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1342301课程名称:食品标准与法规(FoodStandardsandRegulations)总学分:2课内总学时数:32课内实验/实践/上机学时:**/**/**先修课及后续课:食品营养学,功能食品学,食品卫生学,食品添加剂,微生物学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是食品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并能初步掌握与食品相关的国内、外标准与重要法规,使学生对食品行业标准及法规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并应用于实践当中。2、教学目标及意义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食品法规、标准,认证等的基本概念,熟悉法规、标准与市场经济和食品安全体系的关系,了解并熟悉我国和发达国家的食品法律法规体系,标准,并逐渐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食品违标违法事件的基本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食品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中国食品法律法规体系、食品标准基础知识、中国食品标准体系、国际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标签、认证与计量认证、食品认证、食品卫生许可证和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等。《食品标准与法规》是从事食品生产、营销和贮存以及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食品法规、标准,认证等的基本概念,熟悉法规、标准与市场经济和食品安全体系的关系,了解并熟悉我国和发达国家的食品法律法规体系,标准,并渐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食品违标违法事件的基本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通过学习考生应掌握以下的内容。1.了解食品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掌握食品法律法规的概念。2.掌握我国的食品法律法规主要内容及应用。3.了解国际和发达国家食品法律法规,能够借鉴国外先进的法规体系来改进我国的法规体系。4.掌握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分类、标准的结构、制定、编写和实施。5.了解我国的相关食品标准,熟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保健食品的标准,掌握食品安全生产控制标准。6.了解主要发达国家有关食品标准,掌握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和方法,掌握IS022000和IS09000及HACCP的联系与区别,了解国际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
1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21342301 课程名称:食品标准与法规(Food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总学分:2 课内总学时数: 32 课内实验/实践/上机学时: **/**/** 先修课及后续课:食品营养学,功能食品学,食品卫生学,食品添加剂,微 生物学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是食品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 加深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并能初步掌握与食品相关的国内、外标准与重要法规, 使学生对食品行业标准及法规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并应用于实践当中。 2、教学目标及意义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食品法规、标准,认证等的基本概念, 熟悉法规、标准与市场经济和食品安全体系的关系,了解并熟悉我国和发达国家 的食品法律法规体系,标准,并逐渐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食品违标违法事件的基 本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 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食品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中国食品法律法规体系、食品标准基础知识、中国 食品标准体系、国际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标签、认证与计 量认证、食品认证、食品卫生许可证和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等。 《食品标准与法规》是从事食品生产、营销和贮存以及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 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食品法规、标准,认 证等的基本概念,熟悉法规、标准与市场经济和食品安全体系的关系,了解并熟 悉我国和发达国家的食品法律法规体系,标准,并逐渐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食品 违标违法事件的基本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通过 学习考生应掌握以下的内容。 1. 了解食品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掌握食品法律法规的概念。 2. 掌握我国的食品法律法规主要内容及应用。 3. 了解国际和发达国家食品法律法规,能够借鉴国外先进的法规体系来改进 我国的法规体系。 4. 掌握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分类、标准的结构、制定、编写和实施。 5. 了解我国的相关食品标准,熟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保健 食品的标准,掌握食品安全生产控制标准。 6.了解主要发达国家有关食品标准,掌握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和方法,掌握 ISO22000和 ISO9000及HACCP的联系与区别,了解国际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7.了解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内容和适用范围,掌握质量安全的认证程序,了解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办理程序。8.掌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的概念及基本特征,认证的过程和原则,有机农业生产的基本原理,了解地理保护产品的申报,9.了解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的内容,掌握HACCP体系,学会实际生产中应用HACCP体系。4、教学重点、难点食品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中国食品法律法规体系、食品标准基础知识、中国食品标准体系、国际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标签、认证与计量认证、食品认证、食品卫生许可证和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等。5、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理论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上多媒体理论精讲、案例分析讨论以及课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辅导为辅,完成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学习,将课内课外学习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达到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吴澎,赵丽芹,张淼.