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务员考试网net 半月谈2007年第22期 CHINA COMMENT 迎接“文化中国”新时代 正圆认识和理两个“没有业 根本在于缩加有效供 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2007年第22期目录 读者评刊 百姓有疑难,可找《半谈》 半月评论 正确认识和理解两个“没有变” 学习贯彻七大精神 主题词 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名词解释:什么是财产性收入 专家谈“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专题报道 迎接“文化中国”新时代 中国公务员考试网http://zggwyw.xinwen666.clom 白天在线客服QQ:674145647或504898449
白天在线客服 QQ:674145647 或 504898449 1 半月谈 2007 年第 22 期 半月谈 2007 年第 22 期目录 读者评刊 “百姓有疑难,可找《半月谈》” 半月评论 正确认识和理解两个“没有变”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主题词———“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名词解释:什么是财产性收入 专家谈“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专题报道 迎接“文化中国”新时代
中国公务员考试网tD/2.net “文化中国”喷薄欲出 推进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建设 神州涌动八大文化热潮 求解文化发展的七个问题 高举旗帜科学发展 南昌:社会和谐从民生破题 启东农村垃圾处理新机制 台港澳 两岸交流20年 政治观察 从“带薪休假”看国家政策以人为本 国政党制度白皮书五大亮点 经济纵横 根本在于增加有效供给 延边劳务经济造“富”百姓 江河湖泊行 “高原神湖”复活记 走进高效农业 新疆:小番茄做成大产业的启迪 奥运连者你我他 奥运小知识 文化 八艺节”让百姓共享文化成果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深 2中国公务员考试网htp:M/ aggy/w. Xinwen666com 白天在线客服QQ:674145647或504898449
白天在线客服 QQ:674145647 或 504898449 2 “文化中国”喷薄欲出 大力推进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建设 神州涌动八大文化热潮 求解文化发展的七个问题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南昌:社会和谐从民生破题 启东农村垃圾处理新机制 台港澳 两岸交流 20 年 政治观察 从“带薪休假”看国家政策以人为本 中国政党制度白皮书五大亮点 经济纵横 根本在于增加有效供给 延边劳务经济造“富”百姓 江河湖泊行 “高原神湖”复活记 走进高效农业 新疆:小番茄做成大产业的启迪 奥运连着你我他 奥运小知识 文化 “八艺节”让百姓共享文化成果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深
中国公务员考试网D:/2net 军事天地 打造现代化医学保障“舰群” 谈天说地 要重视城市“避难场所”建设 对“农民工日”的三点期待 半月说法 搭“顺风车”遇车祸,责任谁担 校园话题 理性看待“考证热” 百事咨询 我的承包地能要回来吗 读者之页 议事会”要依法议事 国际时事 主权财富基金为何 透视欧盟对华政策 小测验 国内 名词解释:什么是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收藏品等)、不动产(如房屋、土地等 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 增值收益等等。 专家谈“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中国公务员考试网http://zggwyw.xinwen666.com 白天在线客服QQ:674145647或504898449
白天在线客服 QQ:674145647 或 504898449 3 军事天地 打造现代化医学保障“舰群” 谈天说地 要重视城市“避难场所”建设 对“农民工日”的三点期待 半月说法 搭“顺风车”遇车祸,责任谁担 校园话题 理性看待“考证热” 百事咨询 我的承包地能要回来吗 读者之页 “议事会”要依法议事 国际时事 主权财富基金为何方兴未艾 透视欧盟对华政策走向 小测验 国内外半月大事 名词解释:什么是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收藏品等)、不动产(如房屋、土地等) 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 增值收益等等。 专家谈“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中国公务员考试网o.net 本刊记者秦交锋 财产性收入”,这个统计学上的名词,随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 性收入”,一时变成了热词。中央提出这一重大举措的深意何在?应该怎样创造条件,让老百姓的钱包更 丰盈?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住户调查处长陈小龙:近年来,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 收入构成也发生了变化。财产性收入比重有所上升,成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亮点。2060年人均财产性收 入为24.01元,比2002年增长了138.9%:财产性收入比重为2.1%,比202年增长了0.8个百分点。作 为城镇居民收入主体的工资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比20年都有所下降。5年来,财产 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大大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我国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老百姓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9月末,居民人民币储蓄存 款余额17.2万亿元,同比增长6.9%,比年初增加7621亿元 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有赖于投资渠道的拓宽@本中场容量的扩大190年,上海证券交易 所开业,次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开业之初,上 易的仅有30种国库券、债券和被称为“老 八股”的股票。随着股市等金融市场的繁荣,百姓投资理财热情高涨,目前A股个人投资者开户数超过1 亿户,A股市场总值达到30万亿元以上。1991 第一批投资基金。近年来,投资者投资基金踊跃,基 金资产规模成倍扩大。