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院教案提要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学科临床技能学班级临床医学班授课人张秀峰职称教授课题症状学(发热、咳嗽咳痰、咯血、发、呼吸困难)学时3学时授课时间2022年3月日教学方式理论授课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发热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常见热型。咳嗽、咳痰的病因与临床表现。咯血的鉴别诊断,病因,临床表现。发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呼吸困难的病因及临床表现。2.熟悉:发热的发生机制。咳嗽、咳痰可能出现的伴随症状。咯血的伴随症状。发的伴随症状。呼吸困难的发病机制。3.了解:发热的伴随症状。咳嗽、嗽痰发生机制及鉴别诊断。咯血的发病机制。发结的发生机制。呼吸困难的伴随症状。二、内容提要、教学过程及学时分配(一)讲授内容:1.课时总体分配第一节发热40分钟第四节咳嗽咳痰40分钟第五-七节咯血、发结、呼吸困难40分钟【教学设计和要点】第一学时发热教师授课为主1.导课:从学生返校前对发热的担心,引出发热查因对内科医师的挑战,导出掌握发热诊治思维对所有医师的重要意义。并将讲者带队援鄂抗疫,说明发热在新冠患者诊断的意义,并融入课堂思政。2.从体温监测引出发热的定义:结合生理学内容,说明体温调节机制,并引出体温增高和生理变异。3.提问的方式进入什么因素可以到体温调节机制障碍,进入发热的发病机制:使用流程图的方式,分析致热源性发热和非致热源性的发热,并为病因和分类做好铺垫。4.病因和分类:结合临床案例讲解病因的分类,并为热型和临床意义做好铺垫。临床案例主要选择热型和临床意义中涉及的案例。并与前面发病机制相呼应
海南医学院教案提要 2021-2022 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 临床技能学 班级 临床医学 班 授课人 张秀峰 职称 教授 课题 症状学(发热、咳嗽咳痰、咯血、发绀、呼吸困难) 学时 3 学时 授课时间 2022 年 3 月 日 教学方式 理论授课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发热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常见热型。咳嗽、咳痰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咯血的鉴别诊断,病因,临床表现。发绀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呼吸困难的病因及临床表 现。 2.熟悉:发热的发生机制。咳嗽、咳痰可能出现的伴随症状。咯血的伴随症状。发绀 的伴随症状。呼吸困难的发病机制。 3.了解:发热的伴随症状。咳嗽、嗽痰发生机制及鉴别诊断。咯血的发病机制。发绀 的发生机制。呼吸困难的伴随症状。 二、内容提要、教学过程及学时分配 (一)讲授内容: 1.课时总体分配 第一节 发热 40 分钟 第四节 咳嗽咳痰 40 分钟 第五-七节 咯血、发绀、呼吸困难 40 分钟 【教学设计和要点】 第一学时 发热 教师授课为主 1.导课:从学生返校前对发热的担心,引出发热查因对内科医师的挑战,导出掌握发 热诊治思维对所有医师的重要意义。并将讲者带队援鄂抗疫,说明发热在新冠患者诊断 的意义,并融入课堂思政。 2.从体温监测引出发热的定义;结合生理学内容,说明体温调节机制,并引出体温增 高和生理变异。 3.提问的方式进入什么因素可以到体温调节机制障碍,进入发热的发病机制;使用流 程图的方式,分析致热源性发热和非致热源性的发热,并为病因和分类做好铺垫。 4.病因和分类:结合临床案例讲解病因的分类,并为热型和临床意义做好铺垫。临床 案例主要选择热型和临床意义中涉及的案例。并与前面发病机制相呼应
5.临床表现:通过举例的方式,讲解发热分度。让学生回忆自已发热的体会,结合临床案例讲解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再次为热型和临床意义做好铺垫6.热型和临床意义:结合前面提到的案例,讲解热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7.伴随症状:结合案例讲解,并为后面症状学授课做一定铺垫。8.小结:回到导课,内科医师如何鉴别发热查因,引导学生再次复习发热的病因、临床表现和伴随症状。第二学时咳嗽咳痰教师授课和学生互动各占一半时间1.导课:寒假尴尬经历(李叔让小李医师给他看病,小李医师不会分析咳嗽病因,该如何化解尴尬);让学生明确学习诊断学的重要意义,并告知咳嗽咳痰是最常见的症状,需要认真学习。2.与同学们一起咳嗽,让学生体会咳嗽的过程,让学生总结咳嗽过程产生咳嗽定义;让学生模拟咳痰,比较咳嗽和咳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复习解部学和生理学内容,明确咳嗽机制。强调感受器的分布,为病因学习做铺垫;4.结合电镜图,结合病理改变说明痰液产生机制,让学生明确咳痰时病理状态,与咳嗽有所不同,并为病因和临床表现做好铺垫。5.