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第二版),2015年10月1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食品科技系列。参考书:【1】张水华,余以刚,《食品标准与法规》.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2】周才琼,《食品标准与法规》: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5【3】钱志伟,《食品标准与法规》: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57、其它二、正文部分第一章绪论一、教学要求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区分标准与法规的区别及关系;认识到标准化的重要性,对国内和国际食品标准与法规有初步的了解。2.重点和难点:我国食品卫生法律体系与国际食品卫生法律体系异同。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标准与法规的关系及其作用第二节国内外食品标准法规概况第三节食品标准与法规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三、本章学时数22
2 7.了解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内容和适用范围,掌握质量安全的认证 程序,了解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办理程序。 8.掌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的概念及基本特 征,认证的过程和原则,有机农业生产的基本原理,了解地理保护产品的申报。 9.了解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的内容,掌握 HACCP体系,学会实际生产中应用HACCP 体系。 4、教学重点、难点 食品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中国食品法律法规体系、食品标准基础知识、中国 食品标准体系、国际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标签、认证与计 量认证、食品认证、食品卫生许可证和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等。 5、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理论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上多媒体理论精讲、案例分析讨论以及课下以 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辅导为辅,完成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学习,将课内课外 学习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达到应用能 力培养的目标。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吴澎, 赵丽芹, 张淼.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第二版), 2015 年 10 月 1 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食品科技系列。 参考书: 【1】张水华,余以刚,《食品标准与法规》.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5 【2】周才琼,《食品标准与法规》.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5 【3】钱志伟,《食品标准与法规》.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15 7、其它 二、正文部分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要求 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区分标准与法规的区别及关系;认 识到标准化的重要性,对国内和国际食品标准与法规有初步的了解。 2.重点和难点:我国食品卫生法律体系与国际食品卫生法律体系异同。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的关系及其作用 第二节 国内外食品标准法规概况 第三节 食品标准与法规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三、本章学时数 2
第二章国际食品标准与法规一、教学要求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国家法典委员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的时间;了解国家法典委员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食品标准的组织和管理:了解WHO和WTO与食品标准制定之间的关系。2.重点和难点:国际食品标准与法规制定机构的职能。IS09000、IS012000、IS014000三者异同的辨明。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第二节国际标准化组织第三节其他国际组织三、本章学时数4第三章食品安全法一、教学要求1.教学目的和要求:能够区分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卫生法的异同:熟悉食品安全法的亮点:熟悉食品安全法的内容。2.重点和难点:食品安全法的内容及亮点。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近年来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第二节关于食品安全法修订第三节食品安全法要点解读三、本章学时数4第四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一、教学要求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具体区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熟悉农产品质量法的具体内容。2.重点和难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内容的解析。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出台的背景第二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内容第三节法律解析三、本章学时数4第五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14881-2013一、教学要求3
3 第二章 国际食品标准与法规 一、教学要求 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国家法典委员会和国际标准 化组织成立的时间;了解国家法典委员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食品标准的组 织和管理;了解 WHO 和 WTO 与食品标准制定之间的关系。 2.重点和难点:国际食品标准与法规制定机构的职能。ISO9000、ISO12000、 ISO14000 三者异同的辨明。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第二节国际标准化组织 第三节其他国际组织 三、本章学时数 4 第三章 食品安全法 一、教学要求 1.教学目的和要求:能够区分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卫生法的异同;熟悉食品安 全法的亮点;熟悉食品安全法的内容。 2.重点和难点:食品安全法的内容及亮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近年来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 第二节 关于食品安全法修订 第三节 食品安全法要点解读 三、本章学时数 4 第四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一、教学要求 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具体区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熟悉农产品质量法的具体内容。 2.重点和难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内容的解析。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出台的背景 第二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内容 第三节 法律解析 三、本章学时数 4 第五章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GB14881-2013 一、教学要求
