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学校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颠覆传统的读书方式一一移动阅读 《2011年中国人移动阅读报告》显示,过去的一年中,国人共进行了9亿分钟 (相当于17个世纪)、6亿次移动阅读。上班路上成为移动阅读的高峰期,其 次人们也喜欢在床上、沙发上、洗手间、下班路上阅读。 移动阅读是什么?移动阅读是指人们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码终端 如手机、电纸书、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阅读的内容包括数字化的书籍、报刊杂 志,也包括博客微博、视频等。 谈到移动阅读,不得不提手机报。自从2004年7月中国首份手机报 诞生以来,手机作为“装在口袋里的媒体”开始步入人们的生活。它的移动性 便携性、互动性、贴身性等优势,满足了信息时代受众在“碎片化时间”中阅读 的习惯,用手机进行移动阅读得到认可和追捧。 但是,基于2.5G网络的手机报只能看做是移动阅读的“前世” 随着3G无线互联网时代来临,阅读必将朝着丰富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人们 不再满足于阅读内容单一的手机报,在电纸书、智能平板、PSP等具有通信功能 的移动终端上阅读成为潮流所向。这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使得随时随地可 读、海量信息聚集、声像图文并茂成为可能。移动阅读时代到来了 移动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相比,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目前,移 动阅读可以分为电子阅读器(电纸书)和阅读客户端两大类。电纸书可以阅读 PDF、TXT等大部分格式的电子书,一些电子阅读器的电子墨水技术使得辐射能 耗低、不伤眼睛、效果逼真,阅读时好像玻璃下压着一本纸质书一样。而阅读客 户端是通过阅读应用软件向读者推送电子书,用户可以下载或在线阅读。 历史上,人们常用汗牛充栋来形容藏书多,存放时可堆砌至屋顶, 运书时让牛也出汗。然而在移动阅读时代,书房将不再“汗牛充栋”,一部普通 的电子阅读器就可以存储成千上万本书籍,并把他们放入口袋中随身携带,这种 方式使得阅读“飘”了起来。 同时,阅读器或阅读软件的书签、笔记、分享功能大大提高了阅读 的效率和深度。读到精彩处,兴起时,轻点按钮,用微博等移动社交工具和他人 分享阅读心得。这样,通过小小的阅读终端,便能以书会友。[来源:学|科|网 ZXXK] 《新民晚报》总编辑、上海市记协副主席陈保平在中国传媒领袖大讲 堂演讲时说:“移动阅读将成为未来一种主要的生活方式”。 CNNIC统计显示, 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 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另据易观国际报告,手机阅读已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 高频率使用的应用之一,每天阅读一次及以上的用户占比45%。摩尔定律预示着 移动阅读将汇入这样的科技潮流:阅读器更便携,性价比更高,阅读体验更好, 阅读量更大。可见,未来移动阅读将在手机上大有作为,“飘”起来阅读将成为 种生活方式
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学校 2013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颠覆传统的读书方式——移动阅读 《2011 年中国人移动阅读报告》显示,过去的一年中,国人共进行了 9 亿分钟 (相当于 17 个世纪)、6 亿次移动阅读。上班路上成为移动阅读的高峰期,其 次人们也喜欢在床上、沙发上、洗手间、下班路上阅读。 移动阅读是什么?移动阅读是指人们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码终端 如手机、电纸书、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阅读的内容包括数字化的书籍、报刊杂 志,也包括博客微博、视频等。 谈到移动阅读,不得不提手机报。自从 2004 年 7 月中国首份手机报 诞生以来,手机作为“装在口袋里的媒体”开始步入人们的生活。它的移动性、 便携性、互动性、贴身性等优势,满足了信息时代受众在“碎片化时间”中阅读 的习惯,用手机进行移动阅读得到认可和追捧。 但是,基于 2.5G 网络的手机报只能看做是移动阅读的“前世”。 