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第41卷笫2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3月 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Mar.2018 DOI:10.16216/j.cnk. Isxbwk.201802093 框架语义学观照下的澳洲土著英语词义辨析 冷慧,窦志慧,王洪星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词汇最能直接反映语言的文化意蕴。澳洲土著英语中存在许多与标准英语中词 形相同但词义相异甚至相悖的词汇。本文以框架语义学为理论碁础,以土著英语词典《土著 英语:文化研究》的核心词汇为语料,通过澳洲原住民特有的“梦幻”世界观、被殖民的经历、口 头叙事传统及当代生存现状这四个宏观语义框架,精准辨析了澳洲土著英语中与标准英语 “字间义不同”20个词汇的意义,避免了对这些词汇的理解歧义,为鉴赏内嵌于原住民语篇的 深层文化含义找到框架语义学的抓手。 关键词:框架语义学;澳洲土著荚语;“梦幻”世界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51(2018)02-0093-10 的土著英语形式也因地区差异及接触密度等原因而 、澳洲土著英语 常有不同。然而,所有形式的土著英语皆反映了澳 洲原住民的世界观①。 澳洲土著英语的产生与澳洲原住民被殖民的历 Arthur认为,澳洲最早的洋泾浜语出现在悉尼 史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分布在澳洲各地原住民所使 gadigal和Rora地区。1788年欧洲人到达澳大利亚 用的具有鲜明原住民文化特征及民族身份认同的英以前,土著语言种类繁多,在18世纪末,约有200多 语变体总称。在语言形式上,有些地区的土著英语种土著语言,包括约500种方言,而且绝大多数原住 更接近标准澳大利亚英语,有些地区的土著英语则民会说两种或更多的土著语言或方言②。与世界上 更多保留了原住民语言形式特征。200多年以来,虽任何一种语言一样,看似神秘复杂的土著语言有着 然澳洲土著英语产生的历史动因多与政治、贸易相稳定的语言系统。例如,土著语言中许多词的语法 关,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原住民与殖民者接触的密作用主要靠词缀进行曲折变化来实现,大多数土著 切度及频率不同,所经历的发展路径多有不同,最终语言有并列的塞辅音和鼻辅音系列,约有4~6个不 收稿日期:2016-10-1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世界观认知模式下民族叙事的解读研究”(13YJA8507);辽宁省人文社 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澳洲原住民叙事的世界观认知模式研究”(L15BYY012);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 般项目“英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新路径:认知澳洲原住民‘梦幻’世界观的跨文化移情能力培养 (W201683632) 作者简介:冷慧(1966-),女,辽宁丹东人,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语篇分析、澳大利亚语言与 文化研究 MALCOLM I.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enhancement for two- way education. Report to the Department of Employment, ed tion and Training[M]. Perth: Centre for applied language research, Edith Cowan University, 1995:5. @ARTHUR J M. Aboriginal English: cultural study [M]. Melbour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8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alab
第 4 1 卷 第 2 期 2018年 3 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 41 No. 2 Mar. 2018 DOI:10. 16216/j. cnki. lsxbwk. 201802093 框架语义学观照下的澳洲土著英语词义辨析 冷 慧 , 窦志慧, 王洪星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 宁 大 连 116029) 摘 要 :词汇最能直接反映语言的文化意蕴。澳洲土著英语中存在许多与标准英语中词 形相同但词义相异甚至相悖的词汇。本文以框架语义学为理论基础,以土著英语词典《土著 英语:文化研究》的核心词汇为语料,通过澳洲原住民特有的“梦幻”世界观、被殖民的经历、口 头叙事传统及当代生存现状这四个宏观语义框架,精准辨析了澳洲土著英语中与标准英语 “字同义不同”2 0 个词汇的意义,避免了对这些词汇的理解歧义,为鉴赏内嵌于原住民语篇的 深层文化含义找到框架语义学的抓手。 关键词:框架语义学%奥洲土著英语%梦幻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一 、 澳洲土著英语 澳洲土著英语的产生与澳洲原住民被殖民的历 史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分布在澳洲各地原住民所使 用的具有鲜明原住民文化特征及民族身份认同的英 语变体总称。在 语 言 形 式 上 ,有些地区的土著英语 更接近标准澳大利亚英语,有些地区的土著英语则 更多保留了原住民语言形式特征。2 0 0多年以来,虽 然澳洲土著英语产生的历史动因多与政治、贸易相 关 ,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原住民与殖民者接触的密 切度及频率不同,所经历的发展路径多有不同,最终 ”世界观 文章编号!000-1751 (2018)02-0093-10 的土著英语形式也因地区差异及接触密度等原因而 常有不同。然 而 ,所有形式的土著英语皆反映了澳 洲原住民的世界观①。 Arthur认 为 ,澳洲最早的洋泾浜语出现在悉尼 Gadigal和 Rora地区。1 7 8 8年欧洲人到达澳大利亚 以前,土著语言种类繁多,在 1 8 世 纪 末 ,约 有 2 0 0多 种土著语言,包 括 约 5 0 0种 方 言 ,而且绝大多数原住 民会说两种或更多的土著语言或方言 "。与世界上 任何一种语言一样,看似神秘复杂的土著语言有着 稳定的语言系统。