从反射弧的异常,让学生体会咳嗽咳痰反射障碍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6.再次从反射弧的感受器着手,讲解咳嗽病因;并设问不同的病因可能会导致什么样的临床表现,为临床表现的学习做好铺垫。7.选择前面病因中提到的疾病,并结合伴随症状中要涉及的疾病,设计临床案例,分析咳嗽的临床表现。8.使用概率基本概念,讲解一元论原理。结合前面病因和临床表现的铺垫,讲解咳嗽伴随症状对疾病的诊断意义。9.小结:返回导课内容,使用导课中咳嗽病人如何问诊,与学生互动,梳理咳嗽诊断思维,并融入课堂思政。第三学时咯血、发、呼吸困难学生讨论为主,教师适时小结案例一:略血查因(使用病例分析模式)李某,女,25岁,略血7天就诊。患者于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鲜红色,血液中含有少量痰和泡沫,量约10ml/天;伴有咳嗽,少量白痰,无呛咳,无脓痰。伴有发热,低热为主,最高体温38.4℃
5.临床表现:通过举例的方式,讲解发热分度。让学生回忆自己发热的体会,结合临 床案例讲解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再次为热型和临床意义做好铺垫。 6.热型和临床意义:结合前面提到的案例,讲解热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7.伴随症状:结合案例讲解,并为后面症状学授课做一定铺垫。 8.小结:回到导课,内科医师如何鉴别发热查因,引导学生再次复习发热的病因、临 床表现和伴随症状。 第二学时 咳嗽咳痰 教师授课和学生互动各占一半时间 1.导课:寒假尴尬经历(李叔让小李医师给他看病,小李医师不会分析咳嗽病因,该 如何化解尴尬);让学生明确学习诊断学的重要意义,并告知咳嗽咳痰是最常见的症状, 需要认真学习。 2.与同学们一起咳嗽,让学生体会咳嗽的过程,让学生总结咳嗽过程产生咳嗽定义; 让学生模拟咳痰,比较咳嗽和咳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复习解剖学和生理学内容,明确咳嗽机制。强调感受器的分布,为病因学习做铺垫; 4.结合电镜图,结合病理改变说明痰液产生机制,让学生明确咳痰时病理状态,与咳 嗽有所不同,并为病因和临床表现做好铺垫。 5.从反射弧的异常,让学生体会咳嗽咳痰反射障碍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6.再次从反射弧的感受器着手,讲解咳嗽病因;并设问不同的病因可能会导致什么样 的临床表现,为临床表现的学习做好铺垫。 7.选择前面病因中提到的疾病,并结合伴随症状中要涉及的疾病,设计临床案例,分 析咳嗽的临床表现。 8.使用概率基本概念,讲解一元论原理。结合前面病因和临床表现的铺垫,讲解咳嗽 伴随症状对疾病的诊断意义。 9.小结:返回导课内容,使用导课中咳嗽病人如何问诊,与学生互动,梳理咳嗽诊断 思维,并融入课堂思政。 第三学时 咯血、发绀、呼吸困难 学生讨论为主,教师适时小结 案例一:咯血查因(使用病例分析模式) 李某,女,25 岁,咯血 7 天就诊。 患者于 7 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鲜红色,血液中含有少量痰和泡沫,量约 10ml/ 天;伴有咳嗽,少量白痰,无呛咳,无脓痰。伴有发热,低热为主,最高体温 38.4℃
午后为主,可自行降至正常,发热时无寒战。无胸痛,无皮肤黏膜出血,无皮肤黄染。在家自服阿莫西林效果不佳。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啊?分析:第一步:患者是否是咯血(讨论咯血的定义、略血与呕血的鉴别);第二步:患者的咯血量分度(讨论略血量大小的标准):第三步:患者的一般资料(讨论年龄等资料对略咯血的诊断意义);第四步:略血的颜色和性状(讨论略血的临床表现);第五步:伴随症状(讨论如何利用伴随症状进行略血的鉴别)。最后小结:患者诊断肺结核可能性最大。布置作业:肺结核患者体格检查可能有什么阳性发现;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明确诊断。案例二:发结查因(学生询问病史,教师补充)张某,男,40岁,建筑工人。因全身紫绀4小时就诊。请完成病史采集。主要病史:患者于4小时前进食酸菜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后出现全身紫,伴胸闷,无意识障碍,无明显呼吸困难。既往无慢性咳嗽咳痰病史。无先天性心脏病病史。无杆状指。工友中有类似情况。第一步:引导学生询问病史,关注询问病史要点。第二步:与学生讨论患者该患者是否是发(分析发的定义);第三步:与学生讨论该患者是否为真性发组;第四步:分析该患者发结的机制;第五步:讨论伴随症状,如何进行发结鉴别。最后小结,并为呼吸困难症状做好铺垫。案例三:呼吸困难查因(学生询问病史,教师引导,学生补充)王某,男,70岁,咳嗽咳痰10年,呼吸困难5年,再发加重3天。请完成病史采集。主要病史:患者10年前出现咳嗽咳痰,冬季多发,每年持续3月以上,晨起时明显,白色粘液痰。5年前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明显,气促逐渐加重。3天前呼吸困难加重,伴有全身紫维。无发热,无胸痛,无意识障碍