随着 3G 无线互联网时代来临,阅读必将朝着丰富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人们 不再满足于阅读内容单一的手机报,在电纸书、智能平板、PSP 等具有通信功能 的移动终端上阅读成为潮流所向。这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使得随时随地可 读、海量信息聚集、声像图文并茂成为可能。移动阅读时代到来了。 移动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相比,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目前,移 动阅读可以分为电子阅读器(电纸书)和阅读客户端两大类。电纸书可以阅读 PDF、TXT 等大部分格式的电子书,一些电子阅读器的电子墨水技术使得辐射能 耗低、不伤眼睛、效果逼真,阅读时好像玻璃下压着一本纸质书一样。而阅读客 户端是通过阅读应用软件向读者推送电子书,用户可以下载或在线阅读。 历史上,人们常用汗牛充栋来形容藏书多,存放时可堆砌至屋顶, 运书时让牛也出汗。然而在移动阅读时代,书房将不再“汗牛充栋”,一部普通 的电子阅读器就可以存储成千上万本书籍,并把他们放入口袋中随身携带,这种 方式使得阅读“飘”了起来。 同时,阅读器或阅读软件的书签、笔记、分享功能大大提高了阅读 的效率和深度。读到精彩处,兴起时,轻点按钮,用微博等移动社交工具和他人 分享阅读心得。这样,通过小小的阅读终端,便能以书会友。[来源:学|科|网 Z|X|X|K] 《新民晚报》总编辑、上海市记协副主席陈保平在中国传媒领袖大讲 堂演讲时说:“移动阅读将成为未来一种主要的生活方式”。CNNIC 统计显示, 截至 2012 年 6 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 3.88 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 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另据易观国际报告,手机阅读已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 高频率使用的应用之一,每天阅读一次及以上的用户占比 45%。摩尔定律预示着 移动阅读将汇入这样的科技潮流:阅读器更便携,性价比更高,阅读体验更好, 阅读量更大。可见,未来移动阅读将在手机上大有作为,“飘”起来阅读将成为 一种生活方式
然而,海量信息是把双刃剑,带来丰富选择的同时,也会带来负 面影响。移动阅读让人们买的书越来越多,加上阅读器上从一本书切换到另一本 书的功能很方便,使得读者更难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并且,在公交、地铁等嘈 杂的环境中阅读,知识的吸收难免会大打折扣。因此陈保平也提出:这种碎片化 的“浅阅读”是否会对人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有负面影响,这也是人类每次拥 抱新技术的同时,值得警醒的地方。 1.以下表述不能支持“移动阅读”的一项是 A.“移动阅读”是相对于传统阅读而言的新兴阅读,这里面既有阅读者阅读方 式、方法的变化,也有读物内容的变化。 B.“移动阅读”将随着阅读器更便携、性价比更高的趋势给人们带来更好的阅读 体验和更大的阅读量,并将替代传统阅读。 C.“移动阅读”时代到来的标志是3G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在电纸书、智能平板、 PSP上阅读成为潮流。 D.“移动阅读”是人们利用手机、电纸书、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用手机进行移 动阅读最早得到认可和追捧。 2.下列表述不能支持“移动阅读之所以被称为‘碎片化阅读’”这一说法的一 项是 A.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业余时间呈“碎片化”形态,在这样的时间里 很难长时间地连续阅读。 B.人们通过移动阅读很难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甚至难以读完一篇并不长的文 C.人们通过这种阅读所接受的信息完全是零碎的,而零碎的信息对人的教益是断 章取义的、不完整的,有害无益。 D.这种阅读是浅阅读,阅读的结果对人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可能会产生负面影 响,正所谓开“卷”未必有益。