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类,其中以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最为重要,现将主要维生素的功能和特性分述如下。 1.水溶性维生素 此类维生素,易溶于水,所以在果蔬加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存 (山维生素B1(硫胺素) 豆类中维生素B]含量最多,维生素B1是维持人体神经系统正常活动的重要 成分,也是糖代谢的辅酶之一。当人体中缺乏维生素B1,常引起脚气病,发生 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和心血管失调等。在酸性环境中稳定,在中性和碱性环境 中对热敏感,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罐藏蔬菜或干制品能较好地保存V1,在沸 水中烫漂会破坏V1,有一部分溶于水中。 (2)维生素B核黄素) 甘蓝、番茄中含量较多。维生素B2耐热、耐干燥及氧化,在果蔬加工中不 易被破坏:但在碱性溶液中遇热不稳定。它是一种感光物质,存在于视网膜中, 是维持眼睛健康的必要成分,在氧化作用中起辅酶作用。干制品中维生素B2能 保持活性。维生素B2缺乏易得唇炎、舌炎。 ()维生素C抗坏血酸) 维生素C在水果蔬菜中是次要成分,但在人类营养中对防止坏血病起着重 要作用。事实上,人类饮食中90%的维生素C是从水果蔬菜中得到的,人体对 Vc的日需要量为50mg,许多产品在不到100克水解组织中就含有这么多Vc. 蔬菜中Vc含量高的有:青椒、菜花、雪里蕻、苦瓜为80毫克以上,而一般的叶 菜类及根茎菜均在60毫克以下。果实中Vc含量高约有,鲜枣270-600毫克, 野生酸枣830-1170毫克,刺玫果1000毫克,山楂80-100毫克,柑桔类40-60 毫克,苹果、梨、葡萄、杏、桃等含量少,一般在10毫克以下。 维生素C的含量与水果蔬菜的品种、栽培条件等有关,也因水果蔬菜的成 熟度和结构部位不同而异。如野生的水果蔬菜维生素C含量多于栽培品种:在 蔬菜中露地栽培的品种又多于保护地栽培的,成熟的番茄维生素C含量高于绿 色末熟番茄:苹果表皮中维生素C含量高于果肉,果心中维生素C含量最少。 水果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随果实成熟逐渐增加,水果蔬菜含促进维生素C 氧化的抗坏血酸酶,这种酶含量愈多,活性愈大,水果蔬菜贮藏中维生素C保 存量愈少,而且温度增高,充分氧的供给会加强酶的活性,所以用减少氧的供给
一般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类,其中以 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 C 最为重要,现将主要维生素的功能和特性分述如下。 1.水溶性维生素 此类维生素,易溶于水,所以在果蔬加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存。 (1) 维生素 B1(硫胺素) 豆类中维生素 B1 含量最多,维生素 B1 是维持人体神经系统正常活动的重要 成分,也是糖代谢的辅酶之一。当人体中缺乏维生素 B1,常引起脚气病,发生 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和心血管失调等。在酸性环境中稳定,在中性和碱性环境 中对热敏感,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罐藏蔬菜或干制品能较好地保存 VB1,在沸 水中烫漂会破坏 VB1,有一部分溶于水中。 (2) 维生素 B2(核黄素) 甘蓝、番茄中含量较多。维生素 B2 耐热、耐干燥及氧化,在果蔬加工中不 易被破坏;但在碱性溶液中遇热不稳定。它是一种感光物质,存在于视网膜中, 是维持眼睛健康的必要成分,在氧化作用中起辅酶作用。