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15届高三5月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高三语文试题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妃嫔/殡葬龌龊/优渥强人所难/强颜欢笑 B.掠影/虐待舐犊/胼胝安步当车/螳臂当车 C.麻痹/疲敝肥膘/飞镖塞责/塞翁失马 D.攻讦/劫难渎职/疑窦供应/呈堂口供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近日网上流传着香港的一份要求填上“草菅人命”形容警方才能得分的中文科 测验卷。该试卷一旦流传,就引发了各方的议论,各种言论甚嚣尘上。在一般人 眼中,这份试题的引导性是不言而喻的,资深中文科教师张月卿就直言,该试卷 有很强的既定立场,而且立场失之偏激。但也有教师反问:“假如试卷是要求学 生赞扬警方、贬低示威者,大家又会否同意呢?”“占中”引发的问题仍在持续 发酵。 A.一旦B.甚嚣尘上C.不言而喻D.偏激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际法庭因认定日本在南极海的“调査捕鲸”实质为“商业捕鲸”,判定其 违反了国际公约,于3月31日颁布判决书,下令禁止日本船只在南极海停止以 任何名义捕鲸 B.近日,朱彦夫被中宣部评为全国首位“时代楷模”,但朱彦夫的先进事迹对 于许多人了解得还远远不够 C.湖南卫视明星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自开播以来,众多粉丝除了关注 五对父子的一举一动,也为节目组设置任务出谋划策。 D.毒品流向分散是我市毒品犯罪的一大特点。既有大量毒品从境外及外省市流 入广州,又有相当数量的毒品从广州流向内地甚至境外。在市内,毒品犯罪呈现 出从中心区域流向周边区域的特征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柳宗元与山水的相遇,多少有些偶然、被动和无奈。_。。 。最后,山水与人合而为一,并且化为山水之文。 ①与此相应,山水也走进了他的文章之中 ②不过,或许是永州山水的深情召唤 ③他不是自愿来到这里,而是被无可抗拒的力量抛掷到了这里 ④或许是自己的突然醒悟 ⑤当他来到这块荒蛮瘴疠的土地时,心情的消沉郁闷可想而知 ⑥总之,柳宗元终于在山水中找到了自己新的生存天地 A.⑤①⑥④②③B.⑤④①③②⑥C.③②⑤⑥①④D.③⑤②④⑥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口”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周泽字樨都,北海安丘人也。少习《公羊严氏春秋》,隐居教授,门徒常数百人。 建武末,辟大司马府,署议曹祭酒。数月,征试博士。中元元年,迁黾池令。奉 公克己,矜恤孤羸,吏人归爱之。永平五年,迁右中郎将。十年,拜太常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 2015 届高三 5 月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高三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妃嫔/殡葬 龌龊/优渥 强人所难/强颜欢笑 B.掠影/虐待 舐犊/胼胝 安步当车/螳臂当车 C.麻痹/疲敝 肥膘/飞镖 塞责/塞翁失马 D.攻讦/劫难 渎职/疑窦 供应/呈堂口供 2.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近日网上流传着香港的一份要求填上“草菅人命”形容警方才能得分的中文科 测验卷。该试卷一旦流传,就引发了各方的议论,各种言论甚嚣尘上。在一般人 眼中,这份试题的引导性是不言而喻的,资深中文科教师张月卿就直言,该试卷 有很强的既定立场,而且立场失之偏激。但也有教师反问:“假如试卷是要求学 生赞扬警方、贬低示威者,大家又会否同意呢?”“占中”引发的问题仍在持续 发酵。 A.一旦 B.甚嚣尘上 C.不言而喻 D.偏激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际法庭因认定日本在南极海的“调查捕鲸”实质为“商业捕鲸”,判定其 违反了国际公约,于 3 月 31 日颁布判决书,下令禁止日本船只在南极海停止以 任何名义捕鲸。 B. 近日,朱彦夫被中宣部评为全国首位“时代楷模”,但朱彦夫的先进事迹对 于许多人了解得还远远不够。 C. 湖南卫视明星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自开播以来,众多粉丝除了关注 五对父子的一举一动,也为节目组设置任务出谋划策。 D. 毒品流向分散是我市毒品犯罪的一大特点。既有大量毒品从境外及外省市流 入广州,又有相当数量的毒品从广州流向内地甚至境外。在市内,毒品犯罪呈现 出从中心区域流向周边区域的特征。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柳宗元与山水的相遇,多少有些偶然、被动和无奈。 。 。 , , 。 。最后,山水与人合而为一,并且化为山水之文。 ①与此相应,山水也走进了他的文章之中 ②不过,或许是永州山水的深情召唤 ③他不是自愿来到这里,而是被无可抗拒的力量抛掷到了这里 ④或许是自己的突然醒悟 ⑤当他来到这块荒蛮瘴疠的土地时,心情的消沉郁闷可想而知 ⑥总之,柳宗元终于在山水中找到了自己新的生存天地 A.⑤①⑥④②③ B.⑤④①③②⑥ C.③②⑤⑥①④ D.③⑤②④⑥①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 5-9 小题。 周泽字稺都,北海安丘人也。少习《公羊严氏春秋》,隐居教授,门徒常数百人。 建武末,辟大司马府,署议曹祭酒。数月,征试博士。中元元年,迁黾池令。奉 公克己,矜恤孤羸,吏人归爱之。永平五年,迁右中郎将。十年,拜太常