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3G无线互联网时代来临,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码终端技术的移动阅读可 能会朝着丰富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B.人们可以使用阅读终端的书签、笔记、分享功能,通过“微博”等社交工具与 他人分享阅读心得,随时随地以书会友 C.一些电子阅读器因为采用了电子墨水技术,使这类移动阅读没有辐射,不伤 眼睛,效果逼真而被广泛应用。 D.传统阅读时代的书房“汗牛充栋”,而移动阅读时代,一部普通的电子阅读器 就可以装下成千上万本书,书房中不可能再有大量藏书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永和六年,西羌大寇三辅,围安定,征西将军 马贤将诸郡兵击之,不能克。规虽在布衣,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乃上书言 状。寻而贤果为羌所没。郡将知规有兵略,乃命为功曹,使率甲士八百,与羌交 战。斩首数级,贼遂退却。 太山贼叔孙无忌侵乱郡县,中郎将宗资讨之未服。公车特征规,拜太山太守;规 到官,广设方略,寇贼悉平。至冬,羌遂大合,朝廷为忧。三公举规为中郎将, 持节监关西兵,破之,斩首八百级。诸羌慕规威信,相劝降者十余万。明年,规
然而,海量信息是把双刃剑,带来丰富选择的同时,也会带来负 面影响。移动阅读让人们买的书越来越多,加上阅读器上从一本书切换到另一本 书的功能很方便,使得读者更难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并且,在公交、地铁等嘈 杂的环境中阅读,知识的吸收难免会大打折扣。因此陈保平也提出:这种碎片化 的“浅阅读”是否会对人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有负面影响,这也是人类每次拥 抱新技术的同时,值得警醒的地方。 1.以下表述不能支持“移动阅读”的一项是 A.“移动阅读”是相对于传统阅读而言的新兴阅读,这里面既有阅读者阅读方 式、方法的变化,也有读物内容的变化。 B.“移动阅读”将随着阅读器更便携、性价比更高的趋势给人们带来更好的阅读 体验和更大的阅读量,并将替代传统阅读。 C.“移动阅读”时代到来的标志是 3G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在电纸书、智能平板、 PSP 上阅读成为潮流。 D.“移动阅读”是人们利用手机、电纸书、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用手机进行移 动阅读最早得到认可和追捧。 2.下列表述不能支持“移动阅读之所以被称为‘碎片化阅读’”这一说法的一 项是 A.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业余时间呈“碎片化”形态,在这样的时间里 很难长时间地连续阅读。 B.人们通过移动阅读很难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甚至难以读完一篇并不长的文 章。 C.人们通过这种阅读所接受的信息完全是零碎的,而零碎的信息对人的教益是断 章取义的、不完整的,有害无益。 D.这种阅读是浅阅读,阅读的结果对人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可能会产生负面影 响,正所谓开“卷”未必有益。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 3G 无线互联网时代来临,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码终端技术的移动阅读可 能会朝着丰富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B.人们可以使用阅读终端的书签、笔记、分享功能,通过“微博”等社交工具与 他人分享阅读心得,随时随地以书会友。 C.一些电子 阅读器因为采用了电子墨水技术,使这类移动阅读没有辐射,不伤 眼睛,效果逼真而被广泛应用。 D.传统阅读时代的书房“汗牛充栋”,而移动阅读时代,一部普通的电子阅读器 就可以装下成千上万本书,书房中不可能再有大量藏书。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永和六年,西羌大寇三辅,围安定,征西将军 马贤将诸郡兵击之,不能克。规虽在布衣,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乃上书言 状。寻而贤果为羌所没。郡将知规有兵略,乃命为功曹,使率甲士八百,与羌交 战。斩首数级,贼遂退却。 太山贼叔孙无忌侵乱郡县,中郎将宗资讨之未服。公车特征规,拜太山太守;规 到官,广设方略,寇贼悉平。至冬,羌遂大合,朝廷为忧。三公举规为中郎将, 持节监关西兵,破之,斩首八百级。诸羌慕规威信,相劝降者十余万。明年,规
