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银行结算方式 在《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企业超过银行结算起点1000元以上的收支应该 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结算是旅行社因提供劳务,组织旅游、资金调拨以用其他货币往来 与其他单位、个人、旅游团体之间的货币收支行为。除现金收付外的需要通过银行划拨资金 的结算方式均属银行结算。银行结算方式主要有支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汇兑、托收承 付、商业汇票、委托收款、信用卡、信用证等结算方式。不同的结算方式适用于不同类型款 项的结算,如支票、银行本票等方式适应于同城结算,银行汇票、汇兑、托收承付、商业汇 票、适用于异地结算,而委托收款、信用卡既适用于同城,也适用于异地结算 (三)旅行社的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泛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在将来获取现金、商品或劳务的权力。旅 行社在按预定计划完成接待任务后,并不能即时将耗费的成本费用收回,营业收入也不能即 时实现,而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结算过程才能最后收回,在发生接侍任务到收回资金这一过程 所占用的资金形成了旅行社的应收账款 对于应收账款是由于劳务的提供与收款时间不一致而产生的,这部分资金被接受接侍的 单位、个人或与旅行社的合作单位所免费占用。应收账款的发生会增加旅行社的成本,首先 应收账款的占用,使旅行社的资金成本增加:其次,应收账款发生的时间越长,发生坏账的 可能性越大,旅行社的坏账成本增大:最后,应收账款的存在,为加速收账,减少坏账成本 需要采取各种催收款项的方法来收取应收账款,使旅行社对应账款的管理成本增加。因此 从降低旅行社资金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收益率来说,旅行社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遵照财政部《关于旅行社内部财务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及时清理各种应收账 款,接待旅游团除信誉好的长期合作单位可以采用按合同办法收款,一般应坚持“先收款」 后接待,或面收,款到团离”的原则,并实行内部经济责任制,做到哪个部门接团,哪个部 门追收,谁经办,谁负责的原则,及时结算和清理团款。 旅行社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很多,包括合理选择结算方式、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采 用合适的收账政策等方法。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针对不同信用状况的合作旅行社分别采用 不同的信用政策和收账政策。对于信誉度较好,能在信用期内及时付款的旅行社,可以采用 较为宽松的信用政策:而对信誉不佳、有拖欠行为的合作旅行社则应加以重点控制,一方面 釆用较为严格的信用政策和收账政策对其款项进行催收,另一方面根据信用政策核定其应收 账款限额,对不同限额的应收账款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以保证应收账的收回。 1.旅行社信用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旅行社的应收账款金额取决于旅行社制定的信用政策及执行状况。当信用政策较为宽松 时,会使业务量增加,扩大市场占有量和营业收入:但相应地使旅行社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费 用和坏账损失增加。采用严格的信用政策时,情况与宽松信用政策的结果刚好相反。因此
3.银行结算方式 在《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企业超过银行结算起点 1000 元以上的收支应该 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结算是旅行社因提供劳务,组织旅游、资金调拨以用其他货币往来 与其他单位、个人、旅游团体之间的货币收支行为。除现金收付外的需要通过银行划拨资金 的结算方式均属银行结算。银行结算方式主要有支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汇兑、托收承 付、商业汇票、委托收款、信用卡、信用证等结算方式。不同的结算方式适用于不同类型款 项的结算,如支票、银行本票等方式适应于同城结算,银行汇票、汇兑、托收承付、商业汇 票、适用于异地结算,而委托收款、信用卡既适用于同城,也适用于异地结算。 (三)旅行社的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泛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在将来获取现金、商品或劳务的权力。旅 行社在按预定计划完成接待任务后,并不能即时将耗费的成本费用收回,营业收入也不能即 时实现,而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结算过程才能最后收回,在发生接侍任务到收回资金这一过程 所占用的资金形成了旅行社的应收账款。 对于应收账款是由于劳务的提供与收款时间不一致而产生的,这部分资金被接受接侍的 单位、个人或与旅行社的合作单位所免费占用。应收账款的发生会增加旅行社的成本,首先, 应收账款的占用,使旅行社的资金成本增加;其次,应收账款发生的时间越长,发生坏账的 可能性越大,旅行社的坏账成本增大;最后,应收账款的存在,为加速收账,减少坏账成本, 需要采取各种催收款项的方法来收取应收账款,使旅行社对应账款的管理成本增加。因此, 从降低旅行社资金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收益率来说,旅行社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遵照财政部《关于旅行社内部财务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及时清理各种应收账 款,接待旅游团除信誉好的长期合作单位可以采用按合同办法收款,一般应坚持“先收款, 后接待,或面收,款到团离”的原则,并实行内部经济责任制,做到哪个部门接团,哪个部 门追收,谁经办,谁负责的原则,及时结算和清理团款。 旅行社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很多,包括合理选择结算方式、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采 用合适的收账政策等方法。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针对不同信用状况的合作旅行社分别采用 不同的信用政策和收账政策。对于信誉度较好,能在信用期内及时付款的旅行社,可以采用 较为宽松的信用政策;而对信誉不佳、有拖欠行为的合作旅行社则应加以重点控制,一方面 采用较为严格的信用政策和收账政策对其款项进行催收,另一方面根据信用政策核定其应收 账款限额,对不同限额的应收账款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以保证应收账的收回。 1.旅行社信用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旅行社的应收账款金额取决于旅行社制定的信用政策及执行状况。当信用政策较为宽松 时,会使业务量增加,扩大市场占有量和营业收入;但相应地使旅行社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费 用和坏账损失增加。采用严格的信用政策时,情况与宽松信用政策的结果刚好相反。因此
