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抚顺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①美国总统奥巴马抵达哥本哈根时将面对所有与会方的疑问:美国是否将进一步提 高减排目标,美国目标是否写入国际协议,美国将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多少资金。归结为 点,美国是否愿意在未来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显著作用,奥巴马“绿色新政”的 诚意到底有多大。 ②美国正处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十字路口”,若干问题在谈判桌上迟迟没有给出答案, 也正反映了美国选择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上的踌躇。2001年,布什总统宣布退出《京都 议定书》是由于国会的否决,更是由于美国利益集团的反对。美国强大的石油财团不希 望背负减排的责任,不希望看到可再生能源抢夺现有市场。 ③如今,美国新能源行业面临窘境,奥巴马的“绿色新政”充满挑战。奥巴马将面 临一个选择,即是否将本国经济引入一个不占优势的国际竞赛场 ④以太阳能行业为例,美国太阳能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德国、西班牙,甚至落后于中 国、印度。新能源企业还需要与传统能源企业进行激烈的博弈,美国政府如果不在新能 源发展上迈出积极步伐,很难提出“有雄心”的减排目标。 ⑤相比之下,欧盟承诺减排的额度远高于美国。为了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 责任,欧盟在本轮谈判中承诺未来三年拿出72亿欧元援助发展中国家用于减排。欧盟 展现尚不为发展中国家认可的“积极”姿态,除了想要争取“道德模范”声望外,更是 看到了应对气候变化背后的巨大商机 ⑥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欧盟一直在环保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掌握了全球大部分可 再生能源领域的核心技术,并拥有一批跨国新能源企业。从欧盟的利益考虑,全球高标 准的排放额度将意味着一个庞大市场。欧盟之所以极力要求一些“先进发展中国家”如 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承担强制性减排义务,就是希望欧盟能够有“用武之地”。 ⑦而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随着减排额度的提高,减排成本不断上 升,因此不愿承担更多减排义务,同时又鼓吹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义务
辽宁抚顺高级中学 2011-2012 学年度高一上学期 10 月月考试题 语 文 时间:150 分钟 总分:150 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①美国总统奥巴马抵达哥本哈根时将面对所有与会方的疑问:美国是否将进一步提 高减排目标,美国目标是否写入国际协议,美国将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多少资金。归结为 一点,美国是否愿意在未来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显著作用,奥巴马“绿色新政”的 诚意到底有多大。 ②美国正处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十字路口”,若干问题在谈判桌上迟迟没有给出答案, 也正反映了美国选择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上的踌躇。2001 年,布什总统宣布退出《京都 议定书》是由于国会的否决,更是由于美国利益集团的反对。美国强大的石油财团不希 望背负减排的责任,不希望看到可再生能源抢夺现有市场。 ③如今,美国新能源行业面临窘境,奥巴马的“绿色新政”充满挑战。奥巴马将面 临一个选择,即是否将本国经济引入一个不占优势的国际竞赛场。 ④以太阳能行业为例,美国太阳能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德国、西班牙,甚至落后于中 国、印度。新能源企业还需要与传统能源企业进行激烈的博弈,美国政府如果不在新能 源发展上迈出积极步伐,很难提出“有雄心”的减排目标。 ⑤相比之下,欧盟承诺减排的额度远高于美国。为了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 责任,欧盟在本轮谈判中承诺未来三年拿出 72 亿欧元援助发展中国家用于减排。欧盟 展现尚不为发展中国家认可的“积极”姿态,除了想要争取“道德模范”声望外,更是 看到了应对气候变化背后的巨大商机。 ⑥自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欧盟一直在环保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掌握了全球大部分可 再生能源领域的核心技术,并拥有一批跨国新能源企业。从欧盟的利益考虑,全球高标 准的排放额度将意味着一个庞大市场。欧盟之所以极力要求一些“先进发展中国家”如 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承担强制性减排义务,就是希望欧盟能够有“用武之地”。 ⑦而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随着减排额度的提高,减排成本不断上 升,因此不愿承担更多减排义务,同时又鼓吹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义务
