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卫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教案(示教课)题目: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原则专业:儿科专业方向年级:2003级授课教师:刘俊宏1助教小儿外科教研室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 1 1 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原则 教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22006年8月10日授课教师:刘俊宏助教授课题目: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原则本课目的:了解和掌握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及外科治疗原则重点:掌握几种小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原则难点:常见先心病的手术时机的选择授课方式:床旁示教教学程序第一节课一、概述三、CHD分类三、CHD主要手术方式四、常见CHD的治疗原则五、CHD治疗进展六、治疗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 2 2 2006 年 8 月 10 日 授课教师: 教 授课题目: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原则 本课目的: 了解和掌握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及外科治疗原则 重点: 掌握几种小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原则 难点:常见先心病的手术时机的选择 授课方式:床旁示教 教学程序 第一节课 一、概述 二、CHD 分类 三、CHD 主要手术方式 四、常见 CHD 的治疗原则 五、CHD 治疗进展 六、治疗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 讲稿内容 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原则 一.概述 参 1.定义 文献: 病因: 1、小 二、分类 儿 1按解剖部位分(通常分类方法) 外 科 A.大血管畸形PDA PTA TGA CoA TAPVD B.心脏间隔发育畸形ASD VSD此畸形均造成心内左向右分流 VSD分流更为严重,均可造成PH,晚期则形成双向分流。 第 C.瓣膜发育畸形PS AV MV TV 版 D.复合畸形TOF 2.按有无紫绀分 2、小 儿 A非紫绀型血流动力血以左向右分流为主 B.紫绀型血流动力血以右向左分流为主 三、治疗手段 脏外 1.心外手术主要局限于心外的血管畸形,如PDA CoA以及部分姑息 手术。 2.CPB下心内直手术占绝大多数。 丁 (1)心内手术的必要条件一一体外循环 文 (2)建立体外循环的条件 a、血液肝素化: 主编 b、血液稀释: 3、胸 c、低温麻醉: 低温主要是降低机体的代谢率,降低耗氧量,从而减轻组织损害 外 达到保护的目的。低温分为浅低温:30一32℃,中低温:25一30℃, 学 深低温:10-25℃。 单纯的ASD VSD常常采用浅到中低温,复杂手术通常采用深低温 第六 3.介入治疗此方法系在过去心血管造影技术上的发展,目前已日趋成 版 3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 3 3 讲 稿 内 容 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原则 一. 概述 1. 定义 2. 病因: 二、分类 比 1.按解剖部位分(通常分类方法) 3. A.大血管畸形 PDA PTA TGA CoA TAPVD 4. B.心脏间隔发育畸形 ASD VSD 此畸形均造成心内左向右分流, VSD 分流更为严重,均可造成 PH,晚期则形成双向分流。 5. C.瓣膜发育畸形 PS AV MV TV 6. D.复合畸形 TOF 2.按有无紫绀分 7. A.非紫绀型 血流动力血以左向右分流为主 8. B. 紫绀型 血流动力血以右向左分流为主 三、治疗手段 1 .心外手术 主要局限于心外的血管畸形, 如 PDA CoA 以及部分姑息 手术。 2 . CPB 下心内直手术 占绝大多数。 9. (1)心内手术的必要条件——体外循环 10. (2)建立体外循环的条件 11. a、血液肝素化: 12. b、血液稀释: 13. c、低温麻醉: 14. 低温主要是降低机体的代谢率,降低耗氧量,从而减轻组织损害, 达到保护的目的。低温分为浅低温:30—32℃,中低温:25—30℃, 深低温:10—25℃。 15. 单纯的 ASD VSD 常常采用浅到中低温,复杂手术通常采用深低温。 3 .介入治疗 此方法系在过去心血管造影技术上的发展,目前已日趋成 参 考 文献: 1、小 儿 外 科 学 , 第 三 版 。 2、小 儿 心 脏 外 科 学 , 丁 文 祥 主 编 。 3、胸 心 外 科 学 , 第 六 版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 熟成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现临床上已广泛使用和推广PDA ASD PS VSD(少) 石 优点:损伤小,康复快。 应康 缺点:应严格掌握治疗指征,若堵塞失败应手术治疗,其次设备及材 料多系进口,故费用较昂贵,针对国情还不能广泛接受。 主编 四、常见先心病的治疗原则 (一)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 1.手术适应证: ①小于1岁的婴儿,出现心力衰竭,用药物不能控制者,应及时 考虑手术治疗。 ②小儿或青年患者,即使未出现症状,但有并发心力衰竭或细菌性 心内膜炎可能,因此都需手术治疗。 ③成人患者只要肺血管继发性病理改变尚处于可逆阶段,血流动力 学仍以左向右分流为主,均应考虑手术治疗。 ④术前需进行合并症治疗,内科方法控制心力衰竭。 2.手术禁忌证: ①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未根治前,动脉导管起代偿通道作用,☐不能 单独闭合。 ②严重肺动脉高压病人 ③Eisemang综合征可行导管闭合及单肺或心肺移植,不能单做导 管闭合术。 3.手术时机 ①2岁以下的婴儿,导管小于5m除并有心力衰竭等需积极手术外,导 管还有自行关闭的可能,故不应及早手术。 ②对严重发育不良,心力衰竭或细菌性心内膜炎者,可在任何年龄 做手术。 ③30岁以后导管和主动脉逐渐硬化脆弱以及心肌变化,手术危险性 增加。50岁以上无明显症状,伴有动脉硬化者,则不必手术治疗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 4 4 熟成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现临床上已广泛使用和推广 PDA ASD PS VSD(少) 16. 优点:损伤小,康复快。 17. 缺点:应严格掌握治疗指征,若堵塞失败应手术治疗,其次设备及材 料多系进口,故费用较昂贵,针对国情还不能广泛接受。 四、常见先心病的治疗原则 (一)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1.手术适应证 : ①小于 1 岁的婴儿 , 出现心力衰竭 , 用药物不能控制者 , 应及时 考虑手术治疗。 ②小儿或青年患者 , 即使未出现症状 , 但有并发心力衰竭或细菌性 心内膜炎可能 ,因此都需手术治疗。 ③成人患者只要肺血管继发性病理改变尚处于可逆阶段 , 血流动力 学仍以左向右分流为主 , 均应考虑手术治疗。 ④术前需进行合并症治疗 , 内科方法控制心力衰竭。 2.手术禁忌证 : ①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未根治前 , 动脉导管起代偿通道作用,不能 单独闭合。 ②严重肺动脉高压病人 ③ Eisemang 综合征可行导管闭合及单肺或心肺移植 , 不能单做导 管闭合术。 3.手术时机 ①2岁以下的婴儿 ,导管小于5mm 除并有心力衰竭等需积极手术外 ,导 管还有自行关闭的可能, 故不应及早手术。 ②对严重发育不良 , 心力衰竭或细菌性心内膜炎者 , 可在任何年龄 做手术。 ③30 岁以后导管和主动脉逐渐硬化脆弱以及心肌变化 , 手术危险性 增加。 50 岁以上无明显症状 , 伴有动脉硬化者 , 则不必手术治疗。 , 石 应 康 主 编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 4)手术方法 ①结扎法: ②切断缝合法: ③体外循环下导管缝闭法: ④心导管介入治疗:0.8CM以下的导管可行介入堵闭。优点是创伤小 康复快 (二)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 1)手术适应证 (1)婴儿期手术: (2)幼儿期手术: (3)择期手术: (4)重度肺动脉高压临床有肺动脉高压的表现,但听诊室水平左向 右分流的杂音存在且达Ⅲ级:平静时无紫绀,活动后可轻度发生绀:心电图 虽右室肥大,但V5、V6的R波高于2.5mW:X线心影大以双室为主,肺 动脉各段比例适当:动脉血氧饱和度大于85%,肺体血流比大于1.3,全肺 阻力低于周围循环阻力,肺动脉平均压低于65mmp:超声心动见双室扩 大,但多普勒见以室水平分流以左向右为主。 2)手术禁忌证 (①)平静状态时有紫绀,杵状指明显,心前区杂音轻、短或消失 震颤消失,肺动脉第2音明显亢进。 (②)X线胸片肺血不多,但肺动脉段显著突出,肺动脉明显扩张而 远端血管突然变细,呈”残根状”改变;心影大小不一,可比 以前缩小。超声右室肥厚明显,右向左分流为主。 (3)右心导管全肺阻力大于10Wood单位,肺体阻力比值大于 0.75,吸氧或降压试验全肺阻力无明显下降或与体循环阻力平行下降。动脉 血氧降低,运动后明显降低。 (④)肺组织活检肺血管病变Heath分级V级以上,即肺小动脉腔狭 窄或闭塞,甚至发生血管丛祥病变或坏死性动脉炎。 3)手术方法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 5 5 4)手术方法 ① 结扎法: ② 切断缝合法: ③ 体外循环下导管缝闭法: ④心导管介入治疗:0.8CM以下的导管可行介入堵闭。优点是创伤小, 康复快 (二)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 1)手术适应证 (1) 婴儿期手术 : (2) 幼儿期手术 : (3) 择期手术 : (4) 重度肺动脉高压 临床有肺动脉高压的表现 , 但听诊室水平左向 右分流的杂音存在且达Ⅲ级;平静时无紫绀 , 活动后可轻度发生绀;心电图 虽右室肥大 , 但 V5 、V6 的 R 波高于 2.5mV; X 线心影大以双室为主 , 肺 动脉各段比例适当;动脉血氧饱和度大 于 85%, 肺体血流比大于 1.3, 全肺 阻力低于周围循环阻力 ,肺动脉平均压低于 65mmHp; 超声心动见双室扩 大 , 但多普勒见以室水平分流以左向右为主。 2)手术禁忌证 (1) 平静状态时有紫绀 , 杵状指明显 , 心前区杂音轻、短或消失 震颤消失 ,肺动脉第 2 音明显亢进。 (2) X线胸片肺血不多 , 但肺动脉段显著突出 ,肺动脉明显扩张而 远端血管突然变细 ,呈 " 残根状 " 改变 ;心影大小不一 , 可比 以前缩小。超声右室肥厚明显 , 右向左分流为主。 (3) 右心导管全肺阻力大于 1OWood 单位 , 肺体阻力比值大于 0.75 , 吸氧或降压试验全肺阻力无明显下降或与体循环阻力平行下降。动脉 血氧降低 , 运动后明显降低。 (4) 肺组织活检肺血管病变 Heath 分级Ⅳ级以上 ,即肺小动脉腔狭 窄或闭塞 , 甚至发生血管丛祥病变或坏死性动脉炎。 3)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