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中国语文2017年第3期(总第378期) National social sclences Databa 试论“有加”的附缀化与“X有加”的构式化 张谊生 提要现代汉语“有加”分别是短语、动词与准后附缀。“有加”后附选择的倾向是:谓词“X 的及物性越高,就越有可能被附加;但随着附缀化日益成熟,这一倾向正在淡化。“X有加 构式除了充当谓语外,也可以充当定、状语和补语。“有加”的附缀化经历了从跨层短语到施 与动词,从动词谓语到后补附加,从参与类推到组建构式三个阶段。“有加”附缀化的渐趋成 熟,表现为结构转化、搭配泛化、语义虚化、语音弱化。“X有加”构式的特定表达功用体现 为:情态化的强调方式、多样化的表义倾向、互补化的对举格式 关键词有加演化后附缀强化构式 1.引言 在现代汉语略带书面色彩的语体中,“有加”经常出现在双音节谓词后面,组成“Ⅹ有加 四字格式;“有加”前面的“X”既可以是具体的行为,也可以是特定的性状。例如 (1)这不得不让你对她敬畏有加、刮目相看,并且由此看出她功底深厚,绝非浪得虚名 (2)随后是全体鞠躬,人人都鞠成九十度屈身,恭顺有加,大家一起向保育妈妈们致礼 据调查,“有加”前面的“X”,现代汉语早期大多还是具有对待义的动词,比如“关爱有加 体贴有加、赞赏有加、信任有加、呵护有加”等,发展到当下则已逐渐扩展到各种类别的性质形 容词,比如“殷勤有加、严厉有加、隆重有加、温柔有加、雍容有加”等。例如: (3)尽管国务院三令五申,一些地方向农民征收的税费仍繁杂有加,随意性大,透明度低。 (4)我看你们二位在一起很是般配俩人身体匀称面目清秀,女孩青春靓丽、漂亮有加。 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汉语词典,包括《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现代 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都没有收录“有加”①。那么,“有加”究竟是否已经词汇化,如果是 词,“有加”到底是动词还是形容词,或已虚化为程度副词抑或是准后附缀了呢?而“有”与 加”之间又是什么结构关系呢?本文的基本观点是,除了一部分“有加”还是粘着性的施与动 词外,随着表达方式的定型化,大部分四字格的“X有加”都已经固化成了表示强化功能的习 *本文曾在第八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2015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上宣读,根据与会专 家的意见,做了全面的修改。根据匿名审稿人前后两次详细而精到的意见,文稿又做了多方面的修正与改进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程度副词的生成、演化及其当代功能扩展的新趋势研究”(项目批准号:15BYY131)、教 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介词演化的规律、机制及其句法后果研究”(项目批准号:13YJA740079)专题成果之一,并 且获得“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的资助;对于所获得的各项帮助与资助,笔者谨表由衷的谢意。 ①《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和《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均收入了 成语“有加无已”,分别解释为“不断增加,没有停止”和“不断增加越发展越厉害”。 2017年第3期社会 National social sclences Databa
中国语文 2017年第 3期(总第 378期 ) 试论 “有加 ”的附缀化 与“ x 张 谊 生 有加 ”的构 式化 提要 现代汉语 “有加”分别是 短语 、动词 与准后附缀。“有加 ”后 附选择 的倾 向是 :谓词 “x” 的及物性越高 ,就越有可能被 附加 ;但 随着 附缀化 日益成熟 ,这 一倾 向正 在淡 化 。“x有 加 ” 构式除 了充 当谓语外 ,也可 以充 当定 、状语 和补语 。“有加 ”的附缀化经历 了从跨层 短语 到施 与动词,从动词谓语到后补附加 ,从参与类推到组建构式三个阶段。“有加”附缀化的渐趋成 熟,表现为:结构转化、搭配泛化、语义虚化、语音弱化。“x有加”构式的特定表达功用体现 为 :情态 化的强调方式 、多样 化的表义倾 向、互补化 的对举格式 。 关键词 有加 演 化 后附缀 强化 构 式 1.引 言 在现代汉语略带书面色彩的语体 中,“有加 ”经常出现在双音节谓词后面 ,组成“x有加” 四字格式 ;“有加 ”前面的“x”既可以是具体的行为 ,也可以是特定 的性状。