目前,基金个人投资账户数超过2500万 要的是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中央党校经部主王东京:当年计划经济时期,“一大二公”,谈“私”色变,除了少量私人 存款,老百姓数没有财产性收入。过去我们还有一个观点,认为劳动所得是正当收入,按资(财产)分 配是剥削·息被认为是鼓励性报酬,一切财产性收入都视为非法,现在,财产性收入已经成为 老百姓 的收入形式。提出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既是保护群众私产,又是鼓励百姓拥有更 ,富有积极意义 因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在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如何改革分配体制,如何增长广 大民众的收入,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部分。对财产性收入的理解,要放在十七大报告的语境中来理解 放在中国当前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来理解 按劳分配一直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群众的劳动收入在增长,财富也 在劳动中不断增长。如何让财富成为资本、成为收入的重要来源,是个全新课题 陈小龙:重要的是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而不是“少数群众”拥有。目前我国已经有 部分城镇居民获得了财产性收入,2006年城镇住户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家庭占18.%,比2002年16.4%提高 了1.8个百分点。但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获得财产性收入的人还比较少,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也就是少数高收入者获得了绝大多数 中国公务员考试网http://zggwyw.xinwen666.com 白天在线客服QQ:674145647或504898449
白天在线客服 QQ:674145647 或 504898449 4 本刊记者 秦交锋 “财产性收入”,这个统计学上的名词,随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 性收入”,一时变成了热词。中央提出这一重大举措的深意何在?应该怎样创造条件,让老百姓的钱包更 丰盈?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住户调查处处长陈小龙:近年来,城镇居民收入在快速增长的同时, 收入构成也发生了变化。财产性收入比重有所上升,成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亮点。2006 年人均财产性收 入为 244.01 元,比 2002 年增长了 138.9%;财产性收入比重为 2.1%,比 2002 年增长了 0.8 个百分点。作 为城镇居民收入主体的工资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比 2002 年都有所下降。5 年来,财产 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大大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我国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老百姓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9 月末,居民人民币储蓄存 款余额 17.2 万亿元,同比增长 6.9%,比年初增加 7621 亿元。 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有赖于投资渠道的拓宽、资本市场容量的扩大。1990 年,上海证券交易 所开业,次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开业之初,上交所上市交易的仅有 30 种国库券、债券和被称为“老 八股”的股票。随着股市等金融市场的繁荣,百姓投资理财热情高涨,目前 A 股个人投资者开户数超过 1 亿户,A 股市场总值达到 30 万亿元以上。1991 年成立第一批投资基金。近年来,投资者投资基金踊跃,基 金资产规模成倍扩大。目前,基金个人投资账户数超过 2500 万。 重要的是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王东京:当年计划经济时期,“一大二公”,谈“私”色变,除了少量私人 存款,老百姓多数没有财产性收入。过去我们还有一个观点,认为劳动所得是正当收入,按资(财产)分 配是剥削。除了存款利息被认为是鼓励性报酬,一切财产性收入都视为非法。现在,财产性收入已经成为 老百姓一个重要的收入形式。提出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既是保护群众私产,又是鼓励百姓拥有更 多财产性收入,富有积极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在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如何改革分配体制,如何增长广 大民众的收入,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部分。对财产性收入的理解,要放在十七大报告的语境中来理解, 放在中国当前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来理解。 按劳分配一直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群众的劳动收入在增长,财富也 在劳动中不断增长。如何让财富成为资本、成为收入的重要来源,是个全新课题。 陈小龙:重要的是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而不是“少数群众”拥有。目前我国已经有一 部分城镇居民获得了财产性收入,2006 年城镇住户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家庭占 18.2%,比 2002 年 16.4%提高 了 1.8 个百分点。但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获得财产性收入的人还比较少,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也就是少数高收入者获得了绝大多数
