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工程制图基础总学分:总学负荷:自主学习:课内总学时数:课内实验/实践/上机学时:0/0/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及后续课:学习本课程必须学习完成包括制图、机械设计基础、AutoCAD等课程之后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后续课程是各加工工艺专业课程等。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工程制图基础是食品专业的本科学生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2、教学目标及意义工程图样是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本课程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学习正投影法原理,掌握几何元素(点、线、面、体)投影图的画法;了解工程图样的基本知识,培养初步的图形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课程着重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适当培养初步的绘图和看图能力。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1、学习正投影法基本理论,掌握表达空间几何形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训练仪器绘图的基本技能,学习标注尺寸的基本方法
《工程制图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工程制图基础 总学分: 总学负荷: 自主学习: 课内总学时数: 课内实验/实践/上机学时: 0/0/ 先修课及后续课 先修课及后续课:学习本课程必须学习完成包括制图、机械设计基础、AutoCAD 等 课程之后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后续课程是各加工工艺专业课程等。 一、 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工程制图基础是食品专业的本科学生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2、教学目标及意义 工程图样是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 件。本课程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学习正投影法原理,掌握几何元素(点、线、面、体)投影图的画法;了解 工程图样的基本知识,培养初步的图形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课程着重空间想象能力 的培养。 适当培养初步的绘图和看图能力。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1、学习正投影法基本理论,掌握表达空间几何形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训练仪器绘图的基本技能,学习标注尺 寸的基本方法
3、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的重点在于:制图国家标准,绘图的方法和步骤,立体、组合体等投影的基本知识等。其难点在于知识与实际测画的结合。5、教学方法与手段采取课堂讲授,多媒体现场实验操作等,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在教学过程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课本的选择:1.工程制图基础,姚春东,王巍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2.工程制图基础,李广慧,萧时诚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3.工程制图基础,王一军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使用教材:许明杨.工程制图基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二、正文部分前言绪论第1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1.1.1中心投影法1.1.2平行投影法1.1.3投影体系1.2点的投影1.2.1点的两面投影和三面投影1.2.2点的投影与该点直角坐标的关系1.2.3两点的相对位置及重影点1.3直线的投影
3、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在于:制图国家标准,绘图的方法和步骤,立体、组合体等投影的基 本知识等。其难点在于知识与实际测画的结合。 5、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取课堂讲授,多媒体现场实验操作等,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在 教学过程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课本的选择: 1. 工程制图基础,姚春东,王巍 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2. 工程制图基础,李广慧,萧时诚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3. 工程制图基础,王一军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使用教材:许明杨.工程制图基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二、正文部分 前言 绪论 第 1 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1.1.1 中心投影法 1.1.2 平行投影法 1.1.3 投影体系 1.2 点的投影 1.2.1 点的两面投影和三面投影 1.2.2 点的投影与该点直角坐标的关系 1.2.3 两点的相对位置及重影点 1.3 直线的投影
1.3.1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1.3.2直线上的点1.3.3两直线的相对位置1.4平面的投影1.4.1平面的几何元素表示法1.4.2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1.4.3平面上的点和直线1.5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1.5.1平行1.5.2相交1.6换面法及其应用1.6.1基本概念1.6.2点的换面1.6.3换面法的应用1.7曲线、曲面简介1.7.1概述1.7.2圆1.7.3圆柱螺旋线1.7.4回转面第2章基本立体2.1平面立体2.1.1棱柱体2.1.2棱锥体2.1.3截切后的平面立体2.2回转体2.2.1圆柱体2.2.2圆锥体2.2.3圆球体2.2.4圆环体2.3平面与回转体相交2.3.1平面与圆柱相交2.3.2平面与圆锥相交
