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2007年第11期 目录 按CTRL+鼠标右键进入目标文章页面 9 CHINA COMMENT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39有场晚高你 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2007年第11期目录 报道反馈 接受舆论监督,安徽省严肃查处教育乱收费 半月评论 赞袁隆平自主创新的精神 迎接十七大 宏观调控彰显中央驾驭市场经济高超艺术」 本刊特稿 权威专家把脉当前经济热点
半月谈 2007 年第 11 期 目录 按 CTRL+鼠标右键进入目标文章页面 半月谈 2007 年第 11 期目录 报道反馈 接受舆论监督,安徽省严肃查处教育乱收费 半月评论 赞袁隆平自主创新的精神 迎接十七大 宏观调控彰显中央驾驭市场经济高超艺术 本刊特稿 权威专家把脉当前经济热点
村干部考“官”实录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 实践篇:满城尽开“爱心花” 思路篇:河南兰考县委书记黄道功谈:干群恳谈谈出和谐 实践篇:别开生面的恳谈会 校园话题 教科书该不该循环利用 专题报道 海峡见证两岸交流情两岸交流再现“春潮” 台胞亲历的交流故事 政治观察 帆悬十年行 “挺起不屈的脊梁” 未成年人保护法:为青少年撑起一片“蓝天” 经济纵横 关停、限批:环保执法痛击“三高一低 黄金水道”大“提深 科教
村干部考“官”实录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 思路篇:江苏如皋市委书记陈惠娟谈:“爱心城市”的经营之道 实践篇:满城尽开“爱心花” 思路篇:河南兰考县委书记黄道功谈:干群恳谈谈出和谐 实践篇:别开生面的恳谈会 校园话题 教科书该不该循环利用 专题报道 海峡见证两岸交流情两岸交流再现“春潮” 台胞亲历的交流故事 政治观察 重庆:风正帆悬十年行 “挺起不屈的脊梁” 公务员有了“紧箍咒” 官员“开博”彰显“电子民主” 未成年人保护法:为青少年撑起一片“蓝天” 经济纵横 关停、限批: 环保执法痛击“三高一低” “黄金水道”大“提深” 股票交易印花税为何上调 科教
师范生免费教育起航 考务之窗 高自考时事复习题 网络课件助你学习考试 谈天说地 对假政绩干部要严惩 让公务旅游潜规则曝光 建设新农村 民心工程在阳光下延伸 百事咨询 打官司可以免交费用吗 储蓄所撤销了,存款如何取 读者之页 谁来喝口我的家乡水 新闻热线 军事天地 战略导弹“守护 军医大学:为何能六次摘桂冠 国际时事 欧洲政坛新“三剑客” “骷髅旗”阴影笼罩非洲之鱼
师范生免费教育起航 考务之窗 高自考时事复习题 网络课件助你学习考试 谈天说地 对假政绩干部要严惩 让公务旅游潜规则曝光 建设新农村 民心工程在阳光下延伸 百事咨询 打官司可以免交费用吗 储蓄所撤销了,存款如何取 读者之页 谁来喝口我的家乡水 新闻热线 上游铁矿排污忙 下游百姓遭了殃 军事天地 战略导弹“守护神” 第三军医大学:为何能六次摘桂冠 国际时事 欧洲政坛新“三剑客” “骷髅旗”阴影笼罩非洲之角
世界银行:美欧之争争什么 哈里王子从军记 小测验 信息广场 国内外半月大事 接受舆论监督,安徽省严肃查处教育乱收费 本刊记者程士华 本刊在今年第6期以《太湖县,部分学校还在乱收费》为题,报道了安徽省太湖县部分学校存在的 乱收费现象,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密切关注和安徽省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太湖县教育局采取有效措施, 在全县范围内排査摸底,迅速清退违规收取的费用,并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据太湖县委工作人员介绍,3月29日,太湖县成立由物价局牵头,纠风办、教育局、外宣办等部 门参加的联合调查组,对全县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2007年春季执行国家收费政策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顶风违纪的,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调査组要求刘畈、九田等中学立即全部清退平时考试费、期末统考费等违规收取的费用6万多元。同时, 严肃追究刘畈中学、县教育局有关人员的责任,分别给予撤职、记过等处分。 本刊记者接到了多名学生及家长反馈太湖县积极查处教育乱收费的电话。他们高兴地对记者说,学 校退还了100多元钱,连上个学期的考试费、信息费等一些多收的费用都清退了。一些初三学生的家长在 欣喜的同时,也希望教育乱收费的查处不要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希望相关部门以后采取有效措施,增加 对山区中小学校的投入 据安徽省物价局工作人员介绍,安徽省物价局要求各地物价部门对本地区的教育收费进行一次全面 检查,纠正教育乱收费问题,全面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各级各类学校的所有收费都要进行公示,公示 内容包括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范围、计费单位、投诉电话、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收 费的政策和减免收费的学生名单等。安徽省物价局在4月初重申,义务教育阶段,除向学生收取课本费(不 含按规定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学生)、作业本费、住宿费、借读生的借读费(农村学校不得收取)外,严禁 学校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宏观调控彰显中央驾驭市场经济高超艺术 本刊记者颜彦 2003年下半年,新一轮宏观调控的大幕拉开。调控政策出台不久,在有人不理解、困惑甚至牢骚 满腹时,绍兴市委提出的“倒逼机遇观”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压力和动力,宏观形 势及调控政策的新变化将“逼迫”大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谁先抓住这个机遇谁就在发展中赢得先机 并赢得未来。“倒逼机遇观”是地方党委、政府对中央宏观调控深刻领悟和把握后作出的准确判断。在此 基础上,绍兴市出台了新的产业导向目录,鼓励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绍兴只是浙江的一个缩影。在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浙江产业结构加速调整,以低消耗、低污 染、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置换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从而使得资源发挥更大效益。用“倒