例如 : (1)这不得不让你对她 墨直力』、刮目相看,并且由此看出她功底深厚,绝非浪得虚名! (2)随后是全体鞠躬 ,人人都鞠成九十度屈身,苤 查力』,大家一起向保育妈妈们致礼。 据调查 ,“有加”前面的“X”,现代汉语早期大多还是具有对待义的动词 ,比如“关爱有加 、 体贴有加 、赞赏有加 、信任有加、呵护有加”等 ,发展到 当下则 已逐渐扩展到各种类别 的性质形 容词 ,比如“殷勤有加 、严厉有加 、隆重有加 、温柔有加、雍容有加”等 。例如 : (3)尽管国务院三令五申,一些地方向农民征收的税费仍鏊 查办』,随意性大 ,透明度低。 (4)我看你们二位在一起很是般配,俩人身体匀称、面目清秀,女孩青春靓丽、漂亮有加。 迄今为止 ,几乎所有 的汉语词典 ,包括《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 7版 )和《现代 汉语规范词典》(第 3版)都没有收录“有加 ”①。那 么,“有加 ”究竟是否已经词汇化 ,如果是 词 ,“有加 ”到底是 动词还 是形容词 ,或 已虚化 为程 度副词抑或是准后 附缀 了呢?而“有 ”与 “加”之间又是什么结构关系呢?本文 的基本观点是 ,除了一部分“有加”还是粘着性 的施与动 词外 ,随着表达方式的定型化 ,大部分 四字格的“x有加 ”都 已经 固化成 了表示强化功能 的习 本文 曾在第八届 汉语语法化 问题 国际学 术讨 论会 (2015年 10月 ,中国人 民大 学 )上宣读 ,根 据与会 专 家 的意见 ,做 了全 面的修改 。根据 匿名审稿人前后两次详 细而精 到的意见 ,文稿 又做 了多方面 的修正与 改进 。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程度副词的生成、演化及其当代功能扩展的新趋势研究”(项 目批准号:15BYY131)、教 育部规 划基金项 目“介 词演化 的规律 、机制及其句法后果 研究”(项 目批准号 :13YJA740079)专题成果 之一 ,并 且获得“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的资助 ;对于所获得的各项帮助与资助,笔者谨表由衷的谢意。 ① 《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和《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均收入了 成语 “有加无 已”,分别 解释为“不 断增 加 ,没有停 止”和 “不断增加 ,越 发展 越厉害”。 2017年 第 3期 ·299·
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用性类推构式,其中的“有加”已经转化为强化程度的准后附缀了②。a 本着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原则,本文从附缀化( cliticization)、构式化的角度依次对“X有 加”进行考察。首先辨析“有加”的不同性质,描写后附缀“有加”的分布与特征;然后揭示“有 加”的历时发展,分析其附缀化的过程与后果,探究“X有加”的构式化趋势;最后探讨现代汉 语“X有加”的表义方式,揭示构式化的类推方式及其特定的表达功用 本文用例引自北大语料库及报刊、网络上的报道,例句全部注明出处(略有删节)。 2.“有加”的性质与类别 本节辨析“有加”的不同性质,分析附缀化“有加”所附“X”的构成与特征。 21“有加”的不同性质与类别 由于语言发展、演化的滞留以及新、旧形式的并存,现代汉语中至今还保留着附缀化之前 遗留下来的短语“有加”与动词“有加”。 述宾短语“有加”的“加”,表示“增加”或“加法”,这类用法的“有加”,在现代汉语中出现 频率并不高,而且通常都要与表示“减法”的“减”对举、并存。例如 (5)具体措施是很难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这里用得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个成语,花样可以翻新,形 式可以变幻,会在不知不觉中减中有加,穿新鞋走老路。(2000年《人民日报》) (6)增加房地产的科技含量可以在软和硬技术两方面做文章,在成本上有加也有减,不一定就是增加了 总造价。(《品质时代多位专家畅谈科技地产》2015-07-29中国住宅产业网) 施与动词“有加”,分布于“N”之后意为“有所增加”③,大多前加频率状语。例如 (7)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坟人黑发变成白发,挺直的腰杆弯了下来,然而,坟上的新土年年有加。 (1996年7月《人民日报》) (8)孟宪杰已由镇委书记升为山东省章丘市市长了,其政务繁忙日甚一日,工作担子屡屡有加。(1996 年4月《人民日报》) 至于分布在“V/A后面的“有加”,少数还是施与动词,大部分已是准后附缀了(分析详 后)。