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适应性练习卷 语文试题 出卷人:高三备课组2009年5月 (本试卷分六大题,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谷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题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在答题卡上填写所选题目的序号。 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完成,每横线上填一句,共6分) (1)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 而今安在哉? (苏轼《赤壁赋》)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评秦统治者奢侈时写道:“钉头磷磷,—,瓦缝参差, (3)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跋而望矣 (《荀子·劝学》) (4)淇水汤汤,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二三其德。(《诗经·氓》) (5)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 (屈原《离骚》)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15分) 就亭记(清)施闰章 ①地有乐乎游观,事不烦乎人力,二者常难兼之;取之官舍,又在左右,则尤难。临江[1]地故硗啬, 官署坏陋,无陂台亭观之美。予至则构数楹为阁山草堂,言近乎阁皂[2]也。而登望无所,意常怏怏 日,积雪初霁,得轩侧高阜,引领南望,山青雪白,粲然可喜。遂治其芜秽,作竹亭其上,列植花木,又 视其屋角之障吾目者去之,命曰就亭,谓就其地而不劳也
1 泉州实验中学 2009 届高三适应性练习卷 语 文 试 题 出卷人:高三备课组 2009 年 5 月 (本试卷分六大题,共 12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题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在答题卡上填写所选题目的序号。 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代诗文阅读 (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完成,每横线上填一句,共 6 分) (1)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 ,而今安在哉? (苏轼《赤壁赋》)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评秦统治者奢侈时写道:“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 。” (3)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 (《荀子·劝学》) (4)淇水汤汤,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二三其德。 (《诗经·氓》) (5)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6) ,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 。 (屈原《离骚》)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4 题。(15 分) 就亭记 (清)施闰章 ①地有乐乎游观,事不烦乎人力,二者常难兼之;取之官舍,又在左右,则尤难。临江[1]地故硗啬, 官署坏陋,无陂台亭观之美。予至则构数楹为阁山草堂,言近乎阁皂[2]也。而登望无所,意常怏怏。一 日,积雪初霁,得轩侧高阜,引领南望,山青雪白,粲然可喜。遂治其芜秽,作竹亭其上,列植花木,又 视其屋角之障吾目者去之,命曰就亭,谓就其地而不劳也
