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金山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 2012年12月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创伤/重创伺候/窥伺数落/数见不鲜 B.狎昵/胛骨黔首/衾枕钟磬/罄竹难书 C.喧闹/煊赫颀长/砍斫偈语/残碑断碣 D.栈桥/饯别陨落/殒身盘桓/残垣断壁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父母们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各种竞赛班, 真是费尽心思,但往往心劳日拙,效果不好。 B.中国古典诗歌中有相当一部分哲理诗可谓“尺幅千里”,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 的《观书有感》等就是很好的例证。 C.孔子各地虚心求学,并博采众家之长,师心自用,终成一代大师 D.虽然我们这些80后、90后没有亲历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艰难困苦,但是从媒体 上目睹过革命先辈过雪山草地时连尘饭途羹都吃不上的情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国的环境保护规划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目前形成了具有中国 特色的环境规划,是中国环保事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B.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认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C.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 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D.中国驻美国大使杨洁篪日前表示,要实现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必须消除“冷战思 维”,必须抛弃“中国威胁论”。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上世纪三十年代,英国哲学家罗素曾写道:现代世界极需要中国传统伦理思 当然,和平发展不是没有原则的发展 ①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绝不会屈服于任何外在压力 ②如果这种思想能为世人接纳,世界将充满欢乐祥和③特别是“和气”的思想 ④和平发展不能牺牲中国的核心利益 ⑤从弘扬“和为贵”的传统文化 ⑥中国不仅成为全球经济的引擎 ⑦到提出和谐世界的外交方略 ⑧而且提供了“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念 A.⑤③②⑥⑧⑦④① B.③②⑤⑦⑥⑧④①
汕头市金山中学 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 三 语 文 2012 年12月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 )(3 分) A.创.伤/重创. 伺.候/窥伺. 数.落/数.见不鲜 B. 狎.昵/胛.骨 黔.首/衾.枕 钟磬./罄.竹难书 C. 喧.闹/煊.赫 颀.长/砍斫. 偈.语/残碑断碣. D. 栈.桥/饯.别 陨.落/殒.身 盘桓./残垣.断壁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父母们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各种竞赛班, 真是费尽心思,但往往心劳日拙 ....,效果不好。 B.中国古典诗歌中有相当一部分哲理诗可谓“尺幅千里 ....”,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 的《观书有感》等就是很好的例证。 C.孔子各地虚心求学,并博采众家之长,师心自用 ....,终成一代大师。 D.虽然我们这些 80 后、90 后没有亲历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艰难困苦,但是从媒体 上目睹过革命先辈过雪山草地时连尘饭途羹 ....都吃不上的情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3 分) A. 我国的环境保护规划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目前形成了具有中国 特色的环境规划,是中国环保事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B. 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认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C.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 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D.中国驻美国大使杨洁篪日前表示,要实现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必须消除“冷战思 维”,必须抛弃“中国威胁论”。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上世纪三十年代,英国哲学家罗素曾写道:现代世界极需要中国传统伦理思 想, , 。 , , , 。当然,和平发展不是没有原则的发展, , 。 ①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绝不会屈服于任何外在压力 ②如果这种思想能为世人接纳,世界将充满欢乐祥和 ③特别是“和气”的思想 ④和平发展不能牺牲中国的核心利益 ⑤从弘扬“和为贵”的传统文化 ⑥中国不仅成为全球经济的引擎 ⑦到提出和谐世界的外交方略 ⑧而且提供了“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念 A.⑤③②⑥⑧⑦④① B. ③②⑤⑦⑥⑧④①
