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市2012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 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总角之宴, (《诗经·氓》) (2)州司临门, (李密《陈情表》)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 居(其一)》) (4)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 (5)越明年, ,百废具兴。(范仲淹《岳 阳楼记》)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曹野人先生传 [清]易顺鼎 曹野人先生,名宗先,字述之,野人其号也。远祖官益阳,占籍焉。曾 祖某,迁龙阳之鹿溪,遂为龙阳人。五世祖某,尝为明显宦,多藏书。先生诵其 清芬,记睹淹博。性敏慧,下笔成文。 蔡忠烈公为长沙推官,见其制艺①,以为古岸奇特。入益阳县学,甫冠, 即食廪饩②。席先业,资甚丰,一旦叹曰:“士君子立身何等,乃驰逐于富贵之 场而已乎?”遂弃家资,薄举子业,辟地读书,殚心濂、洛③,作乐饥之文以自 勉。乐饥者,非以饥为乐也,乐其所乐,虽饥而乐自在也。其文云云,大抵皆言 刻苦自修,淡名利,寡嗜欲,以蕲④及于“乐天知命”者之所为。又好读仙佛家 书,久之,自谓有得。见于行事,多意料所不及,乡里目为异人。然志在用世, 言事深中时弊,上邑令张际熙书数千言,穷治乱之原,具忠爱之志,蔡忠烈尤重 之。谓其理论至是,欲为下拜。盖生平知己,忠烈一人而已。 事亲孝,以天下大乱,患无以全其母,每囊沙于足而行,人或以为狂。 崇祯癸未,流贼张献忠至,负母急走二百里外,得免。色养慎终。后自髡⑤其顶 初先生美风度。无须,遇髯道人,脱其须赠之,遂美髯焉。顺治甲申仲春卒, 山东人许尚忠者,好道,与友隐居魯山之丹霞洞。以是年遇髯僧,奇其 语,师事之。僧深穆寡言,问姓氏里居,不答。居三年始去。以所说经为一书, 授尚忠,曰《通源集》,复留一偈,署“楚益阳曹氏行尸”。康熙甲辰,尚忠官 常德,以丈量役至鹿溪,宿曹氏。初不知即先生家,见案头有稿本,署“曹宗先 野人著”,与《通源集》无异也。大惊,讯之,始知所师事者,即先生化身矣 节选自《虞初近志》) [注]①制艺:指八股文。②廪饩:公家按月供给的粮食等生活物资。③ 濂、洛:北宋理学的两个学派。“濂”指濂溪周敦颐;“洛”指洛阳程颢、程颐 ④蕲:祈求。⑤髡:剃去头发。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福建泉州市 2012 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满分 150 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总角之宴, 。(《诗经·氓》) (2)州司临门, 。(李密《陈情表》) (3)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 居(其一)》) (4)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 (5)越明年, ,百废具兴。(范仲淹《岳 阳楼记》)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曹野人先生传 [清]易顺鼎 曹野人先生,名宗先,字述之,野人其号也。远祖官益阳,占籍焉。曾 祖某,迁龙阳之鹿溪,遂为龙阳人。五世祖某,尝为明显宦,多藏书。先生诵其 清芬,记睹淹博。性敏慧,下笔成文。 蔡忠烈公为长沙推官,见其制艺①,以为古岸奇特。入益阳县学,甫冠, 即食廪饩②。席先业,资甚丰,一旦叹曰:“士君子立身何等,乃驰逐于富贵之 场而已乎?”遂弃家资,薄举子业,辟地读书,殚心濂、洛③,作乐饥之文以自 勉。乐饥者,非以饥为乐也,乐其所乐,虽饥而乐自在也。其文云云,大抵皆言 刻苦自修,淡名利,寡嗜欲,以蕲④及于“乐天知命”者之所为。又好读仙佛家 书,久之,自谓有得。见于行事,多意料所不及,乡里目为异人。