⑧当前世界各国已经达成共识,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渠道。尤其是金 融危机之后,全球正在酝酿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以低碳、绿色为特点的经济新模式 正在逐渐形成。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碳排放”问题“牵一发动全身”,将影响不同产业 和行业的竞争格局 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所有国家共同的责任。妥协与博弈同样重要。在激烈交锋的 同时,各国的共识也在不断增多,这是达成协议的基础。正如大会主席、丹麦气候与能 源大臣赫泽高所言,在当前的谈判中,“妥协”应当成为一个关键词。(取材于新浪新闻, 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关于“减排额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减排额度”提高标准,减排成本就会上升,对于还没有拥有新能源的国家是个 挑战 B、“减排额度”的大小也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将影响不同产业和行业的竞争格局。 C、美国的“绿色新政”客观上也是有关降低“减排额度”政策 D、各国制定“减排额度”的高低反映了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是否积极 2下列对“从欧盟的利益考虑,全球高标准的排放额度将意味着一个庞大市场”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盟在环保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掌握了全球大部分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核心技术 并拥有一批跨国新能源企业,说明高标准的排放额度对它有利,会使它有更多的商机 B、欧盟极力要求“先进发展中国家”承担强制性减排义务,就是希望欧盟能够有 用武之地”,以便占领市场,获得利润。 C、欧盟倡导提高减排标准,意在以气候大会为契机,在美国犹豫不决之际,与美 国在经济上争高下,取代美国在全世界的经济地位,获得更多的利润。 D、欧盟展现的“积极”姿态实质上就是看到了应对气候变化背后的巨大商机,这 也是不为发展中国家认可的原因之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金融危机前后,全球正在酝酿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以低碳、绿色为特点的 经济新模式逐渐形成了。 B、由于美国朝野上下特别是利益集团不希望背负减排的责任,不希望看到可再生 能源抢夺现有市场,2001年美国退出了《京都议定书》。 C、美国新能源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德国、西班牙,甚至落后于中国、印度,美国政
⑧当前世界各国已经达成共识,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渠道。尤其是金 融危机之后,全球正在酝酿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以低碳、绿色为特点的经济新模式 正在逐渐形成。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碳排放”问题“牵一发动全身”,将影响不同产业 和行业的竞争格局。 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所有国家共同的责任。妥协与博弈同样重要。在激烈交锋的 同时,各国的共识也在不断增多,这是达成协议的基础。正如大会主席、丹麦气候与能 源大臣赫泽高所言,在当前的谈判中,“妥协”应当成为一个关键词。(取材于新浪新闻, 有删改) 1 下列各项中关于“减排额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减排额度”提高标准,减排成本就会上升,对于还没有拥有新能源的国家是个 挑战。 B、“减排额度”的大小也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将影响不同产业和行业的竞争格局。 C、美国的“绿色新政”客观上也是有关降低“减排额度”政策。 D、各国制定“减排额度”的高低反映了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是否积极。 2 下列对“从欧盟的利益考虑,全球高标准的排放额度将意味着一个庞大市场”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盟在环保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掌握了全球大部分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核心技术, 并拥有一批跨国新能源企业,说明高标准的排放额度对它有利,会使它有更多的商机。 B、欧盟极力要求“先进发展中国家”承担强制性减排义务,就是希望欧盟能够有 “用武之地”,以便占领市场,获得利润。 C、欧盟倡导提高减排标准,意在以气候大会为契机,在美国犹豫不决之际,与美 国在经济上争高下,取代美国在全世界的经济地位,获得更多的利润。 D、欧盟展现的“积极”姿态实质上就是看到了应对气候变化背后的巨大商机,这 也是不为发展中国家认可的原因之一。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金融危机前后,全球正在酝酿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以低碳、绿色为特点的 经济新模式逐渐形成了。 B、由于美国朝野上下特别是利益集团不希望背负减排的责任,不希望看到可再生 能源抢夺现有市场,2001 年美国退出了《京都议定书》。 C、美国新能源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德国、西班牙,甚至落后于中国、印度,美国政
