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8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2)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3) 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 。(白居易 《琵琶行并序》) 多于机上之宫女;钉头磷磷, (杜牧《阿房宫赋》) (5) 辞不就职。诏书切峻, (李密《陈情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游东山记 [明]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 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 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 有盘石,客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本之葩烂然 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 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 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 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立恭 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 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道士出《太 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 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 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 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 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 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所营乐丘①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 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 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
泉州一中 2013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8 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2)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3) ,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 。(白居易 《琵琶行并序》) (4) ,多于机上之宫女;钉头磷磷, 。(杜牧《阿房宫赋》) (5) ,辞不就职。诏书切峻, 。(李密《陈情表》)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15 分) 游东山记 [明]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 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 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 有盘石,客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本之葩烂然, 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 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 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 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立恭 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 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道士出《太 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 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 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 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 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 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所营乐丘①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 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 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
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 勉而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选自《东里集》,有删节) 【注】①乐丘:坟墓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 造:拜访 B.素发如雪,被两肩被:通“披”,披散 C.降跽谢过 谢:感谢 D.而乐无加乎此 加:超过 3.下列各组句子中,能体现东山古朴醇厚的人情的一组是() ①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②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③具盛馔,及一道 士偕来,遂共酌④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⑤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⑥是游宜 有记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溪隐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性情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虽 然年事已高,还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 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C.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 次年八月才开始动笔 D.文章主要记述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 对老友逝去的感伤。 5.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 译文 (2)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译文 三、古代诗歌赏析(8分) 6.阅读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悽,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 勉而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选自《东里集》,有删节) 【注】 ①乐丘:坟墓。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 造:拜访 B.素发如雪,被两肩 被:通“披”,披散 C.降跽谢过 谢:感谢 D.而乐无加乎此 加:超过。 3.