②古之十大夫出官于外,类得引山水自娱。然或逼处都会,讼狱烦嚣,舟车旁午,内外酬应不给。虽 仆仆于陂台亭观之间,日餍酒食,进丝竹,而胸中之丘壑盖已寡矣。何者?形怠意烦,而神为之累也。 ③临之为郡,越在江曲,阒焉若穷山荒野。予方愍其凋敝,而其民亦安予之拙,相与休息。俗俭讼简, 宾客罕至,吏散则闭门,解衣盘礴[3]移日,山水之意,未尝不落落焉在予胸中也。顷岁军兴,征求络绎, 去阁皂四十里,未能舍职事一往游。聊试登斯亭焉,悠然户庭,凭陵雉堞,厥位东南,日月先至。碧嶂清 流,江帆汀鸟,烟雨之出没,橘柚之青葱,莫不变气象、穷姸巧,戛胸拂睫,辐辏于栏槛之内,盖若江山 云物有悦我而昵就者 ④夫君子居则有宴息之所,游必有高明之具。将以宣气节情,进于广大疏通之域,非独游观云尔也 予窃有志,未之逮,姑与客把酒咏歌,陶然以就醉焉 【注解】[1]临江:今江西清江,时施闰章以江西参议驻此。[2]阁皂:山名,在临江 [3]盘礴:即箕坐,叉开腿坐,此指不拘礼仪。 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引领南望,山青雪白,粲然可喜 引领:伸长脖子 B、日餍酒食,进丝竹,而胸中之丘壑盖已寡矣 餍:厌恶,讨厌 C、厥位东南,日月先至。 厥:其,指就亭 莫不变气象、穷妍巧 穷:极、尽 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从游观之地难得引出建就亭之意,接着写就亭周围的形势,建筑的经过和取名的原因 B、文章布局平稳而有变化。第二段没有紧续第一段来写登临就亭所见之景以及游观之乐,而是宕开 笔,泛论士大夫寄情山水之难,来反衬下文自己得自就亭的山水之乐。 C、最后一段是第三段意思的补充和深化,以谦逊之语结束,委婉而有余韵。 D、本文描述生动形象,议论深刻独到,体现出奔放而不失含蓄、华丽而不失清新的语言风格,是古 代“记”类文中的佳作。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9分) (1)古之士大夫出官于外,类得引山水自娱。 (2)予方愍其凋敝,而其民亦安予之拙,相与休息。 3)予窃有志,未之逮,姑与客把酒咏歌,陶然以就醉焉
2 ②古之士大夫出官于外,类得引山水自娱。然或逼处都会,讼狱烦嚣,舟车旁午,内外酬应不给。虽 仆仆于陂台亭观之间,日餍酒食,进丝竹,而胸中之丘壑盖已寡矣。何者?形怠意烦,而神为之累也。 ③临之为郡,越在江曲,阒焉若穷山荒野。予方愍其凋敝,而其民亦安予之拙,相与休息。俗俭讼简, 宾客罕至,吏散则闭门,解衣盘礴[3]移日,山水之意,未尝不落落焉在予胸中也。顷岁军兴,征求络绎, 去阁皂四十里,未能舍职事一往游。聊试登斯亭焉,悠然户庭,凭陵雉堞,厥位东南,日月先至。碧嶂清 流,江帆汀鸟,烟雨之出没,橘柚之青葱,莫不变气象、穷妍巧,戛胸拂睫,辐辏于栏槛之内,盖若江山 云物有悦我而昵就者。 ④夫君子居则有宴息之所,游必有高明之具。将以宣气节情,进于广大疏通之域,非独游观云尔也。 予窃有志,未之逮,姑与客把酒咏歌,陶然以就醉焉。 【注解】[1]临江:今江西清江,时施闰章以江西参议驻此。[2]阁皂:山名,在临江。 [3]盘礴:即箕坐,叉开腿坐,此指不拘礼仪。 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引领..南望,山青雪白,粲然可喜 引领:伸长脖子 B、日餍.酒食,进丝竹,而胸中之丘壑盖已寡矣。 餍:厌恶,讨厌 C、厥.位东南,日月先至。 厥:其,指就亭 D、莫不变气象、穷.妍巧 穷:极、尽 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文章第一段从游观之地难得引出建就亭之意,接着写就亭周围的形势,建筑的经过和取名的原因。 B、文章布局平稳而有变化。第二段没有紧续第一段来写登临就亭所见之景以及游观之乐,而是宕开 一笔,泛论士大夫寄情山水之难,来反衬下文自己得自就亭的山水之乐。 C、最后一段是第三段意思的补充和深化,以谦逊之语结束,委婉而有余韵。 D、本文描述生动形象,议论深刻独到,体现出奔放而不失含蓄、华丽而不失清新的语言风格,是古 代“记”类文中的佳作。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1)古之士大夫出官于外,类得引山水自娱。 (2)予方愍其凋敝,而其民亦安予之拙,相与休息。 (3)予窃有志,未之逮,姑与客把酒咏歌,陶然以就醉焉
(三)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6分)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倚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浄,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居于黄州(今湖北黄冈)。 (2)平山堂:欧阳修于仁宗庆历年间所建,址在今扬州市瘦西湖蜀冈法静寺内 (3)兰台公子:战国时期楚国的宋玉,他曾任兰台令。其《风赋》中有"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 雌风"之语 5、(1)词的上片描写快哉亭下及其远处的胜景,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 分) (2)清代文学家刘煕载在《艺概·诗概》中评价这首词“其精微超旷,真足以开拓心胸,推倒豪 这句评语中的“超旷”表现在下片哪些方面?