泽果敢直言,数有据争。后北地太守廖信坐贪秽下狱,没入财产,显宗囗信 臧物班诸廉吏,唯泽及光禄勋孙堪、大司农常冲特蒙赐焉。是时京师翕然,在位 者咸自勉励。 堪字子樨,河南缑氏人也。明经学,有志操,清白贞正,爱士大夫,然一毫 未尝取口人,以节介气勇自行。王莽末,兵革并起,宗族老弱在营保间,堪尝力 战陷敌,无所回避,教被创刃,宗族赖之,郡中咸服其义勇。 建武中,仕郡县。公正廉洁,奉禄不及妻子,皆以供宾客。及为长吏,所在 有迹,为吏人所敬仰。喜分明去就。尝为县令,谒府,趋步迟缓,门亭长谴堪御 吏,堪便解印绶去,不之官。后复仕为左冯翊,坐遇下促急,司隶校尉举奏免官。 数月,征为侍御史,再迁尚书令。永平十一年,拜光禄勋。 堪清廉,果于从政,数有直言,多见纳用。十八年,以病乞身,为侍中骑都 尉,卒于官。堪行类于泽,故京师号曰“二樨”。 十二年,以泽行司徒事,如真。泽性简,忽威仪,颇失宰相口望。数月,复为太 常。清洁循行,尽敬宗庙。常卧疾斋宫,其妻哀泽老病,窥问所苦。泽大怒,以 妻干犯斋禁,遂收送诏狱谢罪。当世疑其诡激。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 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十八年,拜侍中骑都尉。后数为三老五更。建 初中致仕,卒于家。(选自《后汉书·儒林列传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矜恤孤羸矜:矜持 B.皆以供宾客供:供养 C.坐遇下促急坐:因为 D.多见纳用纳:采纳 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①显宗□信臧物班诸廉吏,唯泽及光禄勋孙堪、大司农常冲特蒙赐焉 ②然一毫未尝取囗人,以节介气勇自行 ③泽性简,忽威仪,颇失宰相口望 A.①乃②何③其B.①乃②于③之 C.①以②于③之D.①以②何③其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 B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 C.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 D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泽为官之前曾开馆授徒,跟从他学习的人常达几百人之多。 B.周泽因为克己奉公的表现,得到皇帝的嘉奖,并视之为榜样。 C.孙堪任县令时拜谒太守,因行步迟缓遭呵斥,立刻解印离开了。 D.周泽生性简朴,不重威仪,不适合任宰相,但敬奉宗庙却非常尽心。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堪尝力战陷敌,无所回避,数被创刃,宗族赖之。(4分) ②及为长吏,所在有迹,为吏人所敬仰。(3分) (2)周泽和孙堪品行相类,被合称为“二樨”,请结合具体事例说明一点相类 之处。(3分)
泽果敢直言,数有据争。后北地太守廖信坐贪秽下狱,没入财产,显宗□信 臧物班诸廉吏,唯泽及光禄勋孙堪、大司农常冲特蒙赐焉。是时京师翕然,在位 者咸自勉励。 堪字子稺,河南缑氏人也。明经学,有志操,清白贞正,爱士大夫,然一毫 未尝取□人,以节介气勇自行。王莽末,兵革并起,宗族老弱在营保间,堪尝力 战陷敌,无所回避,数被创刃,宗族赖之,郡中咸服其义勇。 建武中,仕郡县。公正廉洁,奉禄不及妻子,皆以供宾客。及为长吏,所在 有迹,为吏人所敬仰。喜分明去就。尝为县令,谒府,趋步迟缓,门亭长谴堪御 吏,堪便解印绶去,不之官。后复仕为左冯翊,坐遇下促急,司隶校尉举奏免官。 数月,征为侍御史,再迁尚书令。永平十一年,拜光禄勋。 堪清廉,果于从政,数有直言,多见纳用。十八年,以病乞身,为侍中骑都 尉,卒于官。堪行类于泽,故京师号曰“二稺”。 十二年,以泽行司徒事,如真。泽性简,忽威仪,颇失宰相□望。数月,复为太 常。清洁循行,尽敬宗庙。常卧疾斋宫,其妻哀泽老病,窥问所苦。泽大怒,以 妻干犯斋禁,遂收送诏狱谢罪。当世疑其诡激。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 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十八年,拜侍中骑都尉。后数为三老五更。建 初中致仕,卒于家。(选自《后汉书•儒林列传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矜恤孤羸 矜:矜持 B.皆以供宾客 供:供养 C.坐遇下促急 坐:因为 D.多见纳用 纳:采纳 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①显宗□信臧物班诸廉吏,唯泽及光禄勋孙堪、大司农常冲特蒙赐焉 ②然一毫未尝取□人,以节介气勇自行 ③泽性简,忽威仪,颇失宰相□望 A.①乃 ②何 ③其 B.①乃 ②于 ③之 C.①以 ②于 ③之 D.①以 ②何 ③其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 B.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 C.