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与中等收入陷阱 姚枝仲 中等收入陪阱源于中等收入经济体的经济不稳定,而经济不稳定则主要源于频繁 爆发的金融危机。中等收入经济体之所以频发金融危机,是因为其经济与社会转型所 引发的一系列结构问题。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关键在于防范金融危机:政治上,要建 立强有力的支撺改革和审慎监管的体制;政策上,要及时、审慎地推进财政改革和金 融改革;技术上,要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維持金融稳定,并建立有效应对危机和加速 危机恢复的机制。中国正处于中等收入阶段,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同样在于避 免金融危机。而防范金融危机的关键,主要在于防止不稳健的金融自由化和对企业债 务问题的不当处理。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经济体宏观审慎监管金融自由化 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有各种不同的说法。这些说法绝大部分是解释中等 收入经济体经历了高速增长以后,为什么会增速下降。一个经济体不可能永远处 于高速增长状态,高增长之后的增速回落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不能把正常的增速 回落过程叫做陷阱。真正的中等收入陷阱,是中等收入经济体的人均国民收入增 速不能超过高收入经济体,导致中等收入经济体不能拉近与高收入经济体之间的 收入差距,从而长期滞留于相对的中等收入水平;或者是中等收入经济体的人均 国民收入出现增长停滞甚至负增长,导致其无法实现收入增长,或无法突破某个 固定的中等收入区间、实现收入水平升级。田 从长期来看,中等收入经济体是否普遍地处于收入增长停滞或者增速低于高 收入经济体的状态呢?根据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中等收入经济体总体上一直处 枝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界定,可参见姚枝仲:“什么是真正的中等收入陷阱”,《国际经济评论》 2014年第6期,第75-88页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
专 题 金融危机与 巾 等收入陷讲 姚枝仲 中 等收入 陷 阱 源 于 中 等收入经 济体的 经济不 稳定 , 而 经济不 稳 定则 主要源 于 频繁 爆发 的金融危机 。 中 等收入 经济体 之所 以 频发金融危机 , 是因 为其 经济与 社会转型 所 引 发 的 一 系 列 结构 问 题。 避 免中 等 收入陷 阱, 关键在 于 防 范金融危机: 政 治 上 , 要建 立 强有 力 的 支撑 改革和 审慎监 管 的体 制; 政策上 , 要及时 、 审 慎地推进财政改革和金 融改革 ; 技术上 , 要实 施宏观审慎监 管 , 维持金融穗定, 并建立有效应对 危机和加速 危机恢复 的机制 。 中 国 正处 于 中 等 收入阶段 , 要跨越 中 等收入陷 阱, 关键同 样在于避 免 金融危机。 而 防范金融危机的 关 键, 主要在于 防止 不穩健的金融 自 由 化和 对企业债 务 问 题的 不 当 处理。 关键词 : 金融危机 中 等收入 陷阱 中 等收入经济体 宏观审慎监 管 金融 自 由化 对 中等 收入陷 阱的 成 因 , 有 各种 不 同 的 说 法。 这些说 法绝大部 分是 解释中 等 收入经济 体经 历 了 高速增长 以 后 , 为 什么 会增速下 降 。 一 个经济体不可能永远处 于高 速增 长状态 , 高增长之后 的 增速 回落是一 个必然 的过程。 不 能把正常 的 增速 回 落过程叫 做陷 阱 。 真正 的 中 等收入 陷 阱 , 是 中 等 收入经 济体 的人均 国 民收 入增 速不 能超过高 收入经 济体, 导 致 中等 收入经济体不 能拉近与 高收入 经济体之间 的 收入差距, 从而 长期 滞留于相对 的 中 等收 入水平 ; 或者是 中等 收入经济体的 人均 国 民 收入出 现增 长停滞甚至 负增 长, 导致其无法 实现 收入 增长, 或 无法突破某个 固 定 的 中等 收入区 间 、 实现收入水平升 级 。 m 从 长期 来看, 中 等收入经济 体是否普遍地处 于 收入增 长停滞或 者增速低 于高 收入经 济体 的 状态呢 ? 根据 世 界银行的 分类标准 , 中 等收 入经济体总 体上一 直处 姚枝仲系 中 国社会科 学院世 界经济与政治 研究 所研究员 。 [ 1 ] 关于 中等收入 陷 阱 的 界定 , 可参见 姚枝仲 : “ 什么 是真正 的 中 等收入 陷 阱 ” , 《 国 际 经 济评论 》 , 2 01 4 年第 6 期 , 第 75 ? 88 页。 3 3