C.⑤③②⑦⑥⑧①④ D.③⑤②⑦⑥⑧①④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古今论湅,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 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吾故 曰:顾用之之术何如耳 然则奚术而可?日:机智勇辩铷如古游说之士而已。夫游说之士,以机智勇辩济其诈,吾 欲谏者,以机智勇辩济其忠。请备论其效。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吾独怪夫 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闻。然而抵触忌讳,说或甚于 谏。由是知不必乎讽,而必乎术也。 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之谓也。触龙以赵后 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此理而谕 之也。子贡以內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武公以麋鹿胁顷襄,而楚不敢图周。此势而禁之 也。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朱建以富贵饵闳孺,而辟阳赦。此利而诱之也。苏秦 以牛后羞韩,而惠王按剑太息;范睢以无王耻秦,而昭王长跪请教。此激而怒之也。苏代以 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此隐而讽之也。五者,相倾险被之论。虽然施之忠 原足以成功何则理而逾之志虽賃必慑势而禁之志虽骄必惧利而诱 之恚必奄激而怒之主虽惯烧文隐而讽之志虽暴必寮。悟则明,惧则 恭,奋则勤,立则勇,容则宽,致君之道尽于此矣 吾观昔之臣,言必从,理必济,莫如唐魏郑公(魏征),其初实学纵横之说,此所谓得 其术者欤?噫!龙逢、比千不获称良臣,无苏秦、张仪之术也;苏秦、张仪不免为游说,无 龙逢、比干之心也。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 以为谏法。(选自苏洵《谏论上》,有删节) 注:险被(bi):不正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用之之术何如耳顾:只是 B.请备论其效备:准备 C.此理而谕之也 谕:使……明白D.悟则明,惧则恭恭:谦逊有礼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范睢以无王耻秦 ②以机智勇辩济其忠 ①此理而谕之也 ②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 C.①致君之道尽于此矣 ②游说炽于列国 D.①自是世有其人 ②以机智勇辩济其诈 7、全都符合作者“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的进谏方法的一项是() ①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②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
C. ⑤③②⑦⑥⑧①④ D. ③⑤②⑦⑥⑧①④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 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吾故 曰:顾用之之术何如耳。 然则奚术而可?曰:机智勇辩如古游说之士而已。夫游说之士,以机智勇辩济其.诈,吾 欲谏者,以.机智勇辩济其忠。请备.论其效。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吾独怪夫 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闻。然而抵触忌讳,说或甚于 谏。由是知不必乎讽,而必乎术也。 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之谓也。触龙以赵后 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此理而谕. 之也。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武公以麋鹿胁顷襄,而楚不敢图周。此势而禁之 也。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朱建以富贵饵闳孺,而辟阳赦。此利而诱之也。苏秦 以牛后羞韩,而惠王按剑太息;范睢以.无王耻秦,而昭王长跪请教。此激而怒之也。苏代以 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此隐而讽之也。五者,相倾险诐[注]之论。虽 然 施 之 忠 臣足以成功何则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 之 主 虽 怠 必 奋 激 而 怒 之 主 虽 懦 必 立 隐 而 讽 之 主 虽 暴 必 容 。悟则明,惧则 恭.,奋则勤,立则勇,容则宽,致君之道尽于.此矣。 吾观昔之臣,言必从,理必济,莫如唐魏郑公(魏征),其初实学纵横之说,此所谓得 其术者欤?噫!龙逢、比干不获称良臣,无苏秦、张仪之术也;苏秦、张仪不免为游说,无 龙逢、比干之心也。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 以为谏法。(选自苏洵《谏论上》,有删节) 注:险诐(bì):不正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顾.用之之术何如耳 顾: 只是 B. 请备.论其效 备:准备 C. 此理而谕.之也 谕:使……明白 D. 悟则明,惧则恭. 恭:谦逊有礼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①范睢以.无王耻秦 ②以.机智勇辩济其忠 B.①此理而.谕之也 ②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 C.①致君之道尽于.此矣 ②游说炽于.列国 D.①自是世有其.人 ②以机智勇辩济其.诈 7、全都符合作者“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的进谏方法的一项是( ) ①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 ②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
