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译者导言 的伦理性质。这时,他已不认为国家只是保障个人权利或保证个人自 由竞争的管理机构,国家主要应该把全部劳动的组织权掌握在手里 国家应该保证每个公民都有工作,每个公民都能分享到国家全部收入 中自己应得的劳动报酬。劳动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社会上 不容有不参加劳动的人。他按劳动工种把公民分为农民、工人和商人 个等级,分别承担生活资料的获取、制作和交换。另外还有一些人 从事文化、国防等方面的工作。作为这种组织劳动的前提,国家要掌 握全部对外贸易,以保证生产资料的供应和产品的销售。在这个闭关 的国家里,民族特征鲜明了,伦常风尚纯化了,而且由于贸易平衡,公 共福利有保证,饥荒可以消除,国家的内外安全得到巩固。但是,这 种国家在保障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权利方面显然相应地有所减弱。费希 特作为一个德国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在这点上落后于卢梭是可以理 解的。 费希特本来长期怀有在伦理基础上建立世界主义国家的意图,当 时国难深重,他的德意志民族意识空前觉醒,于是他痛切地考虑这样 个问题:是否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象个别人格一样,有义务为 实现唯一最高的“伦理世界秩序”而完成它的特殊的精神使命呢! 1807年底,在《对德意志国民的讲演》中,他阐述了这样的思想 德意志民族由于它的本原性天生负有实现道德理想的使命。这时费希 特深信国家的本质乃是至善的一种体现。国家的根本任务在于发展文 化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的道德品质。这是整个“人类由物欲的动物前 进而成为纯洁的高尚精神的唯一道路。”①费希特后来特别重视为国家 进行教育和传播文化的学者阶层,就是这些思想的表现 费希特把国家视为一种伦理组织,负有实现他所说的最高伦理目 费希特:《对德意志国民的讲演》第十二讲
的 伦 理 性 质 。 这 时 , 他 已 不 认 为 国 家 只 是 保 障 个 人 权 利 或 保 证 个 人 自 由 竞 争 的 管 理 机 构 , 国 家 主 要 应 该 把 全 部 劳 动 的 组 织 权 掌 握 在 手 里 。 国 家 应 该 保 证 每 个 公 民 都 有 工 作 , 每 个 公 民 都 能 分 享 到 国 家 全 部 收 入 中 自 己 应 得 的 劳 动 报 酬 。 劳 动 是 每 个 公 民 的 基 本 权 利 和 义 务 , 社 会 上 不 容 有 不 参 加 劳 动 的 人 。 他 按 劳 动 工 种 把 公 民 分 为 农 民 、 工 人 和 商 人 三 个 等 级 , 分 别 承 担 生 活 资 料 的 获 取 、 制 作 和 交 换 。 另 外 还 有 一 些 人 从 事 文 化 、 国 防 等 方 面 的 工 作 。 作 为 这 种 组 织 劳 动 的 前 提 , 国 家 要 掌 握 全 部 对 外 贸 易 , 以 保 证 生 产 资 料 的 供 应 和 产 品 的 销 售 。 在 这 个 闭 关 的 国 家 里 , 民 族 特 征 鲜 明 了 , 伦 常 风 尚 纯 化 了 , 而 且 由 于 贸 易 平 衡 , 公 共 福 利 有 保 证 , 饥 荒 可 以 消 除 , 国 家 的 内 外 安 全 得 到 巩 固 。 但 是 , 这 种 国 家 在 保 障 资 产 阶 级 自 由 平 等 权 利 方 面 显 然 相 应 地 有 所 减 弱 。 费 希 特 作 为 一 个 德 国 小 资 产 阶 级 的 思 想 家 在 这 点 上 落 后 于 卢 梭 是 可 以 理 解 的 。 