需要鉴别的是,并不是所有N有加”的“有加”都是施与动词,其实,由于受到“有加”附 缀化因素的制约,有相当一些“N有加”的“有加”,也已有后附缀化的倾向。例如 (9)事实上,正是这种坚定不移的纠风决心,才让广大网友对《折兵》文章好感有加、纷纷留言夸好。 (《网友为啥热议“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2008-04-18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0)参赛各队虽然对拥有姚明、王治郅、巴特尔三大中锋的中国队好评有加,但通过预赛可以看出,中 国大学生男篮只能算是“半支队伍”。(新华社2001年8月《新闻报道》) “好感有加、好评有加”都是针对“对NP”加以论述的关涉性谓语,“好感、好评”在此都已 经陈述化了,相当于“很有好感、极具好评”。总之,只有那些在特定语境中,前面的“N”还没 有陈述化的“有加”,才还是动词。当然,也存在着依违两可的情况。例如: (11)已届花甲之年的天津劝业场,如今辉煌依旧,风采有加。(1994年《市场报》) 2关于附缀( clitic)的性质和作用,请参看 Zwicky和 Pullum(1983)、 Zwicky(1985)与刘丹青(2008)的研 究,以及张谊生(20102014)、张斌(2013)的相关论述。 ③动词“有加”也可以用在数量短语后,相当于“有余”。比如:一些网民砖也拍了,水也灌了,可岁月也 不饶人,转眼两年有加,当时网民所拍的所有问题,老郑所带领的汕尾政府究竟去落实了多少件呢?(《网民 声音能获几成认可?》203-03-24汕头市民网)如何用英语通过这些通行全球的考试才是各专业人才的大问 题,一旦证书考到手,身价立刻就上浮数倍有加。(《英语统江湖》2005-4-18东方教育)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Dalaba
用性类推构式 ,其中的“有加 ”已经转化为强化程度的准后附缀 了②。 本着共时与历时相结合 的原则 ,本文从 附缀化 (cliticization)、构式化 的角 度依次对 “x有 加”进行考察。首先辨析 “有加”的不 同性质 ,描写后附缀“有加 ”的分布与特征 ;然后揭示“有 加”的历时发展 ,分析其附缀化 的过程与后果 ,探究“X有加”的构式化趋势 ;最 后探讨 现代汉 语“x有加”的表义方式,揭示构式化的类推方式及其特定 的表达功用 。 本文用例引 自北大语料库及报刊 、网络上的报道 ,例句全部注明出处(略有删节)。 2.“有加”的性质与类别 本节辨析 “有加”的不同性质 ,分析附缀化“有加”所 附“x”的构成与特征。 2.1“有加”的不同性质与类别 由于语言发展 、演化的滞 留以及新、旧形式的并存 ,现代汉语 中至今还保 留着 附缀化之前 遗留下来 的短语“有加 ”与动词“有加”。 述宾短语 “有加”的“加”,表示 “增加”或“加法”,这类用法的“有加”,在现代汉语 中出现 频率并不高 ,而且通常都要与表示 “减法”的“减”对举 、并存 。例如 : (5)具体措施是很难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这里用得上“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这个成语 ,花样可以翻新 ,形 式可以变幻 ,会在不知不觉中减中有加 ,穿新鞋走老路。(2000年《人民日报》) (6)增加房地产的科技含量可以在软和硬技术两方面做文章,在成本上壹地也查 ,不一定就是增加了 总造价。(《品质时代多位专家畅谈科技地产)2015—07—29中国住宅产业网) 施与动词“有加”,分布于“N”之后意为“有所增加”③,大多前加频率状语 。例如 : (7)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坟人黑发变成 白发,挺直的腰杆弯 了下来,然而 ,坟上 的塞哇 年年壹 。 (1996年 7月《人民日报》) (8)孟宪杰已由镇委书记升为山东省章丘市市长了,其政务繁忙 日甚一 日,工作圭旺 屡屡壹 。(1996 年 4月《人民日报》) 至于分布在“V/A”后面的“有加”,少数还是施与动词 ,大部分 已是准后 附缀 了(分 析详 后)。需要鉴别的是 ,并不是所有“N有加 ”的“有加 ”都是施与动词 ,其实 ,由于受到 “有加 ”附 缀化因素的制约,有相当一些 “N有加”的“有加”,也 已有后附缀化的倾向。例如 : (9)事实上,正是这种坚定不移的纠风决心,才 广大网友对《折兵》文章妊蹙查力』、纷纷留言夸好。 (《网友为啥热议“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 ”’?)2oo8-on-18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0)参赛各队虽然过拥有姚明、王治郅、巴特尔三大中锋的中国队赶迁查力』,但通过预赛可以看出,中 国大学生男篮只能算是“半支队伍”。