干制品中维生素 B2 能 保持活性。维生素 B2 缺乏易得唇炎、舌炎。 (3) 维生素 C(抗坏血酸) 维生素 C 在水果蔬菜中是次要成分,但在人类营养中对防止坏血病起着重 要作用。事实上,人类饮食中 90%的维生素 C 是从水果蔬菜中得到的,人体对 VC的日需要量为 50mg, 许多产品在不到 100 克水解组织中就含有这么多 Vc。 蔬菜中 VC含量高的有:青椒、菜花、雪里蕻、苦瓜为 80 毫克以上,而一般的叶 菜类及根茎菜均在 60 毫克以下。果实中 Vc 含量高约有,鲜枣 270-600 毫克, 野生酸枣 830-1170 毫克,刺玫果 I000 毫克,山楂 80-100 毫克,柑桔类 40-60 毫克,苹果、梨、葡萄、杏、桃等含量少,一般在 10 毫克以下。 维生素 C 的含量与水果蔬菜的品种、栽培条件等有关,也因水果蔬菜的成 熟度和结构部位不同而异。如野生的水果蔬菜维生素 C 含量多于栽培品种;在 蔬菜中露地栽培的品种又多于保护地栽培的,成熟的番茄维生素 C 含量高于绿 色末熟番茄;苹果表皮中维生素 C 含量高于果肉,果心中维生素 C 含量最少。 水果蔬菜中维生素 C 含量,随果实成熟逐渐增加,水果蔬菜含促进维生素 C 氧化的抗坏血酸酶,这种酶含量愈多,活性愈大,水果蔬菜贮藏中维生素 C 保 存量愈少,而且温度增高,充分氧的供给会加强酶的活性,所以用减少氧的供给
降低温度等措施,以抑制抗坏血酸酶的活性,减少水果蔬菜贮藏中维生素C的 损失是十分必要的。 干制时用二氧化硫熏蒸或漂烫,罐藏时密封、排气以减少氧气含量都是用来 抑制酶的活性。 有些水果蔬菜,如结球甘蓝、番茄、辣椒、柑桔等,抗坏血酸酶的含量低, 故贮藏中维生素C破坏得少,而菠菜、菜豆、青豌豆中的抗坏血酸酶含量多, 贮藏中维生素C含量极不稳定,在20℃下贮藏1-2天,抗坏血酸减少了60一 70%,贮藏在0一2℃下,则下降速度减缓。 抗坏血酸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维生素C对紫外线不稳定,因此,不宜将 玻璃瓶罐头放在阳光下。干制品应密封包装以免维生素C被氧化。 铜与铁具有催化作用,加速维生素C氧化,故在加工时应避免使用铜铁器具。 2.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能溶于油脂,不溶于水。 (①)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 植物体中不含维生素A,但有维生素A原即胡萝卜素。果蔬中的胡萝卜素 被人体吸收后,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它在人体内能维持粘膜的正常生 理功能,保护眼睛和皮肤等,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性。它在贮藏中损失不显著。 含胡萝卜素较多的果蔬有:胡萝卜、菠菜、空心菜、芜荽、韭菜、南瓜、芥菜 杏、黄肉桃、柑桔、芒果等。水果蔬菜可为人体提供日需要维生素A的40%左 右,若长期缺乏维生素A,人的视觉将受到损伤。水果蔬菜中的B胡萝卜素能 在人体中转化为维生素A,水果蔬菜中所含胡萝卜素大部分为B-胡萝卜素。100 克鲜杏中含胡萝卜素约2.0克;甜橙为0·3毫克,胡萝卜中含量最高,为8-11 毫克,菠菜中含2·5-5.0毫克。胡萝卜素耐高温,但在加热时遇氧易氧化。 罐藏及水果蔬菜汁能很好地保存胡萝卜素,干制时易损失,漂洗和杀菌均无 影响,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2)维生素B5 即维生素PP,在维生素类中最稳定,不受光、热、氧破坏,绿叶蔬菜中含 量较高,缺乏维生素B5主要症状是癞皮病。 (3)维生素P
