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品》理论课程标准课内学时数:32适用的专业范围及层次: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学分:2考核方式:考查编制人:郑燕丹说明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功能性食品》是高职食品检验检测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功能性食品的基本理论、质量控制方法以及市场发展动态,为学生在食品检验检测领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内容主要涉及功能因子、功能食品资源、缓解疲劳的功能食品、增强免疫力的功能食品、延缓衰老的功能食品、辅助降血糖的功能食品、辅助降血脂的功能食品、减肥的功能食品、改善胃肠道功能的功能食品、辅助改善记忆功能的功能食品、功能食品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功能食品常用的生产技术等内容。二、课程基本要求和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需掌握功能性食品的基本概念、分类、功效成分及其生理作用,了解功能性食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功能性食品的基本概念、分类、功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掌握功能性食品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方法和相关法律法规。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功能性食品的检验、分析和评价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分析技术和仪器进行食品检测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4.课程思政目标1
1 《功能性食品》理论课程标准 课内学时数:32 适用的专业范围及层次: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 学分:2 考核方式:考查 编制人:郑燕丹 说 明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功能性食品》是高职食品检验检测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 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功能性食品的基本理论、质量控制方法以及市场发展动态,为学生在 食品检验检测领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内容主要涉及功能因子、功能食品资源、缓 解疲劳的功能食品、增强免疫力的功能食品、延缓衰老的功能食品、辅助降血糖的功能食品、 辅助降血脂的功能食品、减肥的功能食品、改善胃肠道功能的功能食品、辅助改善记忆功能 的功能食品、功能食品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功能食品常用的生产技术等内容。 二、课程基本要求和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需掌握功能性食品的基本概念、分类、功效成分及其生理作用, 了解功能性食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 坚实的基础。 1. 知识目标 - 使学生了解功能性食品的基本概念、分类、功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 掌握功能性食品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方法和相关法律法规。 2.技能目标 - 培养学生具备功能性食品的检验、分析和评价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分析技术和仪器进行食品检测的操作技能。 -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 -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 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课程思政目标
课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将思政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当中,围绕精神引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爱党爱国爱校情怀,同时培养学生进行食品检验检测、质量管控、安全生产等专业能力和职业担当。在“大食物观的战略指导下,培养学生作为食品行业从业者要有的责任和担当,不仅要保障食品的营养性、安全性和享受性,也要赋予食品适应性、可监督性,还要注重食品的环保性、世界性,增强学生民族的食品文化自信、爱国精神和食品安全意识。三、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数,理论课32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供参考。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表内容章数理论课时21绪论28功能因子32增强免疫的功能食品24抗氧化的功能食品52缓解疲劳的功能食品62有助于心血管健康水平功能性食品72改善胃肠道功能性食品82辅助改善记忆功能性食品功能性食品生产质量控制与监督管理9832合计四、教学建议原则上教师应该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大纲所确定的基本内容完成教学任务,但对教学内容的顺序安排,教学时数的分配等方面,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凡注上*号的内容,可作为学生自学内容或任课教师根据情况自行选择讲授。2
2 课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将思政融入到课程教学的 全过程当中,围绕精神引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爱党爱国爱校情怀,同时培养学生进行 食品检验检测、质量管控、安全生产等专业能力和职业担当。在“大食物观”的战略指导下, 培养学生作为食品行业从业者要有的责任和担当,不仅要保障食品的营养性、安全性和享受 性,也要赋予食品适应性、可监督性,还要注重食品的环保性、世界性,增强学生民族的食 品文化自信、爱国精神和食品安全意识。 三、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数,理论课 32 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供参考。 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表 章数 内 容 理论课时 1 绪论 2 2 功能因子 8 3 增强免疫的功能食品 2 4 抗氧化的功能食品 2 5 缓解疲劳的功能食品 2 6 有助于心血管健康水平功能性食品 2 7 改善胃肠道功能性食品 2 8 辅助改善记忆功能性食品 2 9 功能性食品生产质量控制与监督管理 8 合 计 32 四、教学建议 原则上教师应该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大纲所确定的基本内容完成教学任务,但 对教学内容的顺序安排,教学时数的分配等方面,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凡注上*号的 内容,可作为学生自学内容或任课教师根据情况自行选择讲授
五、理论教学部分绪论教学目标和要求:知识目标了解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认识功能性食品的主要功能成分;能力目标区分功能性食品与药品的差别;分析功能性食品市场的现状与前景。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通过互动讨论,培养合作能力: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培养信息获取能力教学内容:一、功能食品及其分类二、我国功能食品的发展简史三、功能食品的现代营养学基础第二章功能因子知识目标1.掌握膳食纤维、功能性油脂类及矿物质的生理功能:功能性食品的各种活性成分的作用。2.熟悉功能性食品的生物活性成分的种类;功能性碳水化合物、活性蛋白质、磷脂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维生素、矿物质的定义与分类;功能性食品微生物类原料相关规定。3.了解活性多糖、活性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种类:多不饱和脂肪酸,活性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来源和供给。能力目标1.学会查找关于功能性碳水化合物、氨基酸与活性肽、活性蛋白质、功能性油脂、营养素补充剂、功能性食品微生物原料文献、资料的方法。2.学会查阅食物含量表推测人体对各种元素及能量的需要量。3.能够运用维生素、矿物质相关知识解决营养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的实际问题。3