(新华社 2001年 8月《新闻报道》) “好感有加 、好评有加”都是针对 “对 NP”加 以论述的关涉性谓语 ,“好感 、好评 ”在此都已 经陈述化了 ,相当于“很有好感 、极具好评 ”。总之 ,只有那些在特定语境 中,前 面的“N”还没 有陈述化的“有加”,才还是动词。当然 ,也存在着依违两可 的情况 。例如 : (11)已届花甲之年的天津劝业场,如今辉煌依旧,风采有加。(1994年《市场报》) ② 关于附缀(elitie)的性质和作用 ,请参看 Zwicky和 Pullum(1983)、Zwicky(1985)与刘丹青(2008)的研 究 ,以及 张谊 生 (2010、2014)、张斌 (2013)的相关 论述 。 ③ 动词“有加”也可以用在数量短语后,相当于“有余”。比如:一些网民砖也拍了,水也灌了,可岁月也 不饶人,转眼两年有加,当时网民所拍的所有问题 ,老郑所带领的汕尾政府究竟去落实了多少件呢?(《网民 声音能获几成认可?12013-03—24汕头市民网)如何用英语通过这些通行全球的考试才是各专业人才的大问 题,一旦证书考到手,身价立刻就上浮数倍有加。(《英语统江湖)2005—4—18东方教育) . 300· 中 国 语 文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 (12)我更加羞涩,不敢抬头看他的眼,可心里已经甜蜜如花儿般。他就是我心中理想的白马王子,英俊 潇酒,风度有加。(《初恋你是我的小苹果》2015-10-17《扬子晚报》) 上面两个“有加”分析为动词与准后附缀,似乎都可以,只是“风度”比“风采”的陈述化倾 向略强些,因为“辉煌依旧”还是个主谓短语,而“英俊潇洒”已是个谓词性联合短语了。既然 本文主要研究准后附缀“有加”及其四字格的构式化“X有加”,所以,除非为了探究“有加 生成、发展及其附缀化,否则,短语与动词“有加”均不在下文讨论之列 22“X有加”的分布与用法 由于“加”具有“施加”和“增加”的语义积淀,即使“有加”已经趋向附缀化,“X有加”的典 型分布还是经常与“对N”一起充当谓语。例如 (13)他的精湛球艺博得全场观众的喝彩,日本球迷们更是对他喜爱有加,不停地呼喊他的名字,一时 间,前圆真圣似乎成了英雄。(1996年3月《人民日报》) (14)伊维奇还对中国足球恭维有加,他说……(新华社2004年9月《新闻报道》) 对N”之后的“X”多为对待义动词,而没有关涉义的性质形容词“X"”,其构成的“X有加” 大多单独充当谓语表程度。例如: (15)虽然其中侯英超、范瑛与德国选手的比赛,惊险有加,但蔡振华总教练认为“这还算是正常的”。 (新华社2003年5月《新闻报道》) (16)这天参赛的共有6头牦牛,个个膘肥体壮,威猛有加。(新华社2003年9月《新闻报道》) 值得注意的是,像“禁不住感叹有加”和“需要恩爱有加”之类的,也都是状中短语。例如: (17)当看到座座严整的军营和稳定繁荣的香港后,将军禁不住感叹有加,他说:“自然,在她的背后,有 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作为支撑。”(1998年《人民日报》) (18)甲亢患者心情易激动,要多加忍让,心情的好坏对甲亢病情影响很大,所以,夫妻两人需要恩爱有 加,共同合理治疗甲亢。(《甲亢的女孩能生小孩吗?》2013-10-30,39健康网) 蔡不住”已有副词化倾向,“需要”受“须要”感染,也有副词化倾向,所以,都是状语。随 着“X有加”构式的渐趋定型化,一起充当定语、状语的比率,也开始日渐增多。例如: (19)顺着退潮后裸露出来的大片平坦而细腻的沙滩向海里走,想用双脚和身体去触摸看起来温柔有加 的夜潮。(1998年《人民日报》) (20)剖腹之后,大伙发现里面有一对袖珍型的白髯公公,相互在那儿打躬作揖,并且礼貌有加地向对方 说:“您先请吧!老哥哥,您先请吧!”(《读者》合订本) 作为谓词性短语,一些性状化的“X有加”,还可以充当“得”后的组合式补语。例如 (21)黄宗江爱戏,爱得痴狂有加,忘乎所以。(晓田《黄家四兄妹相聚〈大栅栏)》) (2)她还是像从前一样,每一样东西都替他收拾得整齐有加,还是跟从前一样,只会默默地做她该做的 事。(《豪门惊梦》2014-09-12天天小说网) 特定情况下,有些“X有加”也可以充当指称化的主、宾语,只是现在还较少这样用。例如 (23)如今随着城镇独生子女的增多,对孩子宠爱有加自不待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要啥有啥成了习 惯。(1998年《人民日报》) (24)李慧芳对女儿也始终做到关爱有加,对她的教育也丝毫不懈怠,但她对于自己却要求严格勤俭节 约,任劳任怨,丝毫不求回报。(《第二届“十佳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2012-09-20临安网) 2.3选择倾向与语义特征 附缀化“有加”的基本分布都是位于双音节谓词后面,但就“有加”的选择倾向看,由于语 义积淀的效应,谓词“X”的及物性越高,就越有叮能被附加。细究起来,从所附谓词“X”的语 义倾向看,这些谓词大都是具有[+对待][+积极]语义特征的双音节动词,譬如“褒扬、呵护 207年第3期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Datal
