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中2009年高三质量检查·语文科 高三语文备课组2009.5.26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6分) (1)歌曰:桂棹兮兰桨, (苏轼《赤壁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韩愈《师说》) (2)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高余冠之岌岌兮 (屈原《离骚》)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4题 愚溪诗序 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 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 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斷斷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 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 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 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 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 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 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 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 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透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 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 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 溪石上。 2.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得其尤绝者家焉。尤尤其,特别 B遂负土累石,负背负 C嘉木异石错置,错错误 D乐而不能去也去离去,离开 3.对这两段文字赏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段中引《论语》中宁武子“智而为愚”、颜子“睿而为愚”,来衬托我的“愚”。 正话反说,词兼褒贬,自有一番深意,嘲尽愚溪,又自嘲不已
- 1 - 泉州一中 2009 年高三 质量检 查· 语文 科 高三语文备课组 2009.5.26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6 分) (1)歌曰:桂棹兮兰桨, 。(苏轼《赤壁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韩愈《师说》) (2)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 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高余冠之岌岌兮, (屈原《离骚》) (4)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2-4 题。 愚溪诗序 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 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 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齗齗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 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 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 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 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 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 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 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 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透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 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 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 溪石上。 2.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 得其尤.绝者家焉。 尤. 尤其,特别 B 遂负.土累石, 负. 背负 C 嘉木异石错.置, 错. 错误 D 乐而不能去.也 去. 离去,离开 3.对这两段文字赏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文段中引《论语》中宁武子“智而为愚”、颜子“睿而为愚”,来衬托我的“愚”。 正话反说,词兼褒贬,自有一番深意,嘲尽愚溪,又自嘲不已