例 如 ,土著语言中许多词的语法 作用主要靠词缀进行曲折变化来实现,大多数土著 语言有并列的塞辅音和鼻辅音系列,约 有 4 ) 6 个不 收稿日期!016-10-1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世界观认知模式下民族叙事的解读研究&13 YJA850007);辽宁省人文社 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澳洲原住民叙事的世界观认知模式研究& L15BYY012)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 般项目“英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新路径:认知澳洲原住民‘梦幻 ^世界观的跨文化移情能力培养” (W201683632) 作者简介:冷 慧 (1966-)女 ,辽宁丹东人,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语篇分析、澳大利亚语言与 文化研究。 ① MALCOLMI.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enhancement for two-way education. Report to the Department of Employment, EducationandTrain.ing[M]. Perth: Centre for applied language research, EdithCowan University, 1995 :5. "ARTHURJ M. Aboriginal English: cultural study [M]. Melbour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 8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Natonal social sciences Datal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第41卷 同的发音部位①。早期的殖民者到达澳洲东南部后 (2)标准澳大利亚英语的非标准方言⑥; 与当地土著居民进行贸易或其他意图的接触,用于(3)澳大利亚英语的非标准变体⑦ 沟通的洋泾浜语因而产生。当时的澳洲洋泾浜语以以上3种观点均以传统语法为规范,对土著英语 有限的英语贸易词汇及简化的英语语法结构为主,进行一个维度的判断,忽视了土著英语的文化内涵 以殖民者与原住民之间的基本交往为目的,作用相及语用功能。有些学者则以社会语言学为理论基 当于通用语。随着殖民地在澳洲北部的不断拓展,础,免去对土著英语的价值判断,将其定义为 十九世纪以来,英语与更多的土著族群语言进行接(4)民族方言⑧; 触,北部洋泾浜语逐渐形成。 (5)英语方言③。 总的说来,澳洲土著英语的产生有4种主要渠如今,随着人们对原住民文化的理解和同情,澳 道。在一些地区,英语与土著语言接触经历了洋泾洲土著英语被学者接受为英语在后殖民时代的一系 浜化、克里奥耳语化,而最后融合发展为澳洲土著英列合理变体⑩,其语言地位与澳大利亚英语、英格兰 语②。第二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土著语言被殖民者消东南部英语、爱尔兰英语等同。许多荣获澳大利亚 亡的地区,洋泾浜语由第二语言变为新生代原住民最高文学奖 Miles franklin的原住民作家,如Kim 第一语言,成为许多原住民所使用的唯一语言,产 Scott, Alexis Wright用土著英语进行写作,成功地 生了以洋泾浜语为母语的土著英语。第三种渠道刻画了原住民的形象,反映了原住民在后殖民时期 是,洋泾浜语成为某些彼此语言不通的原住民部落所遭受的歧视,传承了原住民的文化和世界观,巩固 之间的通用语,成为具有强大社会功能的土著英语。了土著英语的社会地位 在澳洲北方 Roper river地区与中西部 Kimberley 地区,出现了第四种情况,洋泾浜语发展成为独具语 框架语义学与词义解析 言特点的原住民克里奥耳语( Kriol),拥有自己的拼框架语义学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词汇意义的 写规则和语法结构,更灵活地表达了原住民的思维一个重要路径。作为概念系统的“框架”是指人类从 方式 各种具体事件和生活场景中概括抽象而形成的认知 不同的语言学家对土著英语的性质有不同的界模型,是认知科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所接受的 定,常常出现歧义,造成混乱④。综而述之,有些学者知识表征手段, Fillmore应用了“框架”这一人类认 以标准澳大利亚英语为基准来衡量土著英语,土著知工具,从早期的格语法发展岀语义框架的雏形“语 英语被看作是以下3种非标准的语言形式: 言框架”。语言框架即“格”,是“小至词语搭配大至 (1)应当给予纠正的化石化中界语⑤; 语法规则及语言范畴的语言组合系统与原型场景的 ①谢晓萍.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语言演变及其特征[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108-11 ②杜学增.澳大利亚语言的多样性[.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0-14 ARTHUR J M. Aboriginal English: cultural study [M, Melbour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3 4MALCOLM I. Aboriginal English and associated varieties. In Kortann, Bernd/Lunkenheimer, Kerstin,(ed), The mouton world at las of variation English [C]/Berlin: DE GRUYTER, 2012:596-619 5ROSE D, GRAY B, COWEY W. Scaffolding reading and writing for Indigenous children in school. In P, Wignell, (ed.), Double power English literacy and Indigenous education[C].//Melbourne: Language Australia, 1999:1-39. TAYLOR AJ. Coming, ready or not: Aboriginal children's transition to school in urban Australia and the policy push[J]. Internation rnal of ducation,2011(1):145-161 OD HANSEN W. Same language, different lingo [l. EQ Australia, 1998:2. SCHNEIDER E W.