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汕尾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嗔怪/瞠目 戕害/踉跄 供不应求/供认不讳 B.整饬/叱咤 狙击/诅咒 量入为出/量体裁衣 C.毗邻/纰漏 应届/膺选 脉脉含情/一脉相承 D.羞赧/赦免 践行/僭越 曲高和寡/曲突徙薪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思想和实践,昭示了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三十年如一日挖空心思探寻中国教育新路。 他不只在理论上进行探索,而且以“甘当骆驼”的精神努力践行平民教育,成为 怀有“教育救国”梦想的众多知识分子中的翘楚,其精神为人所同钦,世所共仰 A.昭示 B.挖空心思 C.不只 翘 楚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仅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有爱情的美好,有穿越时空的奇思妙想,也有 诚实守信、谦恭礼让的传统美德,而且充满了时尚文化元素,给中国观众留下了 深刻印象。 B.“余额宝”是由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打造的一项全新的余额增 值服务,这类产品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与利率没有市场化、存在较大的存款差价有 莫大关系 C.续数月的香港“占中”乱流虽然在全体港人的唾弃之下土崩瓦解,但其所 代表的反华势力、分裂势力扰乱中国发展的图谋绝不会自行消解。 D.父母对孩子监护管理的缺失是造成青少年流浪乞讨的根本原因。所以,能 否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是解决青少年流浪乞讨问题的重要途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中国传统哲学是“生”的哲学。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生”就是“仁”,“生”就是“善”。中国古代思想家 又认为 ①这种意象世界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生态美 ②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很多作品中,都创造了“人与万物一体”的意象世界 ③大自然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生意 ④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 ⑤这种生命、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 ⑥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 A.③⑤②①④⑥ B.②④③⑤①⑥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②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口”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题。 重修棂星门移置瑞光楼记 欧阳熙 人才生为世用,不偶然也,必汲山川之秀而得天地之灵。故三苏生而眉 山草木枯,韩相出而日下五云见,由古而然,岂诬□哉?
广东汕尾市 2015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 8 页,24 小题,满分为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嗔怪/瞠目 戕害/踉跄 供不应求/供认不讳 B.整饬/叱咤 狙击/诅咒 量入为出/量体裁衣 C.毗邻/纰漏 应届/膺选 脉脉含情/一脉相承 D.羞赧/赦免 践行/僭越 曲高和寡/曲突徙薪 2.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思想和实践,昭示了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三十年如一日挖空心思探寻中国教育新路。 他不只在理论上进行探索,而且以“甘当骆驼”的精神努力践行平民教育,成为 怀有“教育救国”梦想的众多知识分子中的翘楚,其精神为人所同钦,世所共仰。 A.昭示 B.挖空心思 C.不只 D.翘 楚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仅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有爱情的美好,有穿越时空的奇思妙想,也有 诚实守信、谦恭礼让的传统美德,而且充满了时尚文化元素,给中国观众留下了 深刻印象。 B.“余额宝”是由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打造的一项全新的余额增 值服务,这类产品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与利率没有市场化、存在较大的存款差价有 莫大关系。 C.续数月的香港“占中”乱流虽然在全体港人的唾弃之下土崩瓦解,但其所 代表的反华势力、分裂势力扰乱中国发展的图谋绝不会自行消解。 D.父母对孩子监护管理的缺失是造成青少年流浪乞讨的根本原因。所以,能 否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是解决青少年流浪乞讨问题的重要途径。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中国传统哲学是“生”的哲学。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生”就是“仁”,“生”就是“善”。中国古代思想家 又认为, , , , 。 , 。 ①这种意象世界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生态美” ②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很多作品中,都创造了“人与万物一体”的意象世界 ③大自然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生意 ④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 ⑤这种生命、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 ⑥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 A.③⑤②①④⑥ B.②④③⑤①⑥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②①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 5~9 题。 重修棂星门移置瑞光楼记 欧阳熙 人才生为世用,不偶然也,必汲山川之秀而得天地之灵。故三苏生而眉 山草木枯,韩相出而日下五云见,由古而然,岂诬□哉?
