 高蹈理想,仰天大笑也能立在天地间,人们倍感清爽。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 放;王勃虽“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然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率性让后人企羡。他们流传千古就是因为有 特立独行的人格,有着极深厚的文化底子,哪里需要外在面子上的装点。现代文人与其在面子上强撑,不如 好好修修自家功课。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人物都秉承了这个基本素质,摒弃了面子上的炫耀,注重个人的内 在文化修行,把学识深厚且不拘礼法当成一种文化性格写进典籍中世代传承。 (4)因此,看道家学派的人跑到深山密林去归隐,做闲云野鹤一样的文人,倒也洒脱。寂寞了找几个朋友 聚聚,“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虽说也有些作秀的嫌疑,但毕竟是给野外的山水注入了书卷气,身子是 清洁的,表情是闲适的。即使少了些人前露脸的机会,但他们那极有韵味的琅琅书声也能跋山涉水地来到世 人面前,有的竟穿越千古,流传至今。你看庄子走在山阴道上的神态,那种优游和气度不仅倾倒了奉命恭请 他做官的楚国使臣,更让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仰望。虽槁项黄馘,却口吐莲花,心游万仞;即使取类设喻, 也能落崖惊风,幻化万方,那真是站在文化长河上游的一道绝佳风景,他太真实了,直把面子承载的沉重负 担尽甩脑后,而守住的是自由的高贵,人性的尊严。 (5)其实,越是有成就的人越是顾及脸面,这是常理,只是有些人能清醒地认识到生命之中有比面子更重 要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就舍一时之面子,而成就千古之大业。例如唐太宗对待魏征,……。 (6)注重面子,关键是要在足够的文化底子之上来整容,这样言谈举止中才能流露出人们期待的惊喜。尽 管不同文化都在宣扬个人价值的实现,但这种价值的体现都是讲究文化内涵的。文化人要得到社会的承认, 受到世人的尊重,作为一种文化的路标立在那里,就必须要注重自己的文化底子。 (摘自《人民日报》,2007-01-11)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 分) ( )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现代文化人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受到世人的尊重,不能只求脸面,必须要注重 自己的文化底子。 B.本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和例证法。全文把今人和古人对比,正反结合,并多处选取典型 事例,事实胜于雄辩,给人以不可辩驳的说服力。 C.第二段作者想要论述的观点是体育就应该是体育,它有自己的个性文化,没有理由把很政治的东西 强加到体育的层面来解读输赢。 D.论述类文章,有时因表述事例的需要,允许有适量的描写篇幅,文章第四段中对庄子的描写即是如 此。 E、本文论述中说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名人,他们都是很注重文化内涵的,但是不讲究“面子”。比如: 孔子坐牛车奔波于各国讲学,虽然使用的工具落后,但他却能从容淡定。 10.下面一段论述文字是原文中的一个独立段落,如果还原到原文中,应该放在何处?为什么?(4 分) 中国现代文人特爱面子确实丢了一些本该继承的传统。眼睛太关注一些面子上的东西,胸襟就变狭窄了, 做事也少了章法。碍于情面,现代人的例子不好举,姑且以一个古人的例子给大家会意:据《世说新语·容止》 载,三国时曹操接见匈奴使臣,“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硅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接待完毕,曹操
派人问使臣对魏王的印象如何,使臣回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若早知别人有如 此的慧眼,何苦要制造些假象装门面?且不管这个故事真实与否,但是给那些太爱面子的人上了一课:能否 雄远国”,面子真没太大作用,相反,过于注重面子上的掩饰往往成为点缀史实的笑话。不知今人能否从 上面的例子中悟出些道理 答 11.文章第五段举了唐太宗和魏征这一论据,但没有展开,请你对此论据作简要论证。(3分) 答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G选考)(15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文本的小题。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希瞄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 (1)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200米内任何人不得擅入。 (2)大约3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驻扎下来,对岸就是敌军——一通常被称为“那边的人"。 (3)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 (4)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与此同时,双方 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5)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 (6)第一个潜下界河的是位中士。一天早晨,他偷偷溜了岀去,跳入水中。不久当他爬回此岸时,肋下巳 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 (7)翌日,又是两个士兵下去了。没有能再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声,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8)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9)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听到潺潺的水声,渴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两年半的 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丝的快乐。而此时他们却邂逅了 这条河. (10)“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愤愤地诅咒道。 (11)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远处,滔滔河水依稀可闻,令他难以安适。 (12)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 (13)士兵们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渐入梦乡。梦中,他似乎看到了它———条河。那河就在他的面前,期 待着他。他站在岸边,正欲跃入水中。就在此刻,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个胴体黝黑、年轻健美 的姑娘,她正待他奔来,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 (14)这是一场噩梦。醒来时已精疲力竭,幸好天还未放亮. (15)他终于站到河边。他注视这条河,它的确存在着!一连几个小时他都在担心,这只是一种想象,抑或 只是大兵们的一种普遍的幻觉。 (16)天气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枪靠放在树干旁,纵身跳λ水中,承受了两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还留有两 道弹痕的躯体,顿时化作了另一个人。无形中,仿佛有一只拿着海绵的手抚过他的全身,为他抹去这两年半 中留下的一切印记 (17)他时而仰泳,时而蛙泳。他顺流漂浮,又长时间地潜入水中…….¥兵的他-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 他毕竟只有23岁 (18)左右两岸,鸟儿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 (19)少顷,顺流漂下的_根树干岀现在他的前方。他-个长澘试图抓住树千。他真的抓住了!就在他浮出 水面的刹那间,他发现在30米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 20)他停下来,想看得清楚些。那另一个游泳者也停了下来。他们彼此默默注视着
5 派人问使臣对魏王的印象如何,使臣回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若早知别人有如 此的慧眼,何苦要制造些假象装门面?且不管这个故事真实与否,但是给那些太爱面子的人上了一课:能否 “雄远国”,面子真没太大作用,相反,过于注重面子上的掩饰往往成为点缀史实的笑话。不知今人能否从 上面的例子中悟出些道理。 答: 11.文章第五段举了唐太宗和魏征这一论据,但没有展开,请你对此论据作简要论证。(3 分) 答: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文本的小题。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界 河 [希腊]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 (1)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 200 米内任何人不得擅入。 (2)大约 3 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驻扎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为“那边的人”。 (3)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 (4)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与此同时,双方 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5)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 (6)第一个潜下界河的是位中士。一天早晨,他偷偷溜了出去,跳入水中。不久当他爬回此岸时,肋下已 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 (7)翌日,又是两个士兵下去了。没有能再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声,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8)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9)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听到潺潺的水声,渴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两年半的 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而此时他们却邂逅了 这条河…… (10)“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愤愤地诅咒道。 (11)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远处,滔滔河水依稀可闻,令他难以安适。 (12)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 (13)士兵们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渐入梦乡。梦中,他似乎看到了它——一条河。那河就在他的面前,期 待着他。他站在岸边,正欲跃入水中。就在此刻,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个胴体黝黑、年轻健美 的姑娘,她正待他奔来,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 (14)这是一场噩梦。醒来时已精疲力竭,幸好天还未放亮…… (15)他终于站到河边。他注视这条河,它的确存在着!一连几个小时他都在担心,这只是一种想象,抑或 只是大兵们的一种普遍的幻觉。 (16)天气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枪靠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承受了两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还留有两 道弹痕的躯体,顿时化作了另一个人。无形中,仿佛有一只拿着海绵的手抚过他的全身,为他抹去这两年半 中留下的一切印记。 (17)他时而仰泳,时而蛙泳。他顺流漂浮,又长时间地潜入水中……当兵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 他毕竟只有 23 岁。 (18)左右两岸,鸟儿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 (19)少顷,顺流漂下的一根树干出现在他的前方。他一个长潜试图抓住树干。他真的抓住了!就在他浮出 水面的刹那间,他发现在 30 米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 (20)他停下来,想看得清楚些。那另一个游泳者也停了下来。他们彼此默默注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