中国公务员考试网t:/.net 的财产性收入。2006年最高收入10%家庭人均拥有的财产性收入为1279.28元,而最低收入10%家庭人均 只有35.29元。5年来,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增长幅度明显快于低收入家庭,2006年最高收入10%家 庭的财产性收入是2002年的3倍,而最低收入10%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只是2002年的1.36倍。 第二,获得的财产性收入比例还比较低。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获得的财产性收入仅为244.01 元,占当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1%。 第三,获得财产性收入的途径还比较狭窄,主要是通过出租房屋收入所得、股息与红利收入所得 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出租房屋收入占全部财产性收入的51.8%,人均股息与红利收入占22.9% 要想有“财”可理,“劳动收入”得稳步提高 王东京:总起来说,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提高群众的动收入,劳动收 入花不完、用不尽,剩余部分一定会转化为财产。拥有财产后,存到银行有利息,买股票有红利,买房出 租有租金,自然就拥有了财产性收入。二是一定要保护私产。三是要有 现在看来,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最为关键的是劳动 于提高劳动收入,十七 大报告提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业联资武增长机制”。如何落实十七 大精神,真正提高普通百姓的劳动收入呢? 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不能只谈利润与工资的分配比例要投资方让利。初次分配包括三块 工资、利润、税金。现在,国家税收增长过快,是GP增的3倍因此,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 还有一个可行的办法是适当减税。 我个人理解,要形成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树、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企业员工工资的增长与企业 收入增长保持同步,不然员工就不能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二是企业员工货币工资要与物价指数挂钩 果物价上涨很快,超过工资上涨速度,就会造成实际工资收入下降。相对经济增速来说,目前通胀指数实 际上不算太高。为什么老百姓普遍关注?要原因是收入增长相对过慢。 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财产性收入的重要保证 要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就要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 范剑平认为,要想保护老百姓财产性收入,必须要保持物价的长期稳定。通货膨胀在很多国家的历史上是 剥夺老有姓财的最大危害。很多人多年的积蓄经过一场高通货膨胀,一下就没了。 製保证资产稳定的趋势,防止资产价格在短期内大起大落。历史上的经验证明,在一个大起大落的 市场中,只有少数人赚钱。保持长期资产价格的稳定趋势,才会使大多数人获得利益。 要保持长期汇率稳步升值的趋势。汇率的大起大落是外国的少数投机者洗劫财富的一种手段。亚洲 金融危机时,有不少国家一夜之间以美元计价的人均收入退后了15年。所以,绝对不能允许汇率大幅度波 动,这是对老百姓财富的保护 呼唤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 易宪容:财产或资产,并不是物,也不是财富,只有这些物及财富能够通过市场方式产生未来收入 中国公务员考试网http://zggwyw.xinwen666.com 白天在线客服QQ:674145647或504898449
白天在线客服 QQ:674145647 或 504898449 5 的财产性收入。2006 年最高收入 10%家庭人均拥有的财产性收入为 1279.28 元,而最低收入 10%家庭人均 只有 35.29 元。5 年来,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增长幅度明显快于低收入家庭,2006 年最高收入 10%家 庭的财产性收入是 2002 年的 3 倍,而最低收入 10%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只是 2002 年的 1.36 倍。 第二,获得的财产性收入比例还比较低。到 2006 年,我国城镇居民获得的财产性收入仅为 244.01 元,占当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 2.1%。 第三,获得财产性收入的途径还比较狭窄,主要是通过出租房屋收入所得、股息与红利收入所得, 2006 年城镇居民人均出租房屋收入占全部财产性收入的 51.8%,人均股息与红利收入占 22.9%。 要想有“财”可理,“劳动收入”得稳步提高 王东京:总起来说,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提高群众的劳动收入,劳动收 入花不完、用不尽,剩余部分一定会转化为财产。拥有财产后,存到银行有利息,买股票有红利,买房出 租有租金,自然就拥有了财产性收入。二是一定要保护私产。三是要有投资渠道。 现在看来,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最为关键的是劳动收入的提高。关于提高劳动收入,十七 大报告提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如何落实十七 大精神,真正提高普通百姓的劳动收入呢? 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不能只谈利润与工资的分配比例,要投资方让利。初次分配包括三块: 工资、利润、税金。现在,国家税收增长过快,是 GDP 增速的 3 倍。因此,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 还有一个可行的办法是适当减税。 我个人理解,要形成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企业员工工资的增长与企业 收入增长保持同步,不然员工就不能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二是企业员工货币工资要与物价指数挂钩。如 果物价上涨很快,超过工资上涨速度,就会造成实际工资收入下降。相对经济增速来说,目前通胀指数实 际上不算太高。为什么老百姓普遍关注?主要原因是收入增长相对过慢。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财产性收入的重要保证 要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就要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 范剑平认为,要想保护老百姓财产性收入,必须要保持物价的长期稳定。通货膨胀在很多国家的历史上是 剥夺老百姓财产的最大危害。很多人多年的积蓄经过一场高通货膨胀,一下就没了。 要保证资产稳定的趋势,防止资产价格在短期内大起大落。历史上的经验证明,在一个大起大落的 市场中,只有少数人赚钱。保持长期资产价格的稳定趋势,才会使大多数人获得利益。 要保持长期汇率稳步升值的趋势。汇率的大起大落是外国的少数投机者洗劫财富的一种手段。亚洲 金融危机时,有不少国家一夜之间以美元计价的人均收入退后了 15 年。所以,绝对不能允许汇率大幅度波 动,这是对老百姓财富的保护。 呼唤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 易宪容:财产或资产,并不是物,也不是财富,只有这些物及财富能够通过市场方式产生未来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