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化学研究史(3) 1950年 Chargaff,E和 Hotchkiss,R.D.采用纸层析法仔细 分析了DNA的组成成分, 得知 [A]=[T], [G]=[C], [A+G]=[C+T] 1953年 Watson, Crick根据DNA的X射 线图谱的研究结果, 提出了DNA的 双螺旋模型(Double helix)。几星 期后提出了半保留式复制模型。 1957年 Meselsnhe & Stahl用密度梯 度超离心法, 证实半保留复制假说。 核酸研究史3
核酸化学研究史(3) 1950年 Chargaff,E和 Hotchkiss,R.D.采用纸层析法仔细 分析了DNA的组成成分, 得知 [A]=[T], [G]=[C], [A+G]=[C+T] 1953年 Watson, Crick根据DNA的X射 线图谱的研究结果, 提出了DNA的 双螺旋模型(Double helix)。几星 期后提出了半保留式复制模型。 1957年 Meselsnhe & Stahl用密度梯 度超离心法, 证实半保留复制假说。 核酸研究史3
核酸化学研究史(4) 1958年 Kornberg得到高纯度的 DNA polymerase, 这种酶需要一个模板 DNA。 1960年 Cairns索性将复制中的细菌 DNA的电镜照片拍了下来。 1970年 发现第一个DNA限制性内切酶。 1972年 DNA重组技术的建立。 1978年 双脱氧DNA测序法的建立。 1990年 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 核酸研究史4
核酸化学研究史(4) 1958年 Kornberg得到高纯度的 DNA polymerase, 这种酶需要一个模板 DNA。 1960年 Cairns索性将复制中的细菌 DNA的电镜照片拍了下来。 1970年 发现第一个DNA限制性内切酶。 1972年 DNA重组技术的建立。 1978年 双脱氧DNA测序法的建立。 1990年 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 核酸研究史4
第二节 概述 ⚫核酸(nucleic acid)是由碱基(嘌呤 和嘧啶)、戊糖和磷酸组成的高分 子物质,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 二、种类及分布 DNA (脱氧核糖核酸) RNA(核糖核酸) 一、概念
第二节 概述 ⚫核酸(nucleic acid)是由碱基(嘌呤 和嘧啶)、戊糖和磷酸组成的高分 子物质,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 二、种类及分布 DNA (脱氧核糖核酸) RNA(核糖核酸) 一、概念
分布: ⚫ DNA:主要在细胞核中,是染色体的主 要成分。此外在线粒体、叶绿体、 质粒及细胞膜上. ⚫ RNA:细胞核——核仁; 细胞质——核糖体及上清液中
分布: ⚫ DNA:主要在细胞核中,是染色体的主 要成分。此外在线粒体、叶绿体、 质粒及细胞膜上. ⚫ RNA:细胞核——核仁; 细胞质——核糖体及上清液中
三、核酸的组成 核酸是一种线形多聚核苷酸(polynucleotide), 其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nucleotide)。 戊糖 碱基 磷酸 核苷 核酸 核苷酸
三、核酸的组成 核酸是一种线形多聚核苷酸(polynucleotide), 其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nucleotide)。 戊糖 碱基 磷酸 核苷 核酸 核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