(12)我更加羞涩 ,不敢抬头看他的眼,可心里已经甜蜜如花儿般。他就是我心中理想的白马王子,墓 潇洒,风度有加。(《初恋,你是我的小苹果)2o15—10-17(扬子晚报》) 上面两个 “有加”分析为动词与准后 附缀 ,似乎都可以,只是 “风度”比“风采 ”的陈述化倾 向略强些 ,因为“辉煌依 旧”还是个主谓短语 ,而“英俊潇洒”已是个谓词性联合短语 了。既然 本文主要研究准后附缀“有加”及其 四字格 的构式化“x有加”,所 以 ,除非为 了探究“有加”的 生成 、发展及其 附缀化 ,否则 ,短语与动词“有加”均不在下文讨论之列 。 2.2“x有加”的分布与用法 由于“加”具有“施加”和“增加”的语义积淀 ,即使“有加”已经趋 向附缀化 ,“x有加”的典 型分布还是经常与“对 N”一起充当谓语。例如 : (13)他的精湛球艺博得全场观众的喝彩,日本球迷们更是 丝矗爱查力』,不停地 呼喊他的名字,一时 间,前圆真圣似乎成 了英雄 。(1996年 3月《人 民 日报 》) (14)伊维奇还对中国足球恭维有加,他说……(新华社 2004年 9月《新闻报道》) “对 N”之后的“x”多为对待义动词 ,而没有关涉义 的性质形容词“x”,其构成 的“x有加 ” 大多单独充当谓语表程度。例如 : (15)虽然其中侯英超、范瑛与德国选手的比赛 , 险查由』,但蔡振华总教练认为“这还算是正常的”。 (新华社 2003年 5月《新闻报道》) (16)这天参赛的共有 6头牦牛 ,个个膘肥体壮 , 堑直 。(新华社 2003年 9月《新闻报道》) 值得注意的是 ,像“禁不住感叹有加”和“需要恩爱有加”之类的,也都是状中短语 。例如 : (17)当看到座座严整的军营和稳定繁荣的香港后 ,将军禁不住感叹有加 ,他说:“自然,在她的背后,有 一 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作为支撑。”(1998年《人民日报》) (18)甲亢患者心情易激动,要多加忍让,心情的好坏对 甲亢病情影响很大,所以,夫妻两人重噩星爱直 加 ,共同合理治疗甲亢。(《甲亢的女孩能生小孩吗?12013-10-30,39健康网) “禁不住 ”已有副词化倾向 ,“需要”受“须要”感染 ,也有 副词化倾 向 ,所以 ,都是状语。随 着“x有加”构式的渐趋定型化 ,一起充当定语 、状语的比率 ,也开始 13渐增多。例如 : (19)顺着退潮后裸露出来的大片平坦而细腻的沙滩向海里走,想用双脚和身体去触摸看起来 查力』 盟壅塑。(1998年《人民日报》) (20)剖腹之后 ,大伙发现里面有一对袖珍型的白髯公公 ,相互在那儿打躬作揖 ,并且 貌有力』地向对直 说:“您先请吧 !老哥哥 ,您先请吧 !”(《读者》合订本) 作为谓词性短语 ,一些性状化 的“x有加”,还可以充当“得”后的组合式补语 。例如 : (21)黄宗江爱戏,爱得痴狂有加 ,忘乎所以。(晓田《黄家四兄妹相聚(大栅栏)》) (22)她还是像从前一样 ,每一样东西都替他蝗捡得整左直力』,还是跟从前一样 ,只会默默地做她该做的 事 。(《豪 门惊梦12014-09-12天天小说 网) 特定情况下 ,有些“x有加”也可以充当指称化的主、宾语 ,只是现在还较少这样用。例如: (23)如今随着城镇独生子女的增多,对孩子塞墨查力』自丕签壹,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要啥有啥成了习 惯 。(1998年《人 民 日报》) (24)李慧芳对女儿也始终 到 爱查力』,对她的教育也丝毫不懈怠,但她对于 自己却要求严格,勤俭节 约,任劳任怨,丝毫不求回报。(《第二届“十佳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12012-09-20临安网) 2.3选择倾 向与语义特征 附缀化“有加”的基本分布都是位于双音节谓 词后面 ,但就 “有加”的选择倾 向看 ,由于语 义积淀的效应 ,谓词“x”的及物性越高 ,就越有可能被 附加 。细究起来 ,从所附谓词“x”的语 义倾向看 ,这些谓词大都是具有 [+对待][+积极 ]语义特征 的双音节动词 ,譬如 “褒扬 、呵护、 2017年第 3期 ·301-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勉励、赞赏、慰勉、恩宠、推崇、敬重、崇拜”等。例如 体例上总都有“人物传”一项,即有选择地记述本地一个时期内的各个方面的著名人物的生 平事迹,其中对那些优秀人物更是褒扬有加。(1994年第4季度《人民日报》) (26)美国前任贸易代表卡拉·希尔斯女士、现任贸易代表坎特先生,都对她推崇有加,称她“既是国家 利益坚定的维护者,又是坚韧的谈判者”。(1994年《报刊精选》08) 再比如,同样是“爱”,“爱”类动词的关涉度越强,被“有加”附加的频率也就越高。