姚枝仲 于收入增长过程,且其人均CDP增长率高于高收入国家。最近的世界发展指数 显示,1960-2014年,中等收入经济体的人均GDP年均实际增长3.2%,按照不 变价计算的2014年人均GDP是1960年的54倍;同期高收入经济体的人均GDP 年均实际增长23%,2014年不变价人均GDP是1960年的34倍。可见,从总体 增长绩效看,中等收入经济体一直在以高于高收入经济体的速度增长,一直在拉 近与高收入经济体之间的收入差距。 中等收入经济体长期经济增速高于高收入经济体,但在短期内,其经济增速 经常低于高收入经济体,甚至在一个经济周期或更长时期衡量的时间段内,其平 均增速经常性地低于高收入经济体。根据“什么是真正的中等收入陷阱”一文的 测算,处于美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水平4%-64%的经济体,尽管其总体上 的人均¢DP增速高于美国这个代表性高收入经济体,但其七年人均GDP平均增 速(可以作为一个经济周期内的平均增速)低于美国的概率达41%-48%。或者 说,处于美国人均GN水平4%64%的经济体,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约在41% ~48%的时间段内,其人均GDP的七年平均增速是低于美国的。而且,正是因为 这些中等收入经济体经常性地出现经济增速低于高收入经济体,导致其在长期增 长速度高于高收入经济体的情况下,极难拉近与高收入经济体的收入差距。如果 消除了这些经济增速低于高收入经济体的现象,则一个经济体从美国人均CN的 4%升级到64%的时间,将从几百年缩短至几十年。田 由此可见,对中等收入陷阱成因的认识,关键是要理解中等收入经济体在长 期增长率高于高收入经济体的情况下,为什么会经常性地出现一个经济周期内甚 至更长的时间段内其经济增速低于高收入经济体的现象 中等收人陷阱源于经济不稳定 假定有两个周期同步的经济体,其中一个经济体的长期平均增长率比另一个 经济体更高。如果这两个经济体增长率的波动程度也一样的话,则高增长经济体 的增长率在任何时候都要高于低增长经济体。如果经常性地出现高增长经济体的 增长率比低增长经济体的增长率还低的现象,唯一的原因就是高增长经济体增长 率的波动幅度比低增长经济体要大,或者说,是因为高增长经济体比低增长经济 [姚枝仲:“什么是真正的中等收入陷阱”,《国际经济评论》,2014年第6期,第75-88页 4 Intem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
姚枝仲 于收 入增 长过程 , 且其人均 GDP 增长率高 于 高 收入 国 家 。 最近的 世界发展指数 显 示 , 1 960 — 2 0 1 4 年 , 中 等收 入经济体的 人均 GDP 年均实 际增 长 3 . 2 % , 按照 不 变价计算 的 201 4 年人均 GDP 是 1 960 年 的 5. 4 倍 ; 同 期 高收入经济体 的 人均 GDP 年均实 际增 长 2. 3 % , 20 1 4 年不 变价人均 GDP 是 1 960 年 的 3 . 4 倍 。 可见, 从 总 体 增长绩效看 , 中 等 收入经济体 一 直在 以高于高收入 经济体的 速度增长 , 一 直在拉 近与 高收入经济体之间 的 收入差距 。 中 等收入经济体长期经济增速高 于高收入经济体, 但在短期 内 , 其经济增速 经常低于高 收入经 济体 , 甚至在 一 个经济周 期 或更长时期衡量的 时 间 段 内 , 其平 均增速经常性地低于高收入经济体。 根据 “ 什么 是真正的 中 等收入陷 阱 ” 一 文的 测 算 , 处于美 国 人均 国 民 总收 入 ( GNI ) 水平4 % ̄ 64% 的 经济体 , 尽管其总 体上 的人均 GDP 增速高 于美 国 这个代表性高 收入经济体, 但其七年人均 GDP 平均增 速 ( 可 以 作 为 一 个经济周 期 内 的 平均增速 ) 低 于美国 的 概率达 41 % ̄ 48 % 。 或者 说 , 处于美 国人均 GNI 水平 4%  ̄64% 的 经济体 , 在其经济发 展过程中 , 约在4 1 %  ̄4 8 %的 时 间 段 内 , 其人均 GDP 的 七年平均 增速是低于美 国 的 。 而且, 正 是因 为 这些中 等收入经济体经常性地出 现经济增速低于高收入经济体, 导 致其在长期增 长速度高于高 收入经济体的 情况下 , 极难拉近与 高收入经济体 的 收入差 距。 