府想要在新能源发展上迈出积极步伐,就得提出“有雄心”的减排目标。 D、欧盟在本轮谈判中承诺未来三年拿出72亿欧元援助发展中国家用于减排,目的 是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无忌贵戚好学,博文史,性通悟,有筹略。文德皇 后即其妹也 武德九年,隐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将害太宗,无忌请太宗先发诛之。于是奉旨密 召房玄龄、杜如晦等共为筹略。六月四日,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 成、元吉,平之 贞观元年,进封齐国公。太宗以无忌佐命元勋,地兼外戚,礼遇尤重,常令出入卧内 其年,拜尚书右仆射。时突厥颉利可汗新与中国和盟,政教紊乱,言事者多陈攻取之策。太 宗召萧瑀及无忌问曰:“北番君臣昏乱,杀戮无辜。国家不违旧好,便失攻昧之机:今欲取 乱侮亡,复爽同盟之义。二途不决,孰为胜耶?”萧瑀曰:“兼弱攻昧,击之为善。”无忌 曰:“今国家务在戢兵,待其寇边,方可讨击。彼既已弱,必不能来。若深入虏廷,臣未见 其可。且按甲存信,臣以为宜。”太宗从无忌之议。突厥寻政衰而灭 十七年,太子承乾得罪,太宗欲立晋王,而限以非次,回惑不决。御两仪殿,群官尽 出,独留无忌及司空房玄龄、兵部尚书李勣,谓曰:“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此,我心无僇.” 因自投于床,抽佩刀欲自刺。无忌等惊惧,争前扶抱,取佩刀以授晋王。无忌等请太宗所欲, 报曰:“我欲立晋王。”无忌曰:“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太宗谓晋王曰:“汝 舅许汝,宜拜谢。”晋王因下拜。太宗谓无忌等曰:“公等既符我意,未知物论何如?”无 忌曰:“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伏乞召问百僚,必无异辞。若不蹈舞同音,臣负陛下万 死。”于是建立遂定。寻而太宗又欲立吴王恪,无忌密争之,其事遂辍 高宗即位,进拜太尉。 (节选自《旧唐书》卷六十五)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言事者多陈攻取之策 陈:陈述。 B.因自投于床,抽佩刀欲自刺 投:扑向。 C.突厥寻政衰而灭 寻:追寻
府想要在新能源发展上迈出积极步伐,就得提出“有雄心”的减排目标。 D、欧盟在本轮谈判中承诺未来三年拿出 72 亿欧元援助发展中国家用于减排,目的 是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 二、 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无忌贵戚好学,博文史,性通悟,有筹略。文德皇 后即其妹也。 武德九年,隐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将害太宗,无忌请太宗先发诛之。于是奉旨密 召房玄龄、杜如晦等共为筹略。六月四日,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 成、元吉,平之。 贞观元年,进封齐国公。太宗以无忌佐命元勋,地兼外戚,礼遇尤重,常令出入卧内。 其年,拜尚书右仆射。时突厥颉利可汗新与中国和盟,政教紊乱,言事者多陈攻取之策。太 宗召萧瑀及无忌问曰:“北番君臣昏乱,杀戮无辜。国家不违旧好,便失攻昧之机;今欲取 乱侮亡,复爽同盟之义。二途不决,孰为胜耶?”萧瑀曰:“兼弱攻昧,击之为善。”无忌 曰:“今国家务在戢兵,待其寇边,方可讨击。彼既已弱,必不能来。若深入虏廷,臣未见 其可。且按甲存信,臣以为宜。”太宗从无忌之议。突厥寻政衰而灭。 十七年,太子承乾得罪,太宗欲立晋王,而限以非次,回惑不决。御两仪殿,群官尽 出,独留无忌及司空房玄龄、兵部尚书李勣,谓曰:“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此,我心无憀.” 因自投于床,抽佩刀欲自刺。无忌等惊惧,争前扶抱,取佩刀以授晋王。无忌等请太宗所欲, 报曰:“我欲立晋王。”无忌曰:“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太宗谓晋王曰:“汝 舅许汝,宜拜谢。”晋王因下拜。太宗谓无忌等曰:“公等既符我意,未知物论何如?”无 忌曰:“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伏乞召问百僚,必无异辞。若不蹈舞同音,臣负陛下万 死。”于是建立遂定。寻而太宗又欲立吴王恪,无忌密争之,其事遂辍。 高宗即位,进拜太尉。 (节选自《旧唐书》卷六十五)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言事者多陈攻取之策 陈:陈述。 B.因自投于床,抽佩刀欲自刺 投:扑向。 C.突厥寻政衰而灭 寻:追寻