然志在用世, 言事深中时弊,上邑令张际熙书数千言,穷治乱之原,具忠爱之志,蔡忠烈尤重 之。谓其理论至是,欲为下拜。盖生平知己,忠烈一人而已。 事亲孝,以天下大乱,患无以全其母,每囊沙于足而行,人或以为狂。 崇祯癸未,流贼张献忠至,负母急走二百里外,得免。色养慎终。后自髡⑤其顶。 初先生美风度。无须,遇髯道人,脱其须赠之,遂美髯焉。顺治甲申仲春卒。 山东人许尚忠者,好道,与友隐居鲁山之丹霞洞。以是年遇髯僧,奇其 语,师事之。僧深穆寡言,问姓氏里居,不答。居三年始去。以所说经为一书, 授尚忠,曰《通源集》,复留一偈,署“楚益阳曹氏行尸”。康熙甲辰,尚忠官 常德,以丈量役至鹿溪,宿曹氏。初不知即先生家,见案头有稿本,署“曹宗先 野人著”,与《通源集》无异也。大惊,讯之,始知所师事者,即先生化身矣。 (节选自《虞初近志》) [注]①制艺:指八股文。②廪饩:公家按月供给的粮食等生活物资。③ 濂、洛:北宋理学的两个学派。“濂”指濂溪周敦颐;“洛”指洛阳程颢、程颐。 ④蕲:祈求。⑤髡:剃去头发。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远祖官益阳 官:为官 B.甫冠,即食廪饩 甫:始,才 C.穷治乱之原 治:治理 D.大惊,讯之 讯:询问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曹野人是“异人”的一项是(3分) ①尝为明显宦,多藏书 ②遂弃家资,薄举子业 ③见于行事,多意料所不及u ④然志在用世,言事深中时弊 ⑤每囊沙于足而行 ⑥与友隐居鲁山之丹霞洞 A.①③⑤ B.②③⑤ ②④⑥ D.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野人出身官宦人家,从小就广泛阅读,加上他天资聪敏,文章写得 又快又好。 B.蔡忠烈欣赏曹野人八股文的古朴不俗,对他写给张际熙的意见书更是 赞赏有加。 C.曹野人空有一身才能,却无法实现其远大抱负,失望之余便转而迷上 仙佛之道。 D.文章简洁有力,如对曹野人的语言描写,用语不多便勾画出其淡薄名 利的形象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负母急走二百里外,得免。(2分) 译 文 (2)以是年遇髯僧,奇其语,师事之。(4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寄洪与权① 王令 剑气寒高倚暮空,男儿日月锁心胸 莫藏牙爪同痴虎,好召风雷起卧龙 旧说王侯无世种,古尝富贵及耕佣。 须将大道为奇遇,莫踏人间龌龊踪。 [注]①洪与权:作者的朋友。 (1)首联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男儿”形象?请简要概括。(2分 答:
A.远祖官益阳 官:为官 B.甫冠,即食廪饩 甫:始,才 C.穷治乱之原 治:治理 D.大惊,讯之 讯:询问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曹野人是“异人”的一项是 (3 分) ①尝为明显宦,多藏书 ②遂弃家资,薄举子业 ③见于行事,多意料所不及 u ④然志在用世,言事深中时弊 ⑤每囊沙于足而行 ⑥与友隐居鲁山之丹霞洞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曹野人出身官宦人家,从小就广泛阅读,加上他天资聪敏,文章写得 又快又好。 B.蔡忠烈欣赏曹野人八股文的古朴不俗,对他写给张际熙的意见书更是 赞赏有加。 C.曹野人空有一身才能,却无法实现其远大抱负,失望之余便转而迷上 仙佛之道。 D.文章简洁有力,如对曹野人的语言描写,用语不多便勾画出其淡薄名 利的形象。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负母急走二百里外,得免。(2 分) 译 文: (2)以是年遇髯僧,奇其语,师事之。(4 分) 译 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6 分) 寄洪与权① 王 令 剑气寒高倚暮空,男儿日月锁心胸。 莫藏牙爪同痴虎,好召风雷起卧龙。 旧说王侯无世种,古尝富贵及耕佣。 须将大道为奇遇,莫踏人间龌龊踪。 [注]①洪与权:作者的朋友。 (1)首联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男儿”形象?请简要概括。(2 分) 答:
