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各种卧位实验3实验类型基本操作训练学时开出时间第二学期2人计划每组人数现有每组人数4~5人实验的目的:1协助病人增加身心舒适,达到完全休息的目的。2降低关节的压力和活动限制,维持正常的功能位置。3促进体位引流。4使胸部扩张,改善呼吸困难。5避免皮肤长期受压,预防压疮的发生。6协助检查及治疗。7矫正胎位不正及治疗子宫后倾。实验的内容:去枕仰卧位:休克卧位:屈膝仰卧位:侧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俯卧位:头低脚高位:头高脚低位:膝胸位:截石位: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操作要点:注意病人安全,保持病人舒适的功能体位。注意节力原则。注意事项:1卧床姿势应尽量符合人体力学的要求,将体重平均分配到身体的负重部位,维持关节处于正常的功能位置。2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两小时更换体位。3病人身体各部位每天应活动,改变卧位时做关节活动范围练习(禁忌症除外)。4适当的遮盖病人的身体,保护病人隐私,促进病人身心舒适。主要仪器设备序号数量金额购置日期主要设备名称规格型号1107602002.1护理人模型2床垫102mx0.9mx10cm310床褥2mx0.9m4棉胎102.1mx1.6m5枕心(大、中、小)600.6mx0.4m6枕套0.65mx0.45m607被套2.3mx1.7m10810大单2.5mx1.8m9病床2mx0.9m1014002000.1注:实验类型包括:①基本操作训练②验证性实验③综合性实验④设计性实验③开放实验③其它类型实验6
6 二 各 种 卧 位 实 验 实验类型 基本操作训练 学时 3 开出时间 第二学期 计划每组人数 2 人 现有每组人数 4~5 人 实验的目的:1 协助病人增加身心舒适,达到完全休息的目的。 2 降低关节的压力和活动限制,维持正常的功能位置。 3 促进体位引流。 4 使胸部扩张, 改善呼吸困难。 5 避免皮肤长期受压,预防压疮的发生。 6 协助检查及治疗。 7 矫正胎位不正及治疗子宫后倾。 实验的内容:去枕仰卧位:休克卧位:屈膝仰卧位:侧卧位:半坐卧位: 端坐位:俯卧 位:头低脚高位:头高脚低位:膝胸位:截石位: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操作要点:注意病人安全,保持病人舒适的功能体位。注意节力原则。 注意事项:1 卧床姿势应尽量符合人体力学的要求,将体重平均分配到身体的负重部位, 维持关节处于正常的功能位置。 2 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两小时更换体位。 3 病人身体各部位每天应活动,改变卧位时做关节活动范围练习(禁忌症除外)。 4 适当的遮盖病人的身体,保护病人隐私,促进病人身心舒适。 主要仪器设备 序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金额 购置日期 1 护理人模型 10 760 2002.1 2 床垫 2mx0.9mx10cm 10 3 床褥 2mx0.9m 10 4 棉胎 2.1mx1.6m 10 5 枕心(大、中、小) 0.6mx0.4m 60 6 枕套 0.65mx0.45m 60 7 被套 2.3mx1.7m 10 8 大单 2.5mx1.8m 10 9 病床 2mx0.9m 10 1400 2000.1 注:实验类型包括:①基本操作训练 ②验证性实验 ③综合性实验 ④设计性实验 ⑤开 放实验 ⑥其它类型实验
三搬运病人实验(一)协助病人更换卧位法2实验类型基本操作训练学时开出时间第二学期计划每组人数2人现有每组人数4~5人实验的目的:1翻身法:(1)协助不能起床的病人变换姿势,使病人舒适。(2)使身体各部位肌肉轮换承受身体的重量,减轻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预防压疮发生。(3)减少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关节畸形等。(4)便于治疗和护理。2移向床头法:协助滑向床尾而不能自已移动的病人移向床头,使病人卧位舒适,实验的内容:1翻身侧卧法2移向床头法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操作要点:注意病人安全,保持病人舒适的功能体位。注意节力原则。注意事项:1协助病人翻身或移动病人时不可拖拉,以免擦伤皮肤。2翻身间隔时间,视病情及局部皮肤受压情况而定如发现皮肤发红或破损应及时处理,增加翻身次数。做好交接班。3若病人身上带有多种导管,应注意保护导管畅通。4为手术后病人翻身时,应注意保护伤口:颅脑手术后不可剧烈翻动头部,头部不能卧于患侧:带有牵引的病人,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5应注意节力原则,减轻疲劳,防止发生自身损伤主要仪器设备序号主要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金额购置日期T10护理模型人7602002.1210床垫2mx0.9mx10cm310床褥2mx0.9m4棉胎102.1mx1.6m5100.6mx0.4m枕心610枕套0.65mx0.45m710被套2.3mx1.7m810大单2.5mx1.8m91014002000.1病床2mx0.9m注:实验类型包括:①基本操作训练②验证性实验③综合性实验④设计性实验③开放实验③其它类型实验7