下列各组句子中,能体现东山古朴醇厚的人情的一组是 ( ) ①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②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③具盛馔,及一道 士偕来,遂共酌④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⑤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⑥是游宜 有记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隐溪隐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性情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虽 然年事已高,还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 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C.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 次年八月才开始动笔。 D.文章主要记述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 对老友逝去的感伤。 5.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 译文: (2)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译文: 三、古代诗歌赏析(8 分) 6.阅读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悽,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刘桢:“建安七子”之一,曹操时曾任丞相掾属,曾因性格倔强而获罪。 (1)作者以此诗赠从弟有何用意?(4分) 答 (2)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4分) 答: 四、文学名著阅读考查。(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正确的两项是() A.隐修女认出爱斯梅拉达就是她多年前丢失的女儿,眼看着自己的女儿被官兵 抓去,又无力挽救女儿。最后,她咬住刽子手的手,官兵把她使劲一推,她的头 重重地撞在石板地上,死了。(《巴黎圣母院》) B.魏军兵临城下,谯周建议投降以自保,北地王刘谌力谏君臣死战以保成都。 刘禅最后决定向邓艾投降,并下令让姜维等一并投降。姜维拒不投降,自杀身亡。 自此,蜀国灭亡。(《三国演义》) C、冯乐山在生日宴席上向高家提出要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一 口应允。正与钱梅芬处于热恋中的觉民当即表示反对。觉新把觉民的意见向祖父 解释,祖父生气地斥责他。(《家》) D.欧也妮初次见到这样一位标致的堂兄弟,弄得神魂颠倒。她认为査理是从“天 上掉下来的妙人儿”。查理的到来,使葛朗台忧心忡忡,担心欧也妮会爱上侄子。 (《欧也妮·葛朗台》) E.根据陪审员的决定得出的结论是:马斯洛娃没有盗窃,没有抢劫,却无缘无 故毒死了一个人。庭长认为这结论很荒唐,但严厉的法官一定要判马斯洛娃有罪。 庭长怕耽误约会,便匆匆结案。(《复活》) 8、简述题。(5分)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 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请简述这段判词中所述人物的悲剧性结局 五、文化经典阅读考査。(6分)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 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1.12) 【注】①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注】刘桢:“建安七子”之一,曹操时曾任丞相掾属,曾因性格倔强而获罪。 (1)作者以此诗赠从弟有何用意?(4 分) 答: (2)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4 分) 答: 四、文学名著阅读考查。(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正确的两项是( ) A.隐修女认出爱斯梅拉达就是她多年前丢失的女儿,眼看着自己的女儿被官兵 抓去,又无力挽救女儿。最后,她咬住刽子手的手,官兵把她使劲一推,她的头 重重地撞在石板地上,死了。(《巴黎圣母院》) B.魏军兵临城下,谯周建议投降以自保,北地王刘谌力谏君臣死战以保成都。 刘禅最后决定向邓艾投降,并下令让姜维等一并投降。姜维拒不投降,自杀身亡。 自此,蜀国灭亡。(《三国演义》) C、冯乐山在生日宴席上向高家提出要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一 口应允。正与钱梅芬处于热恋中的觉民当即表示反对。觉新把觉民的意见向祖父 解释,祖父生气地斥责他。(《家》) D.欧也妮初次见到这样一位标致的堂兄弟,弄得神魂颠倒。她认为查理是从“天 上掉下来的妙人儿”。查理的到来,使葛朗台忧心忡忡,担心欧也妮会爱上侄子。 (《欧也妮·葛朗台》) E.根据陪审员的决定得出的结论是:马斯洛娃没有盗窃,没有抢劫,却无缘无 故毒死了一个人。庭长认为这结论很荒唐,但严厉的法官一定要判马斯洛娃有罪。 庭长怕耽误约会,便匆匆结案。(《复活》) 8、简述题。(5 分)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 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请简述这段判词中所述人物的悲剧性结局。 五、文化经典阅读考查。(6 分) 9、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有子曰:“礼①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 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1.12) 【注】①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意思就是说,礼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实现“和”。 儒家思想是十分强调“礼”的,而“礼”的运用,又以和睦为贵 B.“小大由之”,强调了国事无论大小都要遵循这个原则,可见“礼”是为了“和 “和”最重要,凡事都要讲和谐 C.儒家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 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 D.“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儒学“礼之用,和为贵” 的思想,表明“礼”的最高境界和最髙目标,就是创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乃至全 社会的和谐。 (2)孔子也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13.23), 请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0分) 习近平接任总书记不到一周,已在不同场合多次就腐败问题发出严重警告。 新的执政团队上任伊始就反复强调反腐防腐,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希望突破反 腐困境。 其实中共历史一直是重视反腐的,中国恐怕有世界上最多的反腐机构和最复 杂的反腐制度设置,客观而言,在预防和反对腐败上,确实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各种腐败分子,尤其是一些高级领导干部被揪出来,就是明证。但也不能不承认 腐败现象并未因反腐措施的严厉而有收敛,原因就在于,我们迄今的反腐举措未 击中要害,即对领导干部过大的权力未有实质性的限制和约束。 所以,反腐的关键,就是要建立一套以防止和减少权力滥用为目的的机制和 制度规范,从而使官员不敢贪、不去贪。腐败发生后的查处和惩罚固然重要,但 建立事前的预防机制和制度更为重要。换言之,要做好反腐败工作,首先要做好 预防腐败的工作。预防是治理的前提,预防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腐败发生 的概率,从而大大降低腐败治理的成本。从这个意义说,做好预防权力滥用的工 作是对腐败的最好治理。 腐败滋生的一大根源是政府管得过杂过宽,要减少腐败发生的概率,应科学 合理配置政府权力,削减不必要的经济社会管理职能与部门,并改革政府管理社 会事务和经济调节的方式,切断以权谋私的纽带。与此同时,决策、政策制定应 规范化、程序化、公开化,公众应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公职人员的财产申报公示制作为从利益终端遏制腐败的举措,已被实践广泛 证明是一种很好的反腐制度。