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An introduction [M]. Leide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22 @BUTCHER A. Linguistic aspects of Australian Aboriginal English [J]. Clinical linguistics phonetics, 2008(8): 625-641 QO MALCOLM I.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enhancement for two-way education. Report to the Department of Employment. Edueation d Training[M]. Perth: Centre for applied language research, edith cowan university. 1995:31. (DGOFFMAN E. Frame analysis[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6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alab
94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 第 2 期 第 41卷 同的发音部位® 。早期的殖民者到达澳洲东南部后, 与当地土著居民进行贸易或其他意图的接触,用于 沟通的洋泾浜语因而产生。当时的澳洲洋泾浜语以 有 限的英语贸易词汇及简化的英语语法结构为主, 以殖民者与原住民之间的基本交往为目的,作用相 当于通用语。随 着 殖 民 地 在 澳 洲 北 部 的 不 断 拓 展 , 十九世纪以来,英语与更多的土著族群语言进行接 触 ,北部洋泾浜语逐渐形成。 总的说来,澳 洲 土 著 英 语 的 产 生 有 4 种主要渠 道 。在一些地区,英语与土著语言接触经历了洋泾 浜化、克里奥耳语化,而最后融合发展为澳洲土著英 语 " 。第二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土著语言被殖民者消 亡的地区,洋泾浜语由第二语言变为新生代原住民 的第一语言,成为许多原住民所使用的唯一语言,产 生了以洋泾浜语为母语的土著英语。第三种渠道 是 ,洋泾浜语成为某些彼此语言不通的原住民部落 之间的通用语,成为具有强大社会功能的土著英语。 在 澳 洲北方 RoperR iver地 区 与 中 西 部 Kimberley 地 区 ,出现了第四种情况,洋泾浜语发展成为独具语 言特点的原住民克里奥耳语(Kriol) ,拥有自己的拼 写规则和语法结构,更灵活地表达了原住民的思维 方式③。 不同的语言学家对土著英语的性质有不同的界 定 ,常常出现歧义,造成混乱 $ 。综而述之,有些学者 以标准澳大利亚英语为基准来衡量土著英语,土著 英语被看作是以下3 种非标准的语言形式# (1)应当给予纠正的化石化中界语⑤; (2 )标准澳大利亚英语的非标准方言 &; (3 )澳大利亚英语的非标准变体⑦。 以 上 3 种观点均以传统语法为规范,对土著英语 进行一个维度的判断,忽视了 土著英语的文化内涵 及语用功能。有些学者则以社会语言学为理论基 础 ,免去对土著英语的价值判断,将其定义为 # (4) 民族方言⑧; (5) 英语方言,。 如 今 ,随着人们对原住民文化的理解和同情,澳 洲土著英语被学者接受为英语在后殖民时代的一系 列合理变体 © ,其语言地位与澳大利亚英语、英格兰 东南部英语、爱 尔 兰 英 语 等 同 。许多荣获澳大利亚 最 高 文 学 奖 MilesFranklin的 原 住 民 作 家 ,如 Kim Scott,Alexis Wright用 土 著 英 语 进 行 写 作 ,成功地 刻画了原住民的形象,反映了原住民在后殖民时期 所遭受的歧视,传承了原住民的文化和世界观,巩固 了土 英语的社会地 。 二 、框架语义学与词义解析 框架语义学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词汇意义的 一个重要路径。作为概念系统的“框架”是指人类从 各种具体事件和生活场景中概括抽象而形成的认知 模 型 ,是认知科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所接受的 知识表征手段 ®,Fillmore应用了 “框架”这一人类认 知工具,从早期的格语法发展出语义框架的雏形“语 言框架”。语 言 框 架 即 “格”,是 “小至词语搭配大至 语法规则及语言范畴的语言组合系统与原型场景的 ① 谢晓萍.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语言演变及其特征[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 108-111. ② 杜学增.澳大利亚语言的多样性[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 10-14. ③ ARTHUR JM. Aboriginal English: cultural study [M]. Melbour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96 : 3. $ MALCOLMI. Aboriginal English andassociatedvarieties. InKortann,Bernd/Lunkenheimer,Kerstin,(ed. ) , Themoutonworldatlas of variationEnglish [C]. " Berlin: DEGRUYTER,2012:596-619. ⑤ ROSED,GRAY B,COWEYW. Scaffolding readingandwriting for Indigenous childreninschool. InP. Wignell,(ed. ) ,Double power: Englishliteracy and Indigenous education.[C]. " Melbourne: Language Australia»1999 : 1-39. ⑥ TAYLOR AJ. Coming, eady or not: Aboriginal children's transitionto school in urbanAustraliaand the policy pus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years education»2011(1) :145-161. ⑦ HANSENW. Same language,different lingo [J]. EQAustralia,1998 : 2. ⑧ SCHNEIDER EW. Englisharound theworld: An introduction [M]. Leide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 22. ©BUTCHER A. Linguistic aspects of Australian Aboriginal English [J]. Clinical linguistics A phonetics,2008(8) ; 625-641. ⑩MALCOLMI.