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次42011年3月11日星期五教学1、掌握构象异构的基本概念目的2、掌握烯烃的结构命名和电子效应第二节构象异构一、烷烃的构象:乙烷的构象;丁烷的构象;二、脂环烃的构象:环己烷的构象;十氢萘的构象教第三章烯烃和炔烃(计划5学时)第一节烯烃学一、烯烃的结构;二、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命名;内三、烯烃的物理性质;容四、电子效应;教学重点:1、构象异构的表示和稳定性重点、2、烯烃的结构命名难点3、电子效应及教难点:电子效应学方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模型法作业、第三章烯烃和炔烃作业:教材P58-59思考1号本:2,3,4题题(讨2号本:1,5,6,7题论题)思考题:8题阅读材料出勤:全勤练习:新C-229拍录像课进度:完成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5
5 课次 4 2011 年 3 月 11 日 星期 五 教学 目的 1、掌握构象异构的基本概念 2、掌握烯烃的结构命名和电子效应 教 学 内 容 第二节 构象异构 一、 烷烃的构象:乙烷的构象;丁烷的构象; 二、 脂环烃的构象:环己烷的构象;十氢萘的构象 第三章 烯烃和炔烃(计划 5 学时) 第一节 烯烃 一、烯烃的结构; 二、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命名; 三、烯烃的物理性质; 四、电子效应; 教学 重点、 难点 及教 学方 法 重点:1、构象异构的表示和稳定性 2、烯烃的结构命名 3、电子效应 难点:电子效应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模型 作业、 思考 题(讨 论题) 阅读 材料 第三章 烯烃和炔烃作业:教材 P58-59 1 号本: 2,3,4 题 2 号本: 1,5,6,7 题 思考题: 8 题 课 后 记 出勤:全勤 练习:新 C-229 拍录像 进度:完成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课次52011年3月16日星期二教学1、掌握烯烃的化学性质目的2、掌握烯烃的加成反应机理五、烯烃的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2、氧化反应教3、聚合反应六、烯烃的加成反应机理学七、二烯烃内容重点:1、烯烃的化学性质教学重点、2、烯烃的加成反应机理难点难点:烯烃的加成反应机理及教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学方法作业、第三章烯烃和炔烃作业:教材P58-59思考1号本:2,3,4题题(讨2号本:1,5,6,7题论题)思考题:8题阅读材料出勤:全勤练习:新C-229拍录像课进度:完成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6
6 课次 5 2011 年 3 月 16 日 星期 三 教学 目的 1、掌握烯烃的化学性质 2、掌握烯烃的加成反应机理 教 学 内 容 五、烯烃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2、氧化反应 3、聚合反应 六、烯烃的加成反应机理 七、二烯烃 教学 重点、 难点 及教 学方 法 重点:1、烯烃的化学性质 2、烯烃的加成反应机理 难点:烯烃的加成反应机理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作业、 思考 题(讨 论题) 阅读 材料 第三章 烯烃和炔烃作业:教材 P58-59 1 号本: 2,3,4 题 2 号本: 1,5,6,7 题 思考题: 8 题 课 后 记 出勤:全勤 练习:新 C-229 拍录像 进度:完成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课次62011年3月18日星期五教学1、掌握顺反异构产生的条件的命名目的2、掌握炔烃的结构命名和化学性质第二节顺反异构一、产生顺反异构的条件二、顺反异构体的命名教第三节烃一、乙炔的结构;学二、炔烃的命名;内三、炔烃的物理性质;四、炔烃的化学性质:容重点:1、顺反异构产生的条件的命名教学2、炔烃的结构命名和化学性质重点、难点:顺反异构产生的条件的命名难点及教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学方法作业、第三章烯烃和炔烃作业:教材P58-59思考1号本:2,3,4题题(讨2号本:1,5,6,7题论题)思考题:8题阅读材料出勤:全勤练习:新C-229拍录像课进度:完成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7
7 课次 6 2011 年 3 月 18 日 星期 五 教学 目的 1、掌握顺反异构产生的条件的命名 2、掌握炔烃的结构命名和化学性质 教 学 内 容 第二节 顺反异构 一、产生顺反异构的条件 二、顺反异构体的命名 第三节 炔烃 一、乙炔的结构; 二、炔烃的命名; 三、炔烃的物理性质; 四、炔烃的化学性质: 教学 重点、 难点 及教 学方 法 重点:1、顺反异构产生的条件的命名 2、炔烃的结构命名和化学性质 难点:顺反异构产生的条件的命名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作业、 思考 题(讨 论题) 阅读 材料 第三章 烯烃和炔烃作业:教材 P58-59 1 号本: 2,3,4 题 2 号本: 1,5,6,7 题 思考题: 8 题 课 后 记 出勤:全勤 练习:新 C-229 拍录像 进度:完成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课次72011年3月23日星期三教学「1、掌握旋光活性的基本概念目的2、掌握旋光异构体的表示方法和命名第四章旋光异构(计划4学时)第一节物质的旋光性一、偏振光与旋光性物质:二、旋光度的测定与比旋光度;教第二节旋光活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一、分子的手性与旋光性学二、分子中常见的对称因素内三、分子中的手性因素第三节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异构;容一、对映体和外消旋体二、费歇尔投影式三、旋光异构体构型的命名:重点:1、掌握旋光活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教学2、掌握旋光异构的表示方法和命名重点、难点:旋光异构的表示方法和命名难点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及教学方法作业、第四章旋光异构作业:教材P72-73思考1号本:1,2,6,7,8题(讨2号本:3,4,5,9论题)阅读材料出勤:全勤练习:回原教室会3-202上课课后进度:完成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8
8 课次 7 2011 年 3 月 23 日 星期 三 教学 目的 1、掌握旋光活性的基本概念 2、掌握旋光异构体的表示方法和命名 教 学 内 容 第四章 旋光异构 (计划 4 学时) 第一节 物质的旋光性 一、偏振光与旋光性物质; 二、旋光度的测定与比旋光度; 第二节 旋光活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一、分子的手性与旋光性 二、分子中常见的对称因素 三、分子中的手性因素 第三节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异构; 一、对映体和外消旋体 二、费歇尔投影式 三、旋光异构体构型的命名; 教学 重点、 难点 及教 学方 法 重点:1、掌握旋光活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2、掌握旋光异构的表示方法和命名 难点:旋光异构的表示方法和命名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作业、 思考 题(讨 论题) 阅读 材料 第四章 旋光异构作业:教材 P72-73 1 号本:1,2,6,7,8 2 号本:3,4,5,9 课 后 记 出勤:全勤 练习:回原教室会 3-202 上课 进度:完成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