目前官员财产申报中只是作为党的纪律约束,不向 社会公开,也没有相关的审查机制和惩罚措施,致使其效力大大减弱,形势的发 展到了必须出台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时候了。 权力监督的第一道防线应从中共党内建起,通过加强党内民主的方式消除腐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意思就是说,礼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实现“和”。 儒家思想是十分强调“礼”的,而“礼”的运用,又以和睦为贵。 B.“小大由之”,强调了国事无论大小都要遵循这个原则,可见“礼”是为了“和”, “和”最重要,凡事都要讲和谐。 C.儒家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 “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 D.“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儒学“礼之用,和为贵” 的思想,表明“礼”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标,就是创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乃至全 社会的和谐。 (2)孔子也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13.23), 请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0 分) 习近平接任总书记不到一周,已在不同场合多次就腐败问题发出严重警告。 新的执政团队上任伊始就反复强调反腐防腐,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希望突破反 腐困境。 其实中共历史一直是重视反腐的,中国恐怕有世界上最多的反腐机构和最复 杂的反腐制度设置,客观而言,在预防和反对腐败上,确实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各种腐败分子,尤其是一些高级领导干部被揪出来,就是明证。但也不能不承认, 腐败现象并未因反腐措施的严厉而有收敛,原因就在于,我们迄今的反腐举措未 击中要害,即对领导干部过大的权力未有实质性的限制和约束。 所以,反腐的关键,就是要建立一套以防止和减少权力滥用为目的的机制和 制度规范,从而使官员不敢贪、不去贪。腐败发生后的查处和惩罚固然重要,但 建立事前的预防机制和制度更为重要。换言之,要做好反腐败工作,首先要做好 预防腐败的工作。预防是治理的前提,预防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腐败发生 的概率,从而大大降低腐败治理的成本。从这个意义说,做好预防权力滥用的工 作是对腐败的最好治理。 腐败滋生的一大根源是政府管得过杂过宽,要减少腐败发生的概率,应科学 合理配置政府权力,削减不必要的经济社会管理职能与部门,并改革政府管理社 会事务和经济调节的方式,切断以权谋私的纽带。与此同时,决策、政策制定应 规范化、程序化、公开化,公众应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公职人员的财产申报公示制作为从利益终端遏制腐败的举措,已被实践广泛 证明是一种很好的反腐制度。目前官员财产申报中只是作为党的纪律约束,不向 社会公开,也没有相关的审查机制和惩罚措施,致使其效力大大减弱,形势的发 展到了必须出台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时候了。 权力监督的第一道防线应从中共党内建起,通过加强党内民主的方式消除腐
败行为。在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上,中共党内民主就是将以往由少数人决定的权力 扩大到全委会甚至党代会。同时,发扬人民民主,扩大人大在干部任用上的权力 由人大产生的干部,党委不能越俎代庖。改变领导人的选举方法,全面推行公推 直选等做法。选举任命干部要坚持任期制,不到任期,不得随意调整;非选举任 命干部实行常任制,非因违法问题不得撤换 在目前的自媒体时代,媒体和网络监督有特殊的优势。应加大媒体对腐败的 报道,无处不在的监督下,官员腐败被发现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另外,权力机 构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之间的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也很重 要 但须进一步指出的是,这些预防权力滥用的制度建设应上升到国家法律的层 面,从法律的角度来规范,体现法治的意志,使权力的运行建立在法制的基础和 轨道内。只有这样,腐败现象才能有效遏制 (节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12第43 期) 10以下符合原文说法的一项是()(3分) A中共重视反腐,一直有着世界上最多的反腐机构和最复杂的反腐制度设置 B.腐败现象未有所收敛的原因在于对领导干部过大的权力未有实质性的限制和 约束。 C.加强对腐败行为查处和惩罚的力度,使官员不敢贪、不去贪,这是反腐最重要 的环节。 D只要把预防权力滥用的制度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以法制来约束权力,腐败的 现象就能有效遏制 11请简要概括本文论述的主题。(3分) 答 12文中作者提出的预防权力滥用的措施有哪些?请概括出四点。(4分) 答 七、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选做。(13分) (甲) 平淡的境界(节选) 周国平 要写好散文,不能光靠精神涵养,文字上的功夫也是缺不了的。 散文最讲究味。一个人写散文,是因为他品尝到了某种人生滋味,想把它说 出来。散文无论叙事、抒情、议论,或记游、写景、咏物,目的都是说出这个味 来。说不出一个味,就不配叫散文。譬如说,游记写得无味,就只妤算导游指南。 再也没有比无味的散文和有学问的诗更让我厌烦的了。 平淡而要有味,这就难了。酸甜麻辣,靠的是作料。平淡之为味,是以原味 取胜,前提是东西本身要好。林语堂有一妙比:只有鲜鱼才可淸蒸。袁中郎云: "凡物酿之得甘,炙之得苦,唯淡也不可造,不可造,是文之真性灵也。"平淡是 真性灵的流露,是本色的自然呈现,不能刻意求得。庸僧谈禅,与平淡沾不上
败行为。在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上,中共党内民主就是将以往由少数人决定的权力 扩大到全委会甚至党代会。同时,发扬人民民主,扩大人大在干部任用上的权力, 由人大产生的干部,党委不能越俎代庖。改变领导人的选举方法,全面推行公推 直选等做法。选举任命干部要坚持任期制,不到任期,不得随意调整;非选举任 命干部实行常任制,非因违法问题不得撤换。 在目前的自媒体时代,媒体和网络监督有特殊的优势。应加大媒体对腐败的 报道,无处不在的监督下,官员腐败被发现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另外,权力机 构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之间的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也很重 要。 但须进一步指出的是,这些预防权力滥用的制度建设应上升到国家法律的层 面,从法律的角度来规范,体现法治的意志,使权力的运行建立在法制的基础和 轨道内。只有这样,腐败现象才能有效遏制。 (节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12 第 43 期) 10.以下符合原文说法的一项是( )(3 分) A.中共重视反腐,一直有着世界上最多的反腐机构和最复杂的反腐制度设置。 B.腐败现象未有所收敛的原因在于对领导干部过大的权力未有实质性的限制和 约束。 C.加强对腐败行为查处和惩罚的力度,使官员不敢贪、不去贪,这是反腐最重要 的环节。 D.只要把预防权力滥用的制度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以法制来约束权力,腐败的 现象就能有效遏制。 11.请简要概括本文论述的主题。(3 分) 答: 12.文中作者提出的预防权力滥用的措施有哪些?请概括出四点。(4分) 答: 七、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选做。(13分) (甲) 平淡的境界 (节选) 周国平 要写好散文,不能光靠精神涵养,文字上的功夫也是缺不了的。 散文最讲究味。一个人写散文,是因为他品尝到了某种人生滋味,想把它说 出来。散文无论叙事、抒情、议论,或记游、写景、咏物,目的都是说出这个味 来。说不出一个味,就不配叫散文。譬如说,游记写得无味,就只好算导游指南。 再也没有比无味的散文和有学问的诗更让我厌烦的了。 平淡而要有味,这就难了。酸甜麻辣,靠的是作料。平淡之为味,是以原味 取胜,前提是东西本身要好。林语堂有一妙比:只有鲜鱼才可清蒸。袁中郎云: "凡物酿之得甘,炙之得苦,唯淡也不可造,不可造,是文之真性灵也。"平淡是 真性灵的流露,是本色的自然呈现, 不能刻意求得。庸僧谈禅,与平淡沾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