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室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教案(讲稿本)题目:先天性唇聘裂畸形专业:临床医学(儿科专业方向五年制)年级:2004级授课教师:田晓菲 讲师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室 1 1 题目: 先天性唇腭裂畸形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小儿外科教研室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教案第(6)次课教学方法(大课)学时(2)专业(儿科专业本科)班级(2005级)授课教师:邱林主任医师授课题目:先天性唇聘裂畸形本课目的:掌握唇聘裂的分类、序列治疗的主要程序及其主要手术方式。本课重点:掌握唇聘裂的临床分类、序列治疗的主要程序。本课难点:唇聘裂的发病机制。本次课程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电脑、教案采用POWERPOINT格式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及时间分配)先天性唇聘裂畸形80分钟第一节课:40分钟、概述(插入图片)2分钟8分钟二、流行病学三、发病机制15分钟(一)胚胎学(插入图片)5分钟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室 2 2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教案 第(6)次课 教学方法(大课)学时 (2) 专业(儿科专业本科 )班级(2005 级)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先天性唇腭裂畸形 本课目的:掌握唇腭裂的分类、序列治疗的主要程序及其主要手术方式。 本课重点:掌握唇腭裂的临床分类、序列治疗的主要程序。 本课难点:唇腭裂的发病机制。 本次课程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电脑、教案采用 POWERPOINT 格式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及时间分配) 先天性唇腭裂畸形 80 分钟 第一节课: 40 分钟 一、概述(插入图片) 2 分钟 二、流行病学 8 分钟 三、发病机制 15 分钟 ㈠胚胎学(插入图片) 5 分钟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室2(唇聘裂的形成(插入图片)10分钟四、病因9分钟()遗传因素4分钟)环境因素5分钟五、唇聘部的解剖和功能(插入图片)6分钟()唇部的解剖和功能3分钟)聘部的解剖和功能3分钟第二节课:40分钟六、唇聘裂的诊断与分类10分钟()唇裂的诊断与分类5分钟()聘裂的诊断与分类4分钟日唇聘裂的诊断与分类1分钟七、治疗30分钟(-)序列治疗的概念8分钟)序列治疗的基本程序8分钟唇聘裂整复术:14分钟1.唇裂整复术的目的1分钟2.唇裂手术的基本要求与成功整复的标准(插入图片)4分钟3.唇裂整复的主要手术方式(插入动画及手术录象)3分钟3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室 3 3 ㈡唇腭裂的形成(插入图片) 10 分钟 四、病因 9 分钟 ㈠遗传因素 4 分钟 ㈡环境因素 5 分钟 五、唇腭部的解剖和功能(插入图片) 6 分钟 ㈠唇部的解剖和功能 3 分钟 ㈡腭部的解剖和功能 3 分钟 第二节课: 40 分钟 六、唇腭裂的诊断与分类 10 分钟 ㈠唇裂的诊断与分类 5 分钟 ㈡腭裂的诊断与分类 4 分钟 ㈢唇腭裂的诊断与分类 1 分钟 七、治疗 30 分钟 ㈠序列治疗的概念 8 分钟 ㈡序列治疗的基本程序 8 分钟 ㈢唇腭裂整复术: 14 分钟 ⒈唇裂整复术的目的 1 分钟 ⒉唇裂手术的基本要求与成功整复的标准(插入图片) 4 分钟 ⒊唇裂整复的主要手术方式(插入动画及手术录象) 3 分钟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室1分钟4.聘裂整复术的目的5.常用聘裂整复术的方法(插入图片)2分钟6.聘裂整复术的主要术式(插入动画及手术录象)3分钟总结:1分钟参考文献:先天性唇聘裂1.小儿外科学(第三(Congenital cleft lip and palate, CLP)版),卫生部一、概述(插入图片):Introduction规划教材2.小儿外唇聘裂(CLP)是儿童头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是整形科学(上).余亚雄主与小儿外科的主要病种之一味唇聘裂分综合征型与非综合征型两大类。非综合征型唇聘3.唇聘裂的序列治疗,裂(NSCL/P)即,唇聘裂无家族史、无相关致畸因子接触史、不伴有系统性疾病或其他畸形、认知和身体发育正常。本课内容为最常见的“非综合征型唇聘裂(NSCL/P)"。Smith' PlaSur二、流行病学:Epidemiology发病率达1/500~1/1000。J.Aston,et2al主编.()人种差异:黑人0.2%~0.73%;白种人1~1.29%;亚5.中华口腔洲人1.18%~2.128%,其中近年来国内资料显示,唇聘裂病儿儿科学.主翰章主编的数量有增长趋势,约1.46~1.82%。6.整形外科手术图解.据我院统计,近3年唇聘裂修复术已占全院年手术总例数张涤生,冷永成主编的5~6%,居前三位,2005年逾350例7.