费 希 特 本 来 长 期 怀 有 在 伦 理 基 础 上 建 立 世 界 主 义 国 家 的 意 图 , 当 时 国 难 深 重 , 他 的 德 意 志 民 族 意 识 空 前 觉 醒 , 于 是 他 痛 切 地 考 虑 这 样 一 个 问 题 : 是 否 一 个 民 族 、 一 个 国 家 , 也 象 个 别 人 格 一 样 , 有 义 务 为 实 现 唯 一 最 高 的 “ 伦 理 世 界 秩 序 ” 而 完 成 它 的 特 殊 的 精 神 使 命 呢 ! 1 8 0 7 年 底 , 在 《 对 德 意 志 国 民 的 讲 演 》 中 , 他 阐 述 了 这 样 的 思 想 : 德 意 志 民 族 由 于 它 的 · 本 · 原 · 性 天 生 负 有 实 现 道 德 理 想 的 使 命 。 这 时 费 希 特 深 信 国 家 的 本 质 乃 是 至 善 的 一 种 体 现 。 国 家 的 根 本 任 务 在 于 发 展 文 化 教 育 事 业 , 提 高 国 民 的 道 德 品 质 。 这 是 整 个 “ 人 类 由 物 欲 的 动 物 前 进 而 成 为 纯 洁 的 高 尚 精 神 的 唯 一 道 路 。 ” ① 费 希 特 后 来 特 别 重 视 为 国 家 进 行 教 育 和 传 播 文 化 的 学 者 阶 层 , 就 是 这 些 思 想 的 表 现 。 费 希 特 把 国 家 视 为 一 种 伦 理 组 织 , 负 有 实 现 他 所 说 的 最 高 伦 理 目 1 4 译 者 导 言 ① 费 希 特 : 《 对 德 意 志 国 民 的 讲 演 》 第 十 二 讲
译者导言 15 的的使命,所以他认为国家一旦完成了它的使命,它就没有继续存在 的理论根据了 ∈三)目的论的历史观和宗教思想 在历史观上,费希特认为人类历史乃是理性发展走过的历程。历 史的目的就在于最自由地发挥理性的作用,实现“理性王国”。他认为 “人类的世间生活的目的在于它自由地按照理性安排它的一切关 系”①。他深信人类理性的威力,认为依靠人类在科学文化上的努力,总 有一天整个人类将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使之服从自己的理想,绝对 自由地从自身做出它想要做的一切。 费希特根据他所说的理性所处的不同发展状态,对历史作了分 期。第一个时期是理性本能的阶段,此时理性的活动完全是自发的,而 人类社会是“天真无邪”;第二个时期是理性权威的阶段,由于盲从权 威而丧失理性,人类社会于是“初生邪恶”;第三个时期是理性解放的 阶段,这时人类社会无视权威,以自私自利为行动原则,具有“罪恶 完满”的特征:第四个时期是理性开始独立思考的理性知识的阶段,这 时人类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开始向善”:第五个时期是理性艺术的阶 段,此时理性憧憬着“人类的永恒原型”,人类社会达到“至善完成” 的最高理想,也是历史发展的最终目的。 费希特唯心主义地猜测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不过他的历史观具 有浓厚的伦理性质,因此,他虽然是法国革命最热烈的拥护者,但当 拿破仑推行对外扩张政策时,他就坚决号召德意志国民奋起抗击。他 认为他当时所处的德国社会是“罪恶完满”的时代。但按历史的必然, 个“开始向善”的历史时期即将到来,而且必将对人类发展作出特 《费希特全集》,第2卷,第7页
的 的 使 命 , 所 以 他 认 为 国 家 一 旦 完 成 了 它 的 使 命 , 它 就 没 有 继 续 存 在 的 理 论 根 据 了 。 ( 三 ) 目 的 论 的 历 史 观 和 宗 教 思 想 在 历 史 观 上 , 费 希 特 认 为 人 类 历 史 乃 是 理 性 发 展 走 过 的 历 程 。 历 史 的 目 的 就 在 于 最 自 由 地 发 挥 理 性 的 作 用 , 实 现 “ 理 性 王 国 ” 。 他 认 为 “ 人 类 的 世 间 生 活 的 目 的 在 于 它 自 由 地 按 照 理 性 安 排 它 的 一 切 关 系 ” ① 。 