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掌握心脏的视诊、触诊、听诊评估要点。5、熟悉心脏听诊部位、顺序、内容6、正确测量血压,并了解其改变的临床意义。7、熟悉脉搏检查方法及血管体征。8、掌握腹部检查方法(重点为肝、脾触诊)、了解体表划线、分区与腹腔内脏的对应关系。9、熟悉腹部常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10、掌握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11、熟悉脊柱、四肢的检查方法12、了解脊柱、四肢病理改变的临床意义。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一般状态评估1、一般状态评估的方法和内容;生命体征的内容;发育与体型的判断方法、病态发育的类型;营养状态的评估方法:正常意识状态及其评估方法。2、性别、年龄与疾病的关系;生命体征评估的重要意义;影响发育的因素及病态发育的临床意义;异常营养状态的常见原因及其临床意义;不同疾病的面容与表情:被动体位、强迫体位与疾病的关系。3、熟练应用视诊和触诊技巧进行一般状态的评估,区分正常与异常。(二)皮肤、浅表淋巴结评估1、皮肤颜色、湿度、温度、弹性、皮疹、皮肤出血与蜘蛛痣、水肿的评估方法:浅表淋巴结的分布、评估方法与要求。2、皮肤颜色、湿度、温度、弹性异常改变,以及皮疹、皮肤粘膜出血、蜘蛛痣、水肿的临床意义:局部与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3、熟练应用视、触诊技巧进行皮肤、浅表淋巴结的评估,区分正常与异常。(三)头部、面部和颈部评估1、头发、头颅、眼脸、巩膜、角膜、眼球、瞳孔、外耳、鼻外形、鼻翼动、鼻呼吸通畅性、鼻腔分泌物、口唇、口腔粘膜、口咽、口腔气味的评估方法及内容;颈静脉怒张的判定标准;甲状腺的检查方法及甲状腺肿大的分度;气管检查的方法。6
6 4、掌握心脏的视诊、触诊、听诊评估要点。 5、熟悉心脏听诊部位、顺序、内容 6、正确测量血压,并了解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7、熟悉脉搏检查方法及血管体征。 8、掌握腹部检查方法(重点为肝、脾触诊)、了解体表划线、分区与腹腔内 脏的对应关系。 9、熟悉腹部常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10、掌握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11、熟悉脊柱、四肢的检查方法 12、了解脊柱、四肢病理改变的临床意义。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一般状态评估 1、一般状态评估的方法和内容;生命体征的内容;发育与体型的判断方法、 病态发育的类型;营养状态的评估方法;正常意识状态及其评估方法。 2、性别、年龄与疾病的关系;生命体征评估的重要意义;影响发育的因素 及病态发育的临床意义;异常营养状态的常见原因及其临床意义;不同疾病的面 容与表情;被动体位、强迫体位与疾病的关系。 3、熟练应用视诊和触诊技巧进行一般状态的评估,区分正常与异常。 (二)皮肤、浅表淋巴结评估 1、皮肤颜色、湿度、温度、弹性、皮疹、皮肤出血与蜘蛛痣、水肿的评估 方法;浅表淋巴结的分布、评估方法与要求。 2、皮肤颜色、湿度、温度、弹性异常改变,以及皮疹、皮肤粘膜出血、蜘 蛛痣、水肿的临床意义;局部与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3、熟练应用视、触诊技巧进行皮肤、浅表淋巴结的评估,区分正常与异常。 (三)头部、面部和颈部评估 1、头发、头颅、眼睑、巩膜、角膜、眼球、瞳孔、外耳、鼻外形、鼻翼搧 动、鼻呼吸通畅性、鼻腔分泌物、口唇、口腔粘膜、口咽、口腔气味的评估方法 及内容;颈静脉怒张的判定标准;甲状腺的检查方法及甲状腺肿大的分度;气管 检查的方法
2、上述头部、面部和颈部器官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3、熟练应用视诊、触诊和听诊技巧进行上述头部、面部和颈部器官的评估,区分正常与异常。(四)胸部评估1、胸部的体表标志、自然陷窝、人工划线和分区。正常胸廓的形态。呼吸运动的类型、胸廓扩张度增强和减弱。触觉语颤增强、减弱或消失。正常人4种叩诊音的分布与特点。辨别3种正常呼吸音及其特点与分布。啰音的分类及听诊特点。听觉语音的听诊特点。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和范围。心脏触诊的内容、心室收缩期的标志。心脏各瓣膜听诊区的位置、听诊内容、正常心率和心律。肝颈静脉回流征的特点。水冲脉、交替脉和奇脉的特点。2、胸廓异常改变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改变的临床意义。肺部病理性叩诊音、异常呼吸音的临床意义。干、湿啰音的发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病理情况下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和强弱变化。触诊方法、心尖搏动突起的临床意义、心前区搏动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异常心率、心律及其临床意义;正常第1和第2心音的意义及听诊特点。心音强度、性质改变的原因和特点。心脏杂音产生的机制、听诊要点及其临床评估。脉搏的频率、节律和强弱改变。肝颈静脉回流征、水冲脉、交替脉、奇脉的病因及其发生机制。慢性左、右心功能不全和急性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3、能熟练应用视、触、即、听诊技巧进行心、肺和血管的评估,区分正常与异常。(五)腹部评估1、腹部的体表标志、四区法和九区法的划分及各区腹腔内主要脏器。视诊腹部外形、腹部呼吸运动改变的特点、腹壁静脉曲张分布及特点、胃肠型及蠕动波。腹部触诊的注意事项及常用触诊方法,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反跳痛、肝脏、胆囊、膀胱。肠鸣音听诊。2、腹壁紧张度增加、减弱的发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腹部压痛、反跳痛的临床意义。肝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肠鸣音活跃、亢进或减弱的临床意义。3、能熟练应用视诊、听诊、诊和触诊技巧进行腹部评估,区分正常与异常。7
