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2007年第8期 CHINA COMMENT 国铁路 第次大速 07年立法直击民生问题 湘吉三省农民增收调查 中共中夹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 半月谈2007年第8期目录 按CTRL+鼠标右键进入目标文章页面 读者评刊 “《半月谈》是我的老朋友”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 思路篇:提高农民收入,走生态循环农业之路 思路篇:中共烟台市委书记孙永春谈:强化措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半月谈 2007 年第 8 期 半月谈 2007 年第 8 期目录 按 CTRL+鼠标右键进入目标文章页面 读者评刊 “《半月谈》是我的老朋友” 半月评论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能“说说而已”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 思路篇:提高农民收入,走生态循环农业之路 实践篇:“猪─沼─果”:循环农业的“赣州模式” 思路篇:中共烟台市委书记孙永春谈:强化措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实践篇:碧海蓝天永相 专题报道 教育公平新探中南海力促教育公平 实现教育公平呼唤多方攻坚 求解教育公平难题 本刊特稿 世界瞩目的“融冰之旅” 政治观察 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呼之欲出 民法院:破解“民告官”四大难题 经济纵横 权威解读首季经济形势 湘赣吉三省农民增收调查 我国铁路跨入高速时代 考务之窗 政策解读篇: 焦点关注:高考将更加公正公平 解读2007年招生新政 应考服务篇 名师忠告:准备高考要抓住重点
实践篇:碧海蓝天永相伴 专题报道 教育公平新探中南海力促教育公平 实现教育公平 呼唤多方攻坚 求解教育公平难题 本刊特稿 世界瞩目的“融冰之旅” 政治观察 2007 年立法直击民生问题 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呼之欲出 人民法院: 破解“民告官”四大难题 经济纵横 权威解读首季经济形势 湘赣吉三省农民增收调查 我国铁路跨入高速时代 考务之窗 政策解读篇: 焦点关注:高考将更加公正公平 解读 2007 年招生新政 应考服务篇: 名师忠告:准备高考要抓住重点
增强自信,轻松上阵 我是这样冲刺的 新闻热线 建设新农村谨防“伪城市化跃进 来自基层和谐的报告 监督议事会“管”住了村干部 教育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须臾不可忽视 军事天地 蓝天英灵李剑英 建设新农村 小土豆长成大产业 半月说法 物权法:为农民土地权益“保驾护航” 谈天说地 不要以“政府专用”的名头糊弄百姓 1.4亿元打水漂,谁为决策失误担责 视我们的自理能力 百事咨询 保护举报人有哪些规定 读者之页 三穗县四类人走俏
增强自信,轻松上阵 我是这样冲刺的 新闻热线 建设新农村谨防“伪城市化跃进” 来自基层和谐的报告 监督议事会“管”住了村干部 教育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须臾不可忽视 军事天地 蓝天英灵李剑英 建设新农村 小土豆长成大产业 半月说法 物权法:为农民土地权益“保驾护航” 谈天说地 不要以“政府专用”的名头糊弄百姓 1.4 亿元打水漂,谁为决策失误担责 校园话题 审视我们的自理能力 百事咨询 保护举报人有哪些规定 读者之页 三穗县四类人走俏
国际时事 在肯尼亚看野生动物撒野 小测验 信息广场 国内外半月大事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能“说说而已” 任俊峰 在重庆市梁平县最偏远艰苦的农村,有一个叫邓平寿的镇党委书记:他下乡从不坐车,靠双脚一村 户地走访:他经常一身灰衣,一双胶鞋,一个黄色帆布包,在田间地头为民解忧:他家里的生活就靠养 猪种田、栽桑养蚕维持,和周围农民没有任何区别:他淡泊名利,几次谢绝上级把他调整到县里重要岗 的好意……今年1月,当他因患急性胰腺炎去世后,上万名群众徒步7公里自发为他送行。 这样一位扎根基层、政绩突岀、淡泊名利、群众赞誉的好干部的逝去,让人深感痛惜。在邓平寿身 上,我们看到了党的优良传统在领导干部身上的体现,也看到了当前领导干部作风改进的方向。邓平寿就 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民心所想、所向: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能“说说而己”,一定要身体力行 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一个重点。在今年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胡锦涛 总书记特别强调,切实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总 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蕴涵深刻,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当前,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着突出的作风问题,已影响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构建。有的领导干部消极对待中央的宏观调控措施,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意识不强, 为房价升高推波助澜,为国家限制发展产业暗开绿灯。少数一把手独断专行,好大喜功,把有限的财政资 金不是用在民生领域,而是用来大搞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一些地方贪图享乐、铺张浪费的情况比较 严重,建了不少豪华办公楼、剧院、博物馆、体育馆,给群众背上沉重负担。还有一些干部腐化堕落,大 吃大喝,沉溺声色,在腐败泥潭中越陷越深。 这些不正之风尽管只发生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但影响却很坏,不仅影响了党的形象,也带坏了干 部队伍。如果不及时纠正,势必给我们的事业造成巨大损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 锲而不舍,绝不能再出现“虚”功“虚”做、“说说而已”的情况。各级党委都要把加强作风建设提到重 要议事日程上来,与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真正结合起来,使领导干部作风在短期内有一个新的改进。 首先,要突出重点。在不同历史时期,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和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胡锦涛 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时提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 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当前,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就是要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
