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院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海南医学院《临床技能学》课程教学大纲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儿科学本科(五年制)海南医学院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编2022年2月
海南医学院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 海南医学院《临床技能学》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儿科学本科(五年制) 海南医学院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编 2022 年 2 月
海南医学院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学》(甲)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临床技能学《Clinicalskilltraining》代码:1032518属性:理论课/实验课性质:必修课类型:专业课学时:总学时240学时,其中理论54学时,实验146学时,指导性自学40学时适合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影像(五年制本科)考核方式:技能考核+理论考试开课学期:第六学期课程性质:理论性、实用性和研究性目的和任务:临床技能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旨在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操作技能,为临床专业课学习和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包括问诊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病例分析等部分。以问诊方法与技巧、常见症状、病例分析为基础,以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为重点,全面介绍临床实践技能,以期在实践训练中深刻理解、强化发展所学理论,并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医学生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与进步。临床技能课着重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应首先相互之间反复训练问诊的技巧及体格检查的基本手法,再通过临床技能中心各实验室的教学模型模拟教学、临场综合能力训练、计算机模拟病人临床思维训练、动物手术操作训练等方式的教学,达到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课堂讲授、演示、自学辅导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积极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1
海南医学院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 1 《临床技能学》(甲)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临床技能学《Clinical skill training》 代码:1032518 属性:理论课/实验课 性质:必修课 类型:专业课 学时:总学时 240 学时,其中理论 54 学时,实验 146 学时,指导性自学 40 学时 适合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影像(五年制本科) 考核方式:技能考核+理论考试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课程性质:理论性、实用性和研究性 目的和任务: 临床技能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 科,旨在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操作技能,为临床专业课学习和以后工作打 下坚实的基础。本书包括问诊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辅助 检查结果判读、病例分析等部分。以问诊方法与技巧、常见症状、病例分析为基 础,以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为重点,全面介绍临床实践技能,以期在实践训练中深 刻理解、强化发展所学理论,并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医学生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得 到全面提高与进步。临床技能课着重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实际动手能 力,学生应首先相互之间反复训练问诊的技巧及体格检查的基本手法,再通过临 床技能中心各实验室的教学模型模拟教学、临场综合能力训练、计算机模拟病人 临床思维训练、动物手术操作训练等方式的教学,达到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技能的 教学目的。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课堂讲授、演示、自学辅导等 多种方法,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积极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海南医学院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课堂讲授①对“掌握”的内容,教师应讲深、讲透,学生应深入领会其基本知识或基本理论,以便运用于临床实践。②对“熟悉”的内容,教师应重点讲解,学生应在全面理解其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③对“了解”的内容,教师可做概括性讲解,使学生有一般的认识。(2)临床技能实验固定专人带教,要有带教实施方案。教师要结合具体技能操作示教。采取示范、提问、讨论和学生亲自操作、练习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诊断思维能力。更多地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如CBL、TBL等)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信息管理、沟通交流能力。CBL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其教学过程为,由教师提出典型病例并进行解部剖分析,而后组织学生围绕病例和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TBL教学法:是以团队学习为特色的一种教学方法。授课前,授课教师要在上课前1周将学生按不同条件分组,每组5-7人,并发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及预习提纲。每次课由个人测验、小组测验、集体讨论3个基本部分组成。(3)指导性自学:依托网络课程平台,采用课前提示一指导性自学(网络答疑)一课后小结方法。发布本次课时的目标,对重点内容做概要介绍。让学生对照大纲,自已看书,所占时间为课时的2/3,注意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归纳,自拟提纲,教师巡回检查答疑及指导。对本次课的重点及难点内容提纲式地进行讲解总结。成绩评定方法: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种方式结合。二、教学目标要求(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1、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和医学奉献精神。2、培养学生浓厚的医学兴趣和上进心3、培养学生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水平。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2
海南医学院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 2 课堂讲授 ①对“掌握”的内容,教师应讲深、讲透,学生应深入领会其基本知识或基 本理论,以便运用于临床实践。 ②对“熟悉”的内容,教师应重点讲解,学生应在全面理解其内容的基础上 抓住重点。 ③对“了解”的内容,教师可做概括性讲解,使学生有一般的认识。 (2)临床技能实验 固定专人带教,要有带教实施方案。教师要结合具体技能操作示教。采取示 范、提问、讨论和学生亲自操作、练习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诊断思维能 力。更多地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如 CBL、TBL 等)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 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 维、信息管理、沟通交流能力。 CBL 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其教学过程为,由教师提出典型病 例并进行解剖分析,而后组织学生围绕病例和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引导学生理解 和掌握理论知识。 TBL 教学法:是以团队学习为特色的一种教学方法。授课前,授课教师要在 上课前 1 周将学生按不同条件分组,每组 5-7 人,并发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 及预习提纲。每次课由个人测验、小组测验、集体讨论 3 个基本部分组成。 (3)指导性自学:依托网络课程平台,采用课前提示—指导性自学(网络 答疑)—课后小结方法。发布本次课时的目标,对重点内容做概要介绍。让学生 对照大纲,自己看书,所占时间为课时的 2/3,注意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归纳, 自拟提纲,教师巡回检查答疑及指导。对本次课的重点及难点内容提纲式地进行 讲解总结。 成绩评定方法: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种方式结合。 二、教学目标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和医学奉献精神。 2、培养学生浓厚的医学兴趣和上进心 3、培养学生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水平。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海南医学院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具有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基本素质和技能。(二)知识结构要求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后应具备初步诊疗能力,能够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2.能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能较熟悉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3.