7 2、上述头部、面部和颈部器官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3、熟练应用视诊、触诊和听诊技巧进行上述头部、面部和颈部器官的评估, 区分正常与异常。 (四)胸部评估 1、胸部的体表标志、自然陷窝、人工划线和分区。正常胸廓的形态。呼吸 运动的类型、胸廓扩张度增强和减弱。触觉语颤增强、减弱或消失。正常人 4 种叩诊音的分布与特点。辨别 3 种正常呼吸音及其特点与分布。啰音的分类及听 诊特点。听觉语音的听诊特点。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和范围。心脏触诊的内容、 心室收缩期的标志。心脏各瓣膜听诊区的位置、听诊内容、正常心率和心律。肝 颈静脉回流征的特点。水冲脉、交替脉和奇脉的特点。 2、胸廓异常改变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改变的临床 意义。肺部病理性叩诊音、异常呼吸音的临床意义。干、湿啰音的发生机制及其 临床意义。病理情况下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和强弱变化。触诊方法、心尖搏动 突起的临床意义、心前区搏动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异常心率、心律及其临床意 义;正常第 1 和第 2 心音的意义及听诊特点。心音强度、性质改变的原因和特点。 心脏杂音产生的机制、听诊要点及其临床评估。脉搏的频率、节律和强弱改变。 肝颈静脉回流征、水冲脉、交替脉、奇脉的病因及其发生机制。慢性左、右心功 能不全和急性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 3、能熟练应用视、触、叩、听诊技巧进行心、肺和血管的评估,区分正 常与异常。 (五)腹部评估 1、腹部的体表标志、四区法和九区法的划分及各区腹腔内主要脏器。视 诊腹部外形、腹部呼吸运动改变的特点、腹壁静脉曲张分布及特点、胃肠型及蠕 动波。腹部触诊的注意事项及常用触诊方法,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反跳痛、 肝脏、胆囊、膀胱。肠鸣音听诊。 2、腹壁紧张度增加、减弱的发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腹部压痛、反跳痛 的临床意义。肝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肠鸣音活跃、亢进或减弱的临床意义。 3、能熟练应用视诊、听诊、叩诊和触诊技巧进行腹部评估,区分正常与 异常
(六)脊柱与四肢评估1、脊柱后凸、前凸和侧凸的多发部位及其临床意义;脊柱压痛与即击痛的临床意义。四肢与关节形态异常的类型及其临床意义。2、能确认实施脊柱检查,辨认脊柱形态、活动异常及有无压痛及叩击痛等阳性体征;能正确实施四肢与关节检查,辨认四肢与关节形态或运动异常。(七)神经系统评估1、随意运动与肌力、不随意运动、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等异常体征。2、随意运动与肌力、不随意运动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3、能熟练应用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技巧进行神经系统的评估,区分正常与异常。学时分配:42学时理论18学时实践24学时四、教学方法讲授、CAI、技能训练、课外练习。五、教学重点及难点(一)重点1、胸、腹部评估的方法,内容。2、胸腹部的常见体征的临床意义。(二)难点身体评估的具体操作方法,评估的主要内容,临床意义。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进行技能训练时,强调概念清晰,反复训练。提醒同学课外相互练习。七、测试内容与方法(一)测试内容1、一般状态评估的方法和内容;生命体征的内容;2、胸部的体表标志、自然陷窝、人工划线和分区。3、正常人4种叩诊音的分布与特点。4、心脏各瓣膜听诊区的位置、听诊内容、正常心率和心律。80
8 (六)脊柱与四肢评估 1、脊柱后凸、前凸和侧凸的多发部位及其临床意义;脊柱压痛与叩击痛的 临床意义。四肢与关节形态异常的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2、能确认实施脊柱检查,辨认脊柱形态、活动异常及有无压痛及叩击痛等 阳性体征;能正确实施四肢与关节检查,辨认四肢与关节形态或运动异常。 (七)神经系统评估 1、随意运动与肌力、不随意运动、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剌激 征等异常体征。 2、随意运动与肌力、不随意运动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浅反射、深反射、 病理反射、脑膜剌激征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3、能熟练应用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技巧进行神经系统的评估,区分正 常与异常。 学时分配:42 学时 理论 18 学时 实践 24 学时 四、教学方法 讲授、CAI、技能训练、课外练习。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重点 1、胸、腹部评估的方法,内容。 2、胸腹部的常见体征的临床意义。 (二)难点 身体评估的具体操作方法,评估的主要内容,临床意义。 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技能训练时,强调概念清晰,反复训练。提醒同学课外相互练习。 七、测试内容与方法 (一)测试内容 1、一般状态评估的方法和内容;生命体征的内容; 2、胸部的体表标志、自然陷窝、人工划线和分区。 3、正常人 4 种叩诊音的分布与特点。 4、心脏各瓣膜听诊区的位置、听诊内容、正常心率和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