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学科教学设计》教学大纲开课学期:2023-2024-2
《中学物理学科教学设计》 教 学 大 纲 开课学期:2023-2024-2
《中学物理学科教学设计》教学大纲(MiddleSchoolSubjectPhysicsTeachingDesign)一、课程说明课程名称:中学物理学科教学设计课程性质:教师教育必修课程课程学分:2学分课程学时:36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26/10);周学时:3学时学生对象:2022级物理学师范专业考核方式:综合课程简介:学生在接受了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后,为了职前更好地了解中学物理课程改革及教学实践内容,职后尽快融入中学物理教师队伍,更好地推动中学物理课程改革、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等工作,通过物理教学设计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引导学生经过“教与学”合一的专业化培养和项目式训练后,促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智慧的积累与增长、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与发展。本门课程共设计五章内容,章节内容的划分主要依据现行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物理教科书、多种版本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等参考书,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会适当有所增删调整。二、课程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了解物理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熟悉物理教学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物理教育观念和养成高尚的师德情怀。课程目标2:掌握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结构与逻辑关系:熟悉中学物理概念、规律、习题、复习等基本课型的教学设计;能够针对中学物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提高物理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课程目标3:熟悉教学评价的一般理论,能够运用教学评价理论对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案例进行评价,形成初步的教学评价能力。课程目标4:了解反思的相关理论与常用方法,能够对自已和他人进行评价1
1 《中学物理学科教学设计》教学大纲 (Middle School Subject Physics Teaching Design) 一、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中学物理学科教学设计 课程性质:教师教育必修课程 课程学分:2 学分 课程学时:36 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26/10);周学时:3 学时 学生对象:2022 级物理学师范专业 考核方式:综合 课程简介:学生在接受了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后,为了职前更好地了解 中学物理课程改革及教学实践内容,职后尽快融入中学物理教师队伍,更好地推 动中学物理课程改革、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等工作,通过物理教学设计课程的教 学与实践,引导学生经过“教与学”合一的专业化培养和项目式训练后,促其专 业知识和专业智慧的积累与增长、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与发展。本门课程 共设计五章内容,章节内容的划分主要依据现行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物理教 科书、多种版本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等参考书,以学生为主体,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会适当有所增删调整。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了解物理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熟悉物理教学基本理论,树立 正确的物理教育观念和养成高尚的师德情怀。 课程目标 2:掌握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结构与逻辑关系;熟悉中 学物理概念、规律、习题、复习等基本课型的教学设计;能够针对中学物理教学 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提高物理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课程目标 3:熟悉教学评价的一般理论,能够运用教学评价理论对中学物理 教学设计案例进行评价,形成初步的教学评价能力。 课程目标 4:了解反思的相关理论与常用方法,能够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
与反思,提高反思能力。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课程目标指标点及课程支撑度3-1掌握物理学理论基本知识和物理实验基本技课程目标1能,熟悉中学物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理解中学物学科素养理与大学物理的关联:综合运用物理学科知识分析和解课程目标2决学科教学问题。(M)4-2在中学物理的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课程目标2教学能力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形成一定的教学经课程目标3验,具备教学基本技能。(H)7-2初步掌握物理科学与教育科学学习中的反思方学会反思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课程目标4法,学会分析和解决中学物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L)2.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矩阵关系图学会反思学科素养教学能力课程目标3-14-27-2M课程目标1MH课程目标2H课程目标3L课程目标4四、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章次内容支撑课程目标绪论课程目标1-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课程目标1二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理论与案例研究三课程目标2中学物理基本课型设计与案例研究四课程目标2、3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展示与评价研究五课程目标2、3、4五、教学方法与手段(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根据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相关要求,本门课程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2
2 与反思,提高反思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及课程支撑度 课程目标 学科素养 3-1 掌握物理学理论基本知识和物理实验基本技 能,熟悉中学物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理解中学物 理与大学物理的关联;综合运用物理学科知识分析和解 决学科教学问题。(M)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教学能力 4-2 在中学物理的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 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形成一定的教学经 验,具备教学基本技能。(H)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学会反思 7-2 初步掌握物理科学与教育科学学习中的反思方 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 法,学会分析和解决中学物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L) 课程目标 4 2.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矩阵关系图 课程目标 学科素养 教学能力 学会反思 3-1 4-2 7-2 课程目标 1 M 课程目标 2 M H 课程目标 3 H 课程目标 4 L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章次 内容 支撑课程目标 一 绪论 课程目标 1 二 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 课程目标 1 三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理论与案例研究 课程目标 2 四 中学物理基本课型设计与案例研究 课程目标 2、3 五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展示与评价研究 课程目标 2、3、4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根据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相关要求,本门课程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