(2)本诗寄赠友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志?请简要分析。(4分) 答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赤壁大战之前,庞统提出给曹操献“连环计”的主张,周瑜十分赞同 后来,周瑜利用蒋干再次来江东打探消息的机会,设计让蒋干带走庞统,曹操最 后接受了庞统的“连环计”。(《三国演义》) B.贾雨村偶遇冷子兴,告诉冷子兴一件趣事:贾宝玉一挨打,便会“姐 姐”“妹妹”乱叫起来,并说叫“姐姐”“妹妹”可以解疼。为此,贾雨村断言 贾宝玉“将来酒色之徒耳”。(《红楼梦》 C.由于杜竹斋临阵倒戈,吴荪甫在公债市场上一败涂地。深感众叛亲离 的吴荪甫一声狞笑,一手拉开书桌的抽屉,抓出一把手枪来,把枪口对准自己的 胸口,但最终没有开枪。(《子夜》) D.葛朗台太太是一个有钱木板商的女儿,她虽然给葛朗台带来了巨额的 陪嫁和所继承的丰厚遗产,但对丈夫却十分顺从。临终前,她给女儿留下了“幸 福只有在天上”的遗言。(《欧也妮·葛朗台》) E.当聂赫留朵夫来到监狱医院,准备把上诉获胜的消息告诉玛丝洛娃时, 医院看门人告诉他,玛丝洛娃因勾搭医士,已被赶回狱中。聂赫留朵夫并不相信 玛丝洛娃会干这种事。(《复活》) 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阅读下面《家》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家,什么家!不过是一个‘狭的笼’!”觉慧依旧在屋子里踱着。“我 要出去,我一定要出去,看他们把我怎样!”他说着,就往外面走 觉慧为什么被囚禁在家里?他最终离家出走到了哪里?对于觉慧的离家 出走,觉新的前后态度是什么? 2)阅读下面《巴黎圣母院》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犯人终于给绑在一辆车子后面带来了。当他给拖到刑台顶上的时候,当 人们能够从各方面看见他被人用绳子和皮条绑在刑台的轮盘上的时候,场内爆发 了一阵笑声和喊声,人们认出他就是伽西莫多 伽西莫多为什么成为犯人?面对伽西莫多求救的眼光,路过刑场的克洛 德是如何对待他的?当爱斯梅拉达被绞死时,伽西莫多又是如何对待克洛德的? 第(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①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②,故退之。”(《论语·先进》)
(2)本诗寄赠友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志?请简要分析。(4 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赤壁大战之前,庞统提出给曹操献“连环计”的主张,周瑜十分赞同。 后来,周瑜利用蒋干再次来江东打探消息的机会,设计让蒋干带走庞统,曹操最 后接受了庞统的“连环计”。(《三国演义》) B.贾雨村偶遇冷子兴,告诉冷子兴一件趣事:贾宝玉一挨打,便会“姐 姐”“妹妹”乱叫起来,并说叫“姐姐”“妹妹”可以解疼。为此,贾雨村断言 贾宝玉“将来酒色之徒耳”。(《红楼梦》) C.由于杜竹斋临阵倒戈,吴荪甫在公债市场上一败涂地。深感众叛亲离 的吴荪甫一声狞笑,一手拉开书桌的抽屉,抓出一把手枪来,把枪口对准自己的 胸口,但最终没有开枪。(《子夜》) D.葛朗台太太是一个有钱木板商的女儿,她虽然给葛朗台带来了巨额的 陪嫁和所继承的丰厚遗产,但对丈夫却十分顺从。临终前,她给女儿留下了“幸 福只有在天上”的遗言。(《欧也妮·葛朗台》) E.当聂赫留朵夫来到监狱医院,准备把上诉获胜的消息告诉玛丝洛娃时, 医院看门人告诉他,玛丝洛娃因勾搭医士,已被赶回狱中。聂赫留朵夫并不相信 玛丝洛娃会干这种事。(《复活》) 8.简答题。