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院临床学院临床本科(五年制)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临床技能学》(乙)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海南医学院临床学院临床技能学教研室编
海南医学院临床学院 临床本科(五年制) 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技能学》(乙)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海南医学院临床学院临床技能学教研室编
《临床技能学》(乙)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临床技能学(乙)《Clinicalskilltraining》代码:1032504实验属性:非独立设课性质:必修课类型:专业课学时:总学时123学时,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75学时,适合专业: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学(五年制本科).考核方式:技能考核+理论考试开课学期:第五学期目的和任务:《临床技能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科学。是临床教学的重要桥梁课,是医学生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各学科的一门必修课。临床技能学是临床各科的共同基础课。临床技能学是一门需经反复实践、连续培训过程才能初步掌握的学科。临床技能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旨在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操作技能,为临床专业课学习和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包括问诊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病例分析等部分。以问诊方法与技巧、常见症状、病例分析为基础,以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为重点,全面介绍临床实践技能,以期在实践训练中深刻理解、强化发展所学理论,并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医学生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与进步。临床技能课着重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应首先相互之间反复训练问诊的技巧及体格检查的基本手法再通过临床技能中心各实验室的教学模型模拟教学、临场综合能力训练、计算机模拟病人临床思维训练等方式的教学,达到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临床技能实验要求:固定专人带教,要有带教实施方案。教师要结合具体技能操作示教。采取示范、提问、讨论和学生亲自操作、练习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诊断思维能力。更多地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如CBL、TBL等)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信息管理、沟通交流能力
《临床技能学》(乙)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临床技能学(乙)《Clinical skill training》 代码:1032504 实验属性:非独立设课 性质:必修课 类型:专业课 学时:总学时 123 学时,其中理论 48 学时,实验 75 学时, 适合专业: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学(五年制本科). 考核方式:技能考核+理论考试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目的和任务: 《临床技能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科学。是临床教学的重要桥 梁课,是医学生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各学科的一门必修课。临床技能学是 临床各科的共同基础课。临床技能学是一门需经反复实践、连续培训过程才能初 步掌握的学科。临床技能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 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旨在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操作技能,为临床专业课学 习和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包括问诊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基本操作 技能、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病例分析等部分。以问诊方法与技巧、常见症状、病 例分析为基础,以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为重点,全面介绍临床实践技能,以期在实 践训练中深刻理解、强化发展所学理论,并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医学生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思维能 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与进步。临床技能课着重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 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应首先相互之间反复训练问诊的技巧及体格检查的基本手法, 再通过临床技能中心各实验室的教学模型模拟教学、临场综合能力训练、计算机 模拟病人临床思维训练等方式的教学,达到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 临床技能实验要求: 固定专人带教,要有带教实施方案。教师要结合具体技能操作示教。采取示范、 提问、讨论和学生亲自操作、练习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诊断思维能力。 更多地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如 CBL、TBL 等)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 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信 息管理、沟通交流能力
CBL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其教学过程为,由教师提出典型病例并进行解部分析,而后组织学生围绕病例和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TBL教学法:是以团队学习为特色的一种教学方法。授课前,授课教师要在上课前1周将学生按不同条件分组,每组5-7人,并发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及预习提纲。每次课由个人测验、小组测验、集体讨论3个基本部分组成,二、教学目标要求(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1、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和医学奉献精神。2、培养学生浓厚的医学兴趣和上进心3、培养学生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水平。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具有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基本素质和技能。(二)实验目的与基本要求1.掌握规范化的体格检查方法。2.能按照规范的顺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系统的全身体格检查,操作正确,内容完整,结果准确。3.通过临床见习及电子模拟标准化病人,认识临床常见病理体征的表现及特点,掌握其临床意义。4.掌握心电图的操作过程,能熟练、正确地阅读正常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图片,并书写出诊断报告。5.掌握问诊的技巧与科学的问诊方法,能熟练地围绕常见症状进行深入、全面的问诊,并总结出完整的病史。6掌握科学的临床诊断思维方法,书写出完整住院病历。7.掌握内科四大基本操作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及腰椎穿刺的基本操作方法,穿刺部位选定,基本操作流程,及医学人文精神。(三)能力结构要求深入领会各个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逐步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掌握问诊的方法、内容和良好的问诊技巧,能独立进行全面系统的问诊。能用规范的手法进行全身系统的体格检查,掌握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图形分析。熟悉诊断步骤,逐步