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enhancement for two-way education. Report to the Department of Employment,Education andTrain.ing[M]. Perth: Centre for applied language research, edith cowan university» 1995 : 3" ⑪ GOFFMAN E. Frame analysis[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 6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冷慧等:框架语义学观照下的澳洲土著英语词义辨祈 关联”①。在句法层面,“格”意味着与动词搭配的谓与 write所拥有的共同场景是“人在平面上引导尖状 项,在语义层面,“格”意味着与动词搭配的语义角可留下印记的工具”,因此,kaku与 write的参与者 色。属于不同语义范畴的动词需要的语义角色千差都包括书写主体、书写内容、书写成果、写作工具、书 万别,只有高度抽象的原型场景才能框定语义角色写用的平面等与“写”场景相关的因素。然而在kakt 的确定性,词汇意义因此来自“场景框架范式”②。的语义情景中,所留下的印记属性并不具体,因此在 原型场景是框架语义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它决定了与kaku相关的对话框架中,“回答”要素需要明确说 活动或事件中的相对恒定的参与者、参与者数量、参明写的行为所留下的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字、 与者之间社会关系、行为规范等因素。原型场景联个草图或画出的一个涂鸦。相比而言,与英语 write 系着语义,因此,词语的语义框架等同于某个特定的联结的场景,所蕴含的“回答”框架因素不仅是引导 原型场景,原型场景中的全部参与者(即实体)成为工具留痕的过程,如关于书写(写作)的内容、书写用 语义框架中的“框架元素”,对任何框架元素的理解的材料(如纸、白板等)、书写工具,还内嵌了一个与 都离不开整个语义框架系统以及其他相关的框架元语言相关的框架要素,如,书写体裁(如信件)、书写 素。经典的例子是商业运作框架:商业运作框架包频率、书写成果(论文及论文发表的期刊)等。因此 括买方、卖方、商品等相关的框架元素。对相关的动在英语 write场景下,语言交流框架可以内嵌与延 词概念buy(买)和sel!卖)的理解一定会激活这些框展,也可以组合而构成更大的与英语 write相关联的 架元素,从而在整个商业运作框架中获得精准语义。对话框架⑤。 视角是相对于场景而言的,代表了人所具有的总之,由于日语的“写”kaku与英语的“写” write 一种与语言选择紧密相连的认知能力③。它决定了的场景所激活的是与书写过程相关但两个不同的语 场景中的哪些参与者能够进入原型场景框架中,并义框架,因此日语kaku与英语 write虽然语义相近, 且决定了这些参与者之间的语法关系。特定的语言但有细微差异。为此框架语义学可以成为指导学者 使用群体在描述场景时会选择自己特定的视角,场对词汇进行精准语义辨析的基础理论 景中进入视角的参与者在视角化组织后,进行相关 语法结构的选择。①因此语义框架也同时定义了框 三、澳洲土著英语的框架语义学实 架里不同词汇的搭配结构及语法规则。例如,对于例辨析 商业事件的描写,说话人若将买方纳入视角,则会选本文的语料取自澳大利亚国家词典中心研究员 择动词buy,将买方凸显,若有必要,则由介词 from J.M. Arthur编撰的词典《土著英语:文化硏究》牛 引出卖方;相反,若将卖方纳人视角,说话人会选择津大学出版社,1996)所列举的核心词汇。该词典搜 动词sell.将卖方凸显,由介词to引出买方。视角与集了1000个左右的词项,以原住民文化的体验及相 框架的语义界定功能将在下面的3.2.2部分将以关经历为编撰体例,介绍特有的反映澳洲原住民文 详述 化传统及生活实践的土著英语词汇。作者不仅对每 Fillmore利用了“场景一框架范式"辨析了日语个词项的词性、意义、搭配做出说明,还引经据典按 动词“写”(kaku)与英语动词“写”( write)的不同语义时间顺序为每个词项提供了详细的文献索引和用法 及两个词语原型场景所激活的不同对话框架。Kaku示例。所有的文献示例皆反映了原住民的社会、历 FILLMORE C. An alternative to checklist theories of meaning. In Cathy Cogen et al, (ed ).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C].//Berkeley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1975: 123-131 (2 FILLMORE C. An alternative to checklist theories of meaning. In Cathy Cogen et al, (ed )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C]. //Berkeley: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1975: 123-131. ③陈忠平,白解红, Fillmore框架语义学认知观阐释[].当代外语研究,2012(7):14-1 ④冷慧董广才,李亚男.认识语篇分析的文化维度[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6):95-99. 5 FILLMORE C. An alternative to checklist theories of meaning [A]. In Cathy Cogen et al, (ed).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annual meeting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Datab
