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点火提前,必须在压缩行程接近终 此处内容依托配套 了,活塞到达上止点之前便使断电器触点分开。 课件结合实物讲解 从触点分开到活塞到达上止点这段时间越长,曲 轴转过的角度越大,即点火提前角越大。因此, 调节断电器触点分开的时刻,即改变触点与断电 器凸轮或断电器凸轮与分电器轴之间的相对位 置,便可以调节点火提前角,调节点火提前角的 方法有两种,一是保持触点不动,将断电器凸轮 相对于分电器轴顺旋转方向转过一个角度日,凸 轮提前将触点顶开,使点火提前。凸轮相对于轴 转过的角度越大,点火提前角越大。另一种调节 方法是凸轮不动(不改变凸轮与轴的相对位置) 使断电器触点相对于凸轮逆着旋转方向转过 个角度0,也可使点火提前。触点相对于凸轮转 过的角度越大,点火提前角越大。 离心点火提前调节装置:发动机工作时,它利 用改变断电器凸轮与分电器轴之间的相对位置 的方法,在发动机转速变化时自动地调节点火摄 前角。发动机工作时,当曲轴的转速达到200一 400rmin(开始转速因车型而不同)后,重块的离心 力克服弹簧拉力的作用向外甩开。此时,两重块
16 为了实现点火提前,必须在压缩行程接近终 了,活塞到达上止点之前便使断电器触点分开。 从触点分开到活塞到达上止点这段时间越长,曲 轴转过的角度越大,即点火提前角越大。因此, 调节断电器触点分开的时刻,即改变触点与断电 器凸轮或断电器凸轮与分电器轴之间的相对位 置,便可以调节点火提前角,调节点火提前角的 方法有两种,一是保持触点不动,将断电器凸轮 相对于分电器轴顺旋转方向转过一个角度 θ,凸 轮提前将触点顶开,使点火提前。凸轮相对于轴 转过的角度越大,点火提前角越大。另一种调节 方法是凸轮不动(不改变凸轮与轴的相对位置), 使断电器触点相对于凸轮逆着旋转方向转过一 个角度 θ,也可使点火提前。触点相对于凸轮转 过的角度越大,点火提前角越大。 离心点火提前调节装置:发动机工作时,它利 用改变断电器凸轮与分电器轴之间的相对位置 的方法,在发动机转速变化时自动地调节点火提 前角。 发动机工作时,当曲轴的转速达到 200~ 400r/min(开始转速因车型而不同)后,重块的离心 力克服弹簧拉力的作用向外甩开。此时,两重块 此处内容依托配套 课件结合实物讲解
上的销钉推动拨板连同凸轮,顺着旋转方向相对 于分电器轴转过一个角度,将触点提前顶开,点 火提前角加大。随发动机转速升高,点火提前角 不断加大。 真空点火提前调节装置:在发动机工作时,它 随着负荷(节气门开度)的变化,自动调节点火提 前角,它是利用改变断电器触点与凸轮之间相位 关系的方法进行调节的,在发动机负荷增大时自 动地减小点火提前角。发动机小负荷运行时,节 气门开度小,节气门后方的真空度大,并从小孔 经真空连接管作用于调节装置的真空室,使膜片 右方真空度增大,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膜片克 服弹簧张力向右拱曲,并带动拉杆向右移动。与 此同时,断电器底板连同触点,相对于凸轮逆着 旋转方向转过一个角度,使点火提前角加大。发 动机转速一定时,节气门后方的真空度只取决于 节气门的开度。节气门开度越小(负荷越小),节 气门后方的真空度越大,点火提前角也越大。 双膜片式真空点火提前调节装置:发动机怠速 运转时,节气门几乎关闭,接主膜片室的吸气孔 位于节气门的前方,真空度几乎为零,主膜片室
