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教学提要 目的与要求:1.了解汽油的性能及使用特性 2.了解化油器式燃油系统组成及主要部件的 维护保养方法 3。掌握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主要 部件的维护保养方法 内容:1.汽油及其使用性能 2.化油器式发动机燃油系统 3.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方法:1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参观、拆装实习和作业练习, 掌握所学知识。 2.应采用理论与实践(拆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学 习中要结合基本原理学习构造,通过拆装、观察分 析结构特点,加深理解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时间:8学时 地,点:多媒体专业教室 器材保障:化油器式燃油系统组成部件实物教具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组成部件实物教具
1 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教学提要 目的与要求:1.了解汽油的性能及使用特性 2.了解化油器式燃油系统组成及主要部件的 维护保养方法 3. 掌握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主要 部件的维护保养方法 内容:1.汽油及其使用性能 2.化油器式发动机燃油系统 3.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方法:1.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参观、拆装实习和作业练习, 掌握所学知识。 2.应采用理论与实践(拆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学 习中要结合基本原理学习构造,通过拆装、观察分 析结构特点,加深理解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时间:8 学时 地点:多媒体专业教室 器材保障:化油器式燃油系统组成部件实物教具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组成部件实物教具
教学进程 教学环节设计 汽油机所用的燃料是汽油,在进入气缸之前, 汽油和空气已形成可燃混合气。可燃混合气进入 气缸内被压缩,在接近压缩终了时点火燃烧而膨 胀作功。可见汽油机进入气缸的是可燃混合气, 压缩的也是可燃混合气,燃烧作功后将废气排 出。因此汽油供给系的任务是根据发动机的不同 情况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 气,供入气缸,最后还要把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 缸。 第一节汽油及其使用性能 汽油是汽油机的燃料。汽油是石油制品,它是 多种烃的混合物,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碳(C)和氢此内容为常识性 (H)。汽油使用性能的好坏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知识,应以学生自 济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 学为主 车用汽油需要满足许多要求。 第二节化油器式发动机燃油系统 一、燃油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配套课件 konr04_02_01.htm konr04_02_10.htm 燃油系统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运转工况的 需要,向发动机供给一定数量的、清洁的、雾化
2 教 学 进 程 教学环节设计 汽油机所用的燃料是汽油,在进入气缸之前, 汽油和空气已形成可燃混合气。可燃混合气进入 气缸内被压缩,在接近压缩终了时点火燃烧而膨 胀作功。可见汽油机进入气缸的是可燃混合气, 压缩的也是可燃混合气,燃烧作功后将废气排 出。因此汽油供给系的任务是根据发动机的不同 情况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 气,供入气缸,最后还要把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 缸。 第一节 汽油及其使用性能 汽油是汽油机的燃料。汽油是石油制品,它是 多种烃的混合物,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碳(C)和氢 (H)。汽油使用性能的好坏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 济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 车用汽油需要满足许多要求。 第二节 化油器式发动机燃油系统 一、燃油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燃油系统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运转工况的 需要,向发动机供给一定数量的、清洁的、雾化 配套课件: kcnr04_01_01.htm 此内容为常识性 知识,应以学生自 学为主 配套课件: kcnr04_02_01.htm- kcnr04_02_10.htm