旅行社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市场坏境、客户信用状况制定适当的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的制定可根据客户的坏账率来制定,以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也可采用国际上 通行“五C”评价方法,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从而制定适合不同客户的信用政策 “五C”评价法是通过对客户五个方面的评估,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判断。包括资本 ( capital)、品格( character)、能力( capacity)、担保品( collateral)、环境( conditions) 等五个方面,通过“五C”评价法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判断,针对客户信用状况采用宽松 或严格的信用政策。 2.应收账款限额的制定 旅行社应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实行限额管理,超出限额部分按同期银行贷款利润计算 资金占用费。对超过应收账款限额部分的应收账款,应按其账龄的长短,分别采用提醒、追 踪或强硬的收账政策进行应收账款和催收。 应收账款的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 平均每人每天 结算邮寄审核汇款 应 天数天数天数天数 平均每人天应收账款占用数是指按上年全年平均每人每天的资金占用数,旅行社在确定 时应结合考虑年度价格调整因素 结算日数是指团队离开接待地后导游人员将各种账单送交财务核算部门的天数加上财 务部门根据导游人员交来的计划和结算单进行财务结算的天数 邮寄日数是指财务部门将结算账单发往组团或国外旅行社至对方收到账单的天数 审核日数指接受结算账单的财务人员,根据有关价格规定进行审核的天数 汇款日数是指接受结算账单的单位根据审核账单的情况将核对完的结算金额汇往结算 单位所在地所需的天数。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采用的结算方式不同,如银行本票、银行汇票、 汇兑等方式,结算方式不同,其汇款所需时间也就有较大的差异。 旅行社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和其他与生产 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 上,使用年限在两年以上的,也属于固定资产。旅行社的固定资产是指旅行社所拥有的建筑 物、机器设备、交通运输、家具设备等。由于旅行社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因而流动资金所占 比重较大,固定资产占旅行社资金总额的比重相对较小。 旅行社的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包括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提取固定资产修理费,及对固定资 产的盘亏、盘盈、报废等的处理等
旅行社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市场坏境、客户信用状况制定适当的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的制定可根据客户的坏账率来制定,以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也可采用国际上 通行“五 C”评价方法,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从而制定适合不同客户的信用政策。 “五 C”评价法是通过对客户五个方面的评估,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判断。包括资本 (capital)、品格(character)、能力(capacity)、担保品(collateral)、环境(conditions) 等五个方面,通过“五 C”评价法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判断,针对客户信用状况采用宽松 或严格的信用政策。 2.应收账款限额的制定 旅行社应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实行限额管理,超出限额部分按同期银行贷款利润计算 资金占用费。对超过应收账款限额部分的应收账款,应按其账龄的长短,分别采用提醒、追 踪或强硬的收账政策进行应收账款和催收。 应收账款的计算公式为: =×(+++) 平均每人天应收账款占用数是指按上年全年平均每人每天的资金占用数,旅行社在确定 时应结合考虑年度价格调整因素。 结算日数是指团队离开接待地后导游人员将各种账单送交财务核算部门的天数加上财 务部门根据导游人员交来的计划和结算单进行财务结算的天数。 邮寄日数是指财务部门将结算账单发往组团或国外旅行社至对方收到账单的天数。 审核日数指接受结算账单的财务人员,根据有关价格规定进行审核的天数。 汇款日数是指接受结算账单的单位根据审核账单的情况将核对完的结算金额汇往结算 单位所在地所需的天数。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采用的结算方式不同,如银行本票、银行汇票、 汇兑等方式,结算方式不同,其汇款所需时间也就有较大的差异。 二、旅行社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和其他与生产 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 2000 元以 上,使用年限在两年以上的,也属于固定资产。旅行社的固定资产是指旅行社所拥有的建筑 物、机器设备、交通运输、家具设备等。由于旅行社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因而流动资金所占 比重较大,固定资产占旅行社资金总额的比重相对较小。 旅行社的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包括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提取固定资产修理费,及对固定资 产的盘亏、盘盈、报废等的处理等。 应收账 款 额 平均每人每天 应 收账款占用数 结 算 天 数 邮 寄 天 数 审 核 天 数 汇 款 天 数