博罗,广东之名邑。其学宫在浮碇之麓而居县治之左,东北负象山之胜, 西北据罗浮之雄,南则大江横带于几席之下。渡江而南,层峰叠嶂拱护若子孙之 卫父母,而肃肃□有序也。一峰突起者曰“狮峰”,峰之下,龙湫水积墨色而深 不可量,世传有灵物隐其间。岁时,静夜境清,或有珠如斗,下上狮峰,荧然而 岩谷可鉴,传以为骊龙之珠,出则为学宫俊髦擢科之征。或一出则一应,或二出 则二应,或三五,或六七,而皆然不爽也,邑人奇之。 宋时王公亘来知县事,神其事而于学宫创为瑞光楼,所以示为佳征而望 于贤俊也深矣。正统间,监察御史欧阳公洙按临是邑,见楼久敝,加为修葺,复 大书“瑞光”二字楣于楼上。公之侄玠口成化乙巳来知县事,适佥宪金川陈公英 视学,见棂星门卑陋不堪,曰:“是何足以章斯文耶?”既而见瑞光楼蔽于棂星 之前,又慨曰:“是足以寒文风矣。急为之计,未可缓也。”乃命玠任其事,玠 奉命惟谨,又得二尹陈胜、判簿林秀协心赞襄,遂市材鸠工,撤棂星门而新之, 高大雄伟,加倍于前。 复移瑞光楼于棂星之左地髙势隆侈冠一邑于是揽结山川之秀勃兴俊髦之 志。是年骊珠呈祥者五,丙午秋闱而邑士领荐者如其数。传诵远迩,咸谓地灵人 杰之相符信不谬矣。 予退老于家,复为罗浮之游。司训张君聿、顾君宗美过予而道其始终, 且曰:“是不可以无记,愿公为之记。”予高陈公之识见而喜吾侄玠之善承公志, 且嘉张顾二公之请也,不可得而辞。 今博邑棂星之门既新而伟,瑞光之楼亦得其所而壮丽焉。吾知狮峰骊珠之瑞将无 时而不见也。士之应祥而起,殆将联翩而多焉。 选自(《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惠州府部(八)文纪二)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而皆然不爽也 爽 差错 B.神其事而于学宫创为瑞光楼 神:认为……神奇 C.乃命玠任其事 任 负责 D.顾君宗美过予而道其始终 过:称赞 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岂诬囗哉? ②而肃肃口有序也 ③公之侄玠口成化乙巳来知县事 A.①之②若③乎 B.①也②焉③以 C.①也②若③乎 D.①之②焉③以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复移瑞光楼于棂星之左/地高势隆/侈冠一邑/于是揽结山川之秀/勃兴俊髦之 志 B.复移瑞光楼于棂星之左/地髙势隆侈冠/一邑于是揽结/川之秀勃兴/俊髦之 志 C.复移瑞光楼于棂星之左地/高势隆侈冠一邑/于是揽结山川之秀/勃兴俊髦之/ D.复移瑞光楼/于棂星之左地髙势隆/侈冠一邑/于是揽结/山川之秀勃兴俊髦之
博罗,广东之名邑。其学宫在浮碇之麓而居县治之左,东北负象山之胜, 西北据罗浮之雄,南则大江横带于几席之下。渡江而南,层峰叠嶂拱护若子孙之 卫父母,而肃肃□有序也。一峰突起者曰“狮峰”,峰之下,龙湫水积墨色而深 不可量,世传有灵物隐其间。岁时,静夜境清,或有珠如斗,下上狮峰,荧然而 岩谷可鉴,传以为骊龙之珠,出则为学宫俊髦擢科之征。或一出则一应,或二出 则二应,或三五,或六七,而皆然不爽也,邑人奇之。 宋时王公亘来知县事,神其事而于学宫创为瑞光楼,所以示为佳征而望 于贤俊也深矣。正统间,监察御史欧阳公洙按临是邑,见楼久敝,加为修葺,复 大书“瑞光”二字楣于楼上。公之侄玠□成化乙巳来知县事,适佥宪金川陈公英 视学,见棂星门卑陋不堪,曰:“是何足以章斯文耶?”既而见瑞光楼蔽于棂星 之前,又慨曰:“是足以寒文风矣。急为之计,未可缓也。”乃命玠任其事,玠 奉命惟谨,又得二尹陈胜、判簿林秀协心赞襄,遂市材鸠工,撤棂星门而新之, 高大雄伟,加倍于前。 复移瑞光楼于棂星之左地高势隆侈冠一邑于是揽结山川之秀勃兴俊髦之 志。是年骊珠呈祥者五,丙午秋闱而邑士领荐者如其数。传诵远迩,咸谓地灵人 杰之相符信不谬矣。 予退老于家,复为罗浮之游。司训张君聿、顾君宗美过予而道其始终, 且曰:“是不可以无记,愿公为之记。”予高陈公之识见而喜吾侄玠之善承公志, 且嘉张顾二公之请也,不可得而辞。 今博邑棂星之门既新而伟,瑞光之楼亦得其所而壮丽焉。吾知狮峰骊珠之瑞将无 时而不见也。士之应祥而起,殆将联翩而多焉。 选自(《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惠州府部(八)文纪二)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而皆然不爽也 爽: 差错 B.神其事而于学宫创为瑞光楼 神:认为……神奇 C.乃命玠任其事 任: 负责 D.顾君宗美过予而道其始终 过:称赞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①岂诬□哉? ②而肃肃□有序也 ③公之侄玠□成化乙巳来知县事 A.①之 ②若 ③乎 B.①也 ②焉 ③以 C.①也 ②若 ③乎 D.