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七中2013届高三年校质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013.4.29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拄杖无时夜扣门 (陆游《游山西村》) (2)人生如梦, 。(苏轼《念 奴娇·赤壁怀古》) (3)吾尝终日而思 矣 (荀子 《劝学》) 而后人 哀之。(杜牧《阿房宫赋》)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 颐《爱莲说》) (6)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 羊·潼关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壮,而朱公中男杀人,囚于楚。朱公曰:“杀人而死 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告其少子往视之。乃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 载以一牛车,且遣其少子。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长男欲自杀。其母为 言曰:“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奈何?”朱公不得已而遣 长子,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曰:“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无与 争事。” 至楚,庄生家负郭,披藜藿到门,居甚贫。然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 父言。庄生曰:“可疾去矣,慎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长男既去,不过 庄生而私留,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 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及朱公进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后复归之以为信耳。 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 庄生间时入见楚王,言“某星宿某,此则害于楚”。楚王素信庄生, 曰:“今为奈何?”庄生曰:“独以德为可以除之。”楚王曰:“生休矣,寡人 将行之。”王乃使使者封三钱之府。楚贵人惊告朱公长男曰:“王且赦。”曰: “何以也?”曰:“每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朱公长男以 为赦,弟固当出也,重千金虚弃庄生,无所为也,乃复见庄生。庄生惊曰:“若 不去邪?”长男曰:“固未也。初为事弟,弟今议自赦,故辞生去。”庄生知其 意欲复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庄生羞为公子所卖,乃入见楚王曰:“臣前言某星事,王言欲以修德 报之。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 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楚王大怒曰:“寡人虽不德耳,奈何 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朱公长男竟持其弟丧 归
泉州七中 2013 届高三年校质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2013.4.29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拄杖无时夜扣门。 (陆游《游山西村》) (2)人生如梦, 。(苏轼《念 奴娇·赤壁怀古》) (3)吾尝终日而思 矣, 。(荀子 《劝学》) (4) ,而后人 哀之。(杜牧《阿房宫赋》)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 颐《爱莲说》) (6)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 羊·潼关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壮,而朱公中男杀人,囚于楚。朱公曰:“杀人而死, 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告其少子往视之。乃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 载以一牛车,且遣其少子。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长男欲自杀。其母为 言曰:“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奈何?”朱公不得已而遣 长子,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曰:“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无与 争事。” 至楚,庄生家负郭,披藜藿到门,居甚贫。然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 父言。庄生曰:“可疾去矣,慎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长男既去,不过 庄生而私留,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 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及朱公进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后复归之以为信耳。 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 庄生间时入见楚王,言“某星宿某,此则害于楚”。楚王素信庄生, 曰:“今为奈何?”庄生曰:“独以德为可以除之。”楚王曰:“生休矣,寡人 将行之。”王乃使使者封三钱之府。楚贵人惊告朱公长男曰:“王且赦。”曰: “何以也?” 曰:“每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朱公长男以 为赦,弟固当出也,重千金虚弃庄生,无所为也,乃复见庄生。庄生惊曰:“若 不去邪?”长男曰:“固未也。初为事弟,弟今议自赦,故辞生去。”庄生知其 意欲复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庄生羞为公子所卖,乃入见楚王曰:“臣前言某星事,王言欲以修德 报之。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 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楚王大怒曰:“寡人虽不德耳,奈何 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朱公长男竟持其弟丧 归