(任选一题)(5 分) (1)阅读下面《家》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家,什么家!不过是一个‘狭的笼’!”觉慧依旧在屋子里踱着。“我 要出去,我一定要出去,看他们把我怎样!”他说着,就往外面走。 觉慧为什么被囚禁在家里?他最终离家出走到了哪里?对于觉慧的离家 出走,觉新的前后态度是什么? (2)阅读下面《巴黎圣母院》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犯人终于给绑在一辆车子后面带来了。当他给拖到刑台顶上的时候,当 人们能够从各方面看见他被人用绳子和皮条绑在刑台的轮盘上的时候,场内爆发 了一阵笑声和喊声,人们认出他就是伽西莫多。 伽西莫多为什么成为犯人?面对伽西莫多求救的眼光,路过刑场的克洛 德是如何对待他的?当爱斯梅拉达被绞死时,伽西莫多又是如何对待克洛德的? 第( )题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分) ①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①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②,故退之。”(《论语·先进》)
②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 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④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 上》) [注]①由:仲由,字子路。求:冉求,字子有。赤:公西赤,字子华 ②兼人:指勇气有两个人的大。③财:同“材”。④私淑艾:靠学问品德使人私 下受到教诲。 (1)请用以上选段的词语填空。(2分) 选段②孟子把教育的方法概括为五种,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最需自 主探究的一种是“ 选段①孔子教育学生的方法属于 孟子所说的“ 氽(2)以上两个选段体现了什么样的教育原则?请结合选段①简要说明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文化“拼爹”与“啃老” 陈鲁民 文化“拼爹”,即与别的民族比传统文化、比文化遗产。世界上能拼过 我们的不多,回首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明清 文学,还有灿若群星的历史人物,风云变幻的历史事件,都是我们文化“拼爹” 的雄厚资本,足以傲视天下。如果把这些东西通过现代文化手段艺术地表现出来, 不仅能教化国人,增强历史自豪感,而且对于我们增强文化软实力,扩大文化影 响,输出文化和价值观,亦大有裨益。 遗憾的是,历史上的很多优秀的人和事我们还没有写出来,或没写好, 就好比是捧着金碗吃不饱。如今的历史题材影视剧、小说,数量尽管很多,但多 是粗制滥造之作,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不敢恭维,因而在海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的很 少 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文化“拼爹”固然可以使我们得天独厚,但也可 能使我们产生文化惰性,躺在“爹”的安乐椅上不求进取,最后变成了文化“啃 老”,即只靠稀释、重拍、戏说、改写或颠覆前人的经典过日子 文化“啃老”,一是啃古代经典,如影视剧啃《红楼梦》、啃《三国演 义》;二是啃当代经典,如把那些曾经反响不错的电影改编成电视剧,譬如《永 不消逝的电波》等,把多年前拍过的电视剧重拍拉长,如《玉观音》,还有金庸 的武打剧、琼瑶的言情戏等。体现在书籍出版上,则是无休止地推出那些“我注 六经”类的戏说、解释、阐发、歪曲经典的通俗读物。还有一种文化“啃老”, 是争夺真真假假的古人遗址来吸引大众注意力,猎取经济利益。凡此种种,对传 统文化盲目依赖,对当下文化极端不自信,都没有表现出当今中国文化应有的创 造力,而陷入了庸俗化和功利主义的泥潭。u 文化上“有爹可拼”、“有老可啃”,无疑是幸运的,但也可能会变成 包袱,使我们的创新能力严重萎缩:而反观历史不长的美国人,因“无爹可拼” “无老可啃”,只好拼创新,拼创意,拼匠心独具,“他山之爹,可以攻玉