良好的汽油,以便与一定数量的空气混合形成可 燃混合气。同时,燃油系统还需要储存相当数量 本节内容重要但 的汽油,以保证汽车有相当远的续驶里程。化油老化,应提纲挈领 器式发动机燃油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是化油器, 地讲解,同时结合 它是实现燃油系统功用、完成可燃混合气配制的学生自学为铺 主要装置。此外,燃油系统还包括汽油箱、汽油 滤清器、汽油泵、油气分离器、油管和燃油表等 辅助装置。 二、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过程 汽车发动机的可燃混合气形成时间很短,从 进气过程开始算起到压缩过程结束为止,总共也 只有0.01~0.02s的时间。要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形 成均匀的可燃混合气,关键在于汽油的雾化和蒸 发。所谓雾化就是将汽油分散成细小的油滴或油 雾。良好的雾化可以大大增加汽油的蒸发表面 积,从而提高汽油的蒸发速度。另外,混合气中 汽油与空气的比例应符合发动机运转工况的需 要。因此,混合气形成过程就是汽油雾化、蒸发 以及与空气配比和混合的过程。 三、发动机运转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要求
3 良好的汽油,以便与一定数量的空气混合形成可 燃混合气。同时,燃油系统还需要储存相当数量 的汽油,以保证汽车有相当远的续驶里程。化油 器式发动机燃油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是化油器, 它是实现燃油系统功用、完成可燃混合气配制的 主要装置。此外,燃油系统还包括汽油箱、汽油 滤清器、汽油泵、油气分离器、油管和燃油表等 辅助装置。 二、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过程 汽车发动机的可燃混合气形成时间很短,从 进气过程开始算起到压缩过程结束为止,总共也 只有 0.01~0.02s 的时间。要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形 成均匀的可燃混合气,关键在于汽油的雾化和蒸 发。所谓雾化就是将汽油分散成细小的油滴或油 雾。良好的雾化可以大大增加汽油的蒸发表面 积,从而提高汽油的蒸发速度。另外,混合气中 汽油与空气的比例应符合发动机运转工况的需 要。因此,混合气形成过程就是汽油雾化、蒸发 以及与空气配比和混合的过程。 三、发动机运转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要求 本节内容重要但 老化,应提纲挈领 地讲解,同时结合 学生自学为辅
(一)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表示法 可燃混合气中空气与燃油的比例称为可燃混 合气成分或可燃混合气浓度,通常用过量空气系 数和空燃比表示。 1.过量空气系数 燃烧1kg燃油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完全燃 烧1kg燃油的化学计量空气质量之比为过量空气 系数,记作pa。 数培1递消车际供输的空气所量 .=实全C衡的化学计云空气看 即 pa=1的可燃混合气称为理论混合气:pa<1 的称为浓混合气:pa>1的则称为稀混合气。 2.空燃比 可燃混合气中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之比为空 燃比,记作。 按照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当量关系,可求出1kg 汽油完全燃烧所需空气质量即化学计量空气质
4 (一)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表示法 可燃混合气中空气与燃油的比例称为可燃混 合气成分或可燃混合气浓度,通常用过量空气系 数和空燃比表示。 1.过量空气系数 燃烧 1kg 燃油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完全燃 烧 1kg 燃油的化学计量空气质量之比为过量空气 系数,记作 φa。 即 φa=1 的可燃混合气称为理论混合气;φa<1 的称为浓混合气;φa>1 的则称为稀混合气。 2.空燃比 可燃混合气中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之比为空 燃比,记作 σ 。 即 按照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当量关系,可求出 1kg 汽油完全燃烧所需空气质量即化学计量空气质
量约为14.8kg。显然,0=14.8的可燃混合气为理 论混合气:。<14.8的为浓混合气:σ>14.8的为 稀混合气。空燃比。=14.8称为理论空燃比或化学 计量空燃比。 (二)发动机运转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要 求及化油器特性 随着汽车行驶速度和牵引功率的不断变化,汽 车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也在很大范围内频繁变 动。为适应发动机工况的这种变化,可燃混合气 成分应该随发动机转速和负荷作相应的调整。 1.冷起动 发动机在冷起动时,因温度低汽油不容易蒸发 汽化,再加上起动时转速低(50~100rmin),空气 流过化油器的速度很低,汽油雾化不良,致使进 入气缸的混合气中汽油蒸气太少,混合气过稀, 不能着火燃烧。为使发动机能够顺利起动,要求 化油器供给pa约为0.2~0.6的浓混合气,以使 进入气缸的混合气在火焰传播界限之内。 2.怠速
5 量约为 14.8kg。显然,σ=14.8 的可燃混合气为理 论混合气;σ<14.8 的为浓混合气;σ>14.8 的为 稀混合气。空燃比 σ=14.8 称为理论空燃比或化学 计量空燃比。 (二)发动机运转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要 求及化油器特性 随着汽车行驶速度和牵引功率的不断变化,汽 车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也在很大范围内频繁变 动。为适应发动机工况的这种变化,可燃混合气 成分应该随发动机转速和负荷作相应的调整。 1.冷起动 发动机在冷起动时,因温度低汽油不容易蒸发 汽化,再加上起动时转速低(50~100r/min),空气 流过化油器的速度很低,汽油雾化不良,致使进 入气缸的混合气中汽油蒸气太少,混合气过稀, 不能着火燃烧。为使发动机能够顺利起动,要求 化油器供给 φa 约为 0.2~0.6 的浓混合气,以使 进入气缸的混合气在火焰传播界限之内。 2.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