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小逻辑 德]黑格尔著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小逻辑 德〕黑格尔著 贺麟译
汉 译 世 界 学 术 名 著 丛 书 小 逻 辑 〔 德 〕 黑 格 尔 著 贺 麟 译
译者引 本书是自黑格尔著《哲学全书》中第一部《逻辑学》译 出。这书讲黑格尔哲学的人有时称《全书本逻辑学》,有时称 《小逻辑》,以示有别于他的较大的两厚册《大逻辑》而言。此 册译本称为《小逻辑》,取其方便易于辨别。小逻辑或大逻辑 是后人用来区别这两种逻辑学的名词,并不是黑格尔原来的 书名。 因为本书名叫《小逻辑》,一提到《小逻辑》就会令人联 想到《大逻辑》。我愿意在这里略谈两者的差别和各自的特点 所在,以供读者参考。《大逻辑》分上、下二册,第一册包含 存在论”及“本质论”,黑格尔叫做“客观逻辑”。出版于1812 年,格罗克给本共721页。第二册专讨论“概念论”,他叫做 主观逻辑”。出版于1816年,格罗克纳本共353页。都是黑 格尔在鲁恩堡当中学校长时期内写成的。这书的优点在于思 想深邃,问题专门,系统谨严,发挥透彻。也可说是黑格尔 全部著作中最富于学院气息的一种。他似乎有意要表现他的 科学知识,特别加进了许多科学材料,特别是数学材料,在 “量论”里,单是讨论量就占了200页左右(《小逻辑》中讨
译 者 引 言 一 本 书 是 自 黑 格 尔 著 《 哲 学 全 书 》 中 第 一 部 《 逻 辑 学 》 译 出 。 这 书 讲 黑 格 尔 哲 学 的 人 有 时 称 《 全 书 本 逻 辑 学 》 , 有 时 称 《 小 逻 辑 》 , 以 示 有 别 于 他 的 较 大 的 两 厚 册 《 大 逻 辑 》 而 言 。 此 册 译 本 称 为 《 小 逻 辑 》 , 取 其 方 便 易 于 辨 别 。 小 逻 辑 或 大 逻 辑 是 后 人 用 来 区 别 这 两 种 逻 辑 学 的 名 词 , 并 不 是 黑 格 尔 原 来 的 书 名 。 因 为 本 书 名 叫 《 小 逻 辑 》 , 一 提 到 《 小 逻 辑 》 就 会 令 人 联 想 到 《 大 逻 辑 》 。 我 愿 意 在 这 里 略 谈 两 者 的 差 别 和 各 自 的 特 点 所 在 , 以 供 读 者 参 考 。 《 大 逻 辑 》 分 上 、 下 二 册 , 第 一 册 包 含 “ 存 在 论 ” 及 “ 本 质 论 ” , 黑 格 尔 叫 做 “ 客 观 逻 辑 ” 。 出 版 于 1 8 1 2 年 , 格 罗 克 给 本 共 7 2 1 页 。 第 二 册 专 讨 论 “ 概 念 论 ” , 他 叫 做 “ 主 观 逻 辑 ” 。 出 版 于 1 8 1 6 年 , 格 罗 克 纳 本 共 3 5 3 页 。 都 是 黑 格 尔 在 鲁 恩 堡 当 中 学 校 长 时 期 内 写 成 的 。 这 书 的 优 点 在 于 思 想 深 邃 , 问 题 专 门 , 系 统 谨 严 , 发 挥 透 彻 。 也 可 说 是 黑 格 尔 全 部 著 作 中 最 富 于 学 院 气 息 的 一 种 。 他 似 乎 有 意 要 表 现 他 的 科 学 知 识 , 特 别 加 进 了 许 多 科 学 材 料 , 特 别 是 数 学 材 料 , 在 “ 量 论 ” 里 , 单 是 讨 论 量 就 占 了 2 0 0 页 左 右 ( 《 小 逻 辑 》 中 讨
译者引言 论量的材料仅有19页),使得全书的分配欠匀称。这书出版 后他从未修改过,直至1831年冬他才准备刊行第二版。恰当 第二版序言写成后的第七天(11月14日),他就感染霍乱症 逝世了 黑格尔的《小逻辑》是构成他的《哲学全书》的一个主 要环节,本来是印发给学生的讲义性质。1817年出第一版, 1827年出第二版,内容比第一版增加了一倍。1830年出第三 版,内容比第二版只增加了8页。(依格罗克纳本共452页, 比《大逻辑》篇幅少一半多。)足见《小逻辑》是黑格尔于最 后十余年内随时留心增删,最足以代表他晚年成熟的逻辑系 统的著作。这书可说是《大逻辑》的提要钩玄和补充发挥。它 的好处在于把握住全系统的轮廓和重点,材料分配均匀,文 字简奥紧凑,而义蕴深厚。