世界银行:美欧之争争什么 哈里王子从军记 小测验 信息广场 国内外半月大事 接受舆论监督,安徽省严肃查处教育乱收费 本刊记者 程士华 本刊在今年第 6 期以《太湖县,部分学校还在乱收费》为题,报道了安徽省太湖县部分学校存在的 乱收费现象,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密切关注和安徽省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太湖县教育局采取有效措施, 在全县范围内排查摸底,迅速清退违规收取的费用,并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据太湖县委工作人员介绍,3 月 29 日,太湖县成立由物价局牵头,纠风办、教育局、外宣办等部 门参加的联合调查组,对全县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 2007 年春季执行国家收费政策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顶风违纪的,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调查组要求刘畈、九田等中学立即全部清退平时考试费、期末统考费等违规收取的费用 6 万多元。同时, 严肃追究刘畈中学、县教育局有关人员的责任,分别给予撤职、记过等处分。 本刊记者接到了多名学生及家长反馈太湖县积极查处教育乱收费的电话。他们高兴地对记者说,学 校退还了 100 多元钱,连上个学期的考试费、信息费等一些多收的费用都清退了。一些初三学生的家长在 欣喜的同时,也希望教育乱收费的查处不要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希望相关部门以后采取有效措施,增加 对山区中小学校的投入。 据安徽省物价局工作人员介绍,安徽省物价局要求各地物价部门对本地区的教育收费进行一次全面 检查,纠正教育乱收费问题,全面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各级各类学校的所有收费都要进行公示,公示 内容包括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范围、计费单位、投诉电话、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收 费的政策和减免收费的学生名单等。安徽省物价局在 4 月初重申,义务教育阶段,除向学生收取课本费(不 含按规定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学生)、作业本费、住宿费、借读生的借读费(农村学校不得收取)外,严禁 学校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宏观调控彰显中央驾驭市场经济高超艺术 本刊记者 颜彦 2003 年下半年,新一轮宏观调控的大幕拉开。调控政策出台不久,在有人不理解、困惑甚至牢骚 满腹时,绍兴市委提出的“倒逼机遇观”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压力和动力,宏观形 势及调控政策的新变化将“逼迫”大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谁先抓住这个机遇谁就在发展中赢得先机 并赢得未来。“倒逼机遇观”是地方党委、政府对中央宏观调控深刻领悟和把握后作出的准确判断。在此 基础上,绍兴市出台了新的产业导向目录,鼓励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绍兴只是浙江的一个缩影。在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浙江产业结构加速调整,以低消耗、低污 染、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置换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从而使得资源发挥更大效益。用“倒
逼”的“苦”,换来了发展的“甜”。2004年,浙江工业总产值比上一年增长29.7%,而万元能耗却比上 一年下降10.%。随着时间推移,资源和环境约束越来越严酷的现实,使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开始意识到, 新一轮宏观调控无疑是一个引发“效能革命”的历史性机遇。 4年来的实践显示,中国经济总体上保持着“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运行态势。这一成就来之不 易,应该归功于宏观调控。正是党中央、国务院牢牢驾驭经济全局,引领着中国经济巨轮沿着正确的航道 稳健前行 新挑战、新认识: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关口,中央审时度势,冷静抉择,牢牢驾驭经济全局:本轮 宏观调控,大大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 这是我们面临的一场新考验:中国人均GDP己跨入1000美元的门槛,这一新的关键时期既是“黄 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将更 复杂、更突出 2003年以来,我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期,但“四高一多” 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 多占地)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来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的路子再也 不能走下去了。特别是2004年初,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煤电油运持续紧张等势 头已经显现。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各种利益关系和各种参数变量越来越复杂。 在这轮投资热中,民营经济已经成为重要力量。而在各地经济增长中,也存在着不合理因素和合理因素并 存的现象 复杂的局面带来了认识上的分歧:有人认为,既然是市场经济了,就应该让市场机制自动发挥调节 作用,没有必要再进行调控:有人认为,经济尚未过热,通胀没有出现,调控会不会影响增长? 究竟要不要调控?怎么调控?正是在这样的复杂局面下,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果 断作出了一系列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 事实上,早在200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对我国经济形势作出了清醒判断。会议强调, 愈是形势好,我们愈要清醒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 2004年4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 问题。会议明确指出,目前经济运行中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特 别是一些行业投资增长过快。 2004年以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经济形势。一系列内容实 力度大的调控政策接连出台 2004年的春天,江苏铁本钢铁公司违规建设钢铁项目受到严肃查处。铁本事件在全国产生了强大 的“冲击波”,“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么发展”成为各级干部思考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经济增长出现周期性变化和波动总是难以避免的。但是,经济持续增长时间的长短和波动程度的大 小,不仅取决于市场因素,也取决于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政府的调控。