(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四)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根据陪审员的决定得出的结论是:玛丝洛娃没有盗窃,没有抢劫,却无缘无故毒死了一个人。庭长认 为这结论很荒唐,但严厉的法官一定要判玛丝洛娃有罪,庭长怕耽误约会,便匆忙结案。最后法庭宣判玛 丝洛娃押赴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复活》) B.堂吉诃德在路上遇见一辆运载狮子的车辆,他想与狮子较量一番,便用长枪挑开笼门,但这匹体格雄 壮的狮子对他的冒犯满不在乎,不但没有冲出狮笼,反而掉转身子,慢吞吞、懒洋洋地又躺下了。堂吉诃 德在管狮人的假意夸奖之下自以为得胜,并要求管狮人见到国王时,一定要把这件英勇的事迹禀报给国王。 还说:“假如陛下问这是谁的英雄事迹,你就告诉他是狮子骑士的……”(《堂吉诃德》) C.葛朗台的弟弟让儿子夏尔带给葛朗台一封诀别信,大致意思如下: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在 人世:我欠了近四百万的债,无力偿还;只是查理这可怜的孩子,他已经无家可归,你应当帮助我。这封 诀别信使葛朗台一夜没睡好,弟弟的死没给他多大震动,他只是气恼地想:“亏我兄弟想得出来,把儿子 送给我。我可没钱给他。(《欧也妮·葛朗台》)
3 (三)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6 分)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 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倚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 年),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居于黄州(今湖北黄冈)。 (2)平山堂:欧阳修于仁宗庆历年间所建,址在今扬州市瘦西湖蜀冈法静寺内。 (3)兰台公子:战国时期楚国的宋玉,他曾任兰台令。其《风赋》中有"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 雌风"之语。 5、(1)词的上片描写快哉亭下及其远处的胜景,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 分) (2)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评价这首词“其精微超旷,真足以开拓心胸,推倒豪杰”, 这句评语中的“超旷”表现在下片哪些方面?(3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四)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 ...的两项是( )( )(5 分) A.根据陪审员的决定得出的结论是:玛丝洛娃没有盗窃,没有抢劫,却无缘无故毒死了一个人。庭长认 为这结论很荒唐,但严厉的法官一定要判玛丝洛娃有罪,庭长怕耽误约会,便匆忙结案。最后法庭宣判玛 丝洛娃押赴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 (《复活》) B.堂吉诃德在路上遇见一辆运载狮子的车辆,他想与狮子较量—番,便用长枪挑开笼门,但这匹体格雄 壮的狮子对他的冒犯满不在乎,不但没有冲出狮笼,反而掉转身子,慢吞吞、懒洋洋地又躺下了。堂吉诃 德在管狮人的假意夸奖之下自以为得胜,并要求管狮人见到国王时,一定要把这件英勇的事迹禀报给国王。 还说: “假如陛下问这是谁的英雄事迹,你就告诉他是狮子骑士的……” (《堂吉诃德》) C.葛朗台的弟弟让儿子夏尔带给葛朗台一封诀别信,大致意思如下: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在 人世;我欠了近四百万的债,无力偿还;只是查理这可怜的孩子,他已经无家可归,你应当帮助我。这封 诀别信使葛朗台一夜没睡好,弟弟的死没给他多大震动,他只是气恼地想:“亏我兄弟想得出来,把儿子 送给我。我可没钱给他。(《欧也妮·葛朗台》)
D.在工潮复起时,屠维岳设置了反间计,让吴荪甫假令开除姚金风,提升出卖姚金凤的女工薛宝珠,女 工们觉得姚金风是被冤枉的,转而拥护姚金凤,而后吴荪甫假意收回开除成命并给女工们放假一天作为让 步,平息了工潮。(《子夜》) E.大观园里出现了代表男欢女爱的绣春囊,引起王夫人的震惊,决定抄检大观园。园中各房都担惊受怕, 当抄到宝玉的丫头晴雯时,晴雯一怒之下打了王善保家一耳光以示反抗:抄到迎春的丫头司棋时,发现了 她与表弟潘又安的情书,司棋又羞愧又畏惧但仍极力辩解,最后晴雯、司棋都被逐出贾府。(《红楼梦》) 7.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我可不愿意这魔鬼般的人再来找我。”甘果瓦想。于是他追上了堂·克洛德说:“等一等呀 副主教先生!