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食品安全危害的类型;能够熟练应用GB14881-2013,并根据案例,进行不符合项的分析。2.重点和难点:食品安全危害的类型,案例分析: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的内容的解读及应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食品安全危害及预防第二节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的内容第三节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的内容的解读及案例分析三、本章学时数4第六章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与SSOP一、教学要求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GMP管理有四个关键要素:熟悉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内容与要求;掌握洗手的操作过程及频率;掌握SSOP的内容。2.重点和难点:能够熟练应用GMP与SSOP,并进行相应案例分析。防止交义污染的控制措施。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良好生产规范(GMP)概述第二节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内容与要求第三节食品生产良好生产规范的文件管理第四节标准卫生操作程序(SSOP)三、本章学时数2第七章HACCP计划一、教学要求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HACCP计划的原理,熟练应用HACCP计划进行关键控制点分析。熟悉IS0/DIS22000的内容及基本术语。能够熟练的区分ISO/DIS22000,HACCP计划、SSOP、GMP。2.重点和难点:HACCP计划的原理及应用HACCP计划的步骤。应用HACCP判断树判断出CCP。二、教学内容第一节食品安全背景第二节HACCP的起源第三节HACCP在国外的发展第四节HACCP在中国的发展第五节HACCP的特点和使用范围第六节HACCP体系的应用第七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IS0/DIS220004
4 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食品安全危害的类型;能够熟练应用 GB14881-2013, 并根据案例,进行不符合项的分析。 2.重点和难点:食品安全危害的类型,案例分析;GB14881-2013 食品生产 通用卫生规范的内容的解读及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食品安全危害及预防 第二节 GB14881-2013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的内容 第三节 GB14881-2013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的内容的解读及案例分析 三、本章学时数 4 第六章 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与 SSOP 一、教学要求 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 GMP 管理有四个关键要素;熟悉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的内容与要求;掌握洗手的操作过程及频率;掌握 SSOP 的内容。 2.重点和难点:能够熟练应用 GMP 与 SSOP,并进行相应案例分析。防止交叉 污染的控制措施。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良好生产规范(GMP)概述 第二节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内容与要求 第三节食品生产良好生产规范的文件管理 第四节标准卫生操作程序(SSOP) 三、本章学时数 2 第七章 HACCP 计划 一、教学要求 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HACCP 计划的原理,熟练应用 HACCP 计划进行关键控制点分析。熟悉 ISO/DIS 22000 的内容及基本术语。能够 熟练的区分 ISO/DIS 22000,HACCP 计划、SSOP、GMP。 2.重点和难点:HACCP 计划的原理及应用 HACCP 计划的步骤。应用 HACCP 判 断树判断出 CCP。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食品安全背景 第二节 HACCP 的起源 第三节 HACCP 在国外的发展 第四节 HACCP 在中国的发展 第五节 HACCP 的特点和使用范围 第六节 HACCP 体系的应用 第七节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ISO/DIS 22000
三、本章学时数6第八章食品的感官、理化、微生物检验程序一、教学要求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食品感官检验的范畴、食品的感官因素、感官检验的种类;感官检验的基本要求;熟悉感官检验常用方法、食品感官鉴别常用的术语。掌握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程序;掌握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一般步骤:熟悉食品微生物检验采样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查询相关食品的国家标准,并能熟练的应用标准规定进行相应指标的检验。2.重点和难点:食品感官检验的内容、理化检验的程序、微生物检验的过程。相关食品国家标准的查询及标准的应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食品感官检测第二节食品理化检验第三节食品微生物检验第四节我国食品国家标准举例讲解三、本章学时数6教研室:食品质量与安全执笔人:阑劲松系主任审核签名:5
5 三、本章学时数 6 第八章 食品的感官、理化、微生物检验程序 一、教学要求 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食品感官检验的范畴、食品的感官因素、感官检验 的种类;感官检验的基本要求;熟悉感官检验常用方法、食品感官鉴别常用的术 语。掌握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程序;掌握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一般步骤;熟悉食品 微生物检验采样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查询相关食品的国家标准,并能熟练的 应用标准规定进行相应指标的检验。 2.重点和难点:食品感官检验的内容、理化检验的程序、微生物检验的过程。 相关食品国家标准的查询及标准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食品感官检测 第二节 食品理化检验 第三节 食品微生物检验 第四节 我国食品国家标准举例讲解 三、本章学时数 6 教研室:食品质量与安全 执笔人:阚劲松 系主任审核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