例如 (27)做父母、祖父母的,对他们疼爱有加,总是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生活要求,唯恐“委屈”了他们,真 是要星星不给摘月亮。(1995年11月《人民日报》) (28)祖斐见她惊惶失措,反而放下心来,这分明是个业余者,祖斐一向对女同胞友爱有加,便放她一马, 急步走开。(亦舒《异乡人》 看似这些“爱”类动词都可以后附“有加”组成“X有加”格式,其实“爱”类动词后面附加 有加”的频率差异极大。下面是“人民网”中各个“爱”类动词后附“有加”的用频④ 表 疼爱7013宠爱4553关爱3846珍爱2201钟爱1362偏爱811 怜爱507厚爱456涮爱160慈爱 60亲爱 57友爱 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有加”附缀化的日益定型,在当代汉语中,这种搭配选择限制正在 逐渐淡化。比如,同样是表示“热情”,从陈述对待义已逐渐扩展到强调性状义,随着对待义的 弱化和关涉对象的消失,二价形容词“热情”也逐渐转向一价。例如 (29)虽然旅行社对“十一”黄金周旅游保持低调,认为不会有“井喷”,但上海的航空、铁路部门对黄金周 依然热情有加。(新华社2003年9月《新闻报道》) (30)而外国客人夸赞最多的正是利泰人,说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的服务人员,都是训练有素,精 明能干,待客彬彬有礼,热情有加,令仪令色,这是最令他们感到亲切的。(1998年《人民日报》) 不但没有任何关涉义的心理动词可以附加“有加”,状态形容词也都可以被后附。例如: (31)员工拾金不昧再塑景区正能量,让游客失主感动有加。(《呀诸达再塑“正能量”寻返万元财物感动 失主》2014-11-25海南视窗) (32)30万元,90%的京城个体书摊以此作为进货首选渠道,生意红火有加。(1994年《市场报 当然,这类搭配扩展化的“X有加”,在北大语料库和人民网中出现频率都还不太高。 总之,现代汉语“X有加”格式已经可以充当各种句法成分,包括修饰性、限制性甚至指称 性成分,这充分表明“有加”的附缀化乃至“X有加”的构式化,现在已经趋向于成熟了。 3.“有加”的发展与演化 本节从历时的角度分析和揭示“有加”的附缀化倾向以及“X有加”的构式化。 3.1从跨层短语到施与动词 从“有加”的源义来看,“有”是“具有而存在”,“加”是“施与而增加”。一开始“加”不是 有”的直接成分,“加Y”才是“有”的宾语。例如 ④需要说明的是,在人民网中同一篇报道出现在不同的媒体和网站上,有时会在语料中重复出现,所 以,表中的数词并不是严格、精确的用频但是,由于同一文稿重复出现的现象,对各个动词都是一样,所以总 体的频率差异还是能够说明问题的。其实,表中的频率差异也不是绝对的,比如,从词义来看,“溺爱”的关涉 度并不比“珍爱、钟爱、怜爱、厚爱”低,只是受到搭配对象的限制,出现频率相对要低一些 中国语文 Natonal social sciences Databa
勉励 、赞赏 、慰勉 、恩宠、推崇 、敬重 、崇拜”等。例如 : (25)在内容体例上总都有“人物传”一项,即有选择地记述本地一个时期内的各个方面的著名人物的生 平事迹 ,其中对那些优秀人物更是褒扬查力』。(1994年第 4季度《人民日报》) (26)美国前任贸易代表卡拉 ·希尔斯女士、现任贸易代表坎特先生 ,都对她推崇有加,称她“既是国家 利益坚定 的维护者 ,又是 坚韧的谈判者 ”。(1994年《报刊精选》08) 再 比如 ,同样是“爱”,“爱 ”类动词的关涉度越强 ,被“有加 ”附加的频率也就越高。例如 : (27)做父母 、祖父母 的 ,对他们疼爱有加 ,总是 千方百计地满足孩 子的生活要求 ,唯恐 “委屈 ”了他 们 ,真 是要 星星不给摘月亮 。(1995年 11月《人 民 日报》) (28)祖斐见她惊惶失措,反而放下心来,这分明是个业余者,祖斐一向对女同胞 爱查力』,便放她一马 , 急步走开。 (亦舒《异乡人》) 看似这些“爱”类动词都可以后附“有加”组成 “x有加”格式 ,其实“爱”类 动词后 面附加 “有加”的频率差异极大 。下面是“人 民网”中各个“爱”类动词后附“有加 ”的用频④: 表 1 疼爱 7013 宠爱 4553 关爱 3846 珍爱 220l 钟爱 1362 偏爱 8l1 怜爱 507 厚爱 456 溺爱 160 慈爱 _ 60 亲爱 r 57 友 爱 l 从发展的角度看 ,随着“有加”附缀化的 日益定型 ,在 当代汉语 中,这种搭配选择限制正在 逐渐淡化 。比如 ,同样是表示“热情”,从陈述对待义已逐渐扩展到强调性状义 ,随着对待义 的 弱化和关涉对象的消失 ,二价形容词“热情 ”也逐渐转 向一价 。例如 : (29)虽然旅行社对“十一”黄金周旅游保持低调 ,认为不会有“井喷”,但上海的航空、铁路部门过黄金周 依然 监查地。(新华社 2003年 9月《新闻报道》) (30)而外国客人夸赞最多的正是利泰人,说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的服务人员 ,都是训练有素,精 明能干 ,待客彬彬有礼 ,热情有加 ,令仪令色 ,这是最令他们感到亲切的。