17 上的销钉推动拨板连同凸轮,顺着旋转方向相对 于分电器轴转过一个角度,将触点提前顶开,点 火提前角加大。随发动机转速升高,点火提前角 不断加大。 真空点火提前调节装置:在发动机工作时,它 随着负荷(节气门开度)的变化,自动调节点火提 前角,它是利用改变断电器触点与凸轮之间相位 关系的方法进行调节的,在发动机负荷增大时自 动地减小点火提前角。发动机小负荷运行时,节 气门开度小,节气门后方的真空度大,并从小孔 经真空连接管作用于调节装置的真空室,使膜片 右方真空度增大,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膜片克 服弹簧张力向右拱曲,并带动拉杆向右移动。与 此同时,断电器底板连同触点,相对于凸轮逆着 旋转方向转过一个角度,使点火提前角加大。发 动机转速一定时,节气门后方的真空度只取决于 节气门的开度。节气门开度越小(负荷越小),节 气门后方的真空度越大,点火提前角也越大。 双膜片式真空点火提前调节装置:发动机怠速 运转时,节气门几乎关闭,接主膜片室的吸气孔 位于节气门的前方,真空度几乎为零,主膜片室
内的压力接近大气压力,不起真空点火提前调节 作用下。但此时节气门后方真空度高,并通过连 接管作用于副膜片室,副膜片在真空度的作用下 向右拱曲,并通过拉杆拉动断电器底板连同触点 逆着凸轮旋转方向转过一个角度,使点火提前角 加大。但是,当膜片轴(拉杆)移动到与主膜片体 接触时,膜片的移动被限位。同时,副膜片室的 真空度也将主膜片吸向副膜片室一侧,膜片轴被 推回,点火提前角又被适当减小,使怠速时的点 火提前角约为5°,保证发动机怠速时稳定运转。 发动机小负荷运转时,节气门开度小,接主膜 片室的吸气孔处于节气门的后方,使主膜片室的 真空度增大。于是在主膜片室和副膜片室真空度 的共同作用下,拉动断电器底板及触点逆着凸轮 旋转方向转过一个角度,使点火提前角增大。提 前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节气门的开度,并由主、 副膜片室中的限位块限位。 双真空室单膜片式真空点火提前调节装置。其 前、后两个真空室分别用管道接至节气门上、下 两侧的小孔上。怠速时,节气门处于实线位置, 延迟真空室起作用,拉杆左移,使点火延迟;非
18 内的压力接近大气压力,不起真空点火提前调节 作用下。但此时节气门后方真空度高,并通过连 接管作用于副膜片室,副膜片在真空度的作用下 向右拱曲,并通过拉杆拉动断电器底板连同触点 逆着凸轮旋转方向转过一个角度,使点火提前角 加大。但是,当膜片轴(拉杆)移动到与主膜片体 接触时,膜片的移动被限位。同时,副膜片室的 真空度也将主膜片吸向副膜片室一侧,膜片轴被 推回,点火提前角又被适当减小,使怠速时的点 火提前角约为 5°,保证发动机怠速时稳定运转。 发动机小负荷运转时,节气门开度小,接主膜 片室的吸气孔处于节气门的后方,使主膜片室的 真空度增大。于是在主膜片室和副膜片室真空度 的共同作用下,拉动断电器底板及触点逆着凸轮 旋转方向转过一个角度,使点火提前角增大。提 前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节气门的开度,并由主、 副膜片室中的限位块限位。 双真空室单膜片式真空点火提前调节装置。其 前、后两个真空室分别用管道接至节气门上、下 两侧的小孔上。怠速时,节气门处于实线位置, 延迟真空室起作用,拉杆左移,使点火延迟;非
怠速时,节气门开启,提前真空室起作用,拉杆 右移,使点火提前。 点火提前角的手动调节装置也称辛烷值校正 器。在换用不同品质的汽油时,为适应不同汽油 的抗爆性能,常需调整点火时间,为此在分电器 壳体上常装有辛烷值校正器。不同形式的分电 器,其辛烷值校正器的结构也不同,但基本原理 相同。逆着凸轮旋转方向转动分电器外壳时,点 火提前角增大:反之,则点火提前角减小。壳体 转动多少,一般可以从刻度板上看出。每转动 个刻度相当于曲轴转角2°。调整时,先旋松调整 托架的固定螺钉,而后转动外壳,顺时针转动为 推迟(转至.”号),逆时针转动为提前(转至“+ 号)。 二、点火线圈 配合实物讲解 点火线圈是将蓄电池或发电机输出的低压电 转变为高压电的升压变压器,它由初级绕组、次 级绕组和铁心等组成。按其磁路的形式,可分为 开磁路点火线圈和闭磁路点火线圈两种。 1开磁路点火线圈
