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贤学海南医学院三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教学大纲临床诊断学(临床医学专业全英班,2017版)海南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印制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教 学 大 纲 临床诊断学 (临床医学专业全英班 ,2017 版) 海南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印制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CLINICAL DIAGNOSTICS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临床诊断学》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一门课程。诊断学的任务是通过课堂教授和临床实践教学使学生熟悉或掌握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学习临床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通过学习,要使学生做到1.掌握问诊、体格检查、完整病历书写的技能及临床应用:掌握常见化验检查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2.熟悉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及意义;熟悉心电图、X线的常见图形及临床意义:熟悉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3.了解其它器械检查、临床常用诊断技术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临床诊断学》的教学范畴包括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临床诊断思维,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大纲中注有*号的内容,以自学为主,不纳入考试范围。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1、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和医学奉献精神。2、培养学生浓厚的医学兴趣和上进心3、培养学生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水平。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具有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基本素质和技能(二)知识结构要求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后应具备初步诊疗能力,能够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2.能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能较熟悉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3.能以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并掌握各异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CLINICAL DIAGNOSTICS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临床诊断学》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一门课程。诊断学的任 务是通过课堂教授和临床实践教学使学生熟悉或掌握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 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学习临床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做到: 1.掌握问诊、体格检查、完整病历书写的技能及临床应用;掌握常见化验 检查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2.熟悉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及意义;熟悉心电图、X 线的常见图形及临床 意义;熟悉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 3.了解其它器械检查、临床常用诊断技术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临床诊断学》的教学范畴包括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不仅要注 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 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临床诊断思维,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大纲中注有*号的内容,以自学为主,不纳入考试范围。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和医学奉献精神。 2、培养学生浓厚的医学兴趣和上进心 3、培养学生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水平。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具有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二)知识结构要求 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后应具备初步诊疗能力,能够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具体要 求如下: 1.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 2.能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能较熟悉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 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3.能以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并掌握各异
常体征的临床意义。4.掌握内科四大基本操作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及腰椎穿刺的基本操作方法,穿刺部位选定,基本操作流程,及医学人文精神。5.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熟悉心电图各波图像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图形及各波、段的测量方法,并了解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表现。(三)能力结构要求深入领会各个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逐步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掌握问诊的方法、内容和良好的问诊技巧,能独立进行全面系统的问诊。能用规范的手法进行全身系统的体格检查,掌握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图形分析。熟悉诊断步骤,逐步掌握临床思维方法,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正确、字体规范、文笔流畅、表达清晰的病历,并能作清楚、流畅的口头报告。独立和规范完成内科基本技能操作,急救基本技能,外科无菌操作和外科手术基本操作,以及常见护理基本操作。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学时分配课程的总学时为140学时,其中60学时为理论课,80学时为实验课,各章讲课时间分配如下表:时数时数理论授课内容实验内容1绪论210问诊、诊断思维、病历书写病史采集、病历书写18常见症状体格检查一般检查、头颈部检15基本检查法查