能以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并掌握各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4.掌握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无菌操作规则,手术人员术前准备及手术区的准备。外科打结法的熟练运用,外科止血。结扎等基本操作技术。5.掌握急救的基本技能,掌握简易心肺复苏的步骤或流程,体外除颤仪的使用。6.掌握护理基本技能静脉穿刺,吸氧术、导尿术等护理技能操作。7.掌握内科四大基本操作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及腰椎穿刺的基本操作方法,穿刺部位选定,基本操作流程,及医学人文精神。8.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熟悉心电图各波图像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图形及各波、段的测量方法,并了解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表现。(三)能力结构要求深入领会各个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逐步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掌握问诊的方法、内容和良好的问诊技巧,能独立进行全面系统的问诊。能用规范的手法进行全身系统的体格检查,掌握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图形分析。熟悉诊断步骤,逐步掌握临床思维方法,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正确、字体规范、文笔流畅、表达清晰的病历,并能作清楚、流畅的口头报告。独立和规范完成内科基本技能操作,急救基本技能,外科无菌操作和外科手术基本操作,以及常见护理基本操作。3
海南医学院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 3 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具有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二)知识结构要求 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后应具备初步诊疗能力,能够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具体要 求如下: 1.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 2.能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能较熟悉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 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3.能以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并掌握各异 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4. 掌握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无菌操作规则,手术人员术前准备及手术区 的准备。外科打结法的熟练运用,外科止血。结扎等基本操作技术。 5. 掌握急救的基本技能,掌握简易心肺复苏的步骤或流程,体外除颤仪 的使用。 6. 掌握护理基本技能静脉穿刺,吸氧术、导尿术等护理技能操作。 7. 掌握内科四大基本操作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及腰椎穿刺的 基本操作方法,穿刺部位选定,基本操作流程,及医学人文精神。 8.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熟悉心电图各波图像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 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图形及各波、段的测量方法,并了解心电图检查的临床 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表现。 (三)能力结构要求 深入领会各个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 逐步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掌握问诊的方法、内容和良好的问诊技巧,能独立 进行全面系统的问诊。能用规范的手法进行全身系统的体格检查,掌握异常体征 及其临床意义。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图形分析。熟悉诊断步骤,逐 步掌握临床思维方法,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 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 格式正确、字体规范、文笔流畅、表达清晰的病历,并能作清楚、流畅的口头报 告。独立和规范完成内科基本技能操作,急救基本技能,外科无菌操作和外科手 术基本操作,以及常见护理基本操作
海南医学院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方法1、问诊及病史采集部分理论授课为主,实验见习为辅。2、体格检查部分理论授课和实验见习相辅相成。3、临床基本操作部分实验见习为主,讲授为辅。四、课程思政目标1、培养学生在问诊过程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支撑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计划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第5条)2、培养学生在问诊中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支撑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计划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第6条)3、培养学生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水平。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具有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支撑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计划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第3条)4、培养学生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支撑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计划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第4条)。第一章问诊及病史采集第一节问诊一、目的与要求(一)了解:问诊的重要性及问诊的方法和技巧。(二)掌握: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熟悉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三)了解问诊的注意事项。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二)重点难点讲解: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三)一般介绍:问诊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四)课程思政目标1、培养学生在问诊过程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2、培养学生在问诊中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3、培养学生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水平。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4
海南医学院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 4 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方法 1、问诊及病史采集部分理论授课为主,实验见习为辅。 2、体格检查部分理论授课和实验见习相辅相成。 3、临床基本操作部分实验见习为主,讲授为辅。 四、课程思政目标 1、培养学生在问诊过程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支撑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计划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第 5 条) 2、培养学生在问诊中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支撑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计划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第 6 条) 3、培养学生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水平。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具有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支撑临床医学 专业本科教育计划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第 3 条) 4、培养学生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 治疗计划(支撑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计划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第 4 条)。 第一章 问诊及病史采集 第一节 问诊 一、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问诊的重要性及问诊的方法和技巧。 (二)掌握: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 人史,熟悉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 (三)了解问诊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 (二)重点难点讲解: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 (三)一般介绍:问诊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四)课程思政目标 1、培养学生在问诊过程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2、培养学生在问诊中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3、培养学生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水平。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