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过探索。随着历史的发展,经过延安整风后,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在1945年5月党的七大上, 刘少奇在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第 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明确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概念。报告指出:“要使马克思主义系统地中国化,要使马 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乃是一件特殊的、 困难的事业。……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毛泽东同志,出色 地成功地进行了这件特殊困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 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 结晶,毛泽东作出了最为杰出的贡献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全党的提出大致经历了以 上三个阶段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 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自己 的指导思想。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 指南。它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 不能照搬照抄或简单地套用这些原理,而必须从本国的实际 出发,按照本国本民族的形式,来加以科学的运用 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
进行过探索。随着历史的发展,经过延安整风后,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在 1945 年 5 月党的七大上, 刘少奇在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第 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明确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概念。报告指出:“要使马克思主义系统地中国化,要使马 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乃是一件特殊的、 困难的事业。……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毛泽东同志,出色 地成功地进行了这件特殊困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 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 结晶,毛泽东作出了最为杰出的贡献。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全党的提出大致经历了以 上三个阶段。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 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自己 的指导思想。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 指南。它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 不能照搬照抄或简单地套用这些原理,而必须从本国的实际 出发,按照本国本民族的形式,来加以科学的运用。 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
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从马克思列 宁主义的著作中找到解决中国革命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具体 答案,也不能简单地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照搬 外国经验来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而只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 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否则,中国革命仍然是不可能胜利的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身内在要求 从理论本性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实践的理论学说, 它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以改变现实世界的实践为 目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主要、最根本的特点。马克 思主义之深厚的生命力和发展的动力在于社会主义革命和 建设的实践,它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的实践中必然具 有不同的形式,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 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国化,才能成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 普遍原理解决实践提出的新任务和新问题。把马克思主义普 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 质要求。 恩格斯曾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 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 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放 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但是,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各国的
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从马克思列 宁主义的著作中找到解决中国革命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具体 答案,也不能简单地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照搬 外国经验来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而只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 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否则,中国革命仍然是不可能胜利的。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身内在要求。 从理论本性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实践的理论学说, 它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以改变现实世界的实践为 目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 最主要、最根本的特点。马克 思主义之深厚的生命力和发展的动力在于社会主义革命和 建设的实践,它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的实践中必然具 有不同的形式,只有把马克 思主义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 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国化,才能成功地运用马克思主 义 普遍原理解决实践提出的新任务和新问题。把马克思主义普 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 质要求。 恩格斯曾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 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 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放 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但是,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各国的
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 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 和发挥。”“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 所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以一部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 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伟大革命导师列宁说:“只有不可 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 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而改革 开放的伟大设计师邓小平也一针见血地说,邓小平说:“无 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 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就在于它是同各国的 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是在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运 用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又是发展的理论,其发展的深刻 内涵,就在于各国共产党人把它的基本原理与时代变化的特 征相结合,与处在变化了的时代中的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对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新的回答,得 出新的科学的结论,从而不断出现用“新内容、新思维、新 语言”写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新版本”。马克思主义创立以 来的一个半世纪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实践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科学。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具体实际的客观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 “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 和发挥。”“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 所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以一部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 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伟大革命导师列宁说:“只有不可 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 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 而改革 开放的伟大设计师邓小平也一针见血地说,邓小平说:“无 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 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就在于它是同各国的 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是在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运 用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又是发展的理论,其发展的深刻 内涵,就在于各国共产党人把它的基本原理与时代变化的特 征相结合,与处在变化了的时代中的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对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新的回答,得 出新的科学的结论,从而不断出现用“新内容、新思维、新 语言”写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新版本”。马克思主义创立以 来的一个半世纪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实践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科学。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具体实际的客观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过程中始终要坚持的原则。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的基本 国情。它包括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程度,以及由此决定的 社会各阶级经济地位、政治态度及其相互关系,当前运动的 特点及其规律性。1949年之前的中国,最大的国情是中国是 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认清这一特殊国情,是解决中国 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最大的国情是 中国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认清这一国情,是解决中国从新 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1956年社会 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由 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落后,科 学技术水平低,因此,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一基本国情,是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出发点。中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就 是不同阶段中国的最大实际。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 指导,正是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中 国实际,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并在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 国实际的科学理论一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所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 的实践,以及在这种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中国实际 的主要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认识发展的动
过程中始终要坚持的原则。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的基本 国情。它包括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程度,以及由此决定的 社会各阶级经济地位、政治态度及其相互关系,当前运动的 特点及其规律性。1949 年之前的中国,最大的国情是中国是 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认清这一特殊国情,是解决中国 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从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至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最大的国情是 中国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认清这一国情,是解决中国从新 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1956 年社会 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由 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落后,科 学技术水平低,因此,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一基本国情,是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出发点。中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就 是不同阶段中国的最大实际。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 指导,正是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中 国实际,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并在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 国实际的科学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所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 的实践,以及在这种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中国实际 的主要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认识发展的动
力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人的正确认识既不是从天上 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它只能从社会实践中产生, 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国人民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进行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正反两方面 的丰富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这些经验 加以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就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会 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实际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十分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中 国丰富的历史文化。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曾经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东方文明,有着独具特色的历史传统 和深厚的文化传统。这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历史遗产,代表着 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它渗透在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已 经成为今天的中国和未来的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马克思 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和中国具 体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其结果,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本身植 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从而具有了“中国作 风”、“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并且成为中国历史文 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历史文化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 变,从而推进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现代化。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时候的中国实际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 它总是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一定的国际环境之中。因为世
力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人的正确认识既不是从天上 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它只能从社会实践中产生, 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国人民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进行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正反两方面 的丰富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这些经验 加以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就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会 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实际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十分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中 国丰富的历史文化。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曾经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东方文明,有着独具特色的历史传统 和深厚的文化传统。这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历史遗产,代表着 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它渗透在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已 经成为今天的中国和未来的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马克思 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和中国具 体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其结果,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本身植 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从而具有了“中国作 风”、“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并且成为中国历史文 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历史文化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 变,从而推进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现代化。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时候的中国实际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 它总是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一定的国际环境之中。因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