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厂区划分 表3—3厂区划分图 厂 前 区 :基 本 上 属 于 行 政 管 理 及 后 勤 职 能 部 门 等 有 关 设 施 (食 堂 、 医 务 所 、 车 库 、 俱 乐 部 、 大 门 传 达 室 、 商 店 等 。 生产区:主要车间厂房及其毗连紧密的辅 助车间厂房和少量动力车间厂房(水泵房、 水塔或冷冻站等)。其应处在厂址场地的 中部,也是地势地质最好的地带。 厂后区:主 要是原料仓 库、露天堆 场、污水处 理站等
二、厂区划分 表3—3厂区划分图 厂 前 区 :基 本 上 属 于 行 政 管 理 及 后 勤 职 能 部 门 等 有 关 设 施 (食 堂 、 医 务 所 、 车 库 、 俱 乐 部 、 大 门 传 达 室 、 商 店 等 。 生产区:主要车间厂房及其毗连紧密的辅 助车间厂房和少量动力车间厂房(水泵房、 水塔或冷冻站等)。其应处在厂址场地的 中部,也是地势地质最好的地带。 厂后区:主 要是原料仓 库、露天堆 场、污水处 理站等
三、建、构筑物的布置位置 ★1.主生产车间建筑物的布置位置 ★2.辅助车间建筑物等的布置位置 ★3.动力车间(包括锅炉房、冷冻站、空压站、变 电所等)建筑物的布置位置 ★4.行政管理和后勤部门建筑设施的总体布置位 置 ★5.确定厂区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 1、考虑布置在生产区的中心 地带。 2、其所在位置应当地势平 坦,地耐力超过(1.5- 2)×105N/m2; 3、其朝向应当正面朝阳或偏 南向布置。 4、生产车间布置位置应以直 通生活区和厂大门为宜。 1、辅助车间建筑物等 的位置应靠近其服务的 主车间厂房或其服务对 象的等距离处。 2、可布置在厂区左侧 或右侧处 1、应尽量靠近其服务的具体部 门,可以大部集中布置在厂区 左侧或右侧。少数也有布置在 生产区内的。 2、还应布置在厂区的下风向 1、应集中在厂前区。 2、多设置在工厂的大门处临近 两侧。 3、办公大楼要正对着入口并且 附以大型花池绿化及侧旁美化, 有体现厂址方位朝向的作用
三、建、构筑物的布置位置 ★1.主生产车间建筑物的布置位置 ★2.辅助车间建筑物等的布置位置 ★3.动力车间(包括锅炉房、冷冻站、空压站、变 电所等)建筑物的布置位置 ★4.行政管理和后勤部门建筑设施的总体布置位 置 ★5.确定厂区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 1、考虑布置在生产区的中心 地带。 2、其所在位置应当地势平 坦,地耐力超过(1.5- 2)×105N/m2; 3、其朝向应当正面朝阳或偏 南向布置。 4、生产车间布置位置应以直 通生活区和厂大门为宜。 1、辅助车间建筑物等 的位置应靠近其服务的 主车间厂房或其服务对 象的等距离处。 2、可布置在厂区左侧 或右侧处 1、应尽量靠近其服务的具体部 门,可以大部集中布置在厂区 左侧或右侧。少数也有布置在 生产区内的。 2、还应布置在厂区的下风向 1、应集中在厂前区。 2、多设置在工厂的大门处临近 两侧。 3、办公大楼要正对着入口并且 附以大型花池绿化及侧旁美化, 有体现厂址方位朝向的作用
四、厂区内交通运输 1.厂内运输的任务 2.厂内运输方式的选择 3.道路布置的形式 ★4.道路的规格
四、厂区内交通运输 1.厂内运输的任务 2.厂内运输方式的选择 3.道路布置的形式 ★4.道路的规格
表3—2厂内常用的几种运输方式比较 比较内容 比较 运 输方 情况 式 铁路运输 道路运输 带式运输 管道运输 辊道运输 运输物料的属性 固、液体 固、液体 散状料 液体、粉 料 固体 与生产环节的衔接性 差 差 好 好 好 运输的连续性 间断运输 间断运输 连续运输 连续运输 连续运 输 运输的灵活性 差 好 差 差 差 对场地的适应性 差 较好 好 好 好 建设投资 大 少 大 大 大 运营成本 低 较高 对环境 污染 大 大 小 小 小
表3—2厂内常用的几种运输方式比较 比较内容 比较 运 输方 情况 式 铁路运输 道路运输 带式运输 管道运输 辊道运输 运输物料的属性 固、液体 固、液体 散状料 液体、粉 料 固体 与生产环节的衔接性 差 差 好 好 好 运输的连续性 间断运输 间断运输 连续运输 连续运输 连续运 输 运输的灵活性 差 好 差 差 差 对场地的适应性 差 较好 好 好 好 建设投资 大 少 大 大 大 运营成本 低 较高 对环境 污染 大 大 小 小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