如 果 消 除 了 这些经济增 速低于高收入经济体 的现象, 则 一 个经济体从 美国 人均 GNI 的 4%升级 到 64 %的 时 间 , 将从几百年缩短至几十年 。 w 由 此可见, 对中 等收入陷 阱 成因 的 认识, 关键是要理解 中等收入经济体在长 期 增长率高于 高收入经济体的 情况下 , 为 什么 会经常性地出 现一 个经济周 期 内 甚 至更长 的 时间 段 内 其经济增速低于高收 入经济体的 现象 。 中等收入陷 阱源于经济不稳定 假定有两个周 期 同 步 的 经济体, 其 中 一 个经济体的长 期平均 增长率 比另 一 个 经济体更高 。 如果 这两个经济体增长率的波动 程度也 一 样的 话, 则 高增 长经济体 的 增长率在任何时候都要高 于低增长经济体。 如果 经常 性地出现高增 长经济体的 增 长率比低增 长经济体 的增 长率还低的 现象, 唯 一 的 原因 就是高增长经济体增长 率 的波动 幅度比 低增长经济体要大 , 或者说 , 是因 为 高增长经济体 比低增长经济 [ 1 ] 姚枝仲 : “ 什 么 是真正的 中等收入 陷 阱 ” , 《 国 际 经济评论》 , 20 1 4 年 第6 期 , 第 75  ̄88 页 。 34 InternationalEconomic Re view
金融危机与中等收人陷阱 体更不稳定。 二战以来,世界经济主要由美国引领,各国经济周期与美国基本同步。根据 上述逻辑,中等收入经济体在长期增长率高于高收入经济体的情况下,经常性地 出现经济增速低于高收入经济体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就只能是中等收入经济体比 高收入经济体更不稳定,其增长率的波动幅度更大 人均增长率的平均标准差 54321 人均国民收入分组(2005年PPP,美元 图1各类经济体(按绝对收入分组)的经济波动程度(1961-2014年)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WD)的数据计算。 7 人6-5 增长率的平均标准差 <2%2%4%4%881616323264%64 图2各类经济体(按相对收入分组)的经济波动程度(1962-2014年)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wD)的数据计算。 图1显示,按2005年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各经济体人均GN分组中, 年人均GN高于32000美元的经济体,其年度人均GDP增长率的平均标准差为 24%,是所有分组中最低的。这反映了高收入经济体的经济稳定性在所有分组中 是最高的。各收入分组的经济体稳定性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为年人均GN在 16000美元以上的经济体,其年度人均GDP增长率的平均标准差为24%-2.8% 类为人均GN在4000-16000美元的经济体,其年度人均GDP增长率的平均标 准差为3.8%-39%;还有一类为人均GN在4000美元以下的经济体,其年度人均 国际经济评论/2015年/第6期35 ?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
金融危机 与中等收人 陷阱 体 更不 稳定 。 二 战 以 来 , 世界 经济主要 由 美 国 引 领 , 各国 经 济周 期 与 美国 基 本同 步。 根据 上述逻 辑, 中 等收入经 济体在长期增 长率高于高收 入经济体的 情况 下 , 经 常 性地 出 现经 济增 速低于高 收入经济体的 现象, 其主要 原 因就只 能 是 中 等 收入经济体比 高 收入 经济体更不 稳定 , 其增长率的 波动 幅度更大 。 6 人 5 ‘ 1 A R 5 . 0 s l 〇 l l 二 l 了一 i : 一 i 160n00 - 3 ?> 〇a > 3 n 2 000 人均 国 民收 入 分组( 2 005 年 PP P, 美 元) 图 1 各类经济体 ( 按绝对收入分 组 ) 的 经济波 动程 度 ( 1 96 1 — 20 1 4 年 ) 资料 来源 : 作者 根据世界银 行世界发展指 数 ( W D I ) 的 数据计 算 。 i l l iii i i < 2, 2 W ,卜"關… 人均国 民收 入分组 ( 相对美国 . At l a s 美 元) 图 2 各 类经济 体 ( 按 相对收 入 分组 ) 的 经济波动 程度 ( 1 962 — 2 0 1 4 年 ) 资料 来 源 : 作者根据世 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數 ( WDI ) 的数据计 算 。 