降低温度等措施,以抑制抗坏血酸酶的活性,减少水果蔬菜贮藏中维生素 C 的 损失是十分必要的。 干制时用二氧化硫熏蒸或漂烫,罐藏时密封、排气以减少氧气含量都是用来 抑制酶的活性。 有些水果蔬菜,如结球甘蓝、番茄、辣椒、柑桔等,抗坏血酸酶的含量低, 故贮藏中维生素 C 破坏得少,而菠菜、菜豆、青豌豆中的抗坏血酸酶含量多, 贮藏中维生素 C 含量极不稳定,在 20℃下贮藏 1-2 天,抗坏血酸减少了 60 一 70%,贮藏在 0 一 2℃下,则下降速度减缓。 抗坏血酸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维生素 C 对紫外线不稳定,因此,不宜将 玻璃瓶罐头放在阳光下。干制品应密封包装以免维生素 C 被氧化。 铜与铁具有催化作用,加速维生素 C 氧化,故在加工时应避免使用铜铁器具。 2. 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能溶于油脂,不溶于水。 (1) 维生素 A 原(胡萝卜素) 植物体中不含维生素 A,但有维生素 A 原即胡萝卜素。果蔬中的胡萝卜素 被人体吸收后,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 A。它在人体内能维持粘膜的正常生 理功能,保护眼睛和皮肤等,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性。它在贮藏中损失不显著。 含胡萝卜素较多的果蔬有:胡萝卜、菠菜、空心菜、芜荽、韭菜、南瓜、芥菜、 杏、黄肉桃、柑桔、芒果等。水果蔬菜可为人体提供日需要维生素 A 的 40%左 右,若长期缺乏维生素 A,人的视觉将受到损伤。水果蔬菜中的в-胡萝卜素能 在人体中转化为维生素 A,水果蔬菜中所含胡萝卜素大部分为в-胡萝卜素。100 克鲜杏中含胡萝卜素约 2.0 克;甜橙为 0·3 毫克,胡萝卜中含量最高,为 8-11 毫克,菠菜中含 2·5-5。0 毫克。胡萝卜素耐高温,但在加热时遇氧易氧化。 罐藏及水果蔬菜汁能很好地保存胡萝卜素,干制时易损失,漂洗和杀菌均无 影响,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2)维生素 B5 即维生素 PP,在维生素类中最稳定,不受光、热、氧破坏,绿叶蔬菜中含 量较高,缺乏维生素 B5 主要症状是癞皮病。 (3)维生素 P
又称抗通透性维生素,在柑桔、芦笋中含量多,维生素P能纠正毛细血管的 通透性和脆性,临床用于防治血管性紫薇、视网膜出血、高血压等。 (④)维生素E和维生素K 这两种维生素存在于植物的绿色部分,性质稳定。葛根、莴苣富含维生素E: 菠菜、甘蓝、花椰菜、青番茄中富含维生素K。维生素K是形成凝血酶原和维 持正常肝功能所必需的物质,缺乏时会造成流血不止的危险病症。 (三)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干物质中的主要成分,其含量仅次于水。它包括糖、淀粉、纤 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物质等。 (1)糖类 果蔬中的糖类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糖类是果蔬体内贮存的主要营养物 质,是影响制品风味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糖的各种特性如甜度、溶解度、水解转 化吸湿性和沸点上升等均与加工有关。 糖的甜度与含糖种类有关,若以蔗糖的甜度为100计,则果糖的甜度为173, 葡萄糖为74,麦芽糖为32,等等。 单糖和双糖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是微生物可以利用的主要营养物质。 不同的果蔬所含的糖也不同,一般情况下,仁果类以果含量为多,葡萄糖和蔗糖 次之:核果类以蔗糖为主,葡萄糖和果糖次之:浆果类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柑 橘类以蔗糖为主:葡萄、樱桃和番茄则不含蔗糖。除果实类外,叶菜类和根菜类 等含糖较少。糖分是水果蔬菜贮藏的呼吸底物,所以经过一段时间贮藏后,由于 糖分被呼吸吸消耗,其甜味下降。若贮藏方法得当,可以降低糖分的损耗,保持 果蔬品质。