②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 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④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 上》) [注]①由:仲由,字子路。求:冉求,字子有。赤:公西赤,字子华。 ②兼人:指勇气有两个人的大。③财:同“材”。④私淑艾:靠学问品德使人私 下受到教诲。 (1)请用以上选段的词语填空。(2 分) 选段②孟子把教育的方法概括为五种,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最需自 主探究的一种是“ ”;选段①孔子教育学生的方法属于 孟子所说的“ ”。 (2)以上两个选段体现了什么样的教育原则?请结合选段①简要说明。 (4 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文化“拼爹”与“啃老” 陈鲁民 文化“拼爹”,即与别的民族比传统文化、比文化遗产。世界上能拼过 我们的不多,回首中华民族 5000 年历史,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明清 文学,还有灿若群星的历史人物,风云变幻的历史事件,都是我们文化“拼爹” 的雄厚资本,足以傲视天下。如果把这些东西通过现代文化手段艺术地表现出来, 不仅能教化国人,增强历史自豪感,而且对于我们增强文化软实力,扩大文化影 响,输出文化和价值观,亦大有裨益。 遗憾的是,历史上的很多优秀的人和事我们还没有写出来,或没写好, 就好比是捧着金碗吃不饱。如今的历史题材影视剧、小说,数量尽管很多,但多 是粗制滥造之作,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不敢恭维,因而在海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的很 少。 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文化“拼爹”固然可以使我们得天独厚,但也可 能使我们产生文化惰性,躺在“爹”的安乐椅上不求进取,最后变成了文化“啃 老”,即只靠稀释、重拍、戏说、改写或颠覆前人的经典过日子。 文化“啃老”,一是啃古代经典,如影视剧啃《红楼梦》、啃《三国演 义》;二是啃当代经典,如把那些曾经反响不错的电影改编成电视剧,譬如《永 不消逝的电波》等,把多年前拍过的电视剧重拍拉长,如《玉观音》,还有金庸 的武打剧、琼瑶的言情戏等。体现在书籍出版上,则是无休止地推出那些“我注 六经”类的戏说、解释、阐发、歪曲经典的通俗读物。还有一种文化“啃老”, 是争夺真真假假的古人遗址来吸引大众注意力,猎取经济利益。凡此种种,对传 统文化盲目依赖,对当下文化极端不自信,都没有表现出当今中国文化应有的创 造力,而陷入了庸俗化和功利主义的泥潭。u 文化上“有爹可拼”、“有老可啃”,无疑是幸运的,但也可能会变成 包袱,使我们的创新能力严重萎缩;而反观历史不长的美国人,因“无爹可拼”, “无老可啃”,只好拼创新,拼创意,拼匠心独具,“他山之爹,可以攻玉
他们利用中国故事拍成电影《花木兰》占领中国市场,利用埃及故事拍成《埃及 艳后》占领埃及市场,利用古罗马故事拍成《角斗士》占领欧洲市场… 文化“拼爹”与“啃老”,从性质上来说无所谓好坏,关键是一定要注 入创新元素,唯有创新才是文化的灵魂。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化“啃老”的表现的一项是(3分) A.把《红楼梦》改编成影视作品,重拍电视连续剧《红楼梦》 B.把曾经反响不错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改编成电视剧。 C.不断推出金庸的武打剧、琼瑶的言情戏以及大众通俗读物。 D.争夺古人遗址以获取经济利益,如争夺“李白故里”称号 11.