7 三 搬 运 病 人 实 验 (一)协助病人更换卧位法 实验类型 基本操作训练 学时 2 开出时间 第二学期 计划每组人数 2 人 现有每组人数 4~5 人 实验的目的: 1 翻身法:(1)协助不能起床的病人变换姿势,使病人舒适。 (2)使身体各部位肌肉轮换承受身体的重量,减轻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预防压疮发生。 (3)减少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关节畸形等。 (4)便于治疗和护理。 2 移向床头法:协助滑向床尾而不能自己移动的病人移向床头,使病人卧位舒适。 实验的内容:1 翻身侧卧法 2 移向床头法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操作要点:注意病人安全,保持病人舒适的功能体位。注意节力原则。 注意事项:1 协助病人翻身或移动病人时不可拖拉,以免擦伤皮肤。 2 翻身间隔时间,视病情及局部皮肤受压情况而定如发现皮肤发红或破损应 及时处理,增加翻身次数。做好交接班。 3 若病人身上带有多种导管,应注意保护导管畅通。 4 为手术后病人翻身时,应注意保护伤口;颅脑手术后不可剧烈翻动头部, 头部不能卧于患侧;带有牵引的病人,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 5 应注意节力原则,减轻疲劳,防止发生自身损伤。 主要仪器设备 序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金额 购置日期 1 护理模型人 10 760 2002.1 2 床垫 2mx0.9mx10cm 10 3 床褥 2mx0.9m 10 4 棉胎 2.1mx1.6m 10 5 枕心 0.6mx0.4m 10 6 枕套 0.65mx0.45m 10 7 被套 2.3mx1.7m 10 8 大单 2.5mx1.8m 10 9 病床 2mx0.9m 10 1400 2000.1 注:实验类型包括:①基本操作训练 ②验证性实验 ③综合性实验 ④设计性实验 ⑤开 放实验 ⑥其它类型实验
三搬运病人实验(二)上下平车、轮椅法2实验类型基本操作训练学时开出时间第二学期计划每组人数2 人现有每组人数4~5人实验的目的:轮椅运送法:运送不能行走或不能起床的病人做各种检查、治疗或进行室外活动。平车运送法:运送不能行走或不能起床的病人做各种检查、治疗或转运病室。实验的内容:轮椅运送法平车运送法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操作要点:要注意病人安全,保持舒适的功能体位。节力原则。防止发生自身损伤。注意事项:1运送病人时保持平衡稳定,防止跌倒摔伤。2多人搬运病人时须动作协调一致。注意观察病情变化。3推车行走时不可过快,上下坡时病人的头应在高处,以减少不适4如有输液,应注意观察穿刺部位,防止针头凝血或脱出。5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的病人,须有护士在旁守护,以防发生意外。6应注意节力原则,减轻疲劳,防止发生自身损伤。主要仪器设备序号规格型号数量金额购置日期主要设备名称12620轮椅1990.92平车14291990.9310棉胎2.1mx1.6m410被套02.3mx1.7m510枕心00.6mx0.4m6枕套100.65mx0.45m710病床2mx0.9m14002000.9810床褥2mx0.9m910床垫2mx0.9mx10m1010760护理模型人2002.9注:实验类型包括:①基本操作训练②验证性实验③综合性实验④设计性实验开放实验③其它类型实验8
8 三 搬 运 病 人 实 验 (二)上下平车、轮椅法 实验类型 基本操作训练 学时 2 开出时间 第二学期 计划每组人数 2 人 现有每组人数 4~5 人 实验的目的:轮椅运送法:运送不能行走或不能起床的病人做各种检查、治疗或进行室 外活动。 平车运送法:运送不能行走或不能起床的病人做各种检查、治疗或转运病 室。 实验的内容:轮椅运送法 平车运送法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操作要点:要注意病人安全,保持舒适的功能体位。节力原则。防止发生自身损伤。 注意事项: 1 运送病人时保持平衡稳定,防止跌倒摔伤。 2 多人搬运病人时须动作协调一致。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3 推车行走时不可过快,上下坡时病人的头应在高处,以减少不适。 4 如有输液,应注意观察穿刺部位,防止针头凝血或脱出。 5 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的病人,须有护士在旁守护,以防发生意外。 6 应注意节力原则,减轻疲劳,防止发生自身损伤。 主要仪器设备 序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金额 购置日期 1 轮椅 2 620 1990.9 2 平车 1 429 1990.9 3 棉胎 2.1mx1.6m 10 4 被套 02.3mx1.7m 10 5 枕心 00.6mx0.4m 10 6 枕套 0.65mx0.45m 10 7 病床 2mx0.9m 10 1400 2000.9 8 床褥 2mx0.9m 10 9 床垫 2mx0.9mx10m 10 10 护理模型人 10 760 2002.9 注:实验类型包括:①基本操作训练 ②验证性实验 ③综合性实验 ④设计性实验 ⑤开 放实验 ⑥其它类型实验