至,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曰:“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 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 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 前日吾所为欲遣少予,固为其能弃财故也。而长者不能,故卒以杀其弟,事之理 也,无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且遣其少 且:将要 B.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 生矣 遗:送给 C.可疾去 疾:迅速 D.顾有所不能忍者也 顾及 3.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朱公有远见的一组是( )(3分) ①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 ②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无与争事。 ③可疾去,慎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 ④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⑤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 ⑥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 ③④⑥ ①②⑤ C.①③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存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朱公有二个儿子,二儿子长大成人到了壮年的时候,杀了人被关 在楚国,朱公准备了千镒黄金想派小儿子去楚国救回二儿子 B.庄生凭着清廉正直的品德在楚国极有名望,深受楚国君民敬重。 但庄生虽然才智过人,却无法忍受别人的羞辱 C.楚于每次大赦之前,常常要派人去加守三钱之府,目的是为了 安全运出大量的钱财发给天下的白姓 D.朱公料事准确,而且不生分外的贪心,明达事理,所以对二儿子 最终被杀,他不但不悲痛,反而还满意的笑。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奈何?(3分) 译 (2)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至,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曰:“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 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 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 前日吾所为欲遣少予,固为其能弃财故也。而长者不能,故卒以杀其弟,事之理 也,无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且遣其少 子 且:将要 B.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 生 遗:送给 C.可疾去 矣 疾:迅速 D.顾有所不能忍者也 顾: 顾及 3.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朱公有远见的一组是( )(3 分) ①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 ②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无与争事。 ③可疾去,慎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 ④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⑤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 ⑥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 A.③④⑥ B.①②⑤ C.①③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存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朱公有二个儿子,二儿子长大成人到了壮年的时候,杀了人被关 在楚国,朱公准备了千镒黄金想派小儿子去楚国救回二儿子。 B.庄生凭着清廉正直的品德在楚国极有名望,深受楚国君民敬重。 但庄生虽然才智过人,却无法忍受别人的羞辱。 C.楚于每次大赦之前,常常要派人去加守三钱之府,目的是为了 安全运出大量的钱财发给天下的白姓。 D.朱公料事准确,而且不生分外的贪心,明达事理,所以对二儿子 最终被杀,他不但不悲痛,反而还满意的笑。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奈何?(3 分) 译: (2)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3 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登宝公塔 王安石 倦童疲马放松门,自把长筇倚石根。 江月转空为白昼,岭云分暝与黄昏 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 当此不知谁客主,道人忘我我忘言。 注①:本诗写于作者晚年闲居钟山时。宝公塔位于南京钟山,塔依山临水,地势 险峻,是后人为纪念南朝高僧宝志而修建的。②筇[ qIong]:竹杖。 (1)诗中塑造了一个怎么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2分) 答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 联。(4分)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听到“血光之灾”的鬼话后,瑞珏哭了,拒绝到城外分娩。