因发其骑共讨陇右,而道路隔绝,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将 士,三军感悦。东羌遂遣使乞降,凉州复通。先是,安定太守受取狼籍,凉州剌 史、汉阳大守并老弱不堪任职,而皆倚恃权贵,不遵法度。规到州界,悉条奏其 罪,或免或诛。羌人闻之,翕然反善 规出身数年,持节为将,拥众立功。还督乡里,既无他私惠,而多所举奏。又恶 绝宦官,不与交通,于是中外并怨,遂共诬规货赂群羌;天子玺书诮让相属。规 惧不免,上疏自讼曰:“云臣私报诸羌,谢其钱货。若臣以私财,则家无担石; 如物出于官,则文簿易考。就臣愚惑,信如言者,前世尚遗匈奴以宫姬,镇乌孙 以公主。今臣但费千万,以怀叛羌。则良臣之才略,兵家之所贵,将有何罪,负 义违理乎?今见覆没,耻痛实深。传称‘鹿死不择音’,谨冒昧略上 征拜度辽将军,至营数月,上书荐中郎将张奂以自代。曰:“臣闻人无常俗,而 政有治乱:;兵无强弱,而将有能否。伏见中郎将张奂,才略兼优,宜正元帅,以 从众望。若犹谓愚臣宜充军事者,愿乞冗官,以为奂副。”朝廷从之,以奂代为 度辽将军,规为使匈奴中郎将。 论曰:孔子称“其言之不怍,则其为之也难”。察皇甫规之言,其心不怍哉!夫 其审己则干禄,见贤则委位。故干禄不为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疑伐,而让 人无惧情。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 (节选自《后汉 书·皇甫规传》)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贤不恤军事 恤:忧虑,担忧 B.谢其钱货 谢:谢绝, 推辞。 C.而将有能否 否:坏,能力 D故干禄不为贪 干:求取,追求 5.下面四组句子中,分别表现皇甫规“有威望”、“讲操守”的一组是 A.①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②斩首数级,贼遂退却B.①广设方略,寇贼悉平② 上书荐中郎将张奂以自代C.①羌人闻之,翕然反善②恶绝宦官,不与交 通D.①相劝降者十余万②既无他私惠,而多所举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羌大举进攻安定城,边疆危急,皇甫规此时虽然身为平民百姓,却能大胆上 书朝廷,陈述自己的看法,批评边将无能,自此开启了他的戎马人生。 B.皇甫规调动西羌骑兵一起讨伐陇右,中途军中发生瘟疫,他不顾个人安危,前 往羌人营帐巡察看望将士,三军为之动容,敌人也为此派使请降。 C.朝廷有人诬陷皇甫规贿赂羌人,皇甫规上书皇帝进行申辩:花费很少的钱财, 换得羌人归顺,边疆平安,是利大于弊的军事谋略,不应该为此小题大做。 D.在范晔看来,皇甫规之所以能够建功立业、保全自身,一是他能准确审视自己 的才能,果敢地投身仕途,二是他能看到更贤能的人,能不图虚名,主动让贤。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是,安定太守受取狼籍,凉州剌史、汉阳大守并老弱不堪任职,而皆倚恃 权贵,不遵法度。(5分) (2)又恶绝宦官,不与交通,于是中外并怨,遂共诬规货赂群羌;天子玺书诮让 相属。(5分)
因发其骑共讨陇右,而道路隔绝,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将 士,三军感悦。东羌遂遣使乞降,凉州复通。先是,安定太守受取狼籍,凉州剌 史、汉阳大守并老弱不堪任职,而皆倚恃权贵,不遵法度。规到州界,悉条奏其 罪,或免或诛。羌人闻之,翕然反善。 规出身数年,持节为将,拥众立功。还督乡里,既无他私惠,而多所举奏。又恶 绝宦官,不与交通,于是中外并怨,遂共诬规货赂群羌;天子玺书诮让相属。规 惧不免,上疏自讼曰:“云臣私报诸羌,谢其钱货。若臣以私财,则家无担石; 如物出于官,则文簿易考。就臣愚惑,信如言者,前世尚遗匈奴以宫姬,镇乌孙 以公主。今臣但费千万,以怀叛羌。则良臣之才略,兵家之所贵,将有何罪,负 义违理乎?今见覆没,耻痛实深。传称‘鹿死不择音’,谨冒昧略上。” 征拜度辽将军,至营数月,上书荐中郎将张奂以自代。曰:“臣闻人无常俗,而 政有治乱;兵无强弱,而将有能否。伏见中郎将张奂,才略兼优,宜正元帅,以 从众望。若犹谓愚臣宜充军事者,愿乞冗官,以为奂副。”朝廷从之,以奂代为 度辽将军,规为使匈奴中郎将。 论曰:孔子称“其言之不怍,则其为之也难”。察皇甫规之言,其心不怍哉!夫 其审己则干禄,见贤则委位。故干禄不为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疑伐,而让 人无惧情。