冷 慧 等 :框 架 语 义 学 观 照 下 的 澳 洲 土 著 英 语 词 义 辨 析 95 关联”® 。在句法层面,“格”意味着与动词搭配的谓 项 ,在 语 义 层 面 ,“格”意味着与动词 搭 配 的 语 义 角 色 。属于不同语义范畴的动词需要的语义角色千差 万 别 ,只有高度抽象的原型场景才能框定语义角色 的确定性,词 汇 意 义 因 此 来 自 “场景 -框架范式”" 。 原型场景是框架语义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它决定了 活动或事件中的相对恒定的参与者、参与者数量、参 与者之间社会关系、行 为 规 范 等 因 素 。原型场景联 系着语义,因此,词语的语义框架等同于某个特定的 原型场景,原 型 场 景 中 的 全 部 参 与 者 (即实体)成为 语义框架中的“框架元素”,对任何框架元素的理解 都离不开整个语义框架系统以及其他相关的框架元 素 。经典的例子是商业运作框架:商业运作框架包 括买方、卖方、商品等相关的框架元素。对相关的动 词概念 buy(买)和 sell(卖)的理解一定会激活这些框 架元素,从而在整个商业运作框架中获得精准语义。 视角是相对于场景而言的,代表了人所具有的 一种与语言选择紧密相连的认知能力 ®。它决定了 场景中的哪些参与者能够进人原型场景框架中,并 且决定了这些参与者之间的语法关系。特定的语言 使用群体在描述场景时会选择自己特定的视角,场 景中进人视角的参与者在视角化组织后,进行相关 语法结构的选择。® 因此语义框架也同时定义了框 架里不同词汇的搭配结构及语法规则。例 如 ,对于 商业事件的描写,说话人若将买方纳人视角,则会选 择动词 buy,将买方凸显 ,若有必要 ,则 由 介 词 from 引 出 卖 方 ;相 反 ,若 将 卖 方 纳 人 视 角 ,说话人会选择 动 词 sell,将卖 方 凸 显 ,由 介 词 to 引出买方。视角与 框 架 的 语 义 界 定 功 能 将 在 下 面 的 3. 2. 2 部分将以 详述。 Fillmore利用了“场景一框架范式”辨析了日语 动词“写”(kaku)与英语动词“写”(write)的不同语义 及两个词语原型场景所激活的不同对话框架。Kaku 与 write所拥有的共同场景是“人在平面上引导尖状 可留下印记的工具”,因 此 ,kaku与 w rite的参与者 都包括书写主体、书写内容、书写成果、写作工具、书 写用的平面等与“写”场景相关的因素。然 而 在 kaku 的语义情景中,所留下的印记属性并不具体,因此在 与 kaku相关的对话框架中,“回答”要素需要明确说 明写的行为所留下的是一个词、一 句 话 、一 个 字 、一 个草图或画出的一个涂鸦。相 比 而 言 ,与 英 语 write 联结的场景,所 蕴 含 的 “回答”框架因素不仅是引导 工具留痕的过程,如关于书写(写作)的内容、书写用 的材料(如 纸 、白板等 " 书 写 工 具 ,还内嵌了 一个与 语言相关的框架要素,如 ,书 写 体 裁 (如 信 件 " 书写 频率、书 写 成 果 (论 文 及 论 文 发 表 的 期 刊 )等 。因此 在英语 write场 景 下 ,语 言 交 流 框 架 可 以 内 嵌 与 延 展 ,也可以组合而构成更大的与英语write相关联的 对话框架%。 总 之 ,由于日语的“写”kaku与英语的“写”write 的场景所激活的是与书写过程相关但两个不同的语 义框架,因此日语kaku与英语 write虽然语义相近, 但有细微差异。为此框架语义学可以成为指导学者 对词汇进行精准语义辨析的基础理论。 三 、澳 洲 土 著 英 语 的 框 架 语 义 学 实 例辨析 本文的语料取自澳大利亚国家词典中心研究员 ' M. Arthur编撰的词典《土著英语:文化研究》(牛 津大学出版社,199 6 )所 列举的核心词汇。该词典搜 集了 1 0 0 0个左右的词项,以原住民文化的体验及相 关经历为编撰体例,介绍特有的反映澳洲原住民文 化传统及生活实践的土著英语词汇。作者不仅对每 个词项的词性、意 义 、搭 配 做 出 说 明 ,还引经据典按 时间顺序为每个词项提供了详细的文献索引和用法 示 例 。所 有 的 文 献 示 例 皆 反 映 了 原 住 民 的 社 会 、历 ① FILLMORE C. An. alternative to checklist theories of meaning. In. Cathy Cogen. et a— (ed. )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C]. "Berkeley :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1975 : 123-131. © FILLMORE C. An alternative to checklist theories of meaning. In Cathy Cogen et a— (ed. )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C]. "Berkeley :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1975 : 123—131. ③ 陈 忠 平 ,白解红.Fillmore框架语义学认知观阐释[J].当代外语研究,2012(7)14-17. ④ 冷 慧 ,董 广 才 ,李亚男.认识语篇分析的文化维度[].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6): 9599. %FILLMORE C. An alternative to checklist theories ofmeaning [A]. InCathy Cogenet a— (ed. ) ^Proceedings ofthe fir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C]. Berkeley :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1975 : 123-131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第41卷 史和世界观①。 (1)lin Arthur(p. 40): "The Law is one,un 该书共8章,所列词汇分别表达:(1)永恒的文化 changeable- the protection of the people.”"( Johnson, ( Always was, always will be);(2)亲属关系(kin);1979:185) (3)土著民众( Us mob);(4)家乡( Country);(5)与白 译:“梦幻”法律是唯一永恒不变的,是对原住民 人共生( Living with whitefellas);(6)安静的牧场与群体的保护 茂盛的山林( The quiet run and the wild bush);(7)在标准英语的法律场景一框架中,法律是由国 土著英语特殊语用词汇( Aboriginal way);(8)生存家制定、认可、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包 ( Survival)。这8章为土著英语词汇建构了四个主要括一系列成文的法律体系,具有强制性、普遍性。而 框架:“梦幻”框架(第1、2、3、4章);被殖民的经历框例句(1)所表达的是在澳洲原住民的语义框架下, 架(第5、6章);原住民口头叙事传统框架(第7章);“梦幻”法律具有在原住民心目中具有绝对权威性、 当代原住民的生存框架(第8章)。限于篇幅,本文将庇护性、恩泽性⑥,同时也具有唯一性、非文字性。从 着重分析词典中4个语义框架下7个词项20个示原住民视角出发,土著英语law所激活的原型场景与 例。选择这些词项的标准是,这20个示例的含义不原住民的“梦幻”世界观相关联,“梦幻”法律是神灵 仅根植于上述4个主要框架,同时也是与通常意义上祖先通过梦幻神话、传说、传统文化为世代原住民框 的澳大利亚英语“同形不同义” 定了与土地/自然相处的生存之道,是永恒的。