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小儿外教研室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教案(讲稿本)题目:先天性肌性斜颈专业:临床医学(儿科专业方向五年制年级:2005级授课教师:覃佳强虽主任医师小儿外科教研室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小儿外教研室 1 1 题目: 先天性肌性斜颈 主任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小儿外教研室2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理论大课教案第(18)次课教学方法(大课)学时(0.8)专业(儿外科)班级(2005级)授课教师:覃佳强主任医师授课题目:先天性肌性斜颈本课目的:掌握斜颈病因及病理、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本课重点:病理改变及临床特征、鉴别诊断本课难点:病理改变、鉴别诊断。本次课程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采用POWERPOINT格式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及时间分配)30分钟先天性肌性斜颈、概述分钟3三、病因分钟25三、病理改变分钟四、临床表现及检查75分钟五、诊断及鉴别诊断六、治疗分钟8参考文献:1.教材2.小儿骨科学3.实用骨科学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小儿外教研室 2 2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理论大课教案 第(18)次课 教学方法(大课)学时 (0.8) 专业(儿外科 )班级(2005 级) 授课教师:覃佳强 主任医师 授课题目:先天性肌性斜颈 本课目的:掌握斜颈病因及病理、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本课重点:病理改变及临床特征、鉴别诊断 本课难点:病理改变、鉴别诊断。 本次课程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采用 POWERPOINT 格式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及时间分配) 先天性肌性斜颈 30 分钟 一、概述 3 分钟 二、病因 2 分钟 三、病理改变 5 四、临床表现及检查 7 分钟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5 分钟 六、治疗 8 分钟 参考文献:1.教材 2.小儿骨科学 3.实用骨科学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小儿外教研室3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教学讲稿理论大课先天性肌性斜颈讲授形式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主要参考文概述献:1、先天性肌性斜颈是由一侧胸锁乳突肌stermnocleidomastoid参考文献:1.教材病变并逐渐缩引起头颈偏向患侧的小儿常见的姿势畸形。2.小儿骨科2、发病率高达1--4%。学3.实用骨科3、若治疗不当,随年龄增加畸形加重,疗效降低,身心受影响一学二、病因(图示)一侧胸锁乳突肌变性纤维化是本病的直接原因,但引起该变化的病因尚不清。单一血供,胎位不正更易受影响。30~40%为臀1、供血不足位产。2、产伤出血3、先天性畸形纤维化本身为先天性畸形或发育不全,常伴其他畸形。有人认为胚胎发育紊乱在宫内致肌间质细胞增生残留,以后受某刺激增生分化。三、病理patholog(图示)1、胸锁乳突肌中下段质硬肿块。2、胸锁乳突肌肌肉组织减少,横纹消失,纤维细胞增生(无含3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小儿外教研室 3 3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教学讲稿 先天性肌性斜颈 CongenitalMuscularTorticollis 一、 概述 1、先天性肌性斜颈是由 一侧 胸锁乳突肌 sternocleidomastoid 病变并逐渐挛缩引起头颈偏向患侧的小儿常见的姿势畸形。 2、发病率高达 1- 4‰。 3、若治疗不当,随年龄增加畸形加重,疗效降低,身心受影响 二、 病因(图示) 一侧胸锁乳突肌变性纤维化是本病的直接原因,但引起该 变化的病因尚不清。 1、供血不足 单一血供,胎位不正更易受影响。30~40%为臀 位产。 2、产伤出血 3、先天性畸形 纤维化本身为先天性畸形或发育不全,常伴 其他畸形。有人认为胚胎发育紊乱在宫内致肌间质细胞增生 残留,以后受某刺激增生分化。 三 、 病理 patholog(图示) 1、胸锁乳突肌中下段质硬肿块。 2、胸锁乳突肌肌肉组织减少,横纹消失,纤维细胞增生(无含 理论大课 讲授形式 主要参考文 献: 参考文献: 1.教材 2.小儿骨科 学 3.实用骨科 学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小儿外教研室铁血红素Ferrugination protoheme 沉着)。3、肌纤维发育不成熟,颗粒性变及泡变。四、临床表现(图示)1、约生后7--10天出现胸锁乳突肌包块:圆形或椭圆形,质硬,随肌肉移动;2、2--3个月后逐渐减小,6个月后渐消失;3、转归:(1)部分挛缩(2)全部挛缩(3)与正常肌肉相似4、典型表现(图示)(1)头倒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下颌转向患侧的活动受限。(2)面部不对称,患侧五官低下,颈椎弯曲。(3)胸锁乳突肌挛缩五、诊断diagnosisl.有臀位产史、出生时正常、7天后出现胸锁乳突肌非炎性包块,X片无颈椎异常。2、B超可助诊。(图示)患侧胸锁乳突肌增厚,回声增强,不均质。动态观测有不同的变化。六、鉴别诊断differentialdiagnosis1、产伤锁骨骨折fracture of clavicle:包块位、X线片2.先天性颈椎畸形deformityofthe cervical vertebra:X线片、无肿好3、眼性斜颈:斜弱视4、寰枢椎半脱位Atlantoaxialsubluxation:年龄、病程、X线片、CT5、习惯性斜颈:无活动受限七、治疗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小儿外教研室 4 4 铁血红素 Ferrugination protoheme 沉着)。 3、肌纤维发育不成熟,颗粒性变及泡变。 四、临床表现(图示) 1、约生后 7-10 天出现胸锁乳突肌包块:圆形或椭圆形,质硬, 随肌肉移动; 2、2-3 个月后逐渐减小,6 个月后渐消失; 3、转归: ⑴部分挛缩 ⑵全部挛缩 ⑶与正常肌肉相似 4、典型表现(图示) ⑴头倒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下颌转向患侧的活动受限。 ⑵面部不对称,患侧五官低下,颈椎弯曲。 ⑶胸锁乳突肌挛缩 五、诊 断 diagnosis1.有臀位产史、出生时正常、7 天后出现 胸锁乳突肌非炎性包块,X 片无颈椎异常。2、B 超可助诊。 (图示)患侧胸锁乳 突肌增厚,回声增强,不均质。 动态观测有不同的变化。六、鉴别诊断 differential diagnosis 1、产伤锁骨骨折 fracture of clavicle:包块位、X 线片 2.先天 性颈椎畸形 deformity of the cervical vertebra: X 线片、无肿 块 3、眼性斜颈:斜弱视 4、寰枢椎半脱位 Atlantoaxial subluxation :年龄、病程、X 线 片、CT 5、习惯性斜颈:无活动受限 七、治疗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小儿外教研室早诊早治,预防继发病变一)保守治疗(<1岁)(图示)1、手法矫正,牵拉患侧胸锁乳突肌2、激素注射(2--3月)(二)手术治疗(1-2岁为宜)1、指征2、方法胸锁乳突肌切断术 amputation of sternocleidomastoid·胸锁乳突肌切除术Myectomyof sternocleidomastoid·胸锁乳突肌延长术Lengtheningofsternocleidomastoid3、术后处理4、术后并发症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小儿外教研室 5 5 早诊早治,预防继发病变 一)保守治疗(<1 岁)(图示) 1、手法矫正,牵拉患侧胸锁乳突肌 2、激素注射(2-3 月) (二)手术治疗 (1-2 岁为宜) 1、指征 2、方法 •胸锁乳突肌切断术 amputation of sternocleidomastoid •胸锁乳突肌切除术 Myectomy of sternocleidomastoid •胸锁乳突肌延长术 Lengthening of sternocleidomastoid 3、术后处理 4、术后并发症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