B.第五段中用“溪虽莫利于世……乐而不能去也”,与前文“无利于世”抑扬对照, 代溪解嘲:以“予虽不合于俗……而无所避之”,与“违于理,悖于事”抑扬对照,自为解 C.第五段中“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 我知也”达到了形神俱忘的化境,抒发了一种超然物外四大皆空清静无为的理想。 D.作者把愚溪的纯洁秀美和自己的高尚情操文学才能联系起来写,并融合了愚溪不能 有益于世的惋惜与对自己抱负不得施展的抑郁情绪,实乃抒发了一种愤激不平之情。 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9分) ①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4分 ②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5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淮阴行五首(其四) 刘禹锡 何物令侬羡?羡郎船尾燕。 衔泥趁樯竿,宿食长相见。 古人在评论此诗时曾说本诗运用了比兴托物抒怀的手法,来表现诗中女主人的思想感 情。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为什么?试结合三、四句加以赏析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刘姥姥又惊又喜,迈步岀来,护肩有一副最精致的床帐。他此时又带了七八分醉又 走乏了,便一屁股坐在床上,只说歇歇,不承望身不由己,前仰后合的,朦胧着两眼,一歪 身就睡熟在床上。 刘姥姥因为喝了许多酒,吃了油腻食物,大泻一阵后,晕乎乎地走到了黛玉的房间,看 到精美的床帐,便歪身睡倒,酒屁臭气散了一屋子。幸亏袭人发现,及时收拾妥当,才没有 被黛玉知道。《红楼梦 B.操欲观武官比试共建,乃使近侍将西川红锦战袍-领,挂于垂杨枝上,下设一箭垛 以百步为界。分武官为两队:曹氏宗族俱穿红,其余将土俱穿绿,各带雕弓长箭,跨鞍勒马, 听候指挥 赤壁败后不久,铜雀台造成,曹操就大会文武于邺郡,设宴庆贺,同时召集曹氏宗族武 官与其余将士比试弓箭。最终,曹氏宗族武官获胜,曹操甚感欣慰。(《三国演义》 C.老太爷在乡下已经是“古老的僵尸”,……僵尸在坟墓里是不会“风化”的。现在既 然到了现代大都市的上海,自然立刻就要“风化"。 吴老太爷因为乡下农民抗租暴动,才匆匆逃到上海。初到灯红酒绿的上海,吴老太爷就 2
- 2 - B.第五段中用“溪虽莫利于世……乐而不能去也”,与前文“无利于世”抑扬对照, 代溪解嘲;以“予虽不合于俗……而无所避之”,与“违于理,悖于事”抑扬对照,自为解 嘲。 C.第五段中“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 我知也”达到了形神俱忘的化境,抒发了一种超然物外四大皆空清静无为的理想。 D.作者把愚溪的纯洁秀美和自己的高尚情操文学才能联系起来写,并融合了愚溪不能 有益于世的惋惜与对自己抱负不得施展的抑郁情绪,实乃抒发了一种愤激不平之情。 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9 分) ①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4 分) ②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5 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5.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淮阴行五首(其四) 刘禹锡 何物令侬羡?羡郎船尾燕。 衔泥趁樯竿,宿食长相见。 古人在评论此诗时曾说本诗运用了比兴托物抒怀的手法,来表现诗中女主人的思想感 情。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为什么?试结合三、四句加以赏析。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刘姥姥又惊又喜,迈步出来,护肩有一副最精致的床帐。他此时又带了七八分醉,又 走乏了,便一屁股坐在床上,只说歇歇,不承望身不由己,前仰后合的,朦胧着两眼,一歪 身就睡熟在床上。 刘姥姥因为喝了许多酒,吃了油腻食物,大泻一阵后,晕乎乎地走到了黛玉的房间,看 到精美的床帐,便歪身睡倒,酒屁臭气散了一屋子。幸亏袭人发现,及时收拾妥当,才没有 被黛玉知道。《红楼梦》 B.操欲观武官比试共建,乃使近侍将西川红锦战袍一领,挂于垂杨枝上,下设一箭垛, 以百步为界。分武官为两队:曹氏宗族俱穿红,其余将士俱穿绿,各带雕弓长箭,跨鞍勒马, 听候指挥。 赤壁败后不久,铜雀台造成,曹操就大会文武于邺郡,设宴庆贺,同时召集曹氏宗族武 官与其余将士比试弓箭。最终,曹氏宗族武官获胜,曹操甚感欣慰。(《三国演义》) C.老太爷在乡下已经是“古老的僵尸”,……僵尸在坟墓里是不会“风化”的。现在既 然到了现代大都市的上海,自然立刻就要“风化”。 吴老太爷因为乡下农民抗租暴动,才匆匆逃到上海。初到灯红酒绿的上海,吴老太爷就
感受到强烈的刺激,于当晚一命呜呼。《子夜》 八碟冷菜和两碟瓜子、杏仁摆上桌子以后,主人们大大小小集在堂屋里面,由高老太 爷领头,说声入座,各人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很快地就坐齐了 旧历新年,高家吃年饭,根据辈份分为上下两桌,座位有严格的安排,连上菜的仆人也 是指定的。上桌清清静静,下桌热闹非常。高老太爷望着满堂子孙,想到这个家“四世同堂”, 脸上浮起了满足的笑容。(《家》 E.他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刚要开口,不料到这时一直保持沉默的彼得·盖拉西莫维奇 显然被首席陪审员那种唯我独尊的口吻所激怒,突然对他进行反驳,正好说岀了聂赫留朵夫 想说的话。 聂赫留朵夫根据法庭审讯情况和他对玛斯洛娃的了解,深信玛斯洛娃没有犯罪,尽管怕 被人发现他同她的特殊关系,还是想为玛斯洛娃辩驳。(《复活》) 7.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下面是《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一处细节描写: 你对我说的,我一点儿不明白,〃欧也妮回答,“把文书给我,告诉我签字应该签在哪 儿。”葛朗台老头的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汘,一刻不 停地抹着。 让葛朗台“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汘,一刻不停地抹着”的事情是什么?请简要叙述。 (2)简述《三国演义》中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 第()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 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日: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第十四》) 注解:1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2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3.卞庄子:鲁国卞邑大 夫。4久要:长期处于穷困中。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拥有臧武仲的智慧,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 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就可以算得上是个完人了 B.人见到财物和利益,应当想到义的要求。人在面临危险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保 全他人的性命。 C.孔子认为,人即使是长期处于困境之中,也不应忘记平日里的诺言。能克服困难矢志
- 3 - 感受到强烈的刺激,于当晚一命呜呼。《子夜》 D.八碟冷菜和两碟瓜子、杏仁摆上桌子以后,主人们大大小小集在堂屋里面,由高老太 爷领头,说声入座,各人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很快地就坐齐了。 旧历新年,高家吃年饭,根据辈份分为上下两桌,座位有严格的安排,连上菜的仆人也 是指定的。上桌清清静静,下桌热闹非常。高老太爷望着满堂子孙,想到这个家“四世同堂”, 脸上浮起了满足的笑容。(《家》) E.他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刚要开口,不料到这时一直保持沉默的彼得·盖拉西莫维奇 显然被首席陪审员那种唯我独尊的口吻所激怒,突然对他进行反驳,正好说出了聂赫留朵夫 想说的话。 聂赫留朵夫根据法庭审讯情况和他对玛斯洛娃的了解,深信玛斯洛娃没有犯罪,尽管怕 被人发现他同她的特殊关系,还是想为玛斯洛娃辩驳。(《复活》) 7.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 100 字左右)(5 分) (1)下面是《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一处细节描写: “你对我说的,我一点儿不明白,”欧也妮回答,“把文书给我,告诉我签字应该签在哪 儿。”葛朗台老头的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 停地抹着。 让葛朗台“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地抹着”的事情是什么?请简要叙述。 (2)简述《三国演义》中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 第( )题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8.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 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 ·宪问第十四》) 注解:1.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2.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3.卞庄子:鲁国卞邑大 夫。4.久要:长期处于穷困中。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拥有臧武仲的智慧,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 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就可以算得上是个完人了。 B.人见到财物和利益,应当想到义的要求。人在面临危险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保 全他人的性命。 C.孔子认为,人即使是长期处于困境之中,也不应忘记平日里的诺言。能克服困难矢志
不渝地追求理想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D.选段谈了人格完善的问题。指出完美的人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一个有正确的义利观 生死观,有理想有毅力的人,同样称得上是个完美的人 (2)理解下面选段意思,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孔子在“义”方面思想的理解。(3分) 子日:“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盜。”(《论语·阳货 第十七》) 答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拯救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朱竞 从历史来看,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汉语和汉语写作饱经磨难,作家白先勇总结现代汉语 的命运时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其外,有西方语言的冲击,现代汉语严重欧化;其内 则是母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意识不断衰微,中文成为追逐现代化过程中不断遭到修葺的对象。 没有一种语言像中文那样,在这一百多年来经历了如此重大的变革。从晚清效仿日本明治维 新的“言文一致”运动开始,汉语经历了“五四”白话文运动,推行世界语、汉字的拉丁化、 语言大众化和解放后的繁体字简化方案,80年代的电脑化挑战等。面对民族性生存危机和 现代化召唤,渴望融入世界的中国知识分子甚至喊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过激口号。 作家王蒙也曾呼吁全球华人保卫汉语,展开一场保卫战。王蒙先生针对的主要是由于英语、 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这是出现了汉语危机的事 实。 现在看来,危机已不仅仅来自外语的威胁,祸起萧墙更让人忧心忡忡。我们自身的放纵 和苟且是一种妥协,甚至是一种投降,使得汉语文化的被颠覆来得更直接、更容易。 