D.无忌密争之,其事遂辍 辍:停止。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长孙无忌“有筹略”的一组是()(3分) ①无忌贵戚好学 ②无忌请太宗先发诛之③彼既已弱,必不能来 ④若深入虏廷,臣未见其可⑤所为如此,我心无慘⑥无忌密争之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武德九年,长孙无忌奉旨秘密召集房玄龄等人共同谋划,与尉迟敬德等九人在玄 武门平定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叛乱 B.长孙无忌深受太宗的尊重与信任,时常被允许出入太宗的寝室。太宗有不少大事 都得到了长孙无忌的帮助和支持。 C.是否对突厥作战,长孙无忌认为国家目前应该暂且按兵不动遵守信义,这样突厥 很快就会因为政治衰败而灭亡。 D.长孙无忌在立谁为太子的问题上,支持太宗立晋王的想法,并进一步指出晋王仁 孝,百官也一定没有什么异议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国家务在戢兵,待其寇边,方可讨击。 (2)十七年,太子承乾得罪,太宗欲立晋王,而限以非次,回惑不决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8~9题 青玉案 张榘 被邀出郊,题陈氏山居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去。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 路。身名都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且尽清樽公莫舞,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 暮 【注】①张榘(j,南宋人,做过句容县县令和江东制置使参议,均处于地位低下的职位
D.无忌密争之,其事遂辍 辍:停止。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长孙无忌“有筹略”的一组是( )(3 分) ①无忌贵戚好学 ②无忌请太宗先发诛之 ③彼既已弱,必不能来 ④若深入虏廷,臣未见其可 ⑤所为如此,我心无憀 ⑥无忌密争之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武德九年,长孙无忌奉旨秘密召集房玄龄等人共同谋划,与尉迟敬德等九人在玄 武门平定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叛乱。 B.长孙无忌深受太宗的尊重与信任,时常被允许出入太宗的寝室。太宗有不少大事 都得到了长孙无忌的帮助和支持。 C.是否对突厥作战,长孙无忌认为国家目前应该暂且按兵不动遵守信义,这样突厥 很快就会因为政治衰败而灭亡。 D.长孙无忌在立谁为太子的问题上,支持太宗立晋王的想法,并进一步指出晋王仁 孝,百官也一定没有什么异议。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今国家务在戢兵,待其寇边,方可讨击。 (2)十七年,太子承乾得罪,太宗欲立晋王,而限以非次,回惑不决。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 8~9 题。 青玉案 张榘 被邀出郊,题陈氏山居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去。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 路。身名都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且尽清樽公莫舞,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 暮。 【注】①张榘(jǔ),南宋人,做过句容县县令和江东制置使参议,均处于地位低下的职位
8.前人评论“上阕‘羞涩’一语用得妙”,请简要分析妙在何处。(5分) 9.结合下阕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携来百侣曾游 (2) ,草色入帘青 (3)无丝竹之乱耳, (4) 风正一帆悬 (5)此中有真意, (6) 儿女共沾巾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 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红山楂 矫友田 校园的西北角儿,有一小片山楂林。那是多年以前,一些毕业前的学生栽种的。到了 秋天,那些山楂树上,就挂满了绿色的“弹珠”。渐渐地,那些绿色的小果儿,开始泛出红 晕,像女孩羞涩的面孔,躲在叶丛中,注视着一些青春朝气的身影 一些淘气的同学,在山楂果儿还未熟透的时候,便会偷偷采摘一把,然后带到教室里
8.前人评论“上阕‘羞涩’一语用得妙”,请简要分析妙在何处。(5 分) 9.结合下阕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携来百侣曾游, 。 (2) ,草色入帘青。 (3)无丝竹之乱耳, 。 (4) ,风正一帆悬。 (5)此中有真意, 。 (6) ,儿女共沾巾。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 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红 山 楂 矫友田 校园的西北角儿,有一小片山楂林。那是多年以前,一些毕业前的学生栽种的。 到了 秋天,那些山楂树上,就挂满了绿色的“弹珠”。渐渐地,那些绿色的小果儿,开始泛出红 晕,像女孩羞涩的面孔,躲在叶丛中,注视着一些青春朝气的身影。 一些淘气的同学,在山楂果儿还未熟透的时候,便会偷偷采摘一把,然后带到教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