但有些种类的果蔬,由于淀粉水解所致,使糖含量测值有升高现象。 糖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几种,常用的方法是斐林氏氧化还原法。 多糖为大分子物质,果蔬中所含的多糖主要有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 胶类物质。 (2)淀粉 淀粉是一种多糖,因为它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组成的,未成熟的果实含淀粉教 多,随着果实的成熟或后熟而逐渐减少,有些果实如柑橘,充分成熟后则没有淀 粉的存在。蔬菜中含淀粉较多的有豆类、马铃薯、甘薯等
又称抗通透性维生素,在柑桔、芦笋中含量多,维生素 P 能纠正毛细血管的 通透性和脆性,临床用于防治血管性紫癜、视网膜出血、高血压等。 (4) 维生素 E 和维生素 K 这两种维生素存在于植物的绿色部分,性质稳定。葛根、莴苣富含维生素 E; 菠菜、甘蓝、花椰菜、青番茄中富含维生素 K。维生素 K 是形成凝血酶原和维 持正常肝功能所必需的物质,缺乏时会造成流血不止的危险病症。 (三)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干物质中的主要成分,其含量仅次于水。它包括糖、淀粉、纤 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物质等。 (1)糖类 果蔬中的糖类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糖类是果蔬体内贮存的主要营养物 质,是影响制品风味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糖的各种特性如甜度、溶解度、水解转 化吸湿性和沸点上升等均与加工有关。 糖的甜度与含糖种类有关,若以蔗糖的甜度为 100 计,则果糖的甜度为 173, 葡萄糖为 74,麦芽糖为 32,等等。 单糖和双糖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是微生物可以利用的主要营养物质。 不同的果蔬所含的糖也不同,一般情况下,仁果类以果含量为多,葡萄糖和蔗糖 次之;核果类以蔗糖为主,葡萄糖和果糖次之;浆果类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柑 橘类以蔗糖为主;葡萄、樱桃和番茄则不含蔗糖。除果实类外,叶菜类和根菜类 等含糖较少。糖分是水果蔬菜贮藏的呼吸底物,所以经过一段时间贮藏后,由于 糖分被呼吸吸消耗,其甜味下降。若贮藏方法得当,可以降低糖分的损耗,保持 果蔬品质。但有些种类的果蔬,由于淀粉水解所致,使糖含量测值有升高现象。 糖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几种,常用的方法是斐林氏氧化还原法。 多糖为大分子物质,果蔬中所含的多糖主要有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 胶类物质。 (2)淀粉 淀粉是一种多糖,因为它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组成的,未成熟的果实含淀粉教 多,随着果实的成熟或后熟而逐渐减少,有些果实如柑橘,充分成熟后则没有淀 粉的存在。蔬菜中含淀粉较多的有豆类、马铃薯、甘薯等