他 深 信 人 类 理 性 的 威 力 , 认 为 依 靠 人 类 在 科 学 文 化 上 的 努 力 , 总 有 一 天 整 个 人 类 将 自 己 掌 握 自 己 的 命 运 , 使 之 服 从 自 己 的 理 想 , 绝 对 自 由 地 从 自 身 做 出 它 想 要 做 的 一 切 。 费 希 特 根 据 他 所 说 的 理 性 所 处 的 不 同 发 展 状 态 , 对 历 史 作 了 分 期 。 第 一 个 时 期 是 理 性 本 能 的 阶 段 , 此 时 理 性 的 活 动 完 全 是 自 发 的 , 而 人 类 社 会 是 “ 天 真 无 邪 ” ; 第 二 个 时 期 是 理 性 权 威 的 阶 段 , 由 于 盲 从 权 威 而 丧 失 理 性 , 人 类 社 会 于 是 “ 初 生 邪 恶 ” ; 第 三 个 时 期 是 理 性 解 放 的 阶 段 , 这 时 人 类 社 会 无 视 权 威 , 以 自 私 自 利 为 行 动 原 则 , 具 有 “ 罪 恶 完 满 ” 的 特 征 ; 第 四 个 时 期 是 理 性 开 始 独 立 思 考 的 理 性 知 识 的 阶 段 , 这 时 人 类 认 识 到 自 己 的 使 命 , “ 开 始 向 善 ” ; 第 五 个 时 期 是 理 性 艺 术 的 阶 段 , 此 时 理 性 憧 憬 着 “ 人 类 的 永 恒 原 型 ” , 人 类 社 会 达 到 “ 至 善 完 成 ” 的 最 高 理 想 , 也 是 历 史 发 展 的 最 终 目 的 。 费 希 特 唯 心 主 义 地 猜 测 到 历 史 发 展 的 必 然 性 , 不 过 他 的 历 史 观 具 有 浓 厚 的 伦 理 性 质 , 因 此 , 他 虽 然 是 法 国 革 命 最 热 烈 的 拥 护 者 , 但 当 拿 破 仑 推 行 对 外 扩 张 政 策 时 , 他 就 坚 决 号 召 德 意 志 国 民 奋 起 抗 击 。 他 认 为 他 当 时 所 处 的 德 国 社 会 是 “ 罪 恶 完 满 ” 的 时 代 。 但 按 历 史 的 必 然 , 一 个 “ 开 始 向 善 ” 的 历 史 时 期 即 将 到 来 , 而 且 必 将 对 人 类 发 展 作 出 特 译 者 导 言 1 5 ① 《 费 希 特 全 集 》 , 第 2 卷 , 第 7 页
译者导言 殊的贡献。这一思想后来被纳粹分子严重歪曲和利用 在宗教观上,费希特对宗教的观点可以说是他的道德观、历史观 的深入发挥。费希特把人类历史发展的顶点比喻为理性的艺术创作, 是意味深长的。艺术创作者心目中必先有一个要通过创作来体现的图 像,这个图像就是他在伦理学说里所讲的“伦理世界秩序”,这个秩序 的秩序,就是“人类的最高原型”,就是神性生活,就是上帝。 费希特认为知识是上帝启示它自身的唯一形式。理性认识自己, 也就是认识上帝。理性知识虽然具有因概念而使上帝隐而不见的性 质。但终究只有知识是通往上帝的关键,因为到了理性艺术的高度。知 识自筑的隔墙是可以消失的,“只要上升到宗教的立场,一切遮挡就都 消失,世界连同它僵死的原则就离你而去,神性本身就以它的原始的 形象,以生活,以你自己的生活,重新进入你的心”。理性艺术的创造 者,憧憬着神性生活,自由地塑造自己的理性生活,这样的生活就是 上帝,“因为活的上帝就在它的活生生之中”① 费希特认为宗教是人的精神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只有站在宗教 的立场上人才能摒弃物欲,享受怡然自得的“至乐生活”。这时人心中 充满的是爱。复归于本原就是上帝爱;与同类统一,就是人爱或博爱。 关于神、上帝、绝对,在费希特早期的知识学里没有专门的论述 只在1800年以后,特别在《人的使命》、《至乐生活指南》里才讲得很 多。因此,有人认为他的知识学有本质不同的前期和后期之分。但从 定意义上说,他的宗教论点乃是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沿着本乎良 心的伦理学说和趋于至善的历史观点继续前进必然会得出的结论。他 自己就说,“这样一来,我就终于申述了一种关于存在,关于生活和关 《费希特全集》,第3卷,第454页