初看似颇难解,及细加咀嚼,愈 觉意味无穷,启发人深思。他的学生在他逝世后编订全集时, 再附加以学生笔记作为附释,于是使得这书又有了明白晓畅 亲切感人的特点。从内容的分配来说,《大逻辑》有478页讲 存在论”(中有60多页是序和导言),243页讲“本质论”,353 页讲“概念论”。对于“存在论”讲得过分的多,讲“量”时 参加数学材料太多。《小逻辑》一书,序言、导言,综论逻辑 性质、方法,批评对客观性的三种态度,共占200页。“存在 论”仅60页。“本质论”92页。“概念论”100页。没有畸重 畸轻的偏差。比较参照两种逻辑著作的结果,我们发现下面 几个特点:凡是《大逻辑》有,而《小逻辑》上没有的材料, 可以省略。凡两书皆有的材料,须得详加贯通研究。凡《小 逻辑》有、而《大逻辑》没有的材料,那便是黑格尔晚年所
论 量 的 材 料 仅 有 1 9 页 ) , 使 得 全 书 的 分 配 欠 匀 称 。 这 书 出 版 后 他 从 未 修 改 过 , 直 至 1 8 3 1 年 冬 他 才 准 备 刊 行 第 二 版 。 恰 当 第 二 版 序 言 写 成 后 的 第 七 天 ( 1 1 月 1 4 日 ) , 他 就 感 染 霍 乱 症 逝 世 了 。 黑 格 尔 的 《 小 逻 辑 》 是 构 成 他 的 《 哲 学 全 书 》 的 一 个 主 要 环 节 , 本 来 是 印 发 给 学 生 的 讲 义 性 质 。 1 8 1 7 年 出 第 一 版 , 1 8 2 7 年 出 第 二 版 , 内 容 比 第 一 版 增 加 了 一 倍 。 1 8 3 0 年 出 第 三 版 , 内 容 比 第 二 版 只 增 加 了 8 页 。 ( 依 格 罗 克 纳 本 共 4 5 2 页 , 比 《 大 逻 辑 》 篇 幅 少 一 半 多 。 ) 足 见 《 小 逻 辑 》 是 黑 格 尔 于 最 后 十 余 年 内 随 时 留 心 增 删 , 最 足 以 代 表 他 晚 年 成 熟 的 逻 辑 系 统 的 著 作 。 这 书 可 说 是 《 大 逻 辑 》 的 提 要 钩 玄 和 补 充 发 挥 。 它 的 好 处 在 于 把 握 住 全 系 统 的 轮 廓 和 重 点 , 材 料 分 配 均 匀 , 文 字 简 奥 紧 凑 , 而 义 蕴 深 厚 。 初 看 似 颇 难 解 , 及 细 加 咀 嚼 , 愈 觉 意 味 无 穷 , 启 发 人 深 思 。 他 的 学 生 在 他 逝 世 后 编 订 全 集 时 , 再 附 加 以 学 生 笔 记 作 为 附 释 , 于 是 使 得 这 书 又 有 了 明 白 晓 畅 、 亲 切 感 人 的 特 点 。 从 内 容 的 分 配 来 说 , 《 大 逻 辑 》 有 4 7 8 页 讲 “ 存 在 论 ” ( 中 有 6 0 多 页 是 序 和 导 言 ) , 2 4 3 页 讲 “ 本 质 论 ” , 3 5 3 页 讲 “ 概 念 论 ” 。 对 于 “ 存 在 论 ” 讲 得 过 分 的 多 , 讲 “ 量 ” 时 参 加 数 学 材 料 太 多 。 《 小 逻 辑 》 一 书 , 序 言 、 导 言 , 综 论 逻 辑 性 质 、 方 法 , 批 评 对 客 观 性 的 三 种 态 度 , 共 占 2 0 0 页 。 “ 存 在 论 ” 仅 6 0 页 。 “ 本 质 论 ” 9 2 页 。 “ 概 念 论 ” 1 0 0 页 。 没 有 畸 重 畸 轻 的 偏 差 。 比 较 参 照 两 种 逻 辑 著 作 的 结 果 , 我 们 发 现 下 面 几 个 特 点 : 凡 是 《 大 逻 辑 》 有 , 而 《 小 逻 辑 》 上 没 有 的 材 料 , 可 以 省 略 。 凡 两 书 皆 有 的 材 料 , 须 得 详 加 贯 通 研 究 。 凡 《 小 逻 辑 》 有 、 而 《 大 逻 辑 》 没 有 的 材 料 , 那 便 是 黑 格 尔 晚 年 所 2 译 者 引 言