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4.掌握内科四大基本操作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及腰椎穿刺的基本 操作方法,穿刺部位选定,基本操作流程,及医学人文精神。 5.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熟悉心电图各波图像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 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图形及各波、段的测量方法,并了解心电图检查的临床 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表现。 (三)能力结构要求 深入领会各个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 逐步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掌握问诊的方法、内容和良好的问诊技巧,能独立 进行全面系统的问诊。能用规范的手法进行全身系统的体格检查,掌握异常体征 及其临床意义。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图形分析。熟悉诊断步骤,逐 步掌握临床思维方法,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 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 格式正确、字体规范、文笔流畅、表达清晰的病历,并能作清楚、流畅的口头报 告。独立和规范完成内科基本技能操作,急救基本技能,外科无菌操作和外科手 术基本操作,以及常见护理基本操作。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学时分配 课程的总学时为 140 学时,其中 60 学时为理论课,80 学时为实验课, 各章讲课时间分配如下表: 理论授课内容 时数 实验内容 时数 绪论 1 问诊、诊断思维、病历书写 2 病史采集、病历书写 10 常见症状 18 体格检查 基本检查法 1 一般检查、头颈部检 查 5
15一般检查胸膜及肺15头颈部检查心脏及血管检查65胸膜及肺检查腹部检查65脊柱四肢心脏及血管检查5腹部检查6神经系统3脊柱、四肢检查临床基本操作技能620各种穿刺术神经系统检查心电图机使用和心电59心电图图读片5心肺听诊10技能训练.考核共计6080考核1、考试方式:理论部分:期末闭卷笔试,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平时考核+考勒等)占40%。实验部分:期末技能考核,多站式临床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平时课堂考核+考勒等)占40%2、考试用时:120分钟。3、最终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是由出勒、上课动手操作积极性、技能考核成绩等综合得出。教学内容绪论[教学要求]阐述物理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重要桥梁课程,是临
一般检查 1 胸膜及肺 5 头颈部检查 1 心脏及血管检查 5 胸膜及肺检查 6 腹部检查 5 心脏及血管检查 6 脊柱四肢 5 腹部检查 6 神经系统 5 脊柱、四肢检查 3 临床基本操作技能 神经系统检查 6 各种穿刺术 20 心电图 9 心电图机使用和心电 图读片 5 心肺听诊 5 技能训练.考核 10 共 计 60 80 考核 1、考试方式:理论部分:期末闭卷笔试,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平时考核+ 考勤等)占40%。实验部分:期末技能考核,多站式临床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60%, 平时成绩(平时课堂考核+考勤等)占40%. 2、考试用时:120分钟。 3、最终成绩=平时成绩40% + 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是由出勤、上课动手 操作积极性、技能考核成绩等综合得出。 教学内容 绪论 [教学要求] 阐述物理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重要桥梁课程,是临
床各专业学科的重要基础。它是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关键学科。强调指出掌握正确的问诊方法和系统体格检查的重要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忽视;此外,还必须建立客观的诊断思维方法方能达到正确认识疾病的目的。[教学内容]一、学习临床诊断的意义。二、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三、物理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波检查,病历书写与诊断思维方法,并概要介绍诊断方法的新进展。四、学习诊断学的方法和要求。[教学内容]1学时[教学方法]大课讲授第一篇常见症状及相关的问诊【教学目的与要求]以临床常见症状为代表,讲述症状的临床表现及机体的病理生理或病理解部学改变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能掌握常见症状的各种特征,并能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掌握其出现()原因、发生机理;使学生充分了解症状分析对疾病诊断的重要作用;并学习如何围绕有关症状进行问诊。【教学内容]发热、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与咯血、水肿、黄疽、意识障碍。一、 发热(一)发热的概述(二)发热的原因:1、感染性发热;2、非感染性发热;(三)发热的起病方式(急缓)、过程和临床常见的几种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二、水肿(一)水肿的发生机理、病因、分类及特点:
床各专业学科的重要基础。它是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关键学 科。强调指出掌握正确的问诊方法和系统体格检查的重要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 容忽视;此外,还必须建立客观的诊断思维方法方能达到正确认识疾病的目的。 [教学内容] 一、 学习临床诊断的意义。 二、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物理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波 检查, 病历书写与诊断思维方法,并概要介绍诊断方法的新进展。 四、学习诊断学的方法和要求。 [教学内容]1 学时 [教学方法]大课讲授 第一篇 常见症状及相关的问诊 [教学目的与要求] 以临床常见症状为代表,讲述症状的临床表现及机体的病理生理或病理解 剖学改变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能掌握常见症状的各种特征,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由此及彼,并掌握其出现﹙﹚原因、发生机理;使学生充分了解症状分析对疾病 诊断的重要作用;并学习如何围绕有关症状进行问诊。 [教学内容] 发热、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与咯血、水肿、黄疸、意识障碍。 一、 发热 (一)发热的概述 (二)发热的原因: 1、感染性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 (三)发热的起病方式(急缓)、过程和临床常见的几种热型(稽留热、弛张 热、间歇热、不规则热)。 二、水肿 (一)水肿的发生机理、病因、分类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