国际时事 美国热衷张罗亚太自贸区的背后 在肯尼亚看野生动物撒野 小测验 信息广场 国内外半月大事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能“说说而已” 任俊峰 在重庆市梁平县最偏远艰苦的农村,有一个叫邓平寿的镇党委书记:他下乡从不坐车,靠双脚一村 一户地走访;他经常一身灰衣,一双胶鞋,一个黄色帆布包,在田间地头为民解忧;他家里的生活就靠养 猪种田、栽桑养蚕维持,和周围农民没有任何区别;他淡泊名利,几次谢绝上级把他调整到县里重要岗位 的好意……今年 1 月,当他因患急性胰腺炎去世后,上万名群众徒步 7 公里自发为他送行。 这样一位扎根基层、政绩突出、淡泊名利、群众赞誉的好干部的逝去,让人深感痛惜。在邓平寿身 上,我们看到了党的优良传统在领导干部身上的体现,也看到了当前领导干部作风改进的方向。邓平寿就 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民心所想、所向: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能“说说而已”,一定要身体力行。 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一个重点。在今年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胡锦涛 总书记特别强调,切实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总 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蕴涵深刻,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当前,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着突出的作风问题,已影响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构建。有的领导干部消极对待中央的宏观调控措施,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意识不强, 为房价升高推波助澜,为国家限制发展产业暗开绿灯。少数一把手独断专行,好大喜功,把有限的财政资 金不是用在民生领域,而是用来大搞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一些地方贪图享乐、铺张浪费的情况比较 严重,建了不少豪华办公楼、剧院、博物馆、体育馆,给群众背上沉重负担。还有一些干部腐化堕落,大 吃大喝,沉溺声色,在腐败泥潭中越陷越深。 这些不正之风尽管只发生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但影响却很坏,不仅影响了党的形象,也带坏了干 部队伍。如果不及时纠正,势必给我们的事业造成巨大损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 锲而不舍,绝不能再出现“虚”功“虚”做、“说说而已”的情况。各级党委都要把加强作风建设提到重 要议事日程上来,与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真正结合起来,使领导干部作风在短期内有一个新的改进。 首先,要突出重点。在不同历史时期,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和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胡锦涛 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时提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 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当前,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就是要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三个意识”为切入点,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应成为当前各级领导 班子思考、学习和工作的重点。这些年,我国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这本是好事 但也滋长了部分领导干部好大喜功的不良风气。一些地方超前建设,追求一步到位,大肆兴建豪华气派 楼堂馆所。如果把这些钱投到廉租房建设、低保救助等民生问题上,不知可以解决多少老百姓的实际困难 化解多少遗留的历史难题!这种骄奢淫逸、忽视民生、大肆浪费的风气,与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的执政理 念背道而驰,如果任其蔓延,势必会使我们丧失革除积弊、实现转型的良好时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整体部署 其次,要抓住制度这个根本。作风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很大弹性和灵活性的问题,它更多地和思 想水平、道德品质、修养、个性等联系在一起,具有界定模糊、难以量化、往往并不触及法律等特点,如 果没有制度的规范、保障、引导和约束,结果必然是热闹一阵,然后不了了之。没有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 是不少地方的领导作风建设流于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还要引入群众评价体系。领导干部的作风情况,群众最清楚。但可惜的是,由于渠道不畅, 群众的看法很难及时反映到有关部门,或者,即使反映上去了,也石沉大海。这就让我们反思,为什么最 有发言权的反而成了“沉默的大多数”?为什么我们一再丧失在出现苗头时挽救干部的机会?为什么一些 真诚反映问题的群众却落得屡遺报复的凄凉下场?归根结底,是我们缺乏保障群众监督权利的制度体系。 前不久,中组部要求,要加强对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的日常考核和了解,并作为奖惩和使用的重要依 据,作风不好的不能进班子。广东省委也决定,将领导干部作风纳入巡视范围,巡视组要广泛听取一般干 部和群众的意见,特别是一些不同的声音,以去伪存真。