3 五、理论教学部分 绪 论 教学目标和要求: 知识目标 了解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 认识功能性食品的主要功能成分; 能力目标 区分功能性食品与药品的差别; 分析功能性食品市场的现状与前景。 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 通过互动讨论,培养合作能力; 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培养信息获取能力 教学内容: 一、功能食品及其分类 二、我国功能食品的发展简史 三、功能食品的现代营养学基础 第二章 功能因子 知识目标 1.掌握膳食纤维、功能性油脂类及矿物质的生理功能;功能性食品的各种活性成分的作用。 2.熟悉功能性食品的生物活性成分的种类;功能性碳水化合物、活性蛋白质、磷脂在功能性 食品中的应用;维生素、矿物质的定义与分类;功能性食品微生物类原料相关规定。 3.了解活性多糖、活性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种类;多不饱和脂肪酸,活性蛋白质、维 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来源和供给。 能力目标 1.学会查找关于功能性碳水化合物、氨基酸与活性肽、活性蛋白质、功能性油脂、营养素补 充剂、功能性食品微生物原料文献、资料的方法。 2.学会查阅食物含量表推测人体对各种元素及能量的需要量。 3.能够运用维生素、矿物质相关知识解决营养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的实际问题
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1.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判断力,提高学生勇于质疑、科学思辨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植物活性成分背后的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以科技助力药食同源物质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开辟新的致富途径。思政元素1.讲解功能因子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时,强调我国功能性食品产业的创新和进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到功能性食品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学内容:2.1氨基酸、活性肽及活性蛋白质2.1.1氨基酸2.1.2活性肽2.1.3活性蛋白质2.2功能性碳水化合物2.2.1膳食纤维2.2.2活性多糖2.2.3抗性淀粉与慢消化淀粉2.2.4功能性甜味剂2.3功能性脂类2.3.1多不饱和脂肪酸2.3.2磷脂2.3.3脂肪替代品2.4其他类功能因子2.4.1自由基清除剂2.4.2微量元素2.4.3其他功能因子第三章增强免疫的功能食品知识目标1.掌握免疫力的概念及分类;抗氧化物质及机制;缓解体力疲劳的含义,体力疲劳的分类及作用机制;视觉疲劳的分类。2.熟悉免疫力低下的表现,自由基对人体的危害,体力疲劳的表现;视觉疲劳的表现与状态。3.了解常见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功能因子及其作用原理。4
4 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 1.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判断力,提高学生勇于质疑、科学思辨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植物活性成分背后的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 自豪感,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以科技助力药食同源物质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为从事农业 生产的人开辟新的致富途径。 思政元素 1. 讲解功能因子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时,强调我国功能性食品产业的创新和进步,培养 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到功能性食品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 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 2.1 氨基酸、活性肽及活性蛋白质 2.1.1 氨基酸 2.1.2 活性肽 2.1.3 活性蛋白质 2.2 功能性碳水化合物 2.2.1 膳食纤维 2.2.2 活性多糖 2.2.3 抗性淀粉与慢消化淀粉 2.2.4 功能性甜味剂 2.3 功能性脂类 2.3.1 多不饱和脂肪酸 2.3.2 磷脂 2.3.3 脂肪替代品 2.4 其他类功能因子 2.4.1 自由基清除剂 2.4.2 微量元素 2.4.3 其他功能因子 第三章 增强免疫的功能食品 知识目标 1.掌握免疫力的概念及分类;抗氧化物质及机制;缓解体力疲劳的含义,体力疲劳的分类及 作用机制;视觉疲劳的分类。 2.熟悉免疫力低下的表现,自由基对人体的危害,体力疲劳的表现;视觉疲劳的表现与状态。 3.了解常见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功能因子及其作用原理
能力目标1.学会查找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缓解体力和视觉疲劳功能的功能因子和物质的文献、资料的方法。2.学会选择合适的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缓解体力疲劳和视觉疲劳功能的物质或原料,指导相关人群推荐正确的功能性食品。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1.理解免疫力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健康中国”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提高学生日常健康饮食与良好生活习惯有机结合的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保健能力。教学内容:一、免疫与免疫系统概述二、免疫力功能低下的原因与表现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的物质四、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功能性食品应用实例第四章抗氧化的功能食品知识目标1.掌握抗氧化物质及机制:2.熟悉自由基对人体的危害,体力疲劳的表现;视觉疲劳的表现与状态。3.了解常见具有抗氧化、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功能因子及其作用原理。能力目标1.学会查找具有抗氧化、缓解体力和视觉疲劳功能的功能因子和物质的文献、资料的方法。2.学会选择合适的有助于抗氧化、缓解体力疲劳和视觉疲劳功能的物质或原料,指导相关人群推荐正确的功能性食品。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1.提高学生日常健康饮食与良好生活习惯有机结合的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保健能力。2.把国家利益、国情观念、民族团结、国际视野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深刻理解人5
5 能力目标 1.学会查找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缓解体力和视觉疲劳功能的功能因子和物质的文献、 资料的方法。 2.学会选择合适的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缓解体力疲劳和视觉疲劳功能的物质或原料, 指导相关人群推荐正确的功能性食品。 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 1.理解免疫力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健康中国”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和使命感。 2.提高学生日常健康饮食与良好生活习惯有机结合的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 自我保健能力。 教学内容: 一、免疫与免疫系统概述 二、免疫力功能低下的原因与表现 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的物质 四、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功能性食品应用实例 第四章 抗氧化的功能食品 知识目标 1. 掌握抗氧化物质及机制; 2.熟悉自由基对人体的危害,体力疲劳的表现;视觉疲劳的表现与状态。 3.了解常见具有抗氧化、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功能因子及其作用原理。 能力目标 1.学会查找具有抗氧化、缓解体力和视觉疲劳功能的功能因子和物质的文献、资料的方法。 2.学会选择合适的有助于抗氧化、缓解体力疲劳和视觉疲劳功能的物质或原料,指导相关人 群推荐正确的功能性食品。 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 1.提高学生日常健康饮食与良好生活习惯有机结合的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 自我保健能力。 2.把国家利益、国情观念、民族团结、国际视野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深刻理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