译者引言 发挥的较新较成熟的思想,值得特别注意。譬如《小逻辑》中 论逻辑的性质和方法,较《大逻辑》为详。关于思想对客观 性的三种态度及概念的推论等,也是《大逻辑》所没有或极 少见的,都是特别值得重视的。 讲到这里,我愿意附带介绍列宁著《黑格尔〈逻辑学 书摘要》。列宁这书是以《大逻辑》为主,参读《小逻辑》写 成的。他摘要的内容和方法以及他所加的评语,是代表马克 思列宁主义者如何批判吸收黑格尔哲学的最高尺度。譬如他 在原书200页、论量的材料中仅摘录了3页,而在130页论 质的材料中却摘录了15页。足见他的注重之点与黑格尔在 《小逻辑》上所注重的相同。又如他在《小逻辑》中摘录145 节及145节伦偶然性必然性和论内在与外在部分,摘录156 节论相互关系一大段,摘录182、183及187节讨论抽象概念 与具体概念,自由与必然和概念的推论(即辩证法的推论以 别于旧三段论式),摘录214节论理念是永远的生命—辩证 法,215节论理念是一过程,真理是过程部分。他不仅是摘录 精要的语句,复加有很多深彻切要的评语。此外他复将《小 逻辑》“概念篇”自第227节至244节讨论分析法综合法和辩 证法部分而为《大逻辑》所未详加发挥的新材料,特别摘要 其以评语:叫做“概要”,附在后面。他复于篇首加了一段对 黑格尔最欣赞最深刻的评语道: 值得注意地,关于‘绝对理念’的整个一章,几 乎没有一句讲到神……此外—注意这点—没有特别 包含着唯心论,可是有着辩证的方法作为自己主要的对 象。黑格尔逻辑学的总计和摘要,最后一言的精髓,是
发 挥 的 较 新 较 成 熟 的 思 想 , 值 得 特 别 注 意 。 譬 如 《 小 逻 辑 》 中 论 逻 辑 的 性 质 和 方 法 , 较 《 大 逻 辑 》 为 详 。 关 于 思 想 对 客 观 性 的 三 种 态 度 及 概 念 的 推 论 等 , 也 是 《 大 逻 辑 》 所 没 有 或 极 少 见 的 , 都 是 特 别 值 得 重 视 的 。 讲 到 这 里 , 我 愿 意 附 带 介 绍 列 宁 著 《 黑 格 尔 〈 逻 辑 学 〉 一 书 摘 要 》 。 列 宁 这 书 是 以 《 大 逻 辑 》 为 主 , 参 读 《 小 逻 辑 》 写 成 的 。 他 摘 要 的 内 容 和 方 法 以 及 他 所 加 的 评 语 , 是 代 表 马 克 思 列 宁 主 义 者 如 何 批 判 吸 收 黑 格 尔 哲 学 的 最 高 尺 度 。 譬 如 他 在 原 书 2 0 0 页 、 论 量 的 材 料 中 仅 摘 录 了 3 页 , 而 在 1 3 0 页 论 质 的 材 料 中 却 摘 录 了 1 5 页 。 足 见 他 的 注 重 之 点 与 黑 格 尔 在 《 小 逻 辑 》 上 所 注 重 的 相 同 。 又 如 他 在 《 小 逻 辑 》 中 摘 录 1 4 5 节 及 1 4 5 节 伦 偶 然 性 必 然 性 和 论 内 在 与 外 在 部 分 , 摘 录 1 5 6 节 论 相 互 关 系 一 大 段 , 摘 录 1 8 2 、 1 8 3 及 1 8 7 节 讨 论 抽 象 概 念 与 具 体 概 念 , 自 由 与 必 然 和 概 念 的 推 论 ( 即 辩 证 法 的 推 论 以 别 于 旧 三 段 论 式 ) , 摘 录 2 1 4 节 论 理 念 是 永 远 的 生 命 — — 辩 证 法 , 2 1 5 节 论 理 念 是 一 过 程 , 真 理 是 过 程 部 分 。 他 不 仅 是 摘 录 精 要 的 语 句 , 复 加 有 很 多 深 彻 切 要 的 评 语 。 此 外 他 复 将 《 小 逻 辑 》 “ 概 念 篇 ” 自 第 2 2 7 节 至 2 4 4 节 讨 论 分 析 法 综 合 法 和 辩 证 法 部 分 而 为 《 大 逻 辑 》 所 未 详 加 发 挥 的 新 材 料 , 特 别 摘 要 其 以 评 语 ; 叫 做 “ 概 要 ” , 附 在 后 面 。 他 复 于 篇 首 加 了 一 段 对 黑 格 尔 最 欣 赞 最 深 刻 的 评 语 道 : “ 值 得 注 意 地 , 关 于 ‘ 绝 对 理 念 ’ 的 整 个 一 章 , 几 乎 没 有 一 句 讲 到 神 … … 此 外 — — 注 意 这 点 — — 没 有 特 别 包 含 着 唯 心 论 , 可 是 有 着 辩 证 的 方 法 作 为 自 己 主 要 的 对 象 。 黑 格 尔 逻 辑 学 的 总 计 和 摘 要 , 最 后 一 言 的 精 髓 , 是 译 者 引 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