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 D.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泽为官之前曾开馆授徒,跟从他学习的人常达几百人之多。 B.周泽因为克己奉公的表现,得到皇帝的嘉奖,并视之为榜样。 C.孙堪任县令时拜谒太守,因行步迟缓遭呵斥,立刻解印离开了。 D.周泽生性简朴,不重威仪,不适合任宰相,但敬奉宗庙却非常尽心。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 ①堪尝力战陷敌,无所回避,数被创刃,宗族赖之。(4 分) ②及为长吏,所在有迹,为吏人所敬仰。(3 分) (2)周泽和孙堪品行相类,被合称为“二稺”,请结合具体事例说明一点相类 之处。(3 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春日 【南宋】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 无赋招魂④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 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牛。③涑水翁:即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 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④招魂:屈原写《招魂》,表达对死于异国的楚怀王的 吊唁和对楚国命运的哀伤。 (1)颈联中“逆”“私”二宇极为精妙,请任选一个字,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 分) (2)“幽情”在诗中包含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作答,多答只按前3题计分。 答对一空给1分)(6分) ()料春风吹酒醒,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苏轼《定风波》) (2)守着窗儿, (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_,谁得而族灭也?,而后人哀之。(杜牧 《阿房宫赋》) (4),凝绝不通声暂歇。,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小题。 大学的三种精神 宋石南 青年到大学,不是为了学习怎样成为社会机器中一个更有效的齿轮,而是为了自 我教育和互相教育。梭罗说,一棵树长到一定的高度,才知道怎样的空气更适合 人也是如此。而大学,就是要将适合的空气置于青年鼻尖 在适合的大学空气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思维训练。掌握知识或参与社会实践,不 过是训练思维的必要条件。如何让青年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的 方式思考,才是大学的要义。一个人读大学,不是为了被各种事实塞满头脑,而 是要提高自己的心智,培养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逻辑判断的能力 以及辨别价值的能力 相应的,大学精神也呼之而出,那就是自由、通识及德性 金耀基尝言,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大学之 独立自由,并非理所当然,而是相当脆弱的。咄咄逼人的权力是它的敌人,巧言 令色的功利是它的对手,匍匐在地的庸俗是它的威胁。蔡元培深刻认识此点,故 说:“思想自由之通则,正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自由独立是通识的基础,后者又反过加强前者。在教育中排除掉通识,则摧毁其 生命。致力通识教育,是世界范围内有抱负的大学的重要目标。关于通识教育 1946年华盛顿大学诺斯兰教授的定义是:“其主旨在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 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应,以及运用我们最好的知识充分了解各种 事物的本质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春日 【南宋】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 无赋招魂④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 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牛。③涑水翁:即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 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④招魂:屈原写《招魂》,表达对死于异国的楚怀王的 吊唁和对楚国命运的哀伤。 (1) 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任选一个字,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 分) (2)“幽情”在诗中包含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作答,多答只按前 3 题计分。 