淀粉在采收后贮藏期间会在酶的作用下变成麦芽糖和葡萄糖 淀粉酶 麦芽糖酶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或H 或H 提取淀粉的农产品应防止酶解,以提高淀粉产量。淀粉在酶的作用下生成葡 萄糖,也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由葡萄糖合成淀粉。马铃薯在低温下贮 藏变甜,转入较高温度下贮藏一段时间,甜味又消失,就是发生了可逆反应的结 果。 并非所有的果蔬都含有淀粉,比如菠萝、柑橘、叶菜类蔬菜基本上不积累淀 粉:有些则会随着生长的进行积累,如豌豆、甜玉米、荸荠等,这些果蔬的酶类 是使单糖、双糖逐步聚合为淀粉,从平常的观察中也可以看到,比较老的甜玉米 外观己不再是透明,李荠断面的色泽变白,甜度明显降低,因此对这些果蔬必须 在淀粉含量低时及时采收,否则品质下降:有些果蔬中的酶类则随着生长过程的 进行或贮存时间的延长,淀粉逐渐被酶类水解为糖,甜度明显增加,香蕉绿色未 成熟时含淀粉20一25%,成熟后则降至1一2%,而糖含量则由1一2%升至15一20%, 薯类随着贮存的进行淀粉也逐渐被水解,刚采收的白薯并不甜,但经过一段时间 的贮存后,甜度明显增加,这对鲜食有利,但对淀粉加工则不利,所以在加工淀 粉时,首先都是先把原料干燥,防止淀粉水解。 (3)果胶物质 果蔬中另一类非常重要的多糖是果胶物质。果胶物质主要以原果胶、果胶和 果胶酸三种形式存在,这三种形式不同的特性,影响着果蔬的感官和加工特性。 原果胶:不溶于水,常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结合,称为果胶纤维,起着粘接细胞 作用,是水果蔬菜硬度的决定因素。 果胶:存在于细胞液中,可溶于水,无粘接作用。 果胶酸:果胶在果胶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不具粘性的果胶酸和甲醇,果实变成软烂 状态。 原果胶不溶于水,在未成熟的果蔬中含量丰富,使果蔬质地坚硬。随着果蔬 的成熟与老化,原果胶水解为水溶性果胶,组织崩溃,在苹果和某些梨中表现为 发绵。果胶在果胶酯酶的作用下脱酯而成为果胶酸,它不溶于水,无粘性。这一
淀粉在采收后贮藏期间会在酶的作用下变成麦芽糖和葡萄糖, 淀粉酶 麦芽糖酶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或 H+ 或 H+ 提取淀粉的农产品应防止酶解,以提高淀粉产量。淀粉在酶的作用下生成葡 萄糖,也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由葡萄糖合成淀粉。马铃薯在低温下贮 藏变甜,转入较高温度下贮藏一段时间,甜昧又消失,就是发生了可逆反应的结 果。 并非所有的果蔬都含有淀粉,比如菠萝、柑橘、叶菜类蔬菜基本上不积累淀 粉;有些则会随着生长的进行积累,如豌豆、甜玉米、荸荠等,这些果蔬的酶类 是使单糖、双糖逐步聚合为淀粉,从平常的观察中也可以看到,比较老的甜玉米 外观已不再是透明,荸荠断面的色泽变白,甜度明显降低,因此对这些果蔬必须 在淀粉含量低时及时采收,否则品质下降;有些果蔬中的酶类则随着生长过程的 进行或贮存时间的延长,淀粉逐渐被酶类水解为糖,甜度明显增加,香蕉绿色未 成熟时含淀粉 20—25%,成熟后则降至 1—2%,而糖含量则由 1—2%升至 15—20%, 薯类随着贮存的进行淀粉也逐渐被水解,刚采收的白薯并不甜,但经过一段时间 的贮存后,甜度明显增加,这对鲜食有利,但对淀粉加工则不利,所以在加工淀 粉时,首先都是先把原料干燥,防止淀粉水解。 (3)果胶物质 果蔬中另一类非常重要的多糖是果胶物质。果胶物质主要以原果胶、果胶和 果胶酸三种形式存在,这三种形式不同的特性,影响着果蔬的感官和加工特性。 原果胶:不溶于水,常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结合,称为果胶纤维,起着粘接细胞 作用,是水果蔬菜硬度的决定因素。 果胶:存在于细胞液中,可溶于水,无粘接作用。 果胶酸:果胶在果胶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不具粘性的果胶酸和甲醇,果实变成软烂 状态。 原果胶不溶于水,在未成熟的果蔬中含量丰富,使果蔬质地坚硬。随着果蔬 的成熟与老化,原果胶水解为水溶性果胶,组织崩溃,在苹果和某些梨中表现为 发绵。果胶在果胶酯酶的作用下脱酯而成为果胶酸,它不溶于水,无粘性。这一