你对那位姑娘一—也就是我的妻子—一关心,那挺好呀。你想出了一个妙计,把她救出圣母 院,可是你的那个计划对我绝对不适用。我刚才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假若我有办法不让自己的脖子给活结 套住也能把她救出来,你说怎样?” 《巴黎圣母院》 克洛德想出的妙计是什么?而甘果瓦又有什么好主意?请简要概述。 (2)“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齐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子弟尽低头。”这副对联道出关羽一生中最得 意的两件事。请简述“单刀会鲁肃”的情节 《三国演义》 择第 (五)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分)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 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 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 如火益热,亦运①而已矣。” 【注释】①运:转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选段看,孟子是反对攻伐燕国的,他认为会造成“水益深,火益热”的后果 B、“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说的是被攻伐的国家的百姓欢迎犒劳前来的仁义之师 C、孟子以为是否攻打燕国应该看燕国人民的态度,做事情要尊重人民的意愿。 、文中举周武王和周文王的做法,是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从而回答宣王的问题 (2)结合下面选段,请简要分析孔子和孟子的战争观有何异同?(3分)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4 D.在工潮复起时,屠维岳设置了反间计,让吴荪甫假令开除姚金风,提升出卖姚金凤的女工薛宝珠,女 工们觉得姚金风是被冤枉的,转而拥护姚金凤,而后吴荪甫假意收回开除成命并给女工们放假一天作为让 步,平息了工潮。(《子夜》) E.大观园里出现了代表男欢女爱的绣春囊,引起王夫人的震惊,决定抄检大观园。园中各房都担惊受怕, 当抄到宝玉的丫头晴雯时,晴雯一怒之下打了王善保家一耳光以示反抗;抄到迎春的丫头司棋时,发现了 她与表弟潘又安的情书,司棋又羞愧又畏惧但仍极力辩解,最后晴雯、司棋都被逐出贾府。 (《红楼梦》) 7.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 100 字左右)(5 分) (1)“我可不愿意这魔鬼般的人再来找我。”甘果瓦想。于是他追上了堂·克洛德说: “等一等呀, 副主教先生!你对那位姑娘——也就是我的妻子——关心,那挺好呀。你想出了一个妙计,把她救出圣母 院,可是你的那个计划对我绝对不适用。我刚才想到了—个好主意。假若我有办法不让自己的脖子给活结 套住也能把她救出来,你说怎样?”—— 《巴黎圣母院》 克洛德想出的妙计是什么?而甘果瓦又有什么好主意?请简要概述。 (2)“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齐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子弟尽低头。”这副对联道出关羽一生中最得 意的两件事。请简述“单刀会鲁肃”的情节。——《三国演义》 选择第( )题 (五)文化经典阅读(6 分) 8.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 分)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 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 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 如火益热,亦运①而已矣。” 【注释】①运:转。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从选段看,孟子是反对攻伐燕国的,他认为会造成“水益深,火益热”的后果。 B、“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说的是被攻伐的国家的百姓欢迎犒劳前来的仁义之师。 C、孟子以为是否攻打燕国应该看燕国人民的态度,做事情要尊重人民的意愿。 D、文中举周武王和周文王的做法,是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从而回答宣王的问题。 (2)结合下面选段,请简要分析孔子和孟子的战争观有何异同?