教学方式。线上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线下以项目式、探究式、案例式学习为主。(二)教学方法本门课程围绕中学物理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采取模块式内容设置、问题驱动式教学。在课程学习中力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除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等常规教学方法外,将根据课程的特点及学生的学习特征,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说明如下:1.讲授法模块一以中学物理教学基本理论为主,模块二以中学物理教学设计要素及中学物理基本课型设计为主,这两个模块内容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2.讨论法模块二以中学物理教学设计要素及几种基本课型设计为主,该模块内容会采用讨论法辅助教学。3.案例教学法在模块二中学物理基本课型设计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呈现、点拨、分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深入理解本课程包含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对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基本课型教学设计情况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4.项目式教学法模块三以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与反思实训为主,该模块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实践任务,指导学生完成教学设计相关项目。六、考核内容与方法课程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法中学物理教学原则;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学1.课堂表现课程目标1物理教学策略与方法:中学物理教育观念等。2.线上自主学习任务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与教案、课堂教学之间的关11.作业1:教学设计文系;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中基础分析部分的主要「本撰写初稿课程目标2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2.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资源与」完成等3
3 教学方式。线上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线下以项目式、探究式、 案例式学习为主。 (二)教学方法 本门课程围绕中学物理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采取模块式 内容设置、问题驱动式教学。在课程学习中力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除运用讲 授法、讨论法等常规教学方法外,将根据课程的特点及学生的学习特征,采用案 例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具体采用的教 学方法说明如下: 1.讲授法 模块一以中学物理教学基本理论为主,模块二以中学物理教学设计要素及中 学物理基本课型设计为主,这两个模块内容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 2.讨论法 模块二以中学物理教学设计要素及几种基本课型设计为主,该模块内容会采 用讨论法辅助教学。 3.案例教学法 在模块二中学物理基本课型设计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呈现、点拨、分析,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深入理解本课程包含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对中学物理课 堂教学、基本课型教学设计情况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4.项目式教学法 模块三以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与反思实训为主,该模块根据教学 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实践任务,指导学生完成教学设计相关项目。 六、考核内容与方法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考核方法 课程目标 1 中学物理教学原则;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学 物理教学策略与方法;中学物理教育观念等。 1.课堂表现 2.线上自主学习任务 课程目标 2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与教案、课堂教学之间的关 系;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中基础分析部分的主要 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资源与 1.作业 1:教学设计文 本撰写初稿 2.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完成等
手段、教学过程设计等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3.期末考试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规律教学设计、探究教学设计、习题教学设计和复习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与相关要求等。在教学过程中能恰当体现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甄别等功能;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1.作业2:说课展示与课程目标3正确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能运用多样化的评析评价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学习状况,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能运用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对教学过|1.作业3:教学设计文课程目标4程进行反思,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本撰写终稿(含自我反案。思和他人评价)七、课程评价方法1.总评成绩计算方法总评成绩=学习表现(含线上学习情况统计、阶段测验等,占总成绩的20%)+作业成绩(含教学设计文本作业、小组说课展示等,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注:线上学习:采用百分制,具体成绩权重设置详见超星网络教学平台。作业成绩:教学设计文本作业20%;小组说课展示与评析汇报10%。期末考试:采取教考分离方式,学科统一命制10套试卷(卷面分100分)形成试卷库,由教务处抽取一套用于期末闭卷考试。2.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考核项目3作业课程目标1期末2线上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教学考试学习说课设计分目标达成度=ai*(分目标笔试试题平均分/100%课程目标1分目标笔试试题总分)+ai2*(分目标阶段测验成绩平均分/分目标阶段测验成绩总分)+70%100%课程目标2a*(分目标课堂参与成绩平均分/分目标课堂
4 手段、教学过程设计等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规律教学设计、探究 教学设计、习题教学设计和复习教学设计的主 要内容与相关要求等。 3.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 3 在教学过程中能恰当体现评价的诊断、反馈、 激励、甄别等功能;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 正确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能运用多样化的 评价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学习状况,调整 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1.作业 2:说课展示与 评析 课程目标 4 能运用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对教学过 程进行反思,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 案。 1.作业 3:教学设计文 本撰写终稿(含自我反 思和他人评价) 七、课程评价方法 1.总评成绩计算方法 总评成绩=学习表现(含线上学习情况统计、阶段测验等,占总成绩的 20%)+ 作业成绩(含教学设计文本作业、小组说课展示等,占总成绩的 30%)+期末考试 成绩(占总成绩的 50%) 注:线上学习:采用百分制,具体成绩权重设置详见超星网络教学平台。 作业成绩:教学设计文本作业 20%;小组说课展示与评析汇报 10%。 期末考试:采取教考分离方式,学科统一命制 10 套试卷(卷面分 100 分)形成试卷库,由教务处抽取一套用于期末闭卷考试。 2.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 考核项目 1 期末 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 考试 2 线上 学习 3 作业 教学 设计 说课 课程目标 1 100% 分目标达成度=ai1*(分目标笔试试题平均分/ 分目标笔试试题总分)+ ai2*(分目标阶段测 验成绩平均分/分目标阶段测验成绩总分)+ ai3*(分目标课堂参与成绩平均分/分目标课堂 课程目标 2 70%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