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认为,我国以往经济波动中经常出现的“大起大落” 就是因为没有很好地认识和把握经济波动规律,没有及时防止“大起”,而是等到经济陷于全面过热而难 以为继时,才不得不进行被动调整 实践越来越清晰地传达了这一点一——宏观调控将贯穿于市场经济的全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情。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根据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宏观调控会有不同的政策取向、操作步骤、松紧 力度和实施重点 新探索、新经验:宏观调控六大基本经验凸显了中央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超能力:加强和改 善宏观调控的过程,实质是加深理解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 我国经济总量的放大和结构、体制、增长方式问题的凸显,要求我们既要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 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又要及时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这就对宏观调控提出了很高 要求
逼”的“苦”,换来了发展的“甜”。2004 年,浙江工业总产值比上一年增长 29.7%,而万元能耗却比上 一年下降 10.7%。随着时间推移,资源和环境约束越来越严酷的现实,使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开始意识到, 新一轮宏观调控无疑是一个引发“效能革命”的历史性机遇。 4 年来的实践显示,中国经济总体上保持着“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运行态势。这一成就来之不 易,应该归功于宏观调控。正是党中央、国务院牢牢驾驭经济全局,引领着中国经济巨轮沿着正确的航道 稳健前行。 新挑战、新认识: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关口,中央审时度势,冷静抉择,牢牢驾驭经济全局;本轮 宏观调控,大大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 这是我们面临的一场新考验:中国人均 GDP 已跨入 1000 美元的门槛,这一新的关键时期既是“黄 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将更 复杂、更突出…… 2003 年以来,我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期,但“四高一多”(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 多占地)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来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的路子再也 不能走下去了。特别是 2004 年初,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煤电油运持续紧张等势 头已经显现。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各种利益关系和各种参数变量越来越复杂。 在这轮投资热中,民营经济已经成为重要力量。而在各地经济增长中,也存在着不合理因素和合理因素并 存的现象。 复杂的局面带来了认识上的分歧:有人认为,既然是市场经济了,就应该让市场机制自动发挥调节 作用,没有必要再进行调控;有人认为,经济尚未过热,通胀没有出现,调控会不会影响增长? 究竟要不要调控?怎么调控?正是在这样的复杂局面下,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果 断作出了一系列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 事实上,早在 2003 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对我国经济形势作出了清醒判断。会议强调, 愈是形势好,我们愈要清醒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 2004 年 4 月 26 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 问题。会议明确指出,目前经济运行中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特 别是一些行业投资增长过快。 2004 年以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经济形势。一系列内容实、 力度大的调控政策接连出台。 2004 年的春天,江苏铁本钢铁公司违规建设钢铁项目受到严肃查处。铁本事件在全国产生了强大 的“冲击波”,“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么发展”成为各级干部思考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经济增长出现周期性变化和波动总是难以避免的。但是,经济持续增长时间的长短和波动程度的大 小,不仅取决于市场因素,也取决于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政府的调控。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认为,我国以往经济波动中经常出现的“大起大落”, 就是因为没有很好地认识和把握经济波动规律,没有及时防止“大起”,而是等到经济陷于全面过热而难 以为继时,才不得不进行被动调整。 实践越来越清晰地传达了这一点———宏观调控将贯穿于市场经济的全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情。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根据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宏观调控会有不同的政策取向、操作步骤、松紧 力度和实施重点。 新探索、新经验:宏观调控六大基本经验凸显了中央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超能力;加强和改 善宏观调控的过程,实质是加深理解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 我国经济总量的放大和结构、体制、增长方式问题的凸显,要求我们既要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 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又要及时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这就对宏观调控提出了很高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