①之 ②焉 ③以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复移瑞光楼于棂星之左/地高势隆/侈冠一邑/于是揽结山川之秀/勃兴俊髦之 志 B.复移瑞光楼于棂星之左/地高势隆侈冠/一邑于是揽结/山川之秀勃兴/俊髦之 志 C.复移瑞光楼于棂星之左地/高势隆侈冠一邑/于是揽结山川之秀/勃兴俊髦之/ 志 D.复移瑞光楼/于棂星之左地高势隆/侈冠一邑/于是揽结/山川之秀勃兴俊髦之 志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罗学宫在象山东北,罗浮西北,南则靠近大江,依山傍水 B.正统间,监察御史欧阳洙创建瑞光楼,希望以此振兴文运 C.陈胜、林秀协助欧阳玠购买建楼所需木材、征集人工,又重建了棂星门。 D.重建重修瑞光楼、棂星门后,狮峰上的骊珠祥瑞更加频繁出现,贤士中 举由一个、两个,到三五个、六七个,越来越多,应验了祥瑞。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适佥宪金川陈公英视学,见棂星门卑陋不堪,曰:“是何足以章斯文耶?”(4 分) ②传诵远迩,咸谓地灵人杰之相符信不谬矣。(3分 2)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重修瑞光楼、棂星门的积极意义。(可自己概括,也 可引用原文)(3分 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 对雪秋怀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①本诗写于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②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 在空中划字。 (1)老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 (2)颔联在整首诗中起了怎样的作用?(4分)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博罗学宫在象山东北,罗浮西北,南则靠近大江,依山傍水。 B.正统间,监察御史欧阳洙创建瑞光楼,希望以此振兴文运。 C.陈胜、林秀协助欧阳玠购买建楼所需木材、征集人工,又重建了棂星门。 D.重建重修瑞光楼、棂星门后,狮峰上的骊珠祥瑞更加频繁出现,贤士中 举由一个、两个,到三五个、六七个,越来越多,应验了祥瑞。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 ①适佥宪金川陈公英视学,见棂星门卑陋不堪,曰:“是何足以章斯文耶?”(4 分) ②传诵远迩,咸谓地灵人杰之相符信不谬矣。(3 分) (2)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重修瑞光楼、棂星门的积极意义。(可自己概括,也 可引用原文)(3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7 分) 对雪秋怀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①本诗写于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②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 在空中划字。 (1)老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3 分) (2)颔联在整首诗中起了怎样的作用?(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 分) (1)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也 。(《论语》) (2) 。周公吐 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3)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 君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4)师者, 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别把圣人孔子变成凡人 玄野 ①电影《孔子》上映,引起不少话题。笔者远在加拿大,未能目睹,但 作为一名儒教徒,有一点不吐不快。电影将孔子定位为一位悲剧人物,“在生前 直是一个政治上的失败者”。