很多作家对汉语也不够尊重,作品中充满着一些污秽、暴力的语言,传播着没有道德的 内容,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危害性,损害了汉语写作的尊严,也就失去了文学本身的 价值和意义。当代中国作家几乎都走在一个介乎“欧化"的中文与被中文化的带翻译腔的“西 文”之间的“中间道路”上。创作界如此,而批评和理论界也难以超拔。一百多年来,我们 学术话语“西化”色彩浓重,从概念、范畴到理论命题,都很少使用传统古典文论的东西 出现了“失语”的症状。出现了“失语”,还有一个原因,我们不能回避,那就是“文革 语言的影响,“大批判语言"、“样板语言”形成了干篇一律的套话,新时期以来,许多作家 为抵抗这种模式化语言的束缚,主动选择了“西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加速了汉语传统的断 在历史与现实、“内忧”与“外患”的多重夹击中。汉语如何延续其传统的血脉,创造 新的辉煌,这是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一个急迫的问题。我们能否意识到汉语“是世界上最 美丽的语言”?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鲁 迅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延续着几干年中华文化命脉的,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呢? 汉语危机还来自“全民学英语”热潮的冲击。一位学者曾经作过一项统计,在“社会文 化”网点下的120多个讨论本国文化的小组中,放弃本国文字而使用英文的国家中以中国 为最大。一个以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语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联网讨论组,本来应该是使用汉语的
- 4 - 不渝地追求理想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D. 选段谈了人格完善的问题。指出完美的人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一个有正确的义利观、 生死观,有理想有毅力的人,同样称得上是个完美的人。 (2)理解下面选段意思,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孔子在“义”方面思想的理解。(3 分)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 阳货 第十七》) 答: 三、现代文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 拯救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朱竞 从历史来看,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汉语和汉语写作饱经磨难,作家白先勇总结现代汉语 的命运时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其外,有西方语言的冲击,现代汉语严重欧化;其内, 则是母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意识不断衰微,中文成为追逐现代化过程中不断遭到修葺的对象。 没有一种语言像中文那样,在这一百多年来经历了如此重大的变革。从晚清效仿日本明治维 新的“言文一致”运动开始,汉语经历了“五四”白话文运动,推行世界语、汉字的拉丁化、 语言大众化和解放后的繁体字简化方案,80 年代的电脑化挑战等。面对民族性生存危机和 现代化召唤,渴望融入世界的中国知识分子甚至喊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过激口号。 作家王蒙也曾呼吁全球华人保卫汉语,展开一场保卫战。王蒙先生针对的主要是由于英语、 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这是出现了汉语危机的事 实。 现在看来,危机已不仅仅来自外语的威胁,祸起萧墙更让人忧心忡忡。我们自身的放纵 和苟且是一种妥协,甚至是一种投降,使得汉语文化的被颠覆来得更直接、更容易。 很多作家对汉语也不够尊重,作品中充满着一些污秽、暴力的语言,传播着没有道德的 内容,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危害性,损害了汉语写作的尊严,也就失去了文学本身的 价值和意义。当代中国作家几乎都走在一个介乎“欧化”的中文与被中文化的带翻译腔的“西 文”之间的“中间道路”上。创作界如此,而批评和理论界也难以超拔。一百多年来,我们 学术话语“西化”色彩浓重,从概念、范畴到理论命题,都很少使用传统古典文论的东西, 出现了“失语”的症状。出现了“失语”,还有一个原因,我们不能回避,那就是“文革” 语言的影响,“大批判语言”、“样板语言”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套话,新时期以来,许多作家 为抵抗这种模式化语言的束缚,主动选择了“西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加速了汉语传统的断 裂。 在历史与现实、“内忧”与“外患”的多重夹击中。汉语如何延续其传统的血脉,创造 新的辉煌,这是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一个急迫的问题。我们能否意识到汉语“是世界上最 美丽的语言”?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鲁 迅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延续着几千年中华文化命脉的,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呢? 汉语危机还来自“全民学英语”热潮的冲击。一位学者曾经作过一项统计,在“社会·文 化”网点下的 120 多个讨论本国文化的小组中,放弃本国文字而使用英文的国家中以中国 为最大。一个以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语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联网讨论组,本来应该是使用汉语的
