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隋朝的官学1、另设书学,算学及地方的县学2、儒家经典恢复为主要教材。3、在中央设置了国子寺,内设祭酒一人总管教育事业。(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政府机构和官员)
(二)隋朝的官学 1、另设书学,算学及地方的县学。 2、儒家经典恢复为主要教材。 3、在中央设置了国子寺,内设祭酒一人, 总管教育事业。(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设 立专门 管理教育的政府机构和官员)
(三)唐代的官学1、六学一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广文馆2、特点: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形成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增添教育内容;教育等级制明显;学校类型多样化;教育、研究、行政三者合为一体,返回
(三)唐代的官学 1、六学一馆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 广文馆 2、特点: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 体制;形成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增添教育内 容;教育等级制明显;学校类型多样化;教育、 研究、行政三者合为一体。 返回
,三、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科举制的创立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着手的就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
三、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科举制的创立 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 权、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 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着手 的就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 度的改革
好带始建进土科隋文帝正式废“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一般认为,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到唐代,科举逐渐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历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
◼ 隋文帝正式废“九品中正 制” 。 ◼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 始置进士科,一般认为, 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 ◼ 到唐代,科举逐渐成为定 制,宋、元、明、清,历 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 行1300年之久
(二)科举的科目科举与以往的选士制度最突出的区别是:以往的察举和九品中正制都是以主管官员的推荐作为选士的关键,所以统称荐举;而科举则是以统一考试的成绩作为选士的基本依据,所以考试是科举的核心
◼ (二)科举的科目 科举与以往的选士制度最突出的区别 是: 以往的察举和九品中正制都是以主管 官员的推荐作为选士的关键,所以统称 荐举;而科举则是以统一考试的成绩作 为选士的基本依据,所以考试是科举的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