这些好的办法和规定,一旦和群众评价体系相结 合,定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思路篇 提高农民收入,走生态循环农业之路 本刊记者郭远明 作为我国南方严重的水土流失地区,江西省赣州市将生态循环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建设方向,取得 了引人注目的成效,成为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市。 个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是如何走上生态循环农业之路的?中共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潘 逸阳介绍说,赣州市下辖1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全市农业人口676万人,人均 耕地0.6亩,地少人多,是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大市。在上世纪60~80年代,由于过度开发和乱砍滥伐,水 土流失十分严重。市情决定了赣州不能采取高消耗、高投入的农业发展模式。多年来,赣州市把生态循环 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建设方向,致力于农业发展和农村生态相协调,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农村生态保 护和农产品质量提高互相促进的路子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对广大农民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事物。赣州市是如何有效推进生态循环农业 建设的? 农民是生态循环农业的实践者,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能力和水平,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 关键。从2004年起,赣州市全面实施了农民知识化工程,大力开展培训,在观念上向农民灌输生态、循环
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三个意识”为切入点,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应成为当前各级领导 班子思考、学习和工作的重点。这些年,我国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这本是好事, 但也滋长了部分领导干部好大喜功的不良风气。一些地方超前建设,追求一步到位,大肆兴建豪华气派的 楼堂馆所。如果把这些钱投到廉租房建设、低保救助等民生问题上,不知可以解决多少老百姓的实际困难, 化解多少遗留的历史难题!这种骄奢淫逸、忽视民生、大肆浪费的风气,与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的执政理 念背道而驰,如果任其蔓延,势必会使我们丧失革除积弊、实现转型的良好时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整体部署。 其次,要抓住制度这个根本。作风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很大弹性和灵活性的问题,它更多地和思 想水平、道德品质、修养、个性等联系在一起,具有界定模糊、难以量化、往往并不触及法律等特点,如 果没有制度的规范、保障、引导和约束,结果必然是热闹一阵,然后不了了之。没有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 是不少地方的领导作风建设流于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还要引入群众评价体系。领导干部的作风情况,群众最清楚。但可惜的是,由于渠道不畅, 群众的看法很难及时反映到有关部门,或者,即使反映上去了,也石沉大海。这就让我们反思,为什么最 有发言权的反而成了“沉默的大多数”?为什么我们一再丧失在出现苗头时挽救干部的机会?为什么一些 真诚反映问题的群众却落得屡遭报复的凄凉下场?归根结底,是我们缺乏保障群众监督权利的制度体系。 前不久,中组部要求,要加强对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的日常考核和了解,并作为奖惩和使用的重要依 据,作风不好的不能进班子。广东省委也决定,将领导干部作风纳入巡视范围,巡视组要广泛听取一般干 部和群众的意见,特别是一些不同的声音,以去伪存真。这些好的办法和规定,一旦和群众评价体系相结 合,定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思路篇: 提高农民收入,走生态循环农业之路 本刊记者 郭远明 作为我国南方严重的水土流失地区,江西省赣州市将生态循环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建设方向,取得 了引人注目的成效,成为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市。 一个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是如何走上生态循环农业之路的?中共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潘 逸阳介绍说,赣州市下辖 18 个县(市、区),国土面积 3.94 万平方公里,全市农业人口 676 万人,人均 耕地 0.6 亩,地少人多,是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大市。在上世纪 60~80 年代,由于过度开发和乱砍滥伐,水 土流失十分严重。市情决定了赣州不能采取高消耗、高投入的农业发展模式。多年来,赣州市把生态循环 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建设方向,致力于农业发展和农村生态相协调,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农村生态保 护和农产品质量提高互相促进的路子。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对广大农民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事物。赣州市是如何有效推进生态循环农业 建设的? 农民是生态循环农业的实践者,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能力和水平,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 关键。从 2004 年起,赣州市全面实施了农民知识化工程,大力开展培训,在观念上向农民灌输生态、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