框架 原住民“梦幻”语义框架与词义辨析 元素包括了形容词“ unchangeable”(永恒不变)的不 梦幻”是澳洲原住民对世界的总看法,是原住可变属性。 民的世界观②。原住民的“梦幻”世界观与大自然密(2) in Arthur(p.42):“ I didn’ t know they 切相关。土著英语中的词汇“梦幻” Dreaming所蕴含 were going to put this backwater right up to Argyle 的意义就远远超出了澳大利亚英语中“梦想”的含… My private Law is under water no Shaw 义。“梦幻”世界观是原住民建构土著英语词汇意义1986 的思维框架,是塑造原住民语言的语义框架,也是非译:我不知道他们要把蓄水池建在圣地阿盖尔 原住民精准理解土著英语的主要依据 现在我的个人“梦幻”守护图腾被水淹没了 著英语law(“梦幻”法律) 例句(2)中的law所表达的“梦幻”守护图腾完全 理解土著英语law需要以“梦幻”世界观的场景超出了标准英语law的场景一框架。“个人”与法律 框架范式,因为 Arthur明确指出“英语词汇law虽的搭配,违背了标准英语中法律的公正性。与标准 阐释但又掩盖了澳洲原住民对law的认识”③。“梦英语law通常的搭配是 impartial(公平的)、fair(公 幻”法律囊括了创世神话、宗教信仰、传统文化、族群正的),因此会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在澳洲原 关系、行为准则、身份象征,属于原生态的自然法,而住民的生活实际中,原住民习得的社会文化体系和 不是流行于欧洲的由立法授权机构制定和颁布的制风俗习惯等生存知识皆来自于祖先神灵,祖先的教 定法④,其内涵也远远大于《圣经》中神的话语,因此导通过“梦幻”歌曲仪式以及个人的“梦幻”图腾等框 土著英语词汇law所对应场景—框架与标准英语词架元素与原住民个人血脉贯通。因此在“梦幻”框架 汇对应的场景一框架有所不同 下,作为主要参与者的law,可以与“个人”元素词汇 ONATHAN D. Review of Aboriginal English by Jay Arthur []. Australian Aboriginal studies, 1999: 1 (eprint)[EB/OL]. [2016-04-07]. http://www.dnathan.com/eprints/dnathan1999reviewpdf ②冷慧,傅轶飞,金爱晶.澳洲原住民“梦幻”世界观认知模式下的名字禁忌解读[].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38-42 SARTHUR J M. Aboriginal English: cultural study [M]. Melbour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39-40. @GRAHAM M. Some thoughts about the philosophical underpinnings of Aboriginal worldviews [J]. Worldviews: environment, culture Religion,1999(3):105-118 5ARTHUR J M. Aboriginal English: cultural study [M]. Melbour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8 ⑥冷慧,岂宇光,窦志慧.文化图式解读澳洲原住民高陌生度文本的认知机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30-135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alab
96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 第 2 期 第 41卷 史和世界观® 。 该 书 共 8 章 ,所列词汇分别表达:(1)永恒的文化 (Alwayswas,always will be) ; (2)亲 属 关 系 (kin) ; (3)土著民众(Usm ob) ; (4)家乡(Country) ; (5)与白 人共生( Living with whitefellas); (6)安静的牧场与 茂盛的山林( The quiet run and the wildbush) ; (7) 土著英语特殊语用词汇( Aboriginal way) ; (8)生存 (Survival)。这 8 章为土著英语词汇建构了四个主要 框 架 # 梦幻”框 架 (第 1 、2、3、4 章 " 被殖民的经历框 架 (第 5、6 章 " 原住民口头叙事传统框架(第 7 章); 当代原住民的生存框架 (第 8 章)。限于篇幅,本文将 着重分析词典中 4 个语义框架下 7 个 词 项 2 0 个示 例 。选择这些词项的标准是,这 2 0 个示例的含义不 仅根植于上述 4 个主要框架,同时也是与通常意义上 的澳大利亚英语“同形不同义”。 (一)原住民“梦幻”语义框架与词义辨析 “梦幻”是 澳 洲 原 住 民 对 世 界 的 总 看 法 ,是原住 民的世界观 "。原住民的“梦幻”世界观与大自然密 切相关。土著英语中的词汇“梦幻”Dreaming所蕴含 的 意 义 就 远 远 超 出 了 澳 大 利 亚 英 语 中 “梦 想 ”的含 义 。“梦幻”世界观是原住民建构土著英语词汇意义 的思维框架,是塑造原住民语言的语义框架,也是非 原住民精准理解土著英语的主要依据。 1. 土 著 英 语 law(“梦幻”法律) 理解土著英语,w 需要以“梦幻”世界观的场景 一框架范式,因 为 Arthur明确指出“英 语 词 汇 , w 虽 阐释但又掩盖了澳洲原住民对,w 的认识”③。“梦 幻”法律囊括了创世神话、宗教信仰、传统文化、族群 关系、行为准则、身 份 象 征 ,属于原生态的自然法,而 不是流行于欧洲的由立法授权机构制定和颁布的制 定 法 ® ,其内涵也远远大于《圣 经 》中神的话语,因此 土著英语词汇,w 所对应场景一框架与标准英语词 汇对应的场景一框架有所不同。 (1) 1in Arthur (p. 4 0 ): “ The Law is one, unchangeable -the protection of the people. &(Johnson, 1979:18 ⑤) 译 :“梦幻”法律是唯一永恒不变的,是对原住民 群体的保护。 在标准英语的法律 场 景 一 框 架 中 ,法律是由国 家制定、认 可 、颁 布 ,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包 括一系列成文的法律体系,具有强制性、普 遍 性 。而 例句(1 )所 表 达 的 是 在 澳 洲 原 住 民 的 语 义 框 架 下 , “梦幻”法律具有 在 原 住 民 心 目 中 具 有 绝 对 权 威 性 、 庇护性、恩泽性 © ,同时也具有唯一性、非文字性。