这是用现代人的价值标准衡量圣人,是在变圣人 为凡人 ②若说悲剧人物,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要比孔子悲剧无数倍了,但在 其追随者眼中,这位圣人却与悲剧无关。耶稣生在马槽里,人家说那叫圣子的谦 卑;被野蛮的酷刑折磨致死,说是为了救赎人类的原罪, 电影《孔子》编剧之一的何燕江将孔子定位为“一位在悲剧人生中不断寻找自我 的人”。一位观众在豆瓣上也说:“看完胡玫的《孔子》,真的有种看丧家狗的 感觉,发哥白发苍苍地回到鲁国,踉踉跄跄地下车来对着城门跪拜,泣不成声。” 电影对孔子人生失败者的定位令人无法认同。笔者不质疑创作者的艺术与市场的 出发点。艺术有自己的属性,市场有自身的规则,市场艺术自然就有超越历史事 实的必要了。但是,面对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突出文化精髓与精神实质是必须 ③思考方向上的偏离,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自己的眼睛只盯着物质成果和社会地 位。就物质成就和政治地位而言,孔子的确是一位失败者。孟子开篇即道:王何 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以利欲论圣人,是上世纪以来我们这个民族的可悲之 处。孔子被定位为失败者、没落的贵族,政治抱负屡屡碰壁,更惊人出格的称谓 便是“丧家狗”。恐怕这些人对孔子的定位有个默认的语境,就是在物质成就和 社会尊重的大前提下讨论圣人,以利欲论圣人 ④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用利欲的眼光来评价历史巨人,很多圣贤往往 不及常人。苏格拉底为坚持自己的理念死于民主的判决;斯宾诺莎为理念放弃财 产,因磨镜片的职业病而早逝;舒伯特死于贫困:梵髙卒于穷苦与失落。这些精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也; , 。(《论语》) (2) , 。周公吐 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3)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 君。 ,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4)师者, 。 , 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别把圣人孔子变成凡人 玄野 ①电影《孔子》上映,引起不少话题。笔者远在加拿大,未能目睹,但 作为一名儒教徒,有一点不吐不快。电影将孔子定位为一位悲剧人物,“在生前 一直是一个政治上的失败者”。这是用现代人的价值标准衡量圣人,是在变圣人 为凡人。 ②若说悲剧人物,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要比孔子悲剧无数倍了,但在 其追随者眼中,这位圣人却与悲剧无关。耶稣生在马槽里,人家说那叫圣子的谦 卑;被野蛮的酷刑折磨致死,说是为了救赎人类的原罪。 电影《孔子》编剧之一的何燕江将孔子定位为“一位在悲剧人生中不断寻找自我 的人”。一位观众在豆瓣上也说:“看完胡玫的《孔子》,真的有种看丧家狗的 感觉,发哥白发苍苍地回到鲁国,踉踉跄跄地下车来对着城门跪拜,泣不成声。” 电影对孔子人生失败者的定位令人无法认同。笔者不质疑创作者的艺术与市场的 出发点。艺术有自己的属性,市场有自身的规则,市场艺术自然就有超越历史事 实的必要了。但是,面对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突出文化精髓与精神实质是必须 的。 ③思考方向上的偏离,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自己的眼睛只盯着物质成果和社会地 位。就物质成就和政治地位而言,孔子的确是一位失败者。孟子开篇即道:王何 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以利欲论圣人,是上世纪以来我们这个民族的可悲之 处。孔子被定位为失败者、没落的贵族,政治抱负屡屡碰壁,更惊人出格的称谓 便是“丧家狗”。恐怕这些人对孔子的定位有个默认的语境,就是在物质成就和 社会尊重的大前提下讨论圣人,以利欲论圣人。 ④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用利欲的眼光来评价历史巨人,很多圣贤往往 不及常人。苏格拉底为坚持自己的理念死于民主的判决;斯宾诺莎为理念放弃财 产,因磨镜片的职业病而早逝;舒伯特死于贫困;梵高卒于穷苦与失落。这些精