19 怠速时,节气门开启,提前真空室起作用,拉杆 右移,使点火提前。 点火提前角的手动调节装置也称辛烷值校正 器。在换用不同品质的汽油时,为适应不同汽油 的抗爆性能,常需调整点火时间,为此在分电器 壳体上常装有辛烷值校正器。不同形式的分电 器,其辛烷值校正器的结构也不同,但基本原理 相同。逆着凸轮旋转方向转动分电器外壳时,点 火提前角增大;反之,则点火提前角减小。壳体 转动多少,一般可以从刻度板上看出。每转动一 个刻度相当于曲轴转角 2°。调整时,先旋松调整 托架的固定螺钉,而后转动外壳,顺时针转动为 推迟(转至“-”号),逆时针转动为提前(转至“+” 号)。 二、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是将蓄电池或发电机输出的低压电 转变为高压电的升压变压器,它由初级绕组、次 级绕组和铁心等组成。按其磁路的形式,可分为 开磁路点火线圈和闭磁路点火线圈两种。 1.开磁路点火线圈 配合实物讲解
开磁路点火线圈采用柱形铁心,初级绕组在铁 心中产生的磁通,通过导磁钢套构成磁回路,而 铁心的上部和下部的磁力线从空气中穿过,磁路 的磁阻大,泄漏的磁通量多,转换效率低,一般 只有60%左右。根据低压接线柱数目的不同, 分为两接线柱式和三接线柱式两种。三接线柱式 点火线圈配有附加电阻,其低压接线柱分别标有 “”、“十”和十开关”的标记,附加电阻接在+ 和+开关”之间:两接线柱式点火线圈无附加电 阻,只有标有“十”、“”标记的两个接线柱。无 论是三接线柱式还是两接线柱式的开磁路点火 线圈,其内部结构是一样的。次级绕组用直径为 0.06~0.10mm的漆包线在绝缘纸管上绕11 000~23000匝:初级绕组则用0.51.0mm的漆 包线绕240一370匝。 2.闭磁路点火线圈 近年来,在汽车的电子点火系统中,采用了能 量转换效率较高的闭磁路点火线圈。与传统点火 线圈相比,其铁心为一带有小气隙的“口”或“曰 字的形状。初级绕组在铁心中产生的磁通通过铁 心形成闭合磁路,减少了漏磁损失,所以转换效
20 开磁路点火线圈采用柱形铁心,初级绕组在铁 心中产生的磁通,通过导磁钢套构成磁回路,而 铁心的上部和下部的磁力线从空气中穿过,磁路 的磁阻大,泄漏的磁通量多,转换效率低,一般 只有 60%左右。 根据低压接线柱数目的不同, 分为两接线柱式和三接线柱式两种。三接线柱式 点火线圈配有附加电阻,其低压接线柱分别标有 “-”、“+”和“+开关”的标记,附加电阻接在“+” 和“+开关”之间;两接线柱式点火线圈无附加电 阻,只有标有“+”、“-”标记的两个接线柱。 无 论是三接线柱式还是两接线柱式的开磁路点火 线圈,其内部结构是一样的。次级绕组用直径为 0.06~0.10mm 的漆包线在绝缘纸管上绕 11 000~23 000 匝;初级绕组则用 0.5~1.0mm 的漆 包线绕 240~370 匝。 2.闭磁路点火线圈 近年来,在汽车的电子点火系统中,采用了能 量转换效率较高的闭磁路点火线圈。与传统点火 线圈相比,其铁心为一带有小气隙的“口”或“曰” 字的形状。初级绕组在铁心中产生的磁通通过铁 心形成闭合磁路,减少了漏磁损失,所以转换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