觉慧对长辈还有 所期待,要去讲道理;觉新认为“担当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只好依从;觉民态 度坚决,主张反抗。(《家》) B.在对爱斯梅拉达的审判中,小山羊作为第二被告出现,当小山羊能准确地敲 出时间、日期和月份时,人们觉得不可思议;当小山羊拼出了“弗比斯”的名字 时,人们开始觉得非常可怕,认为其中一定有巫术,因此法庭认定爱斯梅拉达用 巫术刺杀了弗比斯。(《巴黎圣母院》) C.诸葛亮送给司马懿巾帼女衣相辱,激他岀战,司马懿也不为所动。诸葛亮事 无巨细一一过问,终于积劳成疾。为了延长寿命,诸葛亮祈禳北斗,不料被魏延 不慎扑灭了祈禳的灯火,诸葛亮仰天长叹。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死于五丈原, 死时五十四岁。(《三国演义》) D.因为金融公债上混乱,实业界同人推举吴荪甫联合各方面有实力的人,办 个银行,做自己的金融流通机关,益中信托公司就是这样成立起来的。(《子夜》)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 登宝公塔① 王安石 倦童疲马放松门,自把长筇②倚石根。 江月转空为白昼,岭云分暝与黄昏。 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 当此不知谁客主,道人忘我我忘言。 注①:本诗写于作者晚年闲居钟山时。宝公塔位于南京钟山,塔依山临水,地势 险峻,是后人为纪念南朝高僧宝志而修建的。②筇[qióng]:竹杖。 (1)诗中塑造了一个怎么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2 分) 答: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 一联。(4 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听到“血光之灾”的鬼话后,瑞珏哭了,拒绝到城外分娩。觉慧对长辈还有 所期待,要去讲道理;觉新认为“担当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只好依从;觉民态 度坚决,主张反抗。(《家》) B.在对爱斯梅拉达的审判中,小山羊作为第二被告出现,当小山羊能准确地敲 出时间、日期和月份时,人们觉得不可思议;当小山羊拼出了“弗比斯”的名字 时,人们开始觉得非常可怕,认为其中一定有巫术,因此法庭认定爱斯梅拉达用 巫术刺杀了弗比斯。(《巴黎圣母院》) C.诸葛亮送给司马懿巾帼女衣相辱,激他出战,司马懿也不为所动。诸葛亮事 无巨细一一过问,终于积劳成疾。为了延长寿命,诸葛亮祈禳北斗,不料被魏延 不慎扑灭了祈禳的灯火,诸葛亮仰天长叹。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死于五丈原, 死时五十四岁。(《三国演义》) D.因为金融公债上混乱,实业界同人推举吴荪甫联合各方面有实力的人,办一 个银行,做自己的金融流通机关,益中信托公司就是这样成立起来的。(《子夜》)
E.査理为了替父亲还债,写信给欧也妮,请求她帮忙。在这种情况下,欧也妮 拿出了150万法郎交给蓬风先生,委托他还清了叔叔生前欠下的债务,以便让查 理能恢复名誉。(《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5分) 邢夫人将房内人遣出,悄向凤姐道:“叫你来不为别的,有一件为难的事,老爷 托我,我不得主意,先和你商议 “老爷”是谁?请简述这一件“为难的事”的始末。 (2)阅读下面的《复活》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5分) “别人干了坏事,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我什么都没干却要受罪。 说这句话的人是谁?请简述一下“什么都没干却要受罪”的相关情节? 选答()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②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 ③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 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 【注】①怨是用希:是用,因此;希,通“稀”。 1)孔子提出了哪些“远怨”的方法?请简要概括。(2分) 答 (2)在品德修养上,孔、孟为什么都主张“反求诸己”,请简要分析。(4分) 答 、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9分)
E.查理为了替父亲还债,写信给欧也妮,请求她帮忙。在这种情况下,欧也妮 拿出了 150 万法郎交给蓬风先生,委托他还清了叔叔生前欠下的债务,以便让查 理能恢复名誉。(《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选做一题)(5 分) (1)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5 分) 邢夫人将房内人遣出,悄向凤姐道:“叫你来不为别的,有一件为难的事,老爷 托我,我不得主意,先和你商议。” “老爷”是谁?请简述这一件“为难的事”的始末。 (2)阅读下面的《复活》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5 分) “别人干了坏事,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我什么都没干却要受罪。” 说这句话的人是谁?请简述一下“什么都没干却要受罪”的相关情节? 选答(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分)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②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①。”(《论语·公冶长》) ③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 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 【注】①怨是用希:是用,因此;希,通“稀”。 (1)孔子提出了哪些“远怨”的方法?请简要概括。(2 分) 答: (2)在品德修养上,孔、孟为什么都主张“反求诸己”,请简要分析。(4 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0~12 题。(9 分)