请简要概括“他山之爹,可以攻玉”一句在文中的含义。(2分) 12.文化“拼爹”可能给我国带来什么样的不良后果?请简要分析。(4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 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老裁缝 丁立梅 ①老裁缝是上海人,下放到我们苏北乡下时,不过四十出头的年纪。我 没亲眼见到老裁缝从上海来,我有记忆的时候,老裁缝已在村子里住很久了,久 得像我每天爬过的木头桥。木头桥搭在一条小河上面,东西流向的小河,把一个 村庄,分成了河北与河南。 ②老裁缝的家,住在河北,我得爬过小桥去。他的家门口总是扫得很干 净,地上连一片草叶儿也没有。屋檐下放一口废弃的大缸,缸里面种着太阳花 年四季,那些花仿佛都在开着,红红黄黄白白的,满满一大缸的颜色。这在上 个世纪70年代的乡下,很特别了。这种特别,在我们小孩看来,很神秘 ③我们常聚在他的家门口跳格子(一种孩子玩的游戏),不时探头探脑 往他屋内瞧。瞧见的景,永远是那样的:他系着蓝布围裙,脖子上挂根皮尺,坐 在矮凳上,低着头在缝衣裳。身形很清瘦。他旁边的案板上,放着剪刀、粉饼、 直尺、裁剪好的布料、零碎的布头。阳光照着檐下的大缸,一缸的颜色,满得要 溢出来。时光好像被老裁缝的针线缝住了似的,温柔地静止着。老裁缝偶尔从那 静止里,抬了头看看我们,目光缥缈。我们“呀”一声惊叫,小鸡似的,快速地 散开去。 ④听大人们说过他的故事,原本有妻有儿的,却突然犯了事,坐了两年 牢。妻子带着儿子,再嫁人了。他从牢里出来后,家回不去了,被遣送到这苏北 乡下来
他们利用中国故事拍成电影《花木兰》占领中国市场,利用埃及故事拍成《埃及 艳后》占领埃及市场,利用古罗马故事拍成《角斗士》占领欧洲市场…… 文化“拼爹”与“啃老”,从性质上来说无所谓好坏,关键是一定要注 入创新元素,唯有创新才是文化的灵魂。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化“啃老”的表现的一项是(3 分) A.把《红楼梦》改编成影视作品,重拍电视连续剧《红楼梦》。 B.把曾经反响不错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改编成电视剧。 C.不断推出金庸的武打剧、琼瑶的言情戏以及大众通俗读物。 D.争夺古人遗址以获取经济利益,如争夺“李白故里”称号。 11.请简要概括“他山之爹,可以攻玉”一句在文中的含义。(2 分) 答: 12.文化“拼爹”可能给我国带来什么样的不良后果?请简要分析。(4 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 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老裁缝 丁立梅 ①老裁缝是上海人,下放到我们苏北乡下时,不过四十出头的年纪。我 没亲眼见到老裁缝从上海来,我有记忆的时候,老裁缝已在村子里住很久了,久 得像我每天爬过的木头桥。木头桥搭在一条小河上面,东西流向的小河,把一个 村庄,分成了河北与河南。 ②老裁缝的家,住在河北,我得爬过小桥去。他的家门口总是扫得很干 净,地上连一片草叶儿也没有。屋檐下放一口废弃的大缸,缸里面种着太阳花。 一年四季,那些花仿佛都在开着,红红黄黄白白的,满满一大缸的颜色。这在上 个世纪 70 年代的乡下,很特别了。这种特别,在我们小孩看来,很神秘。 ③我们常聚在他的家门口跳格子(一种孩子玩的游戏),不时探头探脑 往他屋内瞧。瞧见的景,永远是那样的:他系着蓝布围裙,脖子上挂根皮尺,坐 在矮凳上,低着头在缝衣裳。身形很清瘦。他旁边的案板上,放着剪刀、粉饼、 直尺、裁剪好的布料、零碎的布头。阳光照着檐下的大缸,一缸的颜色,满得要 溢出来。时光好像被老裁缝的针线缝住了似的,温柔地静止着。老裁缝偶尔从那 静止里,抬了头看看我们,目光缥缈。我们“呀”一声惊叫,小鸡似的,快速地 散开去。 ④听大人们说过他的故事,原本有妻有儿的,却突然犯了事,坐了两年 牢。妻子带着儿子,再嫁人了。他从牢里出来后,家回不去了,被遣送到这苏北 乡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