(一)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磨损(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或服务成本 中去的那部份价值。旅游固定资产的折旧可以选择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等对不同固定资产 计提折旧 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是根据固定资产折旧总额和预计的折旧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由于 按这种方法计算提取的折旧额,在整个使用年限内呈一条直线,因此,这种方法又称为直线 法。采用这种方法,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应提折旧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固定资产的原值和 预计折旧年限以及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根据这三个因素与折旧额之间的关系,其计算公式 可表示为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一预计净残值)÷预计折旧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在实际工作中,为反映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损耗程度和便于计算折旧,每月应提折旧 额一般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乘于月折旧率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的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00% =(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折旧年限×100%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预计净值率,一般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3%-5%确定。对不同的固定资产按 其类别分:营业用房20—40年,非营业用房35-45年,简易房5-10年,建筑物10-25 年,大型客车(33座以上)30万公里或5-10年,中型客车(32座以上)30万公里或7 8年,小轿车20万公里或5—7年,行李车30万公里或7—8年,货车50万公里或12年, 摩托车15万公里或5年。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按照固定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所能完成的工作量来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同它所完成的工作量挂钩,固定资产完成的工作量越大,其磨损 程度越大,计提的折旧费也越大,固定资产折旧同它所完成的工作量成正比关系。这种方法 的计算公式是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一预计净残值)÷规定的工作总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实际工作中,工作量可以是行驶里程、工作小时,以及产品生产数量等。这里的工作总 量是预计的或规定的该项固定资产的工作总数,如汽车是预计行驶吨公里,大型工作机器是 规定的工作小时数
(一)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磨损(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或服务成本 中去的那部份价值。旅游固定资产的折旧可以选择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等对不同固定资产 计提折旧。 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是根据固定资产折旧总额和预计的折旧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由于 按这种方法计算提取的折旧额,在整个使用年限内呈一条直线,因此,这种方法又称为直线 法。采用这种方法,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应提折旧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固定资产的原值和 预计折旧年限以及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根据这三个因素与折旧额之间的关系,其计算公式 可表示为: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折旧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在实际工作中,为反映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损耗程度和便于计算折旧,每月应提折旧 额一般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乘于月折旧率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的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00% =(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折旧年限×100%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预计净值率,一般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 3%—5%确定。对不同的固定资产按 其类别分:营业用房 20—40 年,非营业用房 35—45 年,简易房 5—10 年,建筑物 10—25 年,大型客车(33 座以上)30 万公里或 5—10 年,中型客车(32 座以上)30 万公里或 7— 8 年,小轿车 20 万公里或 5—7 年,行李车 30 万公里或 7—8 年,货车 50 万公里或 12 年, 摩托车 15 万公里或 5 年。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按照固定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所能完成的工作量来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同它所完成的工作量挂钩,固定资产完成的工作量越大,其磨损 程度越大,计提的折旧费也越大,固定资产折旧同它所完成的工作量成正比关系。这种方法 的计算公式是: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规定的工作总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实际工作中,工作量可以是行驶里程、工作小时,以及产品生产数量等。这里的工作总 量是预计的或规定的该项固定资产的工作总数,如汽车是预计行驶吨公里,大型工作机器是 规定的工作小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