③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 ④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 ⑤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 ⑥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 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④⑥D.②③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进谏的大臣能否达到让国君纳谏的目的,不取决于进谏的形式,只看使用的 进谏方法怎么样。 B.文章倡导要像古代游说诸侯的策士那样进谏,即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学会以理 服人、以利诱人、以势压人、以话激人、以隐语启人 C.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表示自己要向龙逢、比干和苏秦、张仪学习,效法他们的忠 心和和游说方法,以便供进谏时取法。 D.文章着重阐述进谏的方式和方法。铺排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气势不凡:举例论证、对 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使得观点突出,层次鲜明。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4分) 虽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则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 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3分) ②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3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 天津桥春望 雍陶①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岀上阳②花。 注:①雍陶,晚唐诗人。此时,唐王朝国势衰败,社会危机日益严重。②上阳:上阳宫,武 则天曾将其修葺得豪华富丽,作为寝宫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这首怀古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 (6分) (1)使负栋之柱, ,多于机上之工女。(《阿房宫赋》) (2)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滕王阁序》) (3) 乾坤日夜浮。 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 (4)千岩万转路不定, 。熊咆龙吟殷岩泉, 。(《梦游 天姥吟留别》)
③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 ④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 ⑤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 ⑥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认为进谏的大臣能否达到让国君纳谏的目的,不取决于进谏的形式,只看使用的 进谏方法怎么样。 B.文章倡导要像古代游说诸侯的策士那样进谏,即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学会以理 服人、以利诱人、以势压人、以话激人、以隐语启人。 C.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表示自己要向龙逢、比干和苏秦、张仪学习,效法他们的忠 心和和游说方法,以便供进谏时取法。 D.文章着重阐述进谏的方式和方法。铺排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气势不凡;举例论证、对 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使得观点突出,层次鲜明。 9、 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4 分) 虽然 施 之 忠 臣 足 以 成 功 何 则 理 而 谕 之 主 虽 昏 必 悟 势 而 禁 之 主 虽 骄 必 惧 利 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 (2)翻译下列句子(6 分) ①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3 分) ②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3 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7 分) 天津桥春望 雍陶①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②花。 注:①雍陶,晚唐诗人。此时,唐王朝国势衰败,社会危机日益严重。②上阳:上阳宫,武 则天曾将其修葺得豪华富丽,作为寝宫。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作简要分析。(4 分) (2)这首怀古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3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按前 3 题计分。答对一空给 1 分) (6 分) (1)使负栋之柱, ; ,多于机上之工女。(《阿房宫赋》) (2)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滕王阁序》) (3) ,乾坤日夜浮。 ,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 (4)千岩万转路不定, 。熊咆龙吟殷岩泉, 。(《梦游 天姥吟留别》)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书法教育”,只练一首唐诗? 周斌李荣安 随着“国学热不断升温,人们在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也在重新认识传统教育的 人文价值,而书法教育正是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学年开始,写字(书法)课正式进 入中小学课堂,说明书法教育再次得到了重视 许多家长和学生有接受书法教育的愿望和热情,但应试教育和“应赛教育”的功利倾向 导致了一些认识和做法上的偏差。比如很多人以为书法教育只是单纯的写字技法训练,把学 习书法当作学一技之长,目标是让孩子在比赛中获奖,却忽视甚至无视书法的文化内涵。 些书法培训班的学生,一学期甚至几年都在练习写同一首唐诗,好去参加比赛。 其实,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书法教育是一门承载汉字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学科,不 应止于竞技需求,也不应止于艺术追求,而应该“藉于技、借乎艺而达乎道”,应该十分关 心人的综合素质提升和精神灵魂养成。