(3 分)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论沉思 泰戈尔 ①我们只有通过沉思,才能认识最高深的真理,当我们的意识完全沉静在沉思之中的时候,我们就会 明白,那不仅是一种获得,而且是我们与它的合 ②因此,只有通过沉思,让我们的灵魂与思想的最高峰联系在一起时,我们所有的活动、言辞、行为 才能变得真实 ③让我在这里为你们引用一段在印度经常被引用的有关沉思的话吧: ④“我沉思宇宙创造者那值得敬慕的力量。” ⑤“创造者”这个词的含意由于经常使用而变得庸俗了。只有当你把广漠的宇宙整个带进你直觉的视 野之时,你才能说,神从他那无限的创造力中创造了这个世界。但神创造世界并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 每时每刻连续不断的创造 ⑥所有这一切表明了创造者无限强大的意志。它不像万有引力定律,也不像我不能崇拜或不能认同的 某些抽象物。但这段话说的力量是“值得敬慕的”,它认可了我的崇拜,因为它属于一个至上者,它不是 个单纯的抽象 ⑦这个力量体现在哪里? ⑧一方面,它是大地、天空、星河;另一方面,它是我们的意识。, ⑨由于这世界在我的意识中有它的另一面,因此在自我和世界之间存在着永恒的联系。倘若在它的源 泉和中心没有意识、没有那种至上意识的存在,那么它就不可能成为世界 ⑩神的力量‘经进发就向前奔涌,它既是我们的意识,又是外部世界的意识。它的分裂往往是我们自 己造成的,而实际上,创造的这两个方面正如它们出于同一来源一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D因此,沉思意味着我的意识和外部广漠的世界的合一。那么,这种统一在何处呢? 0D在那伟大的力量之中,在发射出自我意识和外部世界意识的伟大力量之中 03沉思并非使我占有了某物,而是要弃绝自我,使我与一切创造物融为一体 040这就是我们引用的有关沉思的精义,我们要用心记住这话一一反复地背诵它,直到我们的心灵安定 下来,排除一切迷乱杂念为止。这里没有损失,没有畏惧,没有要我们忍受的痛苦一一我们与别人的关系 变得单纯、自然—一我们变得自由了。沉思—一就是去领悟真理,去生活,去运动,并在沉思中去获得我 们的存在。 ①5让我再告诉你们有关的另一段话,那是在我们的学校里,孩子们沉思和每日祈祷时所使用的一段话 06“给我们意识,让我们在其中顿悟一一你是我们的父亲
5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三、现代文阅读(12 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 论 沉 思 泰戈尔 ①我们只有通过沉思,才能认识最高深的真理,当我们的意识完全沉静在沉思之中的时候,我们就会 明白,那不仅是一种获得,而且是我们与它的合一。 ②因此,只有通过沉思,让我们的灵魂与思想的最高峰联系在一起时,我们所有的活动、言辞、行为 才能变得真实。 ③让我在这里为你们引用一段在印度经常被引用的有关沉思的话吧: ④“我沉思宇宙创造者那值得敬慕的力量。” ⑤“创造者”这个词的含意由于经常使用而变得庸俗了。只有当你把广漠的宇宙整个带进你直觉的视 野之时,你才能说,神从他那无限的创造力中创造了这个世界。但神创造世界并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 每时每刻连续不断的创造。 ⑥所有这一切表明了创造者无限强大的意志。它不像万有引力定律,也不像我不能崇拜或不能认同的 某些抽象物。但这段话说的力量是“值得敬慕的”,它认可了我的崇拜,因为它属于一个至上者,它不是 一个单纯的抽象。 ⑦这个力量体现在哪里? ⑧一方面,它是大地、天空、星河;另一方面,它是我们的意识。 , ⑨由于这世界在我的意识中有它的另一面,因此在自我和世界之间存在着永恒的联系。倘若在它的源 泉和中心没有意识、没有那种至上意识的存在,那么它就不可能成为世界。 ⑩神的力量‘经进发就向前奔涌,它既是我们的意识,又是外部世界的意识。它的分裂往往是我们自 己造成的,而实际上,创造的这两个方面正如它们出于同一来源一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⑾因此,沉思意味着我的意识和外部广漠的世界的合一。那么,这种统一在何处呢? ⑿在那伟大的力量之中,在发射出自我意识和外部世界意识的伟大力量之中。 ⒀沉思并非使我占有了某物,而是要弃绝自我,使我与一切创造物融为一体。 ⒁这就是我们引用的有关沉思的精义,我们要用心记住这话——反复地背诵它,直到我们的心灵安定 下来,排除一切迷乱杂念为止。这里没有损失,没有畏惧,没有要我们忍受的痛苦——我们与别人的关系 变得单纯、自然——我们变得自由了。沉思——就是去领悟真理,去生活,去运动,并在沉思中去获得我 们的存在。 ⒂让我再告诉你们有关的另一段话,那是在我们的学校里,孩子们沉思和每日祈祷时所使用的一段话: ⒃“给我们意识,让我们在其中顿悟——你是我们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