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减轻自身税收负担的同时,也符合了国家制定政策的导向, 是对国家制定税法意图的正面反馈行为。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通过对税收政 策的反馈必然会产生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从而影响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促进 产业结构转型,使得我国经济得以合理、稳步地发展。 由于税务筹划具有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所以企业税务筹划 减少税收通常并不等于因此增加的国民收入。而由税收变动导致的国民收入变动 的比例通常被称为税收乘数。用公式表示为: Kt=△Y/△T 其中,Kt代表税收乘数,ΔY代表收入的变化数量,△T代表税收的变化数额。 根据投资乘数理论以及边际消费倾向理论,假定b代表哦边际消费倾向,把 消费看成投资,则: △C=-b*△T △Y/△C=1/(1-b),△Y=△C/(1-b) Kt=△Y/△T=-b/(1-b) 由上式可知税收优惠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并不止税收优惠数量本身,它 通过税收乘数对经济起到更大作用的影响,具体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居民的边际消 费倾向 从原理上来分析,企业所实现的利润扣除企业所得税之后,再扣除支付股息 红利职工福利等部分后方可用于再投资,政府征税会减少企业的可支配利润,从 而影响企业再投资等行为,这就是税收产生的收入效应。根据 Marsden对20个 国家作为样本的研究表明,十个低税国家的平均增长率为7.3%,而10个高税负 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只有1.1%,并且税收占GDP的比重每增长1个百分点,对应 的经济增长就会下降3.6个百分点。因此,世界各国普遍比较重视税收优惠政 策引导税务筹划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25.00% 20.00% 15.00% 1000%6 图图昌昌昱图图图图晨 图2-2我国历年宏观税负情况
11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减轻自身税收负担的同时,也符合了国家制定政策的导向, 是对国家制定税法意图的正面反馈行为。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通过对税收政 策的反馈必然会产生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从而影响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促进 产业结构转型,使得我国经济得以合理、稳步地发展7。 由于税务筹划具有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所以企业税务筹划 减少税收通常并不等于因此增加的国民收入。而由税收变动导致的国民收入变动 的比例通常被称为税收乘数。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Kt 代表税收乘数, 代表收入的变化数量, 代表税收的变化数额。 根据投资乘数理论以及边际消费倾向理论,假定 b 代表哦边际消费倾向,把 消费看成投资,则: Y/ C=1/ (1 b) , Y= C/ (1 b) 由上式可知税收优惠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并不止税收优惠数量本身,它 通过税收乘数对经济起到更大作用的影响,具体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居民的边际消 费倾向。 从原理上来分析,企业所实现的利润扣除企业所得税之后,再扣除支付股息、 红利职工福利等部分后方可用于再投资,政府征税会减少企业的可支配利润,从 而影响企业再投资等行为,这就是税收产生的收入效应。根据 Marsden 对 20 个 国家作为样本的研究表明,十个低税国家的平均增长率为 7.3%,而 10 个高税负 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只有 1.1%,并且税收占 GDP 的比重每增长 1 个百分点,对应 的经济增长就会下降 3.6 个百分点8。因此,世界各国普遍比较重视税收优惠政 策引导税务筹划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为了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的发 展,推动西部大开发以及中部地区崛起,设立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措施。但如图 2-2所示°,我国的宏观税率从1996年的9.71%近年来持续上涨至2014年的 18.72%,已经逼近1985年22.63%的历史最高水平,宏观税率是由税收总额与国 内生产总值所决定的。如表2-3所示,近年来我国税收增速通常超过GDP增速, 虽然税收増速超过GDP增速不一定是坏事,但这一趋势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 企业并没有充分利用税务筹划进行合理避税的现状。 表2-2历年企业所得税与GDP情况 年份企业所得积额普长 cDP歎额增长率 24632.00 9.83% 636463 8.24% 2013 22427.20 14.11% 588019 13.20% 2012 19654.5 17.20% 519470.1 9.80% 2011 16769.64 30.57% 473104 17.83% 2010 11.33% 401512.8 17.78% 11536.84 3.23% 340902. 8.55% 11175.63 27.30% 14045.4 2007 8779.25 24.71% 265810.3 22.88% 2006 7039.60 31.73% 216314.4 16.97% 2005 5343.92 35.04% 184937.4 15.67% 2004 3957.33 35.55% 159878.3 17.71% 2003 2919.51 5.30% 135822.8 12.87% 2002 3082.79 17.18% 120332.7 9.74% 2630.87 163.18% 109655.2 10.52% 2000 999.63 23.20% 99214.55 10.6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微观经济学效应分析 如图2-3所示,Q代表企业产量,P代表产品市场价格,MC代表产品边际成 本,AVC代表产品平均可变成本。就单个企业而言,其总产量通常由边际成本MC 与市场价格P的交点决定。当对其征税时,AWC曲线上移至AVC,MC曲线上移 至M,因此征税前与征税后的均衡产量分别为Q和Q,显然Q〉Q。 因此,在征税的情况下,企业依然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样会导致产品产量的 下降,但总利润较税前有所减少。若单个企业在此时能做出领先于市场的税务筹
12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为了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的发 展,推动西部大开发以及中部地区崛起,设立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措施。但如图 2-2 所示9,我国的宏观税率从 1996 年的 9.71%近年来持续上涨至 2014 年的 18.72%,已经逼近 1985 年 22.63%的历史最高水平,宏观税率是由税收总额与国 内生产总值所决定的。如表 2-3 所示,近年来我国税收增速通常超过 GDP 增速, 虽然税收增速超过 GDP 增速不一定是坏事,但这一趋势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 企业并没有充分利用税务筹划进行合理避税的现状。 2014 24632.00 9.83% 636463 8.24% 2013 22427.20 14.11% 588019 13.20% 2012 19654.53 17.20% 519470.1 9.80% 2011 16769.64 30.57% 473104 17.83% 2010 12843.54 11.33% 401512.8 17.78% 2009 11536.84 3.23% 340902.8 8.55% 2008 11175.63 27.30% 314045.4 18.15% 2007 8779.25 24.71% 265810.3 22.88% 2006 7039.60 31.73% 216314.4 16.97% 2005 5343.92 35.04% 184937.4 15.67% 2004 3957.33 35.55% 159878.3 17.71% 2003 2919.51 -5.30% 135822.8 12.87% 2002 3082.79 17.18% 120332.7 9.74% 2001 2630.87 163.18% 109655.2 10.52% 2000 999.63 23.20% 99214.55 10.6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微观经济学效应分析 如图 2-3 所示,Q 代表企业产量,P 代表产品市场价格,MC 代表产品边际成 本,AVC 代表产品平均可变成本。就单个企业而言,其总产量通常由边际成本 MC 与市场价格 P 的交点决定。当对其征税时,AVC 曲线上移至 AVC’,MC 曲线上移 至 MC’,因此征税前与征税后的均衡产量分别为 Q 和 Q ’,显然 Q>Q’。 因此,在征税的情况下,企业依然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样会导致产品产量的 下降,但总利润较税前有所减少。若单个企业在此时能做出领先于市场的税务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