从 原住民视角出发,土 著 英 语law所激活的原型场景与 原住民的“梦幻”世 界 观 相 关 联 ,“梦幻”法律是神灵 祖先通过梦幻神话、传 说 、传统文化为世代原住民框 定了与土地 / 自然相处的生存之道,是永恒的。框架 兀素包括了形容词“unchangeable”(永 恒 不 变 )的不 变 。 (2) in Arthur (p. 42): “ I didn - t know they were going to put this backwater right up toArgyle … My private Law is under water now. ”( Shaw, 1986) 译 :我不知道他们要把蓄水池建在圣地阿盖尔 ……现在我的个人“梦幻”守护图腾被水淹没了。 例句(2)中 的 , w 所表达的“梦幻”守护图腾完全 超出了标准英语law 的场景一框架。“个人”与法律 的搭配,违 背 了 标 准 英 语 中 法 律 的 公 正 性 。与标准 英 语 law通常的搭配是 impartial (公 平 的 " fair(公 正的 " 因此会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在澳洲原 住民的生活实际中,原住民习得的社会文化体系和 风俗习惯等生存知识皆来自于祖先神灵,祖先的教 导通过“梦幻”歌曲仪式以及个人的“梦幻”图腾等框 架元素与原住民个人血脉贯通。因此在“梦幻”框架 下 ,作 为 主 要 参 与 者 的 law,可以与“个人”元素词汇 ©NATHAN D. Reviewof A borigin a l E nglish byJayArthur [J]. AustralianAboriginal studies, 1999 ; 1 (eprint) [EB/OL]. [2016-04-07]. http: " www. dnathan. com/eprin.ts/dnathan_ 1999_review. pdf. ② 冷 慧 ,傅 轶 飞 ,金爱晶 .澳洲原住民“梦幻”世界观认知模式下的名字禁忌解读 [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 :38-42. ③ ARTHUR JM. Aboriginal English; cultural study [M]. Melbour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 39-40. ④ GRAHAMM. Some thoughts about the philosophical underpinnings of Aboriginal worldviews [J]. Worldviews: environment»culture, Religion,1999(3) : 105-118. ⑤ ARTHUR JM. Aboriginal English: cultural study [M]. Melbour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96 : 8. ⑥ 冷 慧 ,岂宇光,窦志慧 .文化图式解读澳洲原住民高陌生度文本的认知机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6) # 30-135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冷慧等:框架语义学观照下的澳洲土著英语词义辨祈 搭配出现,使之成为私密的原住民个人守护神,是原然,并创造了土地上的生命,然后又化作图腾栖息在 住民个人的图腾,是原住民个人与祖先神灵的情感神圣土地上,保佑并管理着原住民的生活。每个人 维系 都与“梦幻”图腾、与土地血脉相通。在“梦幻”世界 (3) in Arthur(p.41-42):“ Then eventually I观里,关于神灵祖先的叙事都是真实的叙述,是历 grew up and had my own children and I put my ol-史,并且是原住民一生的信仰 der son through the law. " Glass &.Weller, 1987) (5)in Arthur(p. 59): I hang onto this story 译:我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孩子,并让我的长 my life. My father tell me this story. My children 子系统学习了“梦幻”传统文化与习俗规约 can Neidjie, 1985) (4) in arthur(p.42):" Father… came and said译:我一生坚守父亲让我追寻的“梦幻”信仰,我 olay that Law, and we took him to a nanguru place的孩子也不能抛却它 and we played for him. "(Shaw, 1986) 6in Arthur(p. 60): "They were dressed as all 译:父亲走过来说演奏“梦幻”歌曲,我们把他带 sorts of animals and birds, dressed to dance sto 到了圣地……我们为他演奏 ies. "" (Graford. 1993) 例句3、例句4表明与土著英语law搭配使用的译:他们装扮成动物、鸟儿,跳图腾叙事舞 还包括框架中的其他参与者及相关动词“ 土著英语 story所激活的原型场景,是原住民通 through”"“play”等使law成为可以通过吟唱、歌舞等过图腾舞蹈仪式、叙事再现祖先神灵的存在,延承原 仪式在原住民群体中得到贯彻及爱戴的“梦幻”法住民的文化,是“真实的叙事”框架,其中包涵“梦幻” 律,作为受事者,成为句中的宾语。简言之,土著英信仰、“梦幻”叙事、图腾舞蹈、祖先创世造物的丰功 语law的含义远远大于标准英语里“法律”的内涵,其伟绩等框架元素,因此与之搭配的框架元素词汇可 基本意义是衍生于“梦幻”神话土地上,蕴含在仪式、以有动词 hang onto,tell, dance等作为谓词,使之成 歌曲、图腾中的恒久不变,具有约束效力而又承载传为可通过叙事舞蹈被传承,被信仰的真实的“梦幻 统,指导并保护原住民的信仰及文化的知识主体。叙事,成为句中的受事者。与土著英语 story相关联 “梦幻”法的场景是神灵祖先通过梦幻神话、传说、传的参与者还包括名词 evidence等与事实相关的词 统文化为世代原住民框定了与土地/自然相处的生汇,共同支撑句子的情景事件的描述。如: 存之道。“梦幻”法的框架元素包括“梦幻”时代永恒 (7) in arthur(p.60):"“I’ m the land commis 持久性(例1),所传承的“梦幻”社会文化体系、风俗 sioner who is going to be listening to your evidence 习惯等的生存知识(例2),以及认知自我价值与身份 your stories."”( GrawfordAmanbidji Land Claim, 标识(例3)。同时“梦幻”法并非東之高阁的陌生文1991) 本,而是满溢在原住民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吟唱、歌译:我是将要听你的证据和事实的土地局委员 舞等仪式,不仅使“梦幻”法得到神圣化,还得到有效如以上实例所示,在土著英语 story场景里,澳 的普及(例4)。