图 1 显 示 , 按 20 05 年 购 买力 平 价 ( PPP ) 计算 的 各 经济 体人均 GN I 分 组中 , 年人均 GNI 高于 3 2000 美元 的 经济体 , 其 年度 人均 GDP 增 长 率 的 平 均标准 差为 2. 4% , 是所有分组 中 最低 的 。 这反 映 了 髙 收 入经济 体 的 经济稳定 性在 所有分组中 是最高 的 。 各收入分组 的 经济体稳定 性大致可 以 分 为 三类 : 一 类 为 年人均 GNI 在 1 600 0 美元 以 上的 经济体 , 其年度人 均 GD P 增 长率 的 平 均 标 准差 为 2 . 4%  ̄2 . 8 % ; 一 类为 人 均 G NI 在 4 00 0- 1 600 0 美 元 的 经济体 , 其年度人均 GDP 增 长率 的 平均标 准 差 为 3 . 8 % ̄3 . 9% ; 还有 一 类 为 人 均 GNI 在 4 000 美元 以下 的 经济体 , 其年度人均 国 际 经 济评 论 / 20 1 5 年/ 第 6 期 3 5
姚枝仲 GDP增长率的平均标准差为48%-51%。这三大类经济体显示出随着人均国民收 入水平提高,其经济增长的波动程度逐渐降低、稳定性逐渐提高的态势 如果按照各经济体人均GN与美国的相对比例来进行分类,同样可以清楚地 看到(图2):相对低收入的经济体,其经济波动幅度更大;相对高收入的经济 体,其经济稳定程度更大;中等收入经济体的经济波动性比高收入经济体要大。 由此可见,中等收入经济体确实具有比高收入经济体更不稳定、增长率的波动幅 度更大的特点。 对于短期波动剧烈的经济体来说,如果宏观经济政策起作用,则能在很大程 度上熨平其经济波动。然而,即使熨平了短期波动,也难以提高其经济周期内的 潜在增长率,从而无法提髙其长期平均增长率。因此,即使通过熨平短期波 动,规避了短期内掉入陷阱的现象,中等收入经济体也无法显著缩短其收入升级 的时间 还有一类经济体,如新加坡、韩国等,由于其长期平均增长率较高,即使某 段时间短期波动剧烈,导致其人均GDP增长率短期内显著低于高收入国家,也 无损于其快速升级为高收入国家。实际上,新加坡、韩国等快速成长为高收入国 家的经济体,也有过经济波动幅度比较大的时候。新加坡在经济快速增长的 1960年代,韩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1980年代,都出现过负增长现象。这些短期 的“陷阱”,并没有阻止新加坡和韩国迅速变成高收入国家。 对于中等收入经济体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另一种经济不稳定。即其用一个 经济周期甚至更长时期来衡量的平均增长率也波动较大,导致其在长期增长率高 于高收入经济体的情况下,经常性地出现在一个经济周期内甚至更长时期内的平 均增长率比高收入经济体更低的现象。如果能够改变这种状态,提高其在低增长 周期内的平均增长率,就能显著提高其长期内的平均增长率,从而缩短收入升级 的时间。因而,这一类经济不稳定,才是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因素。避 免这类不稳定,才能有效地摆脱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经济体经济不稳定主要源于金融危机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中等收入经济体在增长潜力高于高收入经济体的情况 []宏观稳定实际上也能通过减少失业、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等途径提高长期增长率。这里暂时忽略 机制。 36 Intemational Economic revie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
姚枝仲 GDP 增 长率 的平均标准差为 4. 8 % ̄ 5. 1 % 。 这三大 类经济体显示出 随着人均 国 民 收 入水平提高 , 其经济增长的波动程度逐渐降低、 稳定 性逐渐提高 的态势 。 如果按照各经济体人均 GNI 与 美国 的 相对比 例来进行分类 , 同 样可 以清楚地 看到 ( 图 2 ) : 相 对低收入 的 经济体 , 其经济波动 幅 度更大 ; 相对高 收入 的 经济 体 , 其经济稳定程度更大; 中等收入经济体 的经济波动 性 比髙 收入经济体要大 。 由 此可见, 中等收入经济体确 实具有 比 高收入经 济体更不稳定 、 增长率的波动幅 度更大的特点 。 对于短期波动剧 烈 的 经济 体来说 , 如 果宏观经济政策起作 用 , 则能在很大程 度上奧平其经济波动。 然而 , 即 使燹平 了 短期波动 , 也难以提高其经济周 期 内 的 潜 在增长率, 从而无法提 高其长期平均增 长率m 。 