CBL 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其教学过程为,由教师提出典型病例并 进行解剖分析,而后组织学生围绕病例和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 握理论知识。 TBL 教学法:是以团队学习为特色的一种教学方法。授课前,授课教师要在上课 前 1 周将学生按不同条件分组,每组 5-7 人,并发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及预 习提纲。每次课由个人测验、小组测验、集体讨论 3 个基本部分组成。 二、教学目标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和医学奉献精神。 2、培养学生浓厚的医学兴趣和上进心 3、培养学生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水平。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 本技能的同时,具有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二)实验目的与基本要求 1.掌握规范化的体格检查方法。 2.能按照规范的顺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系统的全身体格检查,操作正确,内 容完整,结果准确。 3.通过临床见习及电子模拟标准化病人,认识临床常见病理体征的表现及特点, 掌握其临床意义。 4.掌握心电图的操作过程,能熟练、正确地阅读正常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图片, 并书写出诊断报告。 5.掌握问诊的技巧与科学的问诊方法,能熟练地围绕常见症状进行深入、全面 的问诊,并总结出完整的病史。 6.掌握科学的临床诊断思维方法,书写出完整住院病历。 7.掌握内科四大基本操作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及腰椎穿刺的基本操作 方法,穿刺部位选定,基本操作流程,及医学人文精神。 (三)能力结构要求 深入领会各个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逐 步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掌握问诊的方法、内容和良好的问诊技巧,能独立进 行全面系统的问诊。能用规范的手法进行全身系统的体格检查,掌握异常体征及 其临床意义。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图形分析。熟悉诊断步骤,逐步
掌握临床思维方法,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正确、字体规范、文笔流畅、表达清晰的病历,并能作清楚、流畅的口头报告。三、实验考核方式及方法实验成绩由实验课出勤率、临床技能考核构成,考核成绩取各项技能成绩的平均分,占实验成绩90%-95%。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病史采集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记为实验课程课堂形成性评价,不计入课程总成绩。四、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实验要求适用学时数12般检查操作必做乙平台2操作必做4头颈部检查乙平台37肺部检查操作必做乙平台4操作必做乙平台8心脏检查5必做5腹部检查操作乙平台65操作必做脊柱四肢检查乙平台75神经系统检查操作必做乙平台820综合必做乙平台诊疗穿刺95综合必做心电图机使用乙平台和图片判读10见习必做5病史采集乙平台11见习必做5病历书写乙平台125考核必做技能考核乙平台五、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实验一一般检查1.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生命体征的检查,一般检查体征内容。2.实验内容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重点是间接诊法。一般检查的顺序及内容,重点是血压的测量和淋巴结的触诊方法
掌握临床思维方法,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 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 格式正确、字体规范、文笔流畅、表达清晰的病历,并能作清楚、流畅的口头报 告。 三、实验考核方式及方法 实验成绩由实验课出勤率、临床技能考核构成,考核成绩取各项技能成绩的 平均分,占实验成绩 90%-95%。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40%。 病史采集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记为实验课程课堂形成性评价,不计入课程总 成绩。 四、实验项目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实验要求 适用 学时数 1 一般检查 操作 必做 乙平台 2 2 头颈部检查 操作 必做 乙平台 4 3 肺部检查 操作 必做 乙平台 7 4 心脏检查 操作 必做 乙平台 8 5 腹部检查 操作 必做 乙平台 5 6 脊柱四肢检查 操作 必做 乙平台 5 7 神经系统检查 操作 必做 乙平台 5 8 诊疗穿刺 综合 必做 乙平台 20 9 心电图机使用 和图片判读 综合 必做 乙平台 5 10 病史采集 见习 必做 乙平台 5 11 病历书写 见习 必做 乙平台 5 12 技能考核 考核 必做 乙平台 5 五、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 实验一 一般检查 1.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生命体征的检查,一般检查体征内容。 2.实验内容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重点是间接叩诊法。 一般检查的顺序及内容,重点是血压的测量和淋巴结的触诊方法
3.仪器和设备多媒体、体温表、血压计、体重秤、软尺、听诊器4.实验步骤(1)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视、触、叩、听,重点是叩诊方法(2)一般检查全身状态检查①全身状态检查包含的内容。②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征的检查方法及异常的临床意义,血压测量的要点与注意事项。③发育、营养状态的评价,体型的分型。④意识状态、语调、语态、面容和表情、体位、姿势、步态与疾病的关系及检查与评价方法。皮肤:皮肤检查的内容与注意事项,常见的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淋巴结:淋巴结分组,检查方法与检查顺序。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5.教学方式学生操作与示教结合实验二头颈部检查1.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头颈部检查的内容及检查手法,常见体征的表现及临床意义2.实验内容头颈部检查的顺序及内容,重点掌握眼(眼球运动及震颤、对光反射、调节反射)、鼻窦压痛以及甲状腺的检查。3.仪器和设备多媒体、手电筒、压舌板、听诊器、棉签4.实验步骤(1)头部:头颅、头发;
3.仪器和设备 多媒体、体温表、血压计、体重秤、软尺、听诊器 4.实验步骤 (1)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视、触、叩、听,重点是叩诊 方法 (2)一般检查 全身状态检查 ① 全身状态检查包含的内容。②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征的检查方法 及异常的临床意义,血压测量的要点与注意事项。③发育、营养状态的评价,体 型的分型。④意识状态、语调、语态、面容和表情、体位、姿势、步态与疾病的 关系及检查与评价方法。皮肤:皮肤检查的内容与注意事项,常见的异常体征及 临床意义。淋巴结:淋巴结分组,检查方法与检查顺序。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5.教学方式 学生操作与示教结合 实验二 头颈部检查 1.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头颈部检查的内容及检查手法,常见体征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2.实验内容 头颈部检查的顺序及内容,重点掌握眼(眼球运动及震颤、对光反射、调节反射)、 鼻窦压痛以及甲状腺的检查。 3.仪器和设备 多媒体、手电筒、压舌板、听诊器、棉签 4.实验步骤 (1)头部: 头颅、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