答对一空给 1 分)(6 分) (1)料峭春风吹酒醒, , 。 (苏轼《定风波》) (2)守着窗儿, 。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 ,而后人哀之。(杜牧 《阿房宫赋》) (4) ,凝绝不通声暂歇。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大学的三种精神 宋石南 青年到大学,不是为了学习怎样成为社会机器中一个更有效的齿轮,而是为了自 我教育和互相教育。梭罗说,一棵树长到一定的高度,才知道怎样的空气更适合。 人也是如此。而大学,就是要将适合的空气置于青年鼻尖。 在适合的大学空气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思维训练。掌握知识或参与社会实践,不 过是训练思维的必要条件。如何让青年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的 方式思考,才是大学的要义。一个人读大学,不是为了被各种事实塞满头脑,而 是要提高自己的心智,培养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逻辑判断的能力 以及辨别价值的能力。 相应的,大学精神也呼之而出,那就是自由、通识及德性。 金耀基尝言,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大学之 独立自由,并非理所当然,而是相当脆弱的。咄咄逼人的权力是它的敌人,巧言 令色的功利是它的对手,匍匐在地的庸俗是它的威胁。蔡元培深刻认识此点,故 说:“思想自由之通则,正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自由独立是通识的基础,后者又反过加强前者。在教育中排除掉通识,则摧毁其 生命。致力通识教育,是世界范围内有抱负的大学的重要目标。关于通识教育, l946 年华盛顿大学诺斯兰教授的定义是:“其主旨在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 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应,以及运用我们最好的知识充分了解各种 事物的本质
就在诺斯兰写出这段话的头一年,1945年,哈佛大学推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 书》,开篇引用了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的话。前者说:“我们不需要荷马的称赞, 我们已经开发了广阔的土地和海洋。”这象征着人们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后者 说:“我们能草率地允许青少年听一些随意编造的故事,以致让他们接受那些成 年后不应拥有的思想吗?”这象征着教育可能带的混乱与分歧。通识教育正是要 解决这两个问题。它既要帮助年轻人成为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特思想和个性化生 活,又要使他们适应公共生活,成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继承者 实际上,通识教育己部分包含了第三种大学精神,那就是培育人的德性。但在高 速前行又变动不居的现代多元社会,德性很难被界定,也很少被珍视。 真正的德性在于培育,而非教育:在于自省,而非灌输。钱穆说,中国的学问传 统有三个系统:人统、事统、学统。置于首位的“人统”,就是尊德性。他解释 说:“人统,其中心是人。中国人说:“学者,所以学做人也 切学问,主 要用意在学如何做人,如何做有理想有价值的人。”遗憾的是,钱穆这种话,如 今大多数人不喜欢听,他们更喜欢去学如何做一个“成功人士”,而不喜欢去照 看什么德性。 中国的大学,自有其悠久的历史。但就现状而言,却距离真正的大学精神相去甚 远。尽管现状灰暗,我们依旧可以憧憬更明亮的未来。也许有那么一天,中国的 大学能够真正拥有独立地位、学术自由和批判精神,成为“追求真理的民主机 构”。到那时,大学是孕育创新者、批判者的大本营,从教师到学生,都尽情追 求智力、真理和美。在其间,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创造有价值的学术 成果并以之推动社会进步。而大学也因之焕发永久的生命力,站在批评的最前沿, 站在创新的最前沿,成为国家社会当之无愧的“轴心组织”。 (选自2012年6月《看历史》)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 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一个人读大学,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在适合的大学环境中,训练自 己的思维。 B.大学的要义是让学生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方式思考问题 C.金耀基曾强调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就是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 D.