殊 的 贡 献 。 这 一 思 想 后 来 被 纳 粹 分 子 严 重 歪 曲 和 利 用 。 在 宗 教 观 上 , 费 希 特 对 宗 教 的 观 点 可 以 说 是 他 的 道 德 观 、 历 史 观 的 深 入 发 挥 。 费 希 特 把 人 类 历 史 发 展 的 顶 点 比 喻 为 理 性 的 艺 术 创 作 , 是 意 味 深 长 的 。 艺 术 创 作 者 心 目 中 必 先 有 一 个 要 通 过 创 作 来 体 现 的 图 像 , 这 个 图 像 就 是 他 在 伦 理 学 说 里 所 讲 的 “ 伦 理 世 界 秩 序 ” , 这 个 秩 序 的 秩 序 , 就 是 “ 人 类 的 最 高 原 型 ” , 就 是 神 性 生 活 , 就 是 上 帝 。 费 希 特 认 为 知 识 是 上 帝 启 示 它 自 身 的 唯 一 形 式 。 理 性 认 识 自 己 , 也 就 是 认 识 上 帝 。 理 性 知 识 虽 然 具 有 因 概 念 而 使 上 帝 隐 而 不 见 的 性 质 。 但 终 究 只 有 知 识 是 通 往 上 帝 的 关 键 , 因 为 到 了 理 性 艺 术 的 高 度 。 知 识 自 筑 的 隔 墙 是 可 以 消 失 的 , “ 只 要 上 升 到 宗 教 的 立 场 , 一 切 遮 挡 就 都 消 失 , 世 界 连 同 它 僵 死 的 原 则 就 离 你 而 去 , 神 性 本 身 就 以 它 的 原 始 的 形 象 , 以 生 活 , 以 你 自 己 的 生 活 , 重 新 进 入 你 的 心 ” 。 理 性 艺 术 的 创 造 者 , 憧 憬 着 神 性 生 活 , 自 由 地 塑 造 自 己 的 理 性 生 活 , 这 样 的 生 活 就 是 上 帝 , “ 因 为 活 的 上 帝 就 在 它 的 活 生 生 之 中 ” ① 。 费 希 特 认 为 宗 教 是 人 的 精 神 所 能 达 到 的 最 高 境 界 。 只 有 站 在 宗 教 的 立 场 上 人 才 能 摒 弃 物 欲 , 享 受 怡 然 自 得 的 “ 至 乐 生 活 ” 。 这 时 人 心 中 充 满 的 是 爱 。 复 归 于 本 原 就 是 上 帝 爱 ; 与 同 类 统 一 , 就 是 人 爱 或 博 爱 。 关 于 神 、 上 帝 、 绝 对 , 在 费 希 特 早 期 的 知 识 学 里 没 有 专 门 的 论 述 , 只 在 1 8 0 0 年 以 后 , 特 别 在 《 人 的 使 命 》 、 《 至 乐 生 活 指 南 》 里 才 讲 得 很 多 。 因 此 , 有 人 认 为 他 的 知 识 学 有 本 质 不 同 的 前 期 和 后 期 之 分 。 但 从 一 定 意 义 上 说 , 他 的 宗 教 论 点 乃 是 他 的 唯 心 主 义 哲 学 体 系 沿 着 本 乎 良 心 的 伦 理 学 说 和 趋 于 至 善 的 历 史 观 点 继 续 前 进 必 然 会 得 出 的 结 论 。 他 自 己 就 说 , “ 这 样 一 来 , 我 就 终 于 申 述 了 一 种 关 于 存 在 , 关 于 生 活 和 关 1 6 译 者 导 言 ① 《 费 希 特 全 集 》 , 第 3 卷 , 第 4 5 4 页
译者导言 于至乐的学说,亦即阐明了真正思辨的最高实在的观点。”① 四、知识学的发展演变 费希特从1794年发表《论知识学或所谓哲学的概念》起,到1813 年秋的柏林遗作《知识学引论讲演》止,对知识学的体系前后改写过 十几次。由于问题的逐渐展开,重点转移,整个体系的面貌确实发生 了变化 如上所述,知识学本来不谈最高实在,其起点是绝对的自我,而 自我是连它本身的实在也有待它自己来设定的、没有实在性的行动 对于这种学说,不习惯于知识学思辨的人是不会感到满足的,因为由 无实在性的行动所设定的一切,能是实在的吗?