因 此, 即 使通过熨平短期波 动 , 规避 了短期 内 掉入陷 阱的 现象 , 中 等收 入经济体也 无法显著 缩短其收入升级 的 时 间 。 还有一类经济体, 如新 加坡、 韩国 等, 由 于 其长期平均 增长率较高, 即 使某 段时 间 短期 波动 剧烈 , 导 致其人均 GDP 增长率短期 内 显著低于 高 收入 国 家 , 也 无损于其快速升级为 高收入 国家 。 实际上, 新加 坡、 韩 国 等快速成长为髙 收入国 家 的 经济体 , 也 有 过经 济波动幅 度 比 较大 的 时候 。 新加 坡在经济快速 增 长 的 19 60 年代, 韩国 在经济快速增长 的 1 98 0 年代, 都 出 现过负 增长现象 。 这些短期 的 “ 陷 阱 ” , 并没有阻止新加 坡和 韩 国迅速变成髙收入国 家。 对于 中 等收入经济体来说, 更为 重要 的 , 是另 一 种经济不稳定 。 即其用 一 个 经济周期 甚至 更长时期来衡量的 平均增 长率也波动 较大, 导致其在长期 增长率高 于高收入经济体的情况下 , 经常性地出 现在 一 个经济周 期 内 甚至更长时期 内 的平 均增 长率 比高收入经济体更低的 现象。 如果 能够改变这种 状态 , 提髙其在低增长 周 期 内 的 平均增长率, 就能 显著提高其长期 内 的平均增长率, 从而缩短收入升级 的 时 间 。 因 而 , 这一 类经济不稳定 , 才是避免落入 中等收入陷 阱的 关键因 素。 避 免这类不稳定 , 才能有效地摆脱中 等收 入陷 阱 。 中 等收入经济体经济不稳定主要源于金融危机 到 底是什么 原 因 使得中 等收 入经济体在增 长潜力 高 于 髙收入经济体 的 情况 [ 1] 宏观稳 定实际 上 也能通过减少 失业、 增加人力 资本 积累 等途径 提高长期增长 率 。 这里暂 时忽略 这一 机制 。 36 Interna tional Econo mic Review
金融危机与中等收人陷阱 下,经常出现七年甚至更长期的平均增长率比高收入经济体更低的现象呢?答案 是金融危机。平均每次金融危机会引起持续七到十年左右的经济低迷和产出损 失。正是中等收入经济体频繁地爆发金融危机,使其经常性地出现七年甚至更长 时期的低增长 金融危机会伴随严重的经济衰退,是容易被观察到的事实。更为重要的是, 金融危机会造成持续较长时期的产出和收入损失。 本·伯南克在深入研究了大萧条之后认为,金融体系崩溃是大萧条反复持续 十年的主要原因,而一般性衰退只持续一两年时间。四更严格的计量研究指出, 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均将造成持续十年的产出损失。其中货币危机造成的年产出 损失高达4%,银行危机造成的年产出损失高达75%。四金融危机使得一个经济 体如此长时期不能充分实现其增长潜力,正是中等收入经济体在一个经济周期内 甚至更长时期内其增长率比高收入经济体更低的原因。 莱因哈特和罗格夫对1857-2013年期间世界上100次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进 行了估算。其结果显示,平均每次金融危机造成持续三年左右的人均GDP萎 缩,累计萎缩幅度达115%。然后,再需要五年,也就是总计需要八年左右的时 间才能使人均GDP恢复到危机前的峰值。而且,在100次危机中,有45次出现 了人均GDP双头探底的现象。新兴经济体受金融危机的损害更大,恢复时间更 长。平均每次金融危机给新兴经济体造成持续四年左右的人均GDP萎缩,累计 萎缩幅度高达14.8%。然后,再需要六年,也就是总计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 使人均GDP恢复到危机前的峰值。同时,双头探底现象的出现概率也提髙到了 金融危机造成持续的产出和收入损失以及经济低迷,已经得到大量研究证 实。中等收入经济体频繁爆发金融危机的事实也逐步得到研究认可。事实上,金 融危机并非高收入经济体的专利,中等收入经济体更加容易、更加频繁地爆发金 融危机 莱因哈特和罗格夫研究了八百年的金融危机数据之后认为,对于中等收入经 [参见Bema Depression", The Amencan Economic Review, Vol. 73 qune. 1983, Pp. 257-276 [2]参见 Cerra, valerie& Sweta Chaman saxena,“ Growth Dymamics: The Myth of Economic Recovery”, 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98, No. 1 Mar ) 2008, Pp. 439-457 [3]3 JE Carmen M. Reinhart Kenneth S. Rogoff, "Recovery from Financial Crises: Evidence from 100 Episod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vol. 104(5), 2014, pages 50-55, May 国际经济评论/2015年/第6期37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