通识教育既要培养人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也要解决教育可能带的混乱和分 E.大学里的师生都在尽情追求智力、真理和美,所以大学成为了孕育创新者、 批判者的大本营,这就是中国大学的现状。 13.与“大学精神”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大学精神就是自由、通识、德性,三者相辅相成,关系密切 B.要是在教育中不重视通识,就会摧毁自由独立的生命。致力通识教育是所有 有抱负的大学的重要目标 C.在现代多元社会里,大多数人喜欢去学如何做一个“成功人士”,这冲击着 大学精神之德性 D.大学精神的建立和养成是指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创造有价值的学 术成果并以之推动社会进步。 14.请分别概括大学精神之自由、通识及德性的内涵。(4分)
就在诺斯兰写出这段话的头一年,1945 年,哈佛大学推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 书》,开篇引用了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的话。前者说:“我们不需要荷马的称赞, 我们已经开发了广阔的土地和海洋。”这象征着人们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后者 说:“我们能草率地允许青少年听一些随意编造的故事,以致让他们接受那些成 年后不应拥有的思想吗?”这象征着教育可能带的混乱与分歧。通识教育正是要 解决这两个问题。它既要帮助年轻人成为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特思想和个性化生 活,又要使他们适应公共生活,成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继承者。 实际上,通识教育已部分包含了第三种大学精神,那就是培育人的德性。但在高 速前行又变动不居的现代多元社会,德性很难被界定,也很少被珍视。 真正的德性在于培育,而非教育;在于自省,而非灌输。钱穆说,中国的学问传 统有三个系统:人统、事统、学统。置于首位的“人统”,就是尊德性。他解释 说:“人统,其中心是人。中国人说:‘学者,所以学做人也。’一切学问,主 要用意在学如何做人,如何做有理想有价值的人。”遗憾的是,钱穆这种话,如 今大多数人不喜欢听,他们更喜欢去学如何做一个“成功人士”,而不喜欢去照 看什么德性。 中国的大学,自有其悠久的历史。但就现状而言,却距离真正的大学精神相去甚 远。尽管现状灰暗,我们依旧可以憧憬更明亮的未来。也许有那么一天,中国的 大学能够真正拥有独立地位、学术自由和批判精神,成为“追求真理的民主机 构”。到那时,大学是孕育创新者、批判者的大本营,从教师到学生,都尽情追 求智力、真理和美。在其间,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创造有价值的学术 成果并以之推动社会进步。而大学也因之焕发永久的生命力,站在批评的最前沿, 站在创新的最前沿,成为国家社会当之无愧的“轴心组织”。 (选自 2012 年 6 月《看历史》)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两项给 5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一个人读大学,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在适合的大学环境中,训练自 己的思维。 B.大学的要义是让学生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方式思考问题。 C.金耀基曾强调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就是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 D.通识教育既要培养人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也要解决教育可能带的混乱和分 歧。 E.大学里的师生都在尽情追求智力、真理和美,所以大学成为了孕育创新者、 批判者的大本营,这就是中国大学的现状。 13.与“大学精神”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大学精神就是自由、通识、德性,三者相辅相成,关系密切。 B.要是在教育中不重视通识,就会摧毁自由独立的生命。致力通识教育是所有 有抱负的大学的重要目标。 C.在现代多元社会里,大多数人喜欢去学如何做一个“成功人士”,这冲击着 大学精神之德性。 D.大学精神的建立和养成是指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创造有价值的学 术成果并以之推动社会进步。 14.请分别概括大学精神之自由、通识及德性的内涵。(4 分)