费希特在1800年曾设 身处地地代表这样的人抱怨过:“一切实在都变成了一场怪梦,没有被 梦的生活,也没有做梦的人。”②1801年他在知识学里开始提到绝对, 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有人认为知识学后来变了。 但是,费希特认为,当我们体会我们自己对某一事物的意识时,我 们最先觉察到的恰恰是我们对我们自己的把握,这是一种“自明行 动”,而自明的行动乃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认知活动,或者说“绝对知 识”。因此他坚持“由于我们在………一切可能的知识里,只达到知识 不能超越知识,所以知识学不能从绝对而必须从绝对知识出发。③直 到1806年,费希特还自称“我十三年前就有了的这些哲学见解,尽管 ①同上,第546页 《费希特全集》,第3卷,第245页 上,第12页
于 至 乐 的 学 说 , 亦 即 阐 明 了 真 正 思 辨 的 最 高 实 在 的 观 点 。 ” ① 四 、 知 识 学 的 发 展 演 变 费 希 特 从 1 7 9 4 年 发 表 《 论 知 识 学 或 所 谓 哲 学 的 概 念 》 起 , 到 1 8 1 3 年 秋 的 柏 林 遗 作 《 知 识 学 引 论 讲 演 》 止 , 对 知 识 学 的 体 系 前 后 改 写 过 十 几 次 。 由 于 问 题 的 逐 渐 展 开 , 重 点 转 移 , 整 个 体 系 的 面 貌 确 实 发 生 了 变 化 。 如 上 所 述 , 知 识 学 本 来 不 谈 最 高 实 在 , 其 起 点 是 绝 对 的 自 我 , 而 自 我 是 连 它 本 身 的 实 在 也 有 待 它 自 己 来 设 定 的 、 没 有 实 在 性 的 行 动 。 对 于 这 种 学 说 , 不 习 惯 于 知 识 学 思 辨 的 人 是 不 会 感 到 满 足 的 , 因 为 由 无 实 在 性 的 行 动 所 设 定 的 一 切 , 能 是 实 在 的 吗 ? 费 希 特 在 1 8 0 0 年 曾 设 身 处 地 地 代 表 这 样 的 人 抱 怨 过 : “ 一 切 实 在 都 变 成 了 一 场 怪 梦 , 没 有 被 梦 的 生 活 , 也 没 有 做 梦 的 人 。 ” ② 1 8 0 1 年 他 在 知 识 学 里 开 始 提 到 · 绝 · 对 , 就 是 要 解 决 这 个 问 题 。 因 此 有 人 认 为 知 识 学 后 来 变 了 。 但 是 , 费 希 特 认 为 , 当 我 们 体 会 我 们 自 己 对 某 一 事 物 的 意 识 时 , 我 们 最 先 觉 察 到 的 恰 恰 是 我 们 对 我 们 自 己 的 把 握 , 这 是 一 种 “ 自 明 行 动 ” , 而 自 明 的 行 动 乃 是 无 条 件 的 , 绝 对 的 认 知 活 动 , 或 者 说 “ 绝 对 知 识 ” 。 因 此 他 坚 持 “ 由 于 我 们 在 … … 一 切 可 能 的 知 识 里 , 只 达 到 知 识 , 不 能 超 越 知 识 , 所 以 知 识 学 不 能 从 绝 对 而 必 须 从 绝 对 知 识 出 发 。 ” ③ 直 到 1 8 0 6 年 , 费 希 特 还 自 称 “ 我 十 三 年 前 就 有 了 的 这 些 哲 学 见 解 , 尽 管 译 者 导 言 1 7 ① ② ③ 同 上 , 第 1 2 页 。 《 费 希 特 全 集 》 , 第 3 卷 , 第 2 4 5 页 。 同 上 , 第 5 4 6 页