金融危机 与中等收人陷讲 下 , 经常 出现七年甚至更长期的平均增 长率 比高 收入经济体更低的 现象呢 ? 答案 是金融危机 。 平均每次 金融危机会引 起持续 七到十年左右 的 经济低迷和 产 出 损 失 。 正 是 中等 收入经济体频繁地爆发金融危机 , 使其经常性地出现七年甚至 更长 时期 的低增长。 金融危机会伴随严重 的 经济衰退, 是容 易被观察到 的 事实 。 更为 重要的 是, 金融危机会造成持续较长时期 的 产出 和收入损 失。 本 ? 伯南克在深入研究 了大萧条之 后认为 , 金融体系 崩 溃是大萧条反复 持续 十年的 主 要原 因 , 而 一 般性衰退只 持续 一 两 年时 间 。 [ 1 ] 更 严格 的 计量研究 指出 , 货 币 危机和银行危机均将 造成持续十年的 产 出 损 失 。 其中 货 币 危机造成的年产 出 损 失高达 4% , 银行危机造 成的年产 出 损 失 髙达 7 . 5% ? [2 ] 金融危机使得 一 个经济 体如 此长时期 不 能充分实现其增长潜力 , 正是 中等收入经济体在 一 个经济周 期 内 甚至更长时期 内 其增长率 比 高收 入经济体更低 的 原 因 。 莱因 哈特和罗格夫对 1 857 — 20 1 3 年期 间 世界上 1 00 次金融 危机造成的 影 响进 行了 估算 。 其 结果 显 示 , 平均每 次金融危机造成持续三年左右 的 人均 GDP 萎 缩, 累计萎缩幅 度达 1 1 . 5% 。 然后 , 再需要五年 , 也就是总 计需 要八年左右 的 时 间 才 能使人均 GDP 恢复到 危 机前 的峰 值。 而且 , 在 1 00 次 危机 中 , 有45 次出 现 了人均 GDP 双头 探底的 现象。 新兴经济体受金融危机的 损害 更大 , 恢复时 间 更 长。 平 均每次金融 危机给新兴经济体造成 持续四 年左右的 人均 GDP 萎缩, 累计 萎缩幅度高达 1 4. 8 %。 然后 , 再需 要六年, 也就是总计需要 十年左右 的 时 间才能 使人均 GDP 恢复到 危机前的 峰值 。 同 时 , 双头探底现象的 出 现概 率也 提髙到 了 49 % 。 金融 危机造成持续 的 产 出 和 收 入损 失 以 及经济低迷 , 已经得到 大量研究 证 实。 中等 收入经济体频繁爆发金融危 机的 事实 也逐步得到研究认可。 事 实上, 金 融危机并非髙收入经济体的 专利 , 中 等收入经济体更加 容易 、 更加 频繁地爆发金 融危机。 莱 因 哈特和 罗格夫研究 了八百年的 金 融危机数据之后 认为 , 对于 中 等收入经 [ 1 ] 参 见 Be manke, Ben S. , a Nonmone tar y Effect of the Financ ial C risis in th e P rop ag atio n of the Great Dep ressio n w , The Ameri can Econ omic Review, Vol . 73 (June. ), 1 983, pp . 257 - 276 〇 [ 2] 参见 Cem^ Val erie & Swet a Chaman Saxena? “ Growth Dy namic s: The My th of Economic Re co ve ry ” , Th e Americ an Econ omi c Re view, Vo l. 98 , No . 1 (Ma r. ) , 2008, pp . 43 9 - 4 57 〇 [ 3] 参 见 Ca rmen M. Re inhart & Kenne th S. Rog o fT , “ Re cover y from F inanc ial Cri se s: Evi denc e from 1 00 Ep isod es ” , Aj m erica zi Economic He viet ^, American Eco nomic Asso ci atio n, vol . 1 04( 5) , 20 1 4, p ag e s 50-55, May 。 国 际 经济评 论/20 15 年/ 第 6 期 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