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 (节选自《后汉 书·皇甫规传》)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贤不恤军事 恤:忧虑,担忧。 B.谢其钱货 谢:谢绝, 推辞。 C.而将有能否 否:坏,能力 差。 D.故干禄不为贪 干:求取,追求。 5.下面四组句子中,分别表现皇甫规“有威望”、“讲操守”的一组是 A.①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 ②斩首数级,贼遂退却 B.①广设方略,寇贼悉平 ② 上书荐中郎将张奂以自代 C.①羌人闻之,翕然反善 ②恶绝宦官,不与交 通 D.①相劝降者十余万 ②既无他私惠,而多所举 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羌大举进攻安定城,边疆危急,皇甫规此时虽然身为平民百姓,却能大胆上 书朝廷,陈述自己的看法,批评边将无能,自此开启了他的戎马人生。 B.皇甫规调动西羌骑兵一起讨伐陇右,中途军中发生瘟疫,他不顾个人安危,前 往羌人营帐巡察看望将士,三军为之动容,敌人也为此派使请降。 C.朝廷有人诬陷皇甫规贿赂羌人,皇甫规上书皇帝进行申辩:花费很少的钱财, 换得羌人归顺,边疆平安,是利大于弊的军事谋略,不应该为此小题大做。 D.在范晔看来,皇甫规之所以能够建功立业、保全自身,一是他能准确审视自己 的才能,果敢地投身仕途,二是他能看到更贤能的人,能不图虚名,主动让贤。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先是,安定太守受取狼籍,凉州剌史、汉阳大守并老弱不堪任职,而皆倚恃 权贵,不遵法度。(5 分) ⑵又恶绝宦官,不与交通,于是中外并怨,遂共诬规货赂群羌;天子玺书诮让 相属。(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8.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感情?请作具体分析。(5分) 9.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荀子·劝学》) (2)民生各有所乐兮, 。虽体解吾犹未变 ?(屈原《离骚》) (3)莫笑农家腊酒浑, 山重水复疑无 路 (陆游《游山西村》)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 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 手铐 汪海潮 乡长被抓走的那天,陈大明正在乡长办公室里向乡长汇报高岭乡旅游度假村的建 设情况。陈大明清楚地记得,他刚刚汇报完第一件事,办公室的门就被撞开了, 两个全副武装的公安走了进来,其中一个人手里举着一张逮捕令,走到乡长面前 髙声说:“你被依法逮捕了!”另一个人就马上拿出一副锃亮的手铐,“咔嚓 声铐住了乡长的双手,然后不由分说地把乡长带下楼,塞进了楼下的警车,警 车就“呜呜呜”地开走了。 乡长被抓走后,陈大明被县里任命为代理乡长,继续负责旅游度假村的建设。陈 大明当上乡长后,眼前老是晃动着那副锃亮的手铐,虽然他与原乡长的贪污案并 无牵连,但原乡长被抓的那一幕还是深深地刺激了他,他决心引以为戒。为防止 自己意志不坚定,他还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到市场上买了一副仿真的手铐, 挂在自己的卧室里,以警示自己 果然,自从他当上乡长后,前来拜访的人便络绎不绝,有送名烟名酒的,有直接 送现金的,还有假借妻子的名义送金银首饰的,他都一一回绝。其实他家的经济 条件并不好:妻子常年下岗在家,孩子今年又刚刚上大学,农村老家还有一个经 常患病的母亲。事事都得花钱,可是他一个月的工资才一千多块,因此,他几乎 月月都出现“财政赤字”。有一次,他感到自己实在顶不住了,很想赌一把,他 已经把那个建筑商送来的一万元塞进了抽屉,但就在那一瞬间,他立刻想起了悬 挂在床前的那副手铐,就赶紧又将钱退回去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 的诗歌,完成 8—9 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 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 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 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 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8.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感情?