中国古典园林的动态美,首先表现在景物的动态上。一座面积有限、四面围墙的 园林,难免给人一种凝固、闭锁的感觉,但造园家却能运用具有动势的造型艺术, 使一座小园平添活力,俯仰成趣。比如一条弯弯的园林小路,因曲折而给人以蜿 蜒向前的动势;那髙髙的尖塔,髙耸着指向苍穹,仿佛在向上升腾。中国古典园 林的建筑,如亭、廊、楼、阁,是庄重的、静止的,但为什么不让人感到沉闷、 压抑呢?这就妙在中国古人创造了“飞檐”这种形式。它使房顶四角像飞鸟一样 展翅欲飞。在屋脊和飞檐上又有龙、凤、麒麟、人物、飞禽走兽等饰物,以及瑞 云、卷草这类纹饰,具有腾跃之美和天马行空之感。 中国古典园林叠山、理水以及建筑、花木的设置,都是力求营造山高水低、错落 有致的空间变化,使得游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得到美的享受。在园中漫步,随着 地形的起伏和建筑的高低错落,既可仰观亭台楼阁,也可俯视绿水红鱼,美不胜 收 造园强调有山有水,园以山奇,山因水活;山是静的,水是动的,二者结合,死 山也就变活了。至于那流水的声响,更会使静静的园林充满生机。中国古典园林 的设计常常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山静泉流,水静鱼游,花静蝶飞,石静影移, 都是静态形象中的动态美;而各种动势相互影响,又会产生某种张力,更加强了 园林生机勃勃的动态美。这正是任何艺术门类都无法体现的综合艺术,它寄托着 造园家潜在而热烈的动态追求。人们游赏一座封闭的园林,不会感到静止与凝滞, 其原因就在这里 中国古代的造园家们早就掌握了园林景观的时间性,使“良辰”和“美景”互相 融合,使时间和空间互相交感,构成一个个动态的风景系列。随着春夏秋冬四季 的推移,园林的景色也变化无穷,所以园林审美讲究季节的动态变化。事实上 季节变化之美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是被有意识地突出和强化的,如扬州个园的四季 假山,借助石料的色泽、叠砌的形体、配置的花木以及光影效果,使四季假山各 有鲜明的季节特征,游园一周,如度一年;再如杭州西湖的造景,春有“柳浪闻 莺”,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是借山水、花木、建筑等物质实体来表现造园家的审美理想, 因此它是一种空间艺术。游人对园林的审美活动,总是通过静观与动观这两种不 同的赏景方式进行的。适合静观的位置多在厅堂、轩榭、楼阁、亭台、古迹等处 这些地方往往视野开阔,景色迷人,文化底蕴深厚,宜坐宜留。当然,即使是相 对静止的景物也因观赏角度的不同而面貌各异,正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所说“横 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0.下列说法不属于“人们游赏一座封闭的园林,不会感到静止与凝滞”的原因 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园林中众多动势的互相作用,强化了古典园林富有生机活力的动态 美。 B.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具“动静合宜,化静为动”的特点,体现了园林的综合艺 术 C.中国古典园林的构筑强调有山有水,山静水动,那活泼的流水增添了无限生 趣 D.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都力求营造“处处有美”的氛围,使人获得诗情画意之 感 11.文章以苏州个园的四季假山和杭州西湖的造景为例是为了说明什么?(3分)
中国古典园林的动态美,首先表现在景物的动态上。一座面积有限、四面围墙的 园林,难免给人一种凝固、闭锁的感觉,但造园家却能运用具有动势的造型艺术, 使一座小园平添活力,俯仰成趣。比如一条弯弯的园林小路,因曲折而给人以蜿 蜒向前的动势;那高高的尖塔,高耸着指向苍穹,仿佛在向上升腾。中国古典园 林的建筑,如亭、廊、楼、阁,是庄重的、静止的,但为什么不让人感到沉闷、 压抑呢?这就妙在中国古人创造了“飞檐”这种形式。它使房顶四角像飞鸟一样 展翅欲飞。在屋脊和飞檐上又有龙、凤、麒麟、人物、飞禽走兽等饰物,以及瑞 云、卷草这类纹饰,具有腾跃之美和天马行空之感。 中国古典园林叠山、理水以及建筑、花木的设置,都是力求营造山高水低、错落 有致的空间变化,使得游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得到美的享受。在园中漫步,随着 地形的起伏和建筑的高低错落,既可仰观亭台楼阁,也可俯视绿水红鱼,美不胜 收。 造园强调有山有水,园以山奇,山因水活;山是静的,水是动的,二者结合,死 山也就变活了。至于那流水的声响,更会使静静的园林充满生机。中国古典园林 的设计常常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山静泉流,水静鱼游,花静蝶飞,石静影移, 都是静态形象中的动态美;而各种动势相互影响,又会产生某种张力,更加强了 园林生机勃勃的动态美。这正是任何艺术门类都无法体现的综合艺术,它寄托着 造园家潜在而热烈的动态追求。人们游赏一座封闭的园林,不会感到静止与凝滞, 其原因就在这里。 中国古代的造园家们早就掌握了园林景观的时间性,使“良辰”和“美景”互相 融合,使时间和空间互相交感,构成一个个动态的风景系列。随着春夏秋冬四季 的推移,园林的景色也变化无穷,所以园林审美讲究季节的动态变化。事实上, 季节变化之美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是被有意识地突出和强化的,如扬州个园的四季 假山,借助石料的色泽、叠砌的形体、配置的花木以及光影效果,使四季假山各 有鲜明的季节特征,游园一周,如度一年;再如杭州西湖的造景,春有“柳浪闻 莺”,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是借山水、花木、建筑等物质实体来表现造园家的审美理想, 因此它是一种空间艺术。游人对园林的审美活动,总是通过静观与动观这两种不 同的赏景方式进行的。适合静观的位置多在厅堂、轩榭、楼阁、亭台、古迹等处, 这些地方往往视野开阔,景色迷人,文化底蕴深厚,宜坐宜留。当然,即使是相 对静止的景物也因观赏角度的不同而面貌各异,正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所说“横 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0.下列说法不属于“人们游赏一座封闭的园林,不会感到静止与凝滞”的原因 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典园林中众多动势的互相作用,强化了古典园林富有生机活力的动态 美。 B.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具“动静合宜,化静为动”的特点,体现了园林的综合艺 术。 C.中国古典园林的构筑强调有山有水,山静水动,那活泼的流水增添了无限生 趣。 D.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都力求营造“处处有美”的氛围,使人获得诗情画意之 感。 11.文章以苏州个园的四季假山和杭州西湖的造景为例是为了说明什么?(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