(1998年《人民日报》) 不但没有任何关涉义的心理动词可 以附加“有加”,状态形容词也都可以被后附。例如 : (31)员工拾金不昧再塑景区正能量 ,让游客失主感 有加。(《呀诺达再塑“正能量”寻返万元财物感动 失主》2014—11—25海南视窗) (32)30万元,90%的京城个体书摊以此作为进货首选渠道 ,生意红 直力』。(1994年《市场报》) 当然 ,这类搭配扩展化的“x有加”,在北大语料库 和人民网中出现频率都还不太高 。 总之 ,现代汉语“x有加”格式 已经可以充当各种句法成分 ,包括修饰性 、限制性甚至指称 性成分 ,这充分表 明“有加 ”的附缀化乃至“x有加 ”的构式化 ,现在已经趋 向于成熟了。 3.“有加”的发展与演化 本节从历时的角度分析和揭示“有加”的附缀化倾 向以及 “x有加”的构式化。 3.1从跨层短语到施与动词 从“有加 ”的源义来看 ,“有”是“具有而存在”,“加 ”是 “施与而增 加”。一开始“加 ”不是 “有”的直接成分 ,“加 Y”才是“有”的宾语 。例如 : ④ 需要说明的是,在人民网中同一篇报道出现在不同的媒体和网站上 ,有时会在语料中重复出现,所 以 ,表 中的数词并不是 严格 、精确 的用频 ,但是 ,由于同一 文稿 重复 出现的现象 ,对 各个动 词都是 一样 ,所 以总 体 的频率差 异还是能够说 明问题 的。其实 ,表 中的频率差异也不 是绝对 的,比如 ,从词 义来 看 ,“溺爱 ”的关 涉 度并不 比“珍爱 、钟爱 、怜爱 、厚爱 ”低 ,只是 受到搭配对象 的限制 ,出现频 率相对要低一 些 。 · 302· 中 国 语 文
(33)其君之举也,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举不失德,赏不失劳。老有加惠旅有施舍。君子小人,物 有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礼不逆矣。(《左传·宣公十二年》) (34)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 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管子·小匡》) 由于凑成四字格的需要,“有+加Y”的表达方式导致了跨层的“有+加”经常共现。例如 (35)元帝嘉美其义,赐钱五万。掖庭见亲,有加赏赐,属其人勿众谢。示平恶偏,重失人心,赏赐节约 (《汉书·王嘉传》 (36)当见赏良能,有加宠授,饰兹簪带,置彼周行;而欲远慕卷舒,用怀愚智,既知益之为累,爱悟满则辞 多,高蹈风尘,良所钦挹。(《全梁文》卷五十) 作为及物动词,“加”本来都可以直接带上宾语“Y”,但由于凸显表达的需要以及音步的 制约,“加”的支配对象“Y”,也可以出现在“有加”的前面充当主语,由“Y”变成了“X”,从而构 成了“X有加”类主谓短语。例如 (37)亲兄之子西乡而击,今吴又见告矣。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如是,况莫大诸 侯,权力且十此者乎!(西汉·贾谊《治安策》) (38)公车徽士豫章徐孺子,比为太尉黄琼所辟,礼文有加。(东汉·应劭《风俗通义》) 有加”的对象本来是“德泽、礼文”,但由于表达的需要,都被提到了前面。从晚唐到明 初,后置连用跨层构造“有加”开始词汇化,逐渐成为表示或强调对某种现象予以“施加”或“增 加”的施与义动词。例如: (39)祖镇乃皇朝襄城令,赠魏州刺史;本于孝悌,率礼有加;饰以文章,象贤增美。(周绍良赵超编《唐 代墓志汇编续集》) (40)太后自虏归,云,某年月日,虏人待之,礼数有加;至某年月,又加礼;又某年月,又甚厚。(南宋·朱 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 (41)此后伉俪弥笃,恩礼有加。次年,即特旨建储,人心大定,去冬弥天疑谤,一旦冰释。(明·沈德符 《野获编·宫闹·今上笃厚中宫》) 动词“有加”的陈述对象“X”:名词大多具有礼遇义,谓词多数具有赐予义。发展至此,直 接充当谓语的施与义动词“有加”已基本形成,四字格“X有加”的用法也已趋于定型 32从动词谓语到准后附缀 从晚唐到明清,随着“X有加”进一步定型,动词“有加”开始逐渐向后附缀转化。根据 Zwicky& Pullum(1983)与刘丹青(2008:547-564)的研究,所谓附缀( clitic),主要就是指失去 语音独立性、必须依附于一个独立的词的句法上仍具有词的地位(而非词内语素)的成分,也 可以称“语缀、附着词、词组尾”等。本文认为,“有加”从跨层短语到施与动词,最终转化为准 后附缀,其转变过程与相应标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结构转化搭配泛化、语义虚化、语音弱 化 首先,结构转化是指“X”与“有加”的结构,由主谓陈述转化为后补附加—句子的谓语 核心或者说基本表述重心,逐渐从由“有加”充当转到了主要由前面的宿主(hst)“X”来承担 了。这类用法的“有加”,已经逐渐失去了可以自由组配的动词性功能。请比较 (42)幸生于公家,今十九年矣。身厌罗绮,口穷甘鲜。宠待有加,荣亦甚矣。况国家建极,庆且无疆。 此即违天,理当尽弭。(唐·袁郊《红线传》) (43)乃夜纵之,迨旦皆割馘而至。后主喜之,赏赐有加。于是再遺之,而不复至矣。(北宋·龙衮《江南 野史》卷三) (44)又十许年而新建为漕帅则吴夫人殁矣,追念沙氏不置,复招致淮阴署中,宠待有加。(明·沈德符 017年第3期 出字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National social sclences Databa