午后为主,可自行降至正常,发热时无寒战。无胸痛,无皮肤黏膜出血,无皮肤黄染。 在家自服阿莫西林效果不佳。 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啊? 分析: 第一步:患者是否是咯血(讨论咯血的定义、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第二步:患者的咯血量分度(讨论咯血量大小的标准); 第三步:患者的一般资料(讨论年龄等资料对咯血的诊断意义); 第四步:咯血的颜色和性状(讨论咯血的临床表现); 第五步:伴随症状(讨论如何利用伴随症状进行咯血的鉴别)。 最后小结:患者诊断肺结核可能性最大。 布置作业:肺结核患者体格检查可能有什么阳性发现;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明确诊断。 案例二:发绀查因(学生询问病史,教师补充) 张某,男,40 岁,建筑工人。因全身紫绀 4 小时就诊。请完成病史采集。 主要病史:患者于 4 小时前进食酸菜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后出现 全身紫绀,伴胸闷,无意识障碍,无明显呼吸困难。既往无慢性咳嗽咳痰病史。无先天 性心脏病病史。无杵状指。工友中有类似情况。 第一步:引导学生询问病史,关注询问病史要点。 第二步:与学生讨论患者该患者是否是发绀(分析发绀的定义); 第三步:与学生讨论该患者是否为真性发绀; 第四步:分析该患者发绀的机制; 第五步:讨论伴随症状,如何进行发绀鉴别。 最后小结,并为呼吸困难症状做好铺垫。 案例三:呼吸困难查因(学生询问病史,教师引导,学生补充) 王某,男,70 岁,咳嗽咳痰 10 年,呼吸困难 5 年,再发加重 3 天。请完成病史采集。 主要病史:患者 10 年前出现咳嗽咳痰,冬季多发,每年持续 3 月以上,晨起时明显, 白色粘液痰。5 年前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明显,气促逐渐加重。3 天前呼吸困难加重, 伴有全身紫绀。无发热,无胸痛,无意识障碍
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吸烟40年,每天1包。第一步:学生询问病史,教师引导,尽量让学生补充完整。第二步:根据该患者情况,分析呼吸困难病因。第三步:分析该患者呼吸困难的发病机制,并布置作业,让学生学习其他呼吸困难发生机制。第四步:讨论伴随症状,指导如何鉴别。小结呼吸困难诊断流程。总结三个学时内容:梳理根据症状询问病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自学内容:第五节略血、第六节发、第七节呼吸困难要点:结合第三学时讨论中使用的三个病例(咯血查因、发查因、呼吸困难查因),学习上述三节内容,重点掌握病因和临床表现。三、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病因和临床表现。(二)难点:伴随症状。(三)解决方法:结合临床案例,从病因到临床表现到伴随症状逐级做好铺垫,层层展开。四、使用教具PPT五、本课题方面的新进展六、板书的专业外语词汇发热(fever);致热原(pyrogen);咳嗽(cough):咳痰(expectoration);咯血(hemoptysis);发结(cyanosis);呼吸困难(dyspnea)七、参考书籍1.万学红卢雪峰主编.诊断学,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八、思考题或/及作业九、课后记/改进意见十、备注
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吸烟 40 年,每天 1 包。 第一步:学生询问病史,教师引导,尽量让学生补充完整。 第二步:根据该患者情况,分析呼吸困难病因。 第三步:分析该患者呼吸困难的发病机制,并布置作业,让学生学习其他呼吸困难 发生机制。 第四步:讨论伴随症状,指导如何鉴别。 小结呼吸困难诊断流程。 总结三个学时内容:梳理根据症状询问病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自学内容:第五节咯血、第六节发绀、第七节呼吸困难 要点:结合第三学时讨论中使用的三个病例(咯血查因、发绀查因、呼吸困难查因), 学习上述三节内容,重点掌握病因和临床表现。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病因和临床表现。 (二)难点:伴随症状。 (三)解决方法:结合临床案例,从病因到临床表现到伴随症状逐级做好铺 垫,层层展开。 四、使用教具 PPT 五、本课题方面的新进展 六、板书的专业外语词汇 发热(fever);致热原(pyrogen);咳嗽(cough);咳痰(expectoration);咯血(hemoptysis); 发绀(cyanosis);呼吸困难(dyspnea) 七、参考书籍 1.万学红 卢雪峰主编.诊断学,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八、思考题或/及作业 九、课后记/改进意见 十、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