译者导言 可能发生一些变化,却自那时以来丝亳没有改变。”① 那么,费希特后期提出来的“绝对”究竞在知识学里居于什么地 位,起什么作用呢?实际上他只是为绝对知识提供一种“真正思辨的 最高实在性”而已。绝对知识和绝对的关系,在费希特看来,是这样 的:“绝对只能有一个表现,一个绝对的单一的、永远同一的表现,这 就是绝对知识。②这就是说,没有绝对知识,没有绝对的认识活动,也 就没有绝对可言。他曾于1804年写道:绝对好比是光,绝对知识好比 是光的照明作用。没有照明作用,就无所谓光。而照明作用和光是同 回事。如果说两者之间有区别,也是由于照明作用而区别出来的。诚 然我们绝不能超出绝对知识的范围,但我们毕竟还能越过绝对知识去 思维绝对,即至少还能把绝对设想为与绝对知识不是一回事,从而使 绝对知识取得一种思辨上的支持。费希特在早年的知识学里直接从本 原行动、绝对知识出发,来建立他的哲学体系,到了后期提出了绝对 又反复阐述没有绝对知识就没有绝对。这就是知识学前后期的着重点 的变化。但就费希特唯心主义体系的整体来看,则确实象他自己所说 的那样,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变化 五、结束语 最后让我们就费希特的哲学体系的特点及其所包含的辩证思想 作一点总结。 1.就费希特的体系来说,知识学是具有德国古典哲学特点的唯心 主义。列宁说:“唯心主义的实质在于:把心理的东西作为最初的出发 ①《费希特全集》,第3卷,第399页。 ②《费希特和谢林通信集》,1968年,法兰克福,第153页
可 能 发 生 一 些 变 化 , 却 自 那 时 以 来 丝 毫 没 有 改 变 。 ” ① 那 么 , 费 希 特 后 期 提 出 来 的 “ 绝 对 ” 究 竟 在 知 识 学 里 居 于 什 么 地 位 , 起 什 么 作 用 呢 ? 实 际 上 他 只 是 为 绝 对 知 识 提 供 一 种 “ · 真 · 正 · 思 · 辨 的 最 高 实 在 性 ” 而 已 。 绝 对 知 识 和 绝 对 的 关 系 , 在 费 希 特 看 来 , 是 这 样 的 : “ 绝 对 只 能 有 一 个 表 现 , 一 个 绝 对 的 单 一 的 、 永 远 同 一 的 表 现 , 这 就 是 绝 对 知 识 。 ” ② 这 就 是 说 , 没 有 绝 对 知 识 , 没 有 绝 对 的 认 识 活 动 , 也 就 没 有 绝 对 可 言 。 他 曾 于 1 8 0 4 年 写 道 : 绝 对 好 比 是 光 , 绝 对 知 识 好 比 是 光 的 照 明 作 用 。 没 有 照 明 作 用 , 就 无 所 谓 光 。 而 照 明 作 用 和 光 是 同 一 回 事 。 如 果 说 两 者 之 间 有 区 别 , 也 是 由 于 照 明 作 用 而 区 别 出 来 的 。 诚 然 我 们 绝 不 能 超 出 绝 对 知 识 的 范 围 , 但 我 们 毕 竟 还 能 越 过 绝 对 知 识 去 思 维 绝 对 , 即 至 少 还 能 把 绝 对 设 想 为 与 绝 对 知 识 不 是 一 回 事 , 从 而 使 绝 对 知 识 取 得 一 种 思 辨 上 的 支 持 。 费 希 特 在 早 年 的 知 识 学 里 直 接 从 本 原 行 动 、 绝 对 知 识 出 发 , 来 建 立 他 的 哲 学 体 系 , 到 了 后 期 提 出 了 绝 对 , 又 反 复 阐 述 没 有 绝 对 知 识 就 没 有 绝 对 。 这 就 是 知 识 学 前 后 期 的 着 重 点 的 变 化 。 但 就 费 希 特 唯 心 主 义 体 系 的 整 体 来 看 , 则 确 实 象 他 自 己 所 说 的 那 样 , 并 没 有 什 么 本 质 上 的 变 化 。 五 、 结 束 语 最 后 让 我 们 就 费 希 特 的 哲 学 体 系 的 特 点 及 其 所 包 含 的 辩 证 思 想 作 一 点 总 结 。 1 . 就 费 希 特 的 体 系 来 说 , · 知 · 识 · 学 是 具 有 德 国 古 典 哲 学 特 点 的 唯 心 主 义 。 列 宁 说 : “ 唯 心 主 义 的 实 质 在 于 : 把 心 理 的 东 西 作 为 最 初 的 出 发 1 8 译 者 导 言 ① ② 《 费 希 特 和 谢 林 通 信 集 》 , 1 9 6 8 年 , 法 兰 克 福 , 第 1 5 3 页 。 《 费 希 特 全 集 》 , 第 3 卷 , 第 3 9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