(33)其君之举也 ,内姓选于亲 ,外姓选于旧。举不失德 ,赏不失劳。老查力』惠,旅有施舍。君子小人,物 有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 ,礼不逆矣。(《左传 -宣公十二年》) (34)鲍叔辞 日:“臣,君之庸臣也 。君直 力』基于其 臣 ,使 臣不 冻饥 ,则 是君之 赐也 。若 必治 国家 ,则非 臣 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管子 ·小匡》) 由于凑成 四字格的需要 ,“有+加 Y”的表达方式导致 了跨层的“有+an”经常共现。例如 : (35)元 帝嘉美其义 ,赐钱五万 。掖庭 见 亲 ,有 加赏 赐 ,属 其人 勿众谢 。示 平恶偏 ,重 失人 心 ,赏赐节 约 。 (《汉书 ·王嘉传》) (36)当见赏良能,有加宠授,饰兹簪带,置彼周行 ;而欲远慕卷舒 ,用怀愚智 ,既知益之为累,爰悟满则辞 多 ,高蹈风尘 ,良所钦挹 。(《全梁文 》卷五十 ) 作为及物动词 ,“加”本来都可 以直接带上宾语“Y”,但 由于凸显表达 的需要 以及音步的 制约 ,“加 ”的支配对象“Y”,也可以出现在“有加”的前面充当主语 ,由“Y”变成了“x”,从而构 成了“x有加”类主谓短语。例如 : (37)亲兄 之子西乡而击 ,今吴 又见 告 矣。天子 春秋 鼎盛 ,行 义未 过 ,德泽有 加焉 ,犹 尚如是 ,况 莫 大诸 侯 ,权力且十此者乎 !(西汉 ·贾谊《治安策》) (38)公车徵士豫章徐孺子,比为太尉黄琼所辟,礼文有加。(东汉 ·应劭《风俗通义》) “有加”的对象本来是 “德泽、礼文 ”,但 由于表达 的需要 ,都被 提到了前面。从 晚唐到 明 初 ,后置连用跨层构造 “有加”开始词汇化 ,逐渐成为表示或强调对某种现象予以“施加”或“增 加”的施与义动词 。例如 : (39)祖镇乃皇朝襄城令 ,赠魏州刺史;本于孝悌 ,室 查力』;饰以文章,象贤增美。(周绍良 赵超编《唐 代墓志汇编续集》) (4O)太后 自虏归,云,某年月 日,虏人待之, 查力』;至某年月,3LJnSL;又某年月,又甚厚。(南宋 ·朱 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一) (41)此后伉俪弥笃 ,垦 查方』。次年,即特旨建储,人心大定 ,去冬弥天疑谤 ,一旦冰释。(明 ·沈德符 《野获编 ·宫 闱 ·今上笃 厚中宫》) 动词“有加”的陈述对象“x”:名词大多具有礼遇义 ,谓词多数具有赐予义。发展至此 ,直 接充 当谓语 的施与义动词“有加”已基本形成 ,四字格“x有加”的用法也 已趋于定型 。 3.2从动词谓语到准后附缀 从晚唐到明清 ,随着 “x有加”进一步定型 ,动词 “有加”开始逐渐 向后 附缀转化 。根据 Zwicky& Pullum(1983)与刘丹青 (2008:547-564)的研究 ,所谓附缀(clitic),主要就是指失去 语音独立性 、必须依附于一个独立 的词 的句法上仍具有词的地位 (而非词内语 素)的成分 ,也 可以称“语缀 、附着词 、词组尾”等。本文认为 ,“有加 ”从跨层短语到施与动词 ,最终转化为准 后附缀 ,其转变过程与相应标识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结构转化 、搭配泛化 、语义虚化 、语音弱 化 。 首先 ,结构转化是指“x”与 “有加 ”的结构 ,由主谓陈述转化 为后补 附加——句子的谓 语 核心或者说基本表述重心 ,逐渐从由“有加”充 当转到了主要 由前面的宿主 (host)“X”来承担 了。这类用法的“有加”,已经逐渐失去了可以 自由组配的动词性功能。请比较 : (42)幸 生于公家 ,今 十九 年矣 。身 厌罗 绮 ,口穷 甘鲜 。宠待有 加 ,荣 亦甚 矣 。况 国家 建极 ,庆且 无疆 。 此即违天,理当尽弭。(唐 ·袁郊《红线传》) (43)乃夜纵之,迨旦皆割馘而至。后主喜之,堂竖直加 。于是再遣之,而不复至矣。(北宋 ·龙衮《江南 野史》卷三) (44)又十许年而新建为漕帅,则吴夫人殁矣,追念沙氏不置,复招致淮阴署中,宠待有加。(明 ·沈德符 2017年第 3期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