端正对于书法教育意义的认识,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西方笔迹学家在一项实验中发现,汉字属于“复脑文字”,书写汉字有助于左右半脑功 能的协调发展;一代又一代人书写汉字,塑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功能“和谐”的脑,训练了 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能力。长期书写汉字对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有价值。 智力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机能。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 理论指出,人的总体智力是由8种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智力构成的。而我们在两年的书法 教育追踪研究中发现,参与实验的学生,在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智力和言语智力、数 学智力和内省智力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书法练习对人的个性、气质、情绪的影响很大。实验数据表明,它具有调节稳定情绪、 集中注意力、激活认知、加强知觉敏感性等作用,并且可以降低焦虑水平,对人的情绪状态 有积极影响。书法练习过程中,人一般有两种心态:一种是虚静态,这种状态对培养人的情 绪稳定性和温和的性情、锻炼自我控制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对减轻学生因升学压力引发的 焦虑浮躁心态有积极影响;另一种是炽情态,这是一种激情奔放、欲罢不能、一吐为快的创 作心态,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舒缓压力、宣泄焦虑的方式,调整好心情,变得轻松愉快。 中国的传统教育非常注重书法教育,固然有科举考试时以-手好字嬴得印象分的功利目 的,也把它作为教人识字、写字的途径,但真正的有识之士更看重书法的文化内蕴,看重书 法练习和鉴赏过程对人成长的有益影响。古代书论,历来重视把人格内涵作为品评书法的切 入角度,要求学书者在追求技能、艺术完善的同时,还必须追求并完成自我人格的修炼,所 谓“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书法对人格的观照,最典型的例子当数颜真卿及颜氏书法。 近代社会,蔡元培、鲁迅、晏阳初、梁漱溟等前辈大力倡导美育教化价值。上世纪20年代 晏阳初倡导并实验平民教育,其中的“开发脑矿”教育尤其重视“文艺教育救愚”,他主张 文艺教育需从文字与艺术教育着手,识字能让人获得求知工具,而艺术能使人获得对自然、 社会生活的相当的欣赏能力——以文字的智育与艺术的美育结合而论,书法教育具有其他学 科无可替代的功能 若说写字的实用性,用文字记录语言只要快捷、清晰即可,如今电脑打字可以做得更好 然而,电脑打字缺少人在书写过程中识记字形、创造美的自信和愉悦,难以获得审美体验。 由书法教育升华的艺术审美,是敲打电脑键盘无法达到的。而且调查显示,参加了一段时间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书法教育”,只练一首唐诗? 周斌 李荣安 随着“国学热”不断升温,人们在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也在重新认识传统教育的 人文价值,而书法教育正是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学年开始,写字(书法)课正式进 入中小学课堂,说明书法教育再次得到了重视。 许多家长和学生有接受书法教育的愿望和热情,但应试教育和“应赛教育”的功利倾向, 导致了一些认识和做法上的偏差。比如很多人以为书法教育只是单纯的写字技法训练,把学 习书法当作学一技之长,目标是让孩子在比赛中获奖,却忽视甚至无视书法的文化内涵。一 些书法培训班的学生,一学期甚至几年都在练习写同一首唐诗,好去参加比赛。 其实,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书法教育是一门承载汉字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学科,不 应止于竞技需求,也不应止于艺术追求,而应该“藉于技、借乎艺而达乎道”,应该十分关 心人的综合素质提升和精神灵魂养成。端正对于书法教育意义的认识,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西方笔迹学家在一项实验中发现,汉字属于“复脑文字”,书写汉字有助于左右半脑功 能的协调发展;一代又一代人书写汉字,塑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功能“和谐”的脑,训练了 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能力。长期书写汉字对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有价值。 智力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机能。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 理论指出,人的总体智力是由 8 种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智力构成的。而我们在两年的书法 教育追踪研究中发现,参与实验的学生,在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智力和言语智力、数 学智力和内省智力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书法练习对人的个性、气质、情绪的影响很大。实验数据表明,它具有调节稳定情绪、 集中注意力、激活认知、加强知觉敏感性等作用,并且可以降低焦虑水平,对人的情绪状态 有积极影响。书法练习过程中,人一般有两种心态:一种是虚静态,这种状态对培养人的情 绪稳定性和温和的性情、锻炼自我控制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对减轻学生因升学压力引发的 焦虑浮躁心态有积极影响;另一种是炽情态,这是一种激情奔放、欲罢不能、一吐为快的创 作心态,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舒缓压力、宣泄焦虑的方式,调整好心情,变得轻松愉快。 中国的传统教育非常注重书法教育,固然有科举考试时以一手好字赢得印象分的功利目 的,也把它作为教人识字、写字的途径,但真正的有识之士更看重书法的文化内蕴,看重书 法练习和鉴赏过程对人成长的有益影响。古代书论,历来重视把人格内涵作为品评书法的切 入角度,要求学书者在追求技能、艺术完善的同时,还必须追求并完成自我人格的修炼,所 谓“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书法对人格的观照,最典型的例子当数颜真卿及颜氏书法。 近代社会,蔡元培、鲁迅、晏阳初、梁漱溟等前辈大力倡导美育教化价值。上世纪 20 年代, 晏阳初倡导并实验平民教育,其中的“开发脑矿”教育尤其重视“文艺教育救愚”,他主张 文艺教育需从文字与艺术教育着手,识字能让人获得求知工具,而艺术能使人获得对自然、 社会生活的相当的欣赏能力——以文字的智育与艺术的美育结合而论,书法教育具有其他学 科无可替代的功能。 若说写字的实用性,用文字记录语言只要快捷、清晰即可,如今电脑打字可以做得更好; 然而,电脑打字缺少人在书写过程中识记字形、创造美的自信和愉悦,难以获得审美体验。 由书法教育升华的艺术审美,是敲打电脑键盘无法达到的。而且调查显示,参加了一段时间
