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 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坚持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立 足于我国国情,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和完善我国建设和 发展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大政方针、政策举措, 不断探索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 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 取得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不断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使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 发展中大国取得了摆脱贫困、加快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 主义的宝贵经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 帜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 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坚持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立 足于我国国情,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和完善我国建设和 发展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大政方针、政策举措, 不断探索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 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 取得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不断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使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 发展中大国取得了摆脱贫困、加快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 主义的宝贵经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 帜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列宁曾经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 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 内。此外,如果谈到某一国家,那就要估计到在同一历史时 代这个国家不同于其他各国的具体特点。”(《列宁选集》 第2卷第375页) 这个意见为我们认识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指出了方向,那就是一要认识当年的世界性的历史时代, 要认识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特殊实践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毛泽东思想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 呢?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 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 代背景。 19141918年间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列 强之间为争夺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参加战争的西方国 家,撕下了他们以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面纱,拼死 地争斗厮杀,造成了数以千万计的人员伤亡和亿万人民的灾 难。血的事实使中国人不再迷恋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治国方 案 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 主义国家的一次分赃会议。会议拒绝了中国提出的收回青岛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列宁曾经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 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 内。此外,如果谈到某一国家,那就要估计到在同一历史时 代这个国家不同于其他各国的具体特点。”(《列宁选集》 第 2 卷第 375 页) 这个意见为我们认识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指出了方向,那就是一要认识当年的世界性的历史时代,二 要认识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特殊实践。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毛泽东思想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 呢?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 20 世纪上半叶帝国主 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 代背景。 1914—1918 年间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列 强之间为争夺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参加战争的西方国 家,撕下了他们以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面纱,拼死 地争斗厮杀,造成了数以千万计的人员伤亡和亿万人民的灾 难。血的事实使中国人不再迷恋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治国方 案。 1919 年召开的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 主义国家的一次分赃会议。会议拒绝了中国提出的收回青岛
主权等正当要求,更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使一部分先进 分子下决心抛弃了对帝国主义的种种幻想。 就在这个时候,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俄国的工人阶级夺取了国家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国 家,它不仅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理论推想变成了活 生生的社会现实,而且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的 传播。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宣布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落后民族 和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群众,使处于黑暗中摸索的中国人民 看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曙光。 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中国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 部分,转变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十月革 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 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自己国家命运的思想武器。 亲身经历了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发生的巨大震撼作用 的毛泽东,曾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作了深刻而生动 的描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震动了全世界。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 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过去蕴藏在地下为 外国人所看不见的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 精力,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之下,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 中国人和全人类对俄国人都另眼相看了。这时,也只有在这
主权等正当要求,更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使一部分先进 分子下决心抛弃了对帝国主义的种种幻想。 就在这个时候,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俄国的工人阶级夺取了国家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国 家,它不仅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理论推想变成了活 生生的社会现实,而且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的 传播。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宣布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落后民族 和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群众,使处于黑暗中摸索的中国人民 看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曙光。 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中国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 部分,转变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十月革 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 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自己国家命运的思想武器。 亲身经历了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发生的巨大震撼作用 的毛泽东,曾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作了深刻而生动 的描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震动了全世界。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 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过去蕴藏在地下为 外国人所看不见的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 精力,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之下,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 中国人和全人类对俄国人都另眼相看了。这时,也只有在这
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 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69 页)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后,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帝 国主义侵略战争的炮火还曾燃烧到我国边境,西方国家不仅 对我国实行持续的封锁禁运,还极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怎样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基础呢?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领导人民求翻身、求解放,经历 了千辛万苦的奋斗过程,有成功的宝贵经验,也有失败的惨 痛教训。在党内多次出现过严重的错误。特别是,由于共产 国际的错误指示和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在工作指导上 犯了右的错误,使得轰轰列列的第一次大革命遭致惨痛的失 败;由于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路 线的统治,使得中国革命几乎限于绝境。 人们对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总是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 多次反复才能实现。中国革命经过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失
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 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毛泽东选集》第 4 卷第 1469 页)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后,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帝 国主义侵略战争的炮火还曾燃烧到我国边境,西方国家不仅 对我国实行持续的封锁禁运,还极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怎样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基础呢?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领导人民求翻身、求解放,经历 了千辛万苦的奋斗过程,有成功的宝贵经验,也有失败的惨 痛教训。在党内多次出现过严重的错误。特别是,由于共产 国际的错误指示和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在工作指导上 犯了右的错误,使得轰轰列列的第一次大革命遭致惨痛的失 败;由于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路 线的统治,使得中国革命几乎限于绝境。 人们对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总是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 多次反复才能实现。中国革命经过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失
败、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失败以及再走向胜利的反复比 较,才有了比较完整的实践经验,才使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有可能完整、充分和深 刻 1962年1月,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 曾经这样说:“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 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在抗 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 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 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起草了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 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 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 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可能充分 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 还应该看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 畏难时刻,中国社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性、复杂性 得到充分的展现。抗日战争不仅在东方历史上是空前的,而 且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伟大的。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斗争 呼唤着科学理论的指导,惊天动地的抗日战争伟业一定会产 生出凝结着民族智慧的理论 同样的道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的道路上也经历了种种磨难,有成功甚至是巨大成功的
败、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失败以及再走向胜利的反复比 较,才有了比较完整的实践经验,才使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有可能完整、充分和深 刻。 1962 年 1 月,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 曾经这样说:“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 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在抗 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 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 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起草了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 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 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 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可能充分 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 还应该看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 畏难时刻,中国社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性、复杂性 得到充分的展现。抗日战争不仅在东方历史上是空前的,而 且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伟大的。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斗争 呼唤着科学理论的指导,惊天动地的抗日战争伟业一定会产 生出凝结着民族智慧的理论。 同样的道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的道路上也经历了种种磨难,有成功甚至是巨大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