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州大学HAINANMEDICALUNIVERSITY《物理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专科临床医学使用)课程名称:《物理诊断学》英文名称:physicaldiagnostics课程代码:G012200101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科开课学院: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各临床学院学系/教研室:临床医学学系/临床技能教研室2024年7月
《物理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专科临床医学使用) 课程名称:《物理诊断学》 英文名称:physical diagnostics 课程代码:G012200101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科 开课学院: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各临床学院 学系/教研室:临床医学学系/临床技能教研室 2024 年 7 月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物理诊断学》是临床各课程的基础,是医学生从基础课进入临床课学习的桥梁。其课程内容是各科医师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必须理论联系实践,在进行理论课学习的同时必须加强临床实践的训练,在教师带领下反复进行规范化体检手法的操作和进行问诊、写病史的训练,经过上述教学实践,使学生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收集病史,独立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和综合分析临床资料的能力,从而为进一步学习临床课程打下基础。《物理诊断学》属于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应该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并学会问诊的方法与技巧。2、掌握检体诊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典型体征的发生机理与临床意义。3、了解心电图各波图象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图形及各波的测量方法,了解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表现4、学会对各方面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逐步使学生具有独立编写完整的住院病历和提出初步诊断的能力。二、考核方式《物理诊断学》属于考试课,理论考试形式采用闭卷进行,成绩占总成绩的60%,操作考试采用随机抽签进行,成绩占总成绩的40%。三、学时分配表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物理诊断学》是临床各课程的基础,是医学生从基 础课进入临床课学习的桥梁。其课程内容是各科医师所必 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必须理论联 系实践,在进行理论课学习的同时必须加强临床实践的训 练,在教师带领下反复进行规范化体检手法的操作和进行 问诊、缮写病史的训练,经过上述教学实践,使学生掌握 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初 步具有收集病史,独立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和综合分析临床 资料的能力,从而为进一步学习临床课程打下基础。 《物理诊断学》属于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应该达 到以下要求: 1、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并学会问诊 的方法与技巧。 2、掌握检体诊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典型体 征的发生机理与临床意义。 3、了解心电图各波图象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 常心电图的各波图形及各波的测量方法,了解心电图检查 的临床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表现。 4、学会对各方面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在 教学过程中,逐步使学生具有独立编写完整的住院病历和 提出初步诊断的能力。 二、考核方式 《物理诊断学》属于考试课,理论考试形式采用闭卷 进行,成绩占总成绩的 60%,操作考试采用随机抽签进行, 成绩占总成绩的 40%。 三、学时分配表
学时数学时数理论课教学内容实验(见习)课教学内容0绪论/问诊1间诊10常见症状61基本检查及一般状态检查1基本检查、一般状态检查头颈部检查2头颈部检查2肺部检查3肺部检查33心脏检查心脏检查3心肺听诊训练3腹部检查6腹部检查3腹部触诊训练22病历编写及诊断方法概述病历编写与诊断方法脊柱/四肢体格检查/神经33脊柱/四肢体格检查系统体格检查63心电图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总计334心电图3胸腔穿刺术3腹腔穿刺术总计36四、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绪论/第一章问诊【自的要求】(一)了解《物理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地位与作用。(二)熟悉《物理诊断学》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三)了解《物理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学内容】(一)诊断与诊断学的基本概念。(二)《物理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检查以及病历编写与诊断思维方法等。(三)物理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与作用1诊断学是将医学基础课引渡到临床课程的一门桥梁
理论课教学内容 学时数 实验(见习)课教学内容 学时数 绪论/问诊 1 0 问诊 1 常见症状 6 0 基本检查及一般状态检查 1 基本检查、一般状态检查 1 头颈部检查 2 头颈部检查 2 肺部检查 3 肺部检查 3 心脏检查 4 心脏检查 3 心肺听诊训练 3 腹部检查 6 腹部检查 3 腹部触诊训练 3 病历编写及诊断方法概述 2 病历编写与诊断方法 2 脊柱/四肢体格检查/神经 系统体格检查 3 脊柱/四肢体格检查 3 心电图 6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3 总计 34 心电图 3 胸腔穿刺术 3 腹腔穿刺术 3 总计 36 四、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绪 论/第一章 问诊 【目的要求】 (一)了解《物理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地 位与作用。 (二)熟悉《物理诊断学》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 (三)了解《物理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一)诊断与诊断学的基本概念。 (二)《物理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常见症状、问诊、 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检查以及病历编写与诊断 思维方法等。 (三)物理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与作用。 1、诊断学是将医学基础课引渡到临床课程的一门桥梁
课。2、诊断学是临床各课程的基础。(四)临床诊断的分类与临床意义。(五)诊断学的学习方法与基本要求。【目的要求】(一)了解问诊的重要性及在诊断疾病中的重要作用;问诊是了解病情及疾病全过程的最好方法。(二)掌握问诊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三)了解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教学内容】1、问诊的重要性。2、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3、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在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学时分配】课堂讲授1学时,见习1学时。第二节常见症状【目的要求】(一)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机理、临床特点及伴随症状,并了解各症状的鉴别诊断。(二)掌握分析症状的一般方法及规律。【教学内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6个常见症状重点讲授,并结合具体症状讲解分析症状的一般方法与规律。其他症状供学生自学与参考
课。 2、诊断学是临床各课程的基础。 (四)临床诊断的分类与临床意义。 (五)诊断学的学习方法与基本要求。 【目的要求】 (一)了解问诊的重要性及在诊断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问诊是了解病情及疾病全过程的最好方法。 (二)掌握问诊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了解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教学内容】 1、问诊的重要性。 2、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在史、既往史、 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 1 学时,见习 1 学时。 第二节 常见症状 【目的要求】 (一)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机理、临床特点及 伴随症状,并了解各症状的鉴别诊断。 (二)掌握分析症状的一般方法及规律。 【教学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6 个常见症状重点讲授,并结合具 体症状讲解分析症状的一般方法与规律。其他症状供学生 自学与参考
(一)发热1、发热的概念与机理。2、发热的病因与分类(1)感染性发热(2)非感染性发热3、发热的临床表现与常见热型。4、发热的症状与体征及其临床意义。(二)胸痛1、胸痛与的病因与发生机理,临床特点及其鉴别诊断。2、胸痛与的伴随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三)水肿1、水肿的概念与发生机理。2、水肿的病因分类与临床特点。3、心原性水肿与肾原性水肿的鉴别要点。4、水肿的伴随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四)咳嗽与咯痰1、咳嗽与咯痰的发生机理、病因与临床特点。2、咳嗽及咯痰的伴随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五)呼吸困难1、呼吸困难的概念、病因及发生机理。2、呼吸困难的临床特点。(1)肺源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呼气性及混合性呼吸困难。(2)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功能不全与右心功能不全
(一)发热 1、发热的概念与机理。 2、发热的病因与分类 (1)感染性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 3、发热的临床表现与常见热型。 4、发热的症状与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二)胸痛 1、胸痛与的病因与发生机理,临床特点及其鉴别诊断。 2、胸痛与的伴随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三)水肿 1、水肿的概念与发生机理。 2、水肿的病因分类与临床特点。 3、心原性水肿与肾原性水肿的鉴别要点。 4、水肿的伴随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四)咳嗽与咯痰 1、咳嗽与咯痰的发生机理、病因与临床特点。 2、咳嗽及咯痰的伴随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五)呼吸困难 1、呼吸困难的概念、病因及发生机理。 2、呼吸困难的临床特点。 (1)肺源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呼气性及混合性呼吸 困难。 (2)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功能不全与右心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