神世界巨人的名字不胜枚举。他们的创造,或标榜史册,或创造了不可逾越的顶 峰,或塑造了挽救世界的精神。唯有超越了物欲,才能有如此成就。是他们创造 了历史,而不是那些为历史洪流所席卷的帝王将相和商业巨贾。中国人生哲学有 审美的情调,讲求与当世的协调共生,所以孔孟老庄等圣人的事迹没有西方圣贤 的悲壮,但在困境中对精神的持守却是一致的。 ⑤表达儒教的核心思想可能是一部电影无法承载之重,但对圣人精神层面的刻画 应该是电影的灵魂之一。对于孔子抛弃家乡的荣华富贵,选择了周游列国的颠沛 流离与处处碰壁,电影可以不理解不结论,却不能给人一种孔子押错了宝、走错 了路的感觉。演绎圣人的艺术作品,必须体现人类最珍贵的精神。当我们的电影 人在演绎孔子大权在握之时与困境难熬之际,是否感喟到了体现这种精神的必要 呢 (选自《环球时报》)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 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电影《孔子》将孔子定位为一位悲剧人物,这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 孔子,是在变圣人为凡人。 B.作者认为,耶稣是一个十足的悲剧人物,可是在西方人却不是这样认为的 C.我们自己的眼睛只盯着物质成果和社会地位是造成思考方向出现偏离的根本 原因。 D.历史不是那些为历史洪流所席卷的帝王将相和商业巨贾所创造的,而是用利 欲的眼光评判事物的人民群众 E.电影《孔子》在表达儒教核心思想时,给大众以错误的思想引导。 13.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电影《孔子》把孔子变成凡人的原因是(3分) A.影视工作者从市场的角度来思考艺术。 B.影视工作者没有把孔子放在孔子生活的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中,忽视了时代对 孔子的影响。 C.影视工作者基于物质成就和社会尊重等现代价值标准来讨论圣人,以利欲论 圣人。 D.影视工作者忽略了精神持守的重要性。 14.文中列举了“耶稣之悲”与“苏格拉底、斯宾诺”等事例,在作用上有何不 同?(4分) 15.根据文意说明孔孟老庄与西方圣贤行为上有什么区别?作者认为电影人士如 何正确的对待古代圣贤?(4分)
神世界巨人的名字不胜枚举。他们的创造,或标榜史册,或创造了不可逾越的顶 峰,或塑造了挽救世界的精神。唯有超越了物欲,才能有如此成就。是他们创造 了历史,而不是那些为历史洪流所席卷的帝王将相和商业巨贾。中国人生哲学有 审美的情调,讲求与当世的协调共生,所以孔孟老庄等圣人的事迹没有西方圣贤 的悲壮,但在困境中对精神的持守却是一致的。 ⑤表达儒教的核心思想可能是一部电影无法承载之重,但对圣人精神层面的刻画 应该是电影的灵魂之一。对于孔子抛弃家乡的荣华富贵,选择了周游列国的颠沛 流离与处处碰壁,电影可以不理解不结论,却不能给人一种孔子押错了宝、走错 了路的感觉。演绎圣人的艺术作品,必须体现人类最珍贵的精神。当我们的电影 人在演绎孔子大权在握之时与困境难熬之际,是否感喟到了体现这种精神的必要 呢? (选自《环球时报》)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两项给 5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 分) A.电影《孔子》将孔子定位为一位悲剧人物,这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 孔子,是在变圣人为凡人。 B.作者认为,耶稣是一个十足的悲剧人物,可是在西方人却不是这样认为的。 C.我们自己的眼睛只盯着物质成果和社会地位是造成思考方向出现偏离的根本 原因。 D.历史不是那些为历史洪流所席卷的帝王将相和商业巨贾所创造的,而是用利 欲的眼光评判事物的人民群众。 E.电影《孔子》在表达儒教核心思想时,给大众以错误的思想引导。 13.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电影《孔子》把孔子变成凡人的原因是(3 分) A.影视工作者从市场的角度来思考艺术。 B.影视工作者没有把孔子放在孔子生活的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中,忽视了时代对 孔子的影响。 C.影视工作者基于物质成就和社会尊重等现代价值标准来讨论圣人,以利欲论 圣人。 D.影视工作者忽略了精神持守的重要性。 14.文中列举了“耶稣之悲”与“苏格拉底、斯宾诺”等事例,在作用上有何不 同?(4 分) 15.根据文意说明孔孟老庄与西方圣贤行为上有什么区别?作者认为电影人士如 何正确的对待古代圣贤?(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