1.3.1 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1.3.2 直线上的点 1.3.3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1.4 平面的投影 1.4.1 平面的几何元素表示法 1.4.2 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1.4.3 平面上的点和直线 1.5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1.5.1 平行 1.5.2 相交 1.6 换面法及其应用 1.6.1 基本概念 1.6.2 点的换面 1.6.3 换面法的应用 1.7 曲线、曲面简介 1.7.1 概述 1.7.2 圆 1.7.3 圆柱螺旋线 1.7.4 回转面 第 2 章 基本立体 2.1 平面立体 2.1.1 棱柱体 2.1.2 棱锥体 2.1.3 截切后的平面立体 2.2 回转体 2.2.1 圆柱体 2.2.2 圆锥体 2.2.3 圆球体 2.2.4 圆环体 2.3 平面与回转体相交 2.3.1 平面与圆柱相交 2.3.2 平面与圆锥相交
2.3.3平面与球相交2.3.4平面与组合回转体相交2.4回转体表面相交2.4.1圆柱与圆柱表面相交2.4.2圆柱与其它回转体表面相交2.4.3相贯线的特殊情况第3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1制图的一般规定3.1.1图纸幅面3.1.2比例3.1.3字体3.1.4图线3.1.5尺寸注法3.2绘图工具及绘图方法3.2.1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3.2.2绘图仪器3.2.3铅笔3.2.4徒手画图3.3几何作图3.3.1正多边形3.3.2斜度和锥度3.3.3圆弧连接3.4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及画图步骤3.4.1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3.4.2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及画图步骤第4章组合体4.1组合体的三视图4.1.1三视图的形成4.1.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4.2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分析方法4.2.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4.2.2组合体表面间的相互连接关系
2.3.3 平面与球相交 2.3.4 平面与组合回转体相交 2.4 回转体表面相交 2.4.1 圆柱与圆柱表面相交 2.4.2 圆柱与其它回转体表面相交 2.4.3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第 3 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1 制图的一般规定 3.1.1 图纸幅面 3.1.2 比例 3.1.3 字体 3.1.4 图线 3.1.5 尺寸注法 3.2 绘图工具及绘图方法 3.2.1 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 3.2.2 绘图仪器 3.2.3 铅笔 3.2.4 徒手画图 3.3 几何作图 3.3.1 正多边形 3.3.2 斜度和锥度 3.3.3 圆弧连接 3.4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及画图步骤 3.4.1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3.4.2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及画图步骤 第 4 章 组合体 4.1 组合体的三视图 4.1.1 三视图的形成 4.1.2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4.2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分析方法 4.2.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4.2.2 组合体表面间的相互连接关系
4.2.3形体分析法4.3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4.3.1视图选择4.3.2画图步骤4.4组合体的尺寸标注4.4.1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4.4.2简单形体的尺寸标注4.4.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4.4.4尺寸标注的清晰布置4.5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4.5.1读图的要点4.5.2读图的方法和步骤第5章轴测图5.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5.1.1轴测图的形成5.1.2轴测轴、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5.1.3轴测图的投影特性5.1.4轴测图的分类5.2正等测的画法5.2.1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5.2.2平面立体的画法5.2.3回转体的画法5.2.4组合体的画法5.3斜二测的画法5.3.1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5.3.2坐标面内或平行于坐标面的圆的斜二测5.3.3斜二测的画法第6章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6.1视图6.1.1基本视图6.1.2向视图6.1.3局部视图
4.2.3 形体分析法 4.3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4.3.1 视图选择 4.3.2 画图步骤 4.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4.4.1 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4.4.2 简单形体的尺寸标注 4.4.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4.4.4 尺寸标注的清晰布置 4.5 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4.5.1 读图的要点 4.5.2 读图的方法和步骤 第 5 章 轴测图 5.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5.1.1 轴测图的形成 5.1.2 轴测轴、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 5.1.3 轴测图的投影特性 5.1.4 轴测图的分类 5.2 正等测的画法 5.2.1 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5.2.2 平面立体的画法 5.2.3 回转体的画法 5.2.4 组合体的画法 5.3 斜二测的画法 5.3.1 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5.3.2 坐标面内或平行于坐标面的圆的斜二测 5.3.3 斜二测的画法 第 6 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6.1 视图 6.1.1 基本视图 6.1.2 向视图 6.1.3 局部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