手术学性别:唇聘裂以男性多于女性,约1.5:1;单纯聘裂女(含腔额面外科卷),黎多于男。介寿,吴孟日季节:资料较为凌乱。3~6月;或冬季;或与发烧和流超总主编,周树夏主感爆发流行有关。编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室 4 4 ⒋腭裂整复术的目的 1 分钟 ⒌常用腭裂整复术的方法(插入图片) 2 分钟 ⒍腭裂整复术的主要术式(插入动画及手术录象) 3 分钟 总结: 1 分钟 先天性唇腭裂 (Congenital cleft lip and palate, CLP) 一、概述(插入图片):Introduction 唇腭裂(CLP)是儿童头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是整形 与小儿外科的主要病种之一。 唇腭裂分综合征型与非综合征型两大类。非综合征型唇腭 裂(NSCL/P)即,唇腭裂无家族史、无相关致畸因子接触史、 不伴有系统性疾病或其他畸形、认知和身体发育正常。本课内 容为最常见的“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CL/P)”。 二、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发病率达 1/500~1/1000。 ㈠人种差异:黑人 0.2‰~0.73‰;白种人 1~1.29‰;亚 洲人 1.18‰~2.128‰,其中近年来国内资料显示,唇腭裂病ㄦ 的数量有增长趋势,约 1.46~1.82‰。 据我院统计,近 3 年唇腭裂修复术已占全院年手术总例数 的 5~6%,居前三位,2005 年逾 350 例。 ㈡性别:唇腭裂以男性多于女性,约 1.5∶1;单纯腭裂女 多于男。 ㈢季节:资料较为凌乱。3~6 月;或冬季;或与发烧和流 感爆发流行有关。 参考文献: ⒈小儿外科 学 ( 第 三 版).卫生部 规划教材. 2. 小儿外 科 学 ( 上 ). 佘 亚 雄 主 编. ⒊唇腭裂的 序列治疗 . 王 光 和 主 编. 4.Grabb and Smith’Pla stic Sur gery Sherell J.Aston,et al 主编. ⒌中华口腔 科 学 . 王 翰 章主编. ⒍整形外科 手术图解 . 张涤生 , 冷 永成主编. ⒎ 手 术 学 ( 口腔颌面 外科卷).黎 介 寿 , 吴 孟 超总主编 , 周 树 夏 主 编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8.Pediatr(四)发生部位:单侧多见,左>右>双侧=6:3:1:聘裂、ic Oral andMaxillo-fa及唇裂并聘裂者占50%,单纯聘裂30%,单纯唇裂20%。cial()地区因素:农村>城市=2~1.5:1。Surgery.,Leonard B.(社会经济状况:生活贫苦者多见Kaban 主编.授课形式:()父母年龄:生育年龄>35岁,危险性增高。课堂理论大()流产史:流产儿中发生率高。发病与母亲的流产史有关。课。()家族性:有家族背景的占28%。三、发病机制:Mechanism(一)胚胎学(插入图片):1.上唇人中、前颌骨及前聘的形成:中鼻突(第6周)→融合→上颌间组织→上唇中1/3(人中)、前颌骨、前聘。2.上唇与上颌骨的形成:中鼻突(第7-10周)→相互融合→与上颌突、侧鼻突融合→上唇、两侧上颌骨融合。3.聘的形成:聘突(第6周)→前颌、鼻中隔→(第7周)与中聘突融合→(第9-12周)软硬聘。(()唇聘裂的形成(插入图片):1.单侧唇裂:因上颌突与中鼻突的间充质组织形成不足,致两侧胚突上皮崩解后不能形成充分的间充质组织桥,从而形成唇沟;如果间充质组织进一步发育不良,则唇沟上皮受牵拉后可以破裂,形成单侧唇裂。2.双侧唇裂:同样因两侧上颌突与中鼻突的间充质组织发育不足所致。3.唇裂伴牙槽突裂:上颌突与中鼻突所形成的上颌间充质组织发育不足所致4.唇裂伴牙槽突裂与聘裂:上颌突与中鼻突所形成的上颌间充质组织发育不足,有可能使上颌骨的宽度较正常人变宽,5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室 5 5 ㈣发生部位:单侧多见,左>右>双侧=6∶3∶1;腭裂、 及唇裂并腭裂者占 50%,单纯腭裂 30%,单纯唇裂 20%。 ㈤地区因素:农村>城市=2~1.5∶1。 ㈥社会经济状况:生活贫苦者多见。 ㈦父母年龄:生育年龄>35 岁,危险性增高。 ㈧流产史:流产儿中发生率高。发病与母亲的流产史有关。 ㈨家族性:有家族背景的占 28%。 三、发病机制:Mechanism ㈠胚胎学(插入图片): ⒈上唇人中、前颌骨及前腭的形成:中鼻突(第 6 周)→融 合→上颌间组织→上唇中 1/3(人中)、前颌骨、前腭。 ⒉上唇与上颌骨的形成:中鼻突(第 7-10 周)→相互融合→ 与上颌突、侧鼻突融合→上唇、两侧上颌骨融合。 ⒊腭的形成:腭突(第 6 周)→前颌、鼻中隔→(第 7 周)与 中腭突融合→(第 9-12 周)软硬腭。 ㈡唇腭裂的形成(插入图片): ⒈单侧唇裂:因上颌突与中鼻突的间充质组织形成不足, 致两侧胚突上皮崩解后不能形成充分的间充质组织桥,从而形 成唇沟;如果间充质组织进一步发育不良,则唇沟上皮受牵拉 后可以破裂,形成单侧唇裂。 ⒉双侧唇裂:同样因两侧上颌突与中鼻突的间充质组织发 育不足所致。 ⒊唇裂伴牙槽突裂:上颌突与中鼻突所形成的上颌间充质 组织发育不足所致。 ⒋唇裂伴牙槽突裂与腭裂:上颌突与中鼻突所形成的上颌 间充质组织发育不足,有可能使上颌骨的宽度较正常人变宽, 8.Pediatr ic Oral and Maxillo-fa cial Surgery. Leonard B. Kaban 主编. 授课形式: 课堂理论大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