好场所,然而多年来也一直是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就连中国人之间的网络通信,也为方便安 全而使用英文 汉语危机不仅仅来自“全民学英语”热潮的冲击,网络语言向现实生活的渗透也为原因 之一。—位语言学家曾对网络语言发难,称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一位高级教师曾说 有些同学在作文里时常地冒岀个网络上的词语,一些年纪大的老师根本搞不清是什么意思 对此若不加以引导,学生极有可能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 有一条让人非常难忘的新闻的题目是:《半数以上的中国人能用普通话交流》。我的理解 是,汉语交流的障碍率是50%左右。这意味着汉语的魅力和公信力都遭到了破坏,这种破 坏是如此的隐蔽,以至于人们会为“半数以上的中国人能用普通话交流”感到高兴和自豪。 发人深思的是,目前,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世界 上有100多的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 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 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选自《汉语的危机》,有改动) 9、联系全文,下列不属于“汉语危机”的事实的两项是(5分) A.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 B.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 C.许多作家主动选择“西化”的表达方式,出现“失语”的症状 D.汉语在一百年里经历了重大的变革,解放后推行繁体字简化方案 E.学生作文使用网络语言,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 10、从全文看,作者认为汉语危机出现的具体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括。(3分) 答: 11、结合全文,你觉得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拯救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呢?(4分)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爱流汐涨 许地山 月儿的步履已踏过嵇家的东墙了。孩子在院里已等了许久,一看见上半弧的光刚射过墙 头,便忙忙跑到屋里叫道:“爹爹,月儿上来了,出来给我燃香罢。 屋里坐着一个中年的男子他的心负了无量的愁闷。外面的月亮虽然还像去年那么圆满 那么光明,可是他对于月亮的情绪就大不如去年了。当孩子进来叫他的时候,他就起来,勉 强回答说:“宝璜,今晚上不必拜月,我们到院里对着月光吃些果品,回头再出去看看别人 的热闹。 孩子一听见要出去看热闹,更喜得了不得。他说:“为什么今晚上不拈香呢?记得从前 是妈妈点给我的。” 5
- 5 - 好场所,然而多年来也一直是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就连中国人之间的网络通信,也为方便安 全而使用英文。 汉语危机不仅仅来自“全民学英语”热潮的冲击,网络语言向现实生活的渗透也为原因 之一。一位语言学家曾对网络语言发难,称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一位高级教师曾说, 有些同学在作文里时常地冒出个网络上的词语,一些年纪大的老师根本搞不清是什么意思。 “对此若不加以引导,学生极有可能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 有一条让人非常难忘的新闻的题目是:《半数以上的中国人能用普通话交流》。我的理解 是,汉语交流的障碍率是 50%左右。这意味着汉语的魅力和公信力都遭到了破坏,这种破 坏是如此的隐蔽,以至于人们会为“半数以上的中国人能用普通话交流”感到高兴和自豪。 发人深思的是,目前,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世界 上有 100 多的国家的 2300 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 3000 万,汉语成 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 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选自《汉语的危机》,有改动) 9、联系全文,下列不属于“汉语危机”的事实的两项是(5 分) A.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 B.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 3000 万。 C.许多作家主动选择“西化”的表达方式,出现“失语”的症状。 D.汉语在一百年里经历了重大的变革,解放后推行繁体字简化方案。 E. 学生作文使用网络语言,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 10、从全文看,作者认为汉语危机出现的具体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括。(3 分) 答: 11、结合全文,你觉得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拯救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呢?(4 分) 答: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4 题 爱流汐涨 许地山 月儿的步履已踏过嵇家的东墙了。孩子在院里已等了许久,一看见上半弧的光刚射过墙 头,便忙忙跑到屋里叫道:“爹爹,月儿上来了,出来给我燃香罢。” 屋里坐着一个中年的男子,他的心负了无量的愁闷。外面的月亮虽然还像去年那么圆满, 那么光明,可是他对于月亮的情绪就大不如去年了。当孩子进来叫他的时候,他就起来,勉 强回答说:“宝璜,今晚上不必拜月,我们到院里对着月光吃些果品,回头再出去看看别人 的热闹。” 孩子一听见要出去看热闹,更喜得了不得。他说:“为什么今晚上不拈香呢?记得从前 是妈妈点给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