15.美国著名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规定,工科学生要学习的人文课程占总课时的 22%。请用文中的观点,对麻省理工学院这一要求的合理性作简要分析。(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 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洗手间里的晚餐 位母亲,白天在富人家里做女佣,晚上回家与4岁的儿子相依为命。主人得知 女佣的情况后,曾邀请她和孩子一起住过来,给她们腾出一个房间,一切免费 母亲谢绝了。其实母亲知道,主人家,光洗手间就十几个,最小的洗手间,也比 她家的房子大,她不知道在贫穷与富有的巨大落差前,对一个4岁的孩子将会产 生什么影响。 有一天,主人要在家里请好多客人。就与女佣商量说,今天您能不能晚点回 家,我这里缺人手,现找来不及,只好麻烦您了 女佣说,行啊,就是有点担心我的儿子,他晚上一个人见不到我会害怕的 主人说,这好办,您现在就去把他接过来,晚饭和客人一起吃就行了。 女佣把儿子接过来时,客人正陆续抵达,她没领儿子从正门进来,走侧门把 他藏在一间主人不大光顾的洗手间里。她从主人厨房里拿来一个盘子,从自己口 袋里掏出香肠和面包,这是她在回家路上特意给儿子买的。 孩子从来没见过这么气派和华丽的房间,他不认识抽水马桶,不认识大理石 洗漱台上摆放的那些色彩斑斓、晶莹剔透的瓶瓶罐罐,屋里好闻的气味让他幸福 到简直要晕倒了。女佣告诉儿子说,妈妈带你来参加宴会,你是小孩,不能和大 人一起吃,这是宴会主人特意为你一个人准备的单间。 孩子想把餐盘放到洗漱台上,但他个头太矮,够不着,只好放到了马桶盖上, 他坐在飘亮瓷砖铺就的地面上,一边唱歌,一边吃着这些平时很难吃到的美味佳 肴。 很快,在富丽堂皇的宴会大厅里,主人没发现孩子的身影,就去问女佣。女 佣支支吾吾地说,我一直在忙着,没时间照看他,也许,他是在外面的草坪上自 己玩吧。 主人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离开宴会大厅,把整幢房子的所有房间都找遍了, 最后在一个位于角落的洗手间里,找到了孩子 主人问,你怎么能在这里吃东西呀,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孩子答,妈妈说,这是宴会主人特意为我准备的单间,今天的香肠太好吃了, 我好久没吃过了,对了,你是谁呀,你愿意陪我在这里吃这些美味吗? 主人强忍泪水点了点头。此刻,他想起了当初随父母来纽约的经历,那时他 们也很贫寒,也经历过十分艰辛的时期。 回到宴会大厅,主人对客人们说,很抱歉,朋友们,我现在必须得去陪一位 特殊的客人,请大家慢慢享用吧,我不能和你们共进晚餐了。说完,他装了满满 两大盘子孩子爱吃的佳肴,端到洗手间里,他模仿孩子的样子,也把餐盘放到马 桶盖上,也坐在地上,然后对孩子说,这么好的一个单间和美食,你一个人独享 就可惜了,来来来,让我们一起吃晚餐
15.美国著名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规定,工科学生要学习的人文课程占总课时的 22%。请用文中的观点,对麻省理工学院这一要求的合理性作简要分析。(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 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洗手间里的晚餐 一位母亲,白天在富人家里做女佣,晚上回家与 4 岁的儿子相依为命。主人得知 女佣的情况后,曾邀请她和孩子一起住过来,给她们腾出一个房间,一切免费。 母亲谢绝了。其实母亲知道,主人家,光洗手间就十几个,最小的洗手间,也比 她家的房子大,她不知道在贫穷与富有的巨大落差前,对一个 4 岁的孩子将会产 生什么影响。 有一天,主人要在家里请好多客人。就与女佣商量说,今天您能不能晚点回 家,我这里缺人手,现找来不及,只好麻烦您了。 女佣说,行啊,就是有点担心我的儿子,他晚上一个人见不到我会害怕的。 主人说,这好办,您现在就去把他接过来,晚饭和客人一起吃就行了。 女佣把儿子接过来时,客人正陆续抵达,她没领儿子从正门进来,走侧门把 他藏在一间主人不大光顾的洗手间里。她从主人厨房里拿来一个盘子,从自己口 袋里掏出香肠和面包,这是她在回家路上特意给儿子买的。 孩子从来没见过这么气派和华丽的房间,他不认识抽水马桶,不认识大理石 洗漱台上摆放的那些色彩斑斓、晶莹剔透的瓶瓶罐罐,屋里好闻的气味让他幸福 到简直要晕倒了。女佣告诉儿子说,妈妈带你来参加宴会,你是小孩,不能和大 人一起吃,这是宴会主人特意为你一个人准备的单间。 孩子想把餐盘放到洗漱台上,但他个头太矮,够不着,只好放到了马桶盖上, 他坐在飘亮瓷砖铺就的地面上,一边唱歌,一边吃着这些平时很难吃到的美味佳 肴。 很快,在富丽堂皇的宴会大厅里,主人没发现孩子的身影,就去问女佣。女 佣支支吾吾地说,我一直在忙着,没时间照看他,也许,他是在外面的草坪上自 己玩吧。 主人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离开宴会大厅,把整幢房子的所有房间都找遍了, 最后在一个位于角落的洗手间里,找到了孩子。 主人问,你怎么能在这里吃东西呀,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孩子答,妈妈说,这是宴会主人特意为我准备的单间,今天的香肠太好吃了, 我好久没吃过了,对了,你是谁呀,你愿意陪我在这里吃这些美味吗? 主人强忍泪水点了点头。此刻,他想起了当初随父母来纽约的经历,那时他 们也很贫寒,也经历过十分艰辛的时期。 回到宴会大厅,主人对客人们说,很抱歉,朋友们,我现在必须得去陪一位 特殊的客人,请大家慢慢享用吧,我不能和你们共进晚餐了。说完,他装了满满 两大盘子孩子爱吃的佳肴,端到洗手间里,他模仿孩子的样子,也把餐盘放到马 桶盖上,也坐在地上,然后对孩子说,这么好的一个单间和美食,你一个人独享 就可惜了,来来来,让我们一起吃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