因此对土著英语law的理解需要依洲原住民相信神灵祖先给予他们神圣的土地/自然, 托“梦幻时代”神灵祖先”“仪式”“图腾”等原型场景并创造了土地上的生命,然后又化作图腾栖息在神 相关的参与者之间的搭配关系。 圣土地上,保佑并管理着原住民的生活。“梦幻”故 2.土著英语 story(历史、信仰、真实、真理) 事是原住民的信仰(例5),每个人都与“梦幻”图腾 Arthur明确指出,澳大利亚英语中特指虛构故与土地血脉相通,通过仪式、叙事再现祖先神灵的存 事的 story与原住民所理解的 story语义有相悖之在,延承原住民的文化(例6)。在“梦幻”世界观里, 处①。理解土著英语 story需要依托“梦幻”世界观。关于神灵祖先的 story都是真实的叙述,是历史(例 澳洲原住民相信神灵祖先给予他们神圣的土地/自⑦)。综而述之,在土著英语中 story有三个基本含 ARTHUR J M. Aboriginal English: cultural study [M. Melbour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59-61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alab
冷 慧 等 :框 架 语 义 学 观 照 下 的 澳 洲 土 著 英 语 词 义 辨 析 97 搭配出现,使之成为私密的原住民个人守护神,是原 住民个人的图腾,是原住民个人与祖先神灵的情感 维系。 (3) in Arthur (p. 41-42) : %Then eventually I grew up and had my own children and I put my older son through the law. & ( Glass& Weller, 1987) 译 :我 逐 渐 长 大 ,有 了 自 己 的 孩 子 ,并让我的长 子系统学习了“梦幻”传统文化与习俗规约。 (4) in Arthur(p. 42) :“ Father … came and said play that Law, and we took him to a nanguru place … and we played for him. ”(Shaw,1986) 译 :父亲走过来说演奏“梦幻”歌 曲 ,我们把他带 到了圣地……我们为他演奏。 例 句 3、例 句 4 表明与土著英语 , w 搭配使用的 还 包 括 框 架 中 的 其 他 参 与 者 及 相 关 动 词 “ put thr〇Ugh”“play”等 使 law成为可以通过吟唱、歌舞等 仪 式 在 原 住 民 群 体 中 得 到 贯 彻 及 爱 戴 的 “梦 幻 ”法 律 ,作为受事者,成 为 句 中 的 宾 语 。简 言 之 ,土著英 语 law的含义远远大于标准英语里“法律”的内涵,其 基本意义是衍生于“梦幻”神话 土 地 上 ,蕴含在仪式、 歌曲、图腾中的恒久不变,具有约朿效力而又承载传 统 ,指 导 并 保 护 原 住 民 的 信 仰 及 文 化 的 知 识 主 体 。 “梦幻”法的场景是神灵祖先通过梦幻神话、传 说 、传 统文化为世代原住民框定了与土地 / 自然相处的生 存之道。“梦幻”法的框架元素包括“梦幻”时代永恒 持 久 性 (例 1 ),所传承的“梦幻”社会文化体系、风俗 习惯等的生存知识 (例 2 ),以及认知自我价值与身份 标 识 (例 3 )。同时“梦幻”法并非朿之高阁的陌生文 本 ,而是满溢在原住民的日常生活中,通 过 吟 唱 、歌 舞等仪式,不仅使“梦幻”法得到神圣化,还得到有效 的普及(例 4 )。因 此 对 土 著 英 语 , w 的理解需要依 托“梦幻时代”“神灵祖先”“仪式”“图腾”等原型场景 相关的参与者之间的搭配关系。 2. 土著 英 语 story(历史、信仰、真实、真理) Arthur明确指出,澳大利亚英语中特指虚构故 事 的 story与原住民所理解的 story语义有相脖之 处①。理 解 土 著 英 语 story需要依托“梦幻”世 界 观 。 澳洲原住民相信神灵祖先给予他们神圣的土地 / 自 然 ,并创造了土地上的生命,然后又化作图腾栖息在 神圣土地上,保 佑 并 管 理 着 原 住 民 的 生 活 。每个人 都与“梦幻”图腾、与 土 地 血 脉 相 通 。在“梦幻”世界 观里,关 于 神 灵 祖 先 的 叙 事 都 是 真 实 的 叙 述 ,是历 史 ,并且是原住民一生的信仰。 (5) inArthur(p. 59) :: I hang onto this story all my life. My father tell me this story. My children can^t lose it. & (Neidjie, 1985) 译 :我一生坚守父亲让我追寻的“梦幻”信 仰 ,我 的孩子也不能抛却它。 (6) inArthur(p. 60) :“ Theywere dressed as all sorts of animals and birds, dressed to dance stories. & (Grawford, 1993) 译 :他们装扮成动物、鸟 儿 ,跳图腾叙事舞。 土著英语 story所激活的原型场景,是原住民通 过图腾舞蹈仪式、叙事再现祖先神灵的存在,延承原 住民的文化,是“真实的叙事”框 架 ,其中包涵“梦幻” 信仰、“梦幻”叙 事 、图腾舞蹈、祖先创世造物的丰功 伟绩等框架元素,因此与之搭配的框架元素词汇可 以有动词 hang onto, tell, dance等作为谓词,使之成 为可通过叙事舞蹈被传承,被 信 仰 的真实的“梦 幻 ” 叙 事 ,成为句中的受事者。与 土 著 英 语 story相关联 的参与者还包括名词 evidence等与事实相关的词 汇 ,共同支撑句子的情景事件的描述。如 : (7) in Arthur (p. 6 0 )::I;'m the Land commissioner who is going to be listening to your evidence, your stories . & ( GrawfordAmanbidii Land Claim, 1991) 译 :我是将要听你的证据和事实的土地局委员。 如以上实例所示,在 土 著 英 语 story场 景 里 ,澳 洲原住民相信神灵祖先给予他们神圣的土地 / 自然, 并创造了 土 地 上 的 生 命 ,然后又化作图腾栖息在神 圣土地上,保 佑 并 管 理 着 原 住 民 的 生 活 。“梦幻”故 事是原住民的信仰(例 5 ),每个人都与“梦幻”图腾、 与土地血脉相通,通过仪式、叙事再现祖先神灵的存 在 ,延承原住民的文化(例 6 )。在 “梦幻”世 界 观 里 , 关于神灵祖先的 story都 是 真 实 的 叙 述 ,是 历 史 (例 7 )。综 而 述 之 ,在 土 著 英 语 中 story有三个基本含 ① A R T H U R J M . A b o r ig in a l E n g li s h: c u ltu r a l s t u d y [ M ] . M e l b o u r n e: O x f o r d u n iv e r s it y p r e s s , 1 9 9 6 : 5 9 -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