四无菌技术实验(一)铺无菌盘法实验类型学时 48综合性实验开出时间第二学期计划每组人数2人现有每组人数4~5人实验的目的:为了短期存放无菌物品和便于无菌操作。实验的内容:铺无菌盘法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操作要点:环境宽散、平坦、清洁、干燥。动作准确、熟练、简洁,无菌概念强。用物齐全,无污染。注意事项:1开包后的无菌包和开封后的无菌溶液有效期均为24小时,无菌盘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2无菌持物钳取出放进时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及溶液面以上的容器内壁。3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用后立即放回容器中。4到远处夹取物品时,应连同容器一并搬移,就地取出使用。5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可用于换药和消毒皮肤。6无菌持物钳及浸泡容器,应每周清洁消毒一次,并更换消毒溶液及纱布。门诊换药室或使用较多地部门,应每日清洁消毒一次。7使用无菌瓶内地溶液时,不可将无菌敷料堵塞瓶口倾倒无菌溶液,或直接伸入溶液瓶内蘸取,以免污染剩余地无菌溶液。8无菌包内物品不慎被污染或无菌包浸湿,须重新消毒。主要仪器设备序号主要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金额购置日期110清洁治疗盘210无菌包3无菌溶器10410无菌持物钳510无菌溶液500ml注:实验类型包括:①基本操作训练②验证性实验③综合性实验④设计性实验③开放实验③其它类型实验9
9 四 无 菌 技 术 实 验 (一)铺无菌盘法 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学时 4 开出时间 第二学期 计划每组人数 2 人 现有每组人数 4~5 人 实验的目的:为了短期存放无菌物品和便于无菌操作。 实验的内容:铺无菌盘法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操作要点:环境宽敞、平坦、清洁、干燥。动作准确、熟练、简洁,无菌概念强。 用物齐全,无污染。 注意事项:1 开包后的无菌包和开封后的无菌溶液有效期均为 24 小时,无菌盘有效 期不超过 4 小时。 2 无菌持物钳取出放进时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及溶液面以上的容器内壁。 3 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用后立即放回容器中。 4 到远处夹取物品时,应连同容器一并搬移,就地取出使用。 5 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可用于换药和消毒皮肤。 6 无菌持物钳及浸泡容器,应每周清洁消毒一次,并更换消毒溶液及纱布。 门诊换药室或使用较多地部门,应每日清洁消毒一次。 7 使用无菌瓶内地溶液时,不可将无菌敷料堵塞瓶口倾倒无菌溶液,或直接 伸入溶液瓶内蘸取,以免污染剩余地无菌溶液。 8 无菌包内物品不慎被污染或无菌包浸湿,须重新消毒。 主要仪器设备 序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金额 购置日期 1 清洁治疗盘 10 2 无菌包 10 3 无菌溶器 10 4 无菌持物钳 10 5 无菌溶液 500ml 10 注:实验类型包括:①基本操作训练 ②验证性实验 ③综合性实验 ④设计性实验 ⑤开 放实验 ⑥其它类型实验
四无菌技术实验(二)戴脱无菌手套法:2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学时开出时间第二学期计划每组人数2 人现有每组人数4~5人实验的目的:保持手的无菌,便于进行无菌操作。实验的内容:戴脱无菌手套法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操作操作:动作准确、熟练、规范。操作正规、无污染。注意事项:1戴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2戴手套后如发现破裂,应立即更换。3脱手套时,须将手套口翻转脱下,不可用力强拉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以免损坏。主要仪器设备序号规格型号数量金额购置日期主要设备名称17号20无菌手套注:实验类型包括:①基本操作训练②验证性实验③综合性实验④设计性实验③开放实验③其它类型实验10
10 四 无 菌 技 术 实 验 (二)戴脱无菌手套法: 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学时 2 开出时间 第二学期 计划每组人数 2 人 现有每组人数 4~5 人 实验的目的:保持手的无菌,便于进行无菌操作。 实验的内容:戴脱无菌手套法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操作操作:动作准确、熟练、规范。操作正规、无污染。 注意事项:1 戴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 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 2 戴手套后如发现破裂,应立即更换。 3 脱手套时,须将手套口翻转脱下,不可用力强拉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以 免损坏。 主要仪器设备 序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金额 购置日期 1 无菌手套 7 号 20 注:实验类型包括:①基本操作训练 ②验证性实验 ③综合性实验 ④设计性实验 ⑤开 放实验 ⑥其它类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