请作具体分析。(5 分) 9.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 (《荀子·劝学》) (2)民生各有所乐兮, 。虽体解吾犹未变 兮, ? (屈原《离骚》) (3)莫笑农家腊酒浑, 。山重水复疑无 路, (陆游《游山西村》) 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 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 手铐 汪海潮 乡长被抓走的那天,陈大明正在乡长办公室里向乡长汇报高岭乡旅游度假村的建 设情况。陈大明清楚地记得,他刚刚汇报完第一件事,办公室的门就被撞开了, 两个全副武装的公安走了进来,其中一个人手里举着一张逮捕令,走到乡长面前 高声说:“你被依法逮捕了!”另一个人就马上拿出一副锃亮的手铐,“咔嚓” 一声铐住了乡长的双手,然后不由分说地把乡长带下楼,塞进了楼下的警车,警 车就“呜呜呜”地开走了。 乡长被抓走后,陈大明被县里任命为代理乡长,继续负责旅游度假村的建设。陈 大明当上乡长后,眼前老是晃动着那副锃亮的手铐,虽然他与原乡长的贪污案并 无牵连,但原乡长被抓的那一幕还是深深地刺激了他,他决心引以为戒。为防止 自己意志不坚定,他还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到市场上买了一副仿真的手铐, 挂在自己的卧室里,以警示自己。 果然,自从他当上乡长后,前来拜访的人便络绎不绝,有送名烟名酒的,有直接 送现金的,还有假借妻子的名义送金银首饰的,他都一一回绝。其实他家的经济 条件并不好:妻子常年下岗在家,孩子今年又刚刚上大学,农村老家还有一个经 常患病的母亲。事事都得花钱,可是他一个月的工资才一千多块,因此,他几乎 月月都出现“财政赤字”。有一次,他感到自己实在顶不住了,很想赌一把,他 已经把那个建筑商送来的一万元塞进了抽屉,但就在那一瞬间,他立刻想起了悬 挂在床前的那副手铐,就赶紧又将钱退回去
直到有一天,他的一个老同学到他家来玩,看到了那副手铐。那个老同学就问他 “你这是从哪买来的?”他直言不讳地告诉同学,是从一个地下的工艺品商店买 来的。老同学就又将那副手铐把玩了很长时间,然后很认真地说:“没错,就是 它,就是它!”陈大明一下子迷惑了,老同学就告诉他,其实这副手铐有着一段 传奇的经历,它曾是一位海外华侨的传家之宝;它也不是普通的钢铁制造的,而 是用一种稀有金属制成的,至于那位华侨为什么要把手铐作为传家之宝,那就不 得而知了。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这副手铐值钱,最起码值五万元钱! 陈大明对老同学的话将信将疑,就带着手铐到市里一家最有名的古玩店里做鉴 定。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老同学的话是真的,这副手铐真的很值钱!陈大明兴奋 不已,马上将手铐以四万八千元的高价卖给了古玩店。毕竟,他太需要钱了! 有了这笔巨款,陈大明就可以从容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了,他把老母亲从农村接到 自己身边,还请了一个保姆;他抽出两万元给妻子开了一家油米店,还给儿子买 了一台电脑。他的生活压力没有了,他感到无比的畅快,也体会到了有钱的幸福。 他从内心里深深感谢那个同学。 从那以后,老同学就成了他家的常客。老同学是个“能人”,陈大明对他是信得 过的,很快就安排他承包了一项建筑工程。再后来,陈大明又发现了不少“能 人”,一一让他们参与到旅游度假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旅游度假村很快建好了,开业的那一天,陈大明喝了很多很多酒。回家后又做了 个奇怪的梦:他梦到了那副手铐!第二天,他决定去把它赎回来,不论花多少 钱!钱对他来说已并不成问题了。他找到了那家古玩店,但古玩店的老板告诉他, 那副手铐他是代人收购的,早就被一位客商以五万元的价格买走了。不过幸好老 板记下了那位客商在市里的地址,陈大明决定按图索骥 陈大明很快找到了那座豪宅,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把他领到一个池塘边,并告诉他, 主人就在那边钓鱼。他匆匆地赶过去,发现他的同学正在笑吟吟地等着他。他 下子愣住了,但嘴里却问道:“我的手铐呢?”老同学恰好此时钓起了一条大鱼, 他一边收线一边拍着钓竿说:“那东西有什么好,我早已将它改成了钓竿。看, 这钓竿多结实,五万块呢!”陈大明一下子明白过来,恨不得马上离开这地方 但他分明听到了老同学在喊他:“别走啊,陈乡长,中午咱们喝鱼汤啊!………” 在此以后的好多天里,陈大明眼前总是没来由地晃动着一副锃亮的手铐。 (选自《微型小说家选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第一段中描写乡长被捕过程,其细节描写真实细腻,仿佛让人身临其境, 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声音都让人心有余悸。 B.这篇小说在情节构思上颇具匠心,主人公从开始坚持不受贿,到最后发现自己 中了别人的圈套,最终发现老朋友向他行贿,波澜顿生,高潮迭起。 C.作者将手铐巧妙地比作了人生的防线,但陈大明由于一时的糊涂,结果被别 有用心的老同学设计了一条“鱼竿”,引了他这条“大鱼”上钩。 D.陈大明因“手铐”而受贿,表面上看是不知情,但实际上骨子里则充满着贪 欲,从而告诉人们要不断加强自律,完善自我道德修养。 E.这篇小说主题深刻,文章通过主人公因手铐”而受贿的故事,告诉人们即使真 正廉洁的公仆,即便暂时避免了有形的刑具,却无法避开无形的刑具。 (2)小说插叙主人公陈大明的家庭情况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
直到有一天,他的一个老同学到他家来玩,看到了那副手铐。那个老同学就问他: “你这是从哪买来的?”他直言不讳地告诉同学,是从一个地下的工艺品商店买 来的。老同学就又将那副手铐把玩了很长时间,然后很认真地说:“没错,就是 它,就是它!”陈大明一下子迷惑了,老同学就告诉他,其实这副手铐有着一段 传奇的经历,它曾是一位海外华侨的传家之宝;它也不是普通的钢铁制造的,而 是用一种稀有金属制成的,至于那位华侨为什么要把手铐作为传家之宝,那就不 得而知了。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这副手铐值钱,最起码值五万元钱! 陈大明对老同学的话将信将疑,就带着手铐到市里一家最有名的古玩店里做鉴 定。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老同学的话是真的,这副手铐真的很值钱!陈大明兴奋 不已,马上将手铐以四万八千元的高价卖给了古玩店。毕竟,他太需要钱了! 有了这笔巨款,陈大明就可以从容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了,他把老母亲从农村接到 自己身边,还请了一个保姆;他抽出两万元给妻子开了一家油米店,还给儿子买 了一台电脑。他的生活压力没有了,他感到无比的畅快,也体会到了有钱的幸福。 他从内心里深深感谢那个同学。 从那以后,老同学就成了他家的常客。老同学是个“能人”,陈大明对他是信得 过的,很快就安排他承包了一项建筑工程。再后来,陈大明又发现了不少“能 人”,一一让他们参与到旅游度假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旅游度假村很快建好了,开业的那一天,陈大明喝了很多很多酒。回家后又做了 一个奇怪的梦:他梦到了那副手铐!第二天,他决定去把它赎回来,不论花多少 钱!钱对他来说已并不成问题了。他找到了那家古玩店,但古玩店的老板告诉他, 那副手铐他是代人收购的,早就被一位客商以五万元的价格买走了。不过幸好老 板记下了那位客商在市里的地址,陈大明决定按图索骥。 陈大明很快找到了那座豪宅,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把他领到一个池塘边,并告诉他, 主人就在那边钓鱼。他匆匆地赶过去,发现他的同学正在笑吟吟地等着他。他一 下子愣住了,但嘴里却问道:“我的手铐呢?”老同学恰好此时钓起了一条大鱼, 他一边收线一边拍着钓竿说:“那东西有什么好,我早已将它改成了钓竿。看, 这钓竿多结实,五万块呢!”陈大明一下子明白过来,恨不得马上离开这地方, 但他分明听到了老同学在喊他:“别走啊,陈乡长,中午咱们喝鱼汤啊!……” 在此以后的好多天里,陈大明眼前总是没来由地晃动着一副锃亮的手铐。 (选自《微型小说家选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 小说第一段中描写乡长被捕过程,其细节描写真实细腻,仿佛让人身临其境, 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声音都让人心有余悸。 B.这篇小说在情节构思上颇具匠心,主人公从开始坚持不受贿,到最后发现自己 中了别人的圈套,最终发现老朋友向他行贿,波澜顿生,高潮迭起。 C. 作者将手铐巧妙地比作了人生的防线,但陈大明由于一时的糊涂,结果被别 有用心的老同学设计了一条“鱼竿”,引了他这条“大鱼”上钩。 D. 陈大明因“手铐”而受贿,表面上看是不知情,但实际上骨子里则充满着贪 欲,从而告诉人们要不断加强自律,完善自我道德修养。 E.这篇小说主题深刻,文章通过主人公因手铐”而受贿的故事,告诉人们即使真 正廉洁的公仆,即便暂时避免了有形的刑具,却无法避开无形的刑具。 (2)小说插叙主人公陈大明的家庭情况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