书法练习的学生,在获得书写技能的同时,更获得了书法中人文精神的体验,道德修养、行 为规范因此有了相应进步。从教育的角度看,书法教育非但不可废弃,更需重视和强化 当代的书法教育,不能简单沿用写字技法训练和艺术修养培养的传统模式,而应该着眼 人的发展∶既以知识获得为基础,更以书法历史文化陶冶为重点;既有技法训练,更有审美 赏析;既使技能渐进,更促进个体身心发展。当我们把书法教育从写字训练提升为育人的又 一载体,从书法爱好者的艺术技能养成普及为人人接受的教育,从参赛获奖的功利目的引导 至学生素质教育,它就一定能得到全新的发展,同时促使人们对书法教育展开更深层次的探 索和研究。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 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书法教育不是简单地教学生写汉字、止于竞技需求,而是一门承载汉字文化、传承民 族精神的学科 B.无论是书法练习中的虚静态还是炽情态,都能够对人的情绪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 C.古代的书法评价,历来重视把人格内涵作为品评书法的切入角度,要求学书者必须追 求并完成自我人格的修炼,而不太看重技能、艺术的完善 D.晏阳初主张文艺教育需从文字与艺术教育着手。他认为,只有重视书法教育,才能实 现这种主张,因此书法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功能 E.在资讯非常发达的今天,从实用性来看,电脑打字更加快捷、清晰,可以做得更好 但是,电脑打字仍然不能代替传统书法。 13、下列对“书法教育”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书法教育是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B.书法教育在重视竞技需求、艺术追求的同时,还应该十分关心人的综合素质提升和精 神灵魂养成 C.当代书法教育的基本模式是写字技法训练和艺术修养培养 D.传统书法教育虽然有功利目的,但还是很看重书法练习和鉴赏过程对人成长的有益影 响 14、根据文意,书法教育有哪些积极的意义?(4分) 15、结合全文,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发展当代的书法教育?(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合“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 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另一片天空 韩少功 片落叶是干里山脉,或者万里沙原。如果手中镜片有足够的放大功能,我们还可以 看到奇妙的细胞结构,雪花状的或蜂窝状的,水晶状的或胞胎状的。我们还可能看到分子以
书法练习的学生,在获得书写技能的同时,更获得了书法中人文精神的体验,道德修养、行 为规范因此有了相应进步。从教育的角度看,书法教育非但不可废弃,更需重视和强化。 当代的书法教育,不能简单沿用写字技法训练和艺术修养培养的传统模式,而应该着眼 人的发展:既以知识获得为基础,更以书法历史文化陶冶为重点;既有技法训练,更有审美 赏析;既使技能渐进,更促进个体身心发展。当我们把书法教育从写字训练提升为育人的又 一载体,从书法爱好者的艺术技能养成普及为人人接受的教育,从参赛获奖的功利目的引导 至学生素质教育,它就一定能得到全新的发展,同时促使人们对书法教育展开更深层次的探 索和研究。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 两项给 5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 分) A.书法教育不是简单地教学生写汉字、止于竞技需求,而是一门承载汉字文化、传承民 族精神的学科。 B.无论是书法练习中的虚静态还是炽情态,都能够对人的情绪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 C.古代的书法评价,历来重视把人格内涵作为品评书法的切入角度,要求学书者必须追 求并完成自我人格的修炼,而不太看重技能、艺术的完善。 D.晏阳初主张文艺教育需从文字与艺术教育着手。他认为,只有重视书法教育,才能实 现这种主张,因此书法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功能。 E.在资讯非常发达的今天,从实用性来看,电脑打字更加快捷、清晰,可以做得更好, 但是,电脑打字仍然不能代替传统书法。 13、下列对“书法教育”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书法教育是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B.书法教育在重视竞技需求、艺术追求的同时,还应该十分关心人的综合素质提升和精 神灵魂养成。 C.当代书法教育的基本模式是写字技法训练和艺术修养培养。 D.传统书法教育虽然有功利目的,但还是很看重书法练习和鉴赏过程对人成长的有益影 响。 14、根据文意,书法教育有哪些积极的意义?(4 分) 15、结合全文,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发展当代的书法教育?(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合“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 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另一片天空 韩少功 ①一片落叶是千里山脉,或者万里沙原。如果手中镜片有足够的放大功能,我们还可以 看到奇妙的细胞结构,雪花状的或蜂窝状的,水晶状的或胞胎状的。我们还可能看到分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