系列的变化是果实成熟后逐渐变软的原因。 水果蔬菜在贮藏加工期问,其体内的果胶物质不断地变化,可简单表示为: 成熟阶段广纤维系 原果胶 过熟阶段了甲醇 原果胶酶(果胶 还原糖 果胶酶 果胶酸一 果胶酸酶(半乳糖醛酸 在制作混浊果汁时需要保留一定量的果胶:由于果胶酸不溶于水,果蔬加工 中常用这种方法来澄清果汁、果酒:低甲氧基果胶和果胶酸能与钙盐等多价离子 形成不溶于水的物质,加工中用来增加制品的硬度和保持块形(如,在蔬菜和水 果罐头中常用氯化钙作为固形剂就是这个原因):果冻、果酱及混浊果汁的制作 中使用果胶利用其形成凝胶、增稠的特性:果胶水解后形成的低酯果胶在果酒生 产中会形成甲醇,所以对某些果胶含量高的果蔬酿酒时必须首先去除果胶。 果实硬度的变化,与果胶物质的变化密切相关。用果实硬度计来测定苹果 梨等的果肉硬度,借以判断成熟度,也可作为果实贮藏效果的指标。 (4)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这两种物质都是植物的骨架物质细胞壁的主要构成部分,对组织起着支持作 用。 纤维素在果蔬皮层中含量较多,它又能与木素、栓质、角质、果胶等结合成 复合纤维素。这对果蔬的品质与贮运有重要意义。果蔬成熟衰老时产生木素和角 质使组织坚硬粗糙,影响品质。如芹菜、菜豆等老化时纤维素增加,品质变劣 纤维素不溶于水,只有在特定的酶的作用下才被分解。许多霉菌含有分解纤维素 的酶,受霉菌感染腐烂的果实和蔬菜,往往变为软烂状态,就是因为纤维素和半 纤维素被分解的缘故。 香蕉果实初采时含纤维素2%-3%,成熟时略有减少,蔬菜中纤维素含量为 0.2%-2.8%,根菜类为0.2%-12%,西瓜和甜瓜为02%-0.5%。 半纤维素在植物体中有着双重作用,既有类似纤维素的支持功能,又有类似 淀粉的贮存功能。果蔬中分布最广的半纤维素为多缩戊糖,其水解产物为己糖和 戊糖。半纤维素在香蕉初采时,含8%-10%(鲜重计),但成熟果内仅存1%左右, 它是香蕉可利用的呼吸贮备基质。 人体胃肠中没有分解纤维素的酶,因此不能被消化,但能刺激肠的蠕动和消
系列的变化是果实成熟后逐渐变软的原因。 水果蔬菜在贮藏加工期问,其体内的果胶物质不断地变化,可简单表示为: 成熟阶段 纤维素 原果胶 过熟阶段 甲醇 原果胶酶 果胶 还原糖 果胶酶 果胶酸 果胶酸酶 半乳糖醛酸 在制作混浊果汁时需要保留一定量的果胶;由于果胶酸不溶于水,果蔬加工 中常用这种方法来澄清果汁、果酒;低甲氧基果胶和果胶酸能与钙盐等多价离子 形成不溶于水的物质,加工中用来增加制品的硬度和保持块形(如,在蔬菜和水 果罐头中常用氯化钙作为固形剂就是这个原因);果冻、果酱及混浊果汁的制作 中使用果胶利用其形成凝胶、增稠的特性;果胶水解后形成的低酯果胶在果酒生 产中会形成甲醇,所以对某些果胶含量高的果蔬酿酒时必须首先去除果胶。 果实硬度的变化,与果胶物质的变化密切相关。用果实硬度计来测定苹果、 梨等的果肉硬度,借以判断成熟度,也可作为果实贮藏效果的指标。 (4)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这两种物质都是植物的骨架物质细胞壁的主要构成部分,对组织起着支持作 用。 纤维素在果蔬皮层中含量较多,它又能与木素、栓质、角质、果胶等结合成 复合纤维素。这对果蔬的品质与贮运有重要意义。果蔬成熟衰老时产生木素和角 质使组织坚硬粗糙,影响品质。如芹菜、菜豆等老化时纤维素增加,品质变劣。 纤维素不溶于水,只有在特定的酶的作用下才被分解。许多霉菌含有分解纤维素 的酶,受霉菌感染腐烂的果实和蔬菜,往往变为软烂状态,就是因为纤维素和半 纤维素被分解的缘故。 香蕉果实初采时含纤维素 2%-3%,成熟时略有减少,蔬菜中纤维素含量为 0.2%-2.8%,根菜类为 0.2%-1.2%,西瓜和甜瓜为 0.2%-0.5%。 半纤维素在植物体中有着双重作用,既有类似纤维素的支持功能,又有类似 淀粉的贮存功能。果蔬中分布最广的半纤维素为多缩戊糖,其水解产物为己糖和 戊糖。半纤维素在香蕉初采时,含 8%-10%(鲜重计),但成熟果内仅存 1%左右, 它是香蕉可利用的呼吸贮备基质。 人体胃肠中没有分解纤维素的酶,因此不能被消化,但能刺激肠的蠕动和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