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的要求;其次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内从开始点火 到完全燃烧需要一定的时间(千分之几秒),所以 要使发动机产生最大的功率,就不应在压缩行程 终了(上止点)点火,而应适当地提前一个角度。 这样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混合气已经接近充分 燃烧,发动机才能发出最大功率。 四、点火系统的特点 汽车发动机的点火系统与汽车上其他电器设 备一样,采用单线制连接,即电源的一个电极用 导线与各用电设备相连,而电源的另一个电极则 通过发动机机体、汽车车架和车身等金属构件与 各用电设备相连,称为搭铁,其性质相当于一般 电路中的接地。搭铁的电极可以是正极也可以是 负极。因为热的金属表面比冷的金属表面容易发 射电子,发动机工作时,火花塞的中心电极较侧 电极温度高,因而电子容易从中心电极向侧电极 发射,使火花塞间隙处离子化程度高,火花塞间 隙容易被击穿,击穿电压可降低15%~20%。因 此,无论整车电气系统采用正极搭铁还是负极搭 铁,点火线圈的内部连接或外部接线,均应保证 点火瞬间火花塞中心电极为负极,即火花塞电流 6
6 环的要求;其次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内从开始点火 到完全燃烧需要一定的时间(千分之几秒),所以 要使发动机产生最大的功率,就不应在压缩行程 终了(上止点)点火,而应适当地提前一个角度。 这样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混合气已经接近充分 燃烧,发动机才能发出最大功率。 四、点火系统的特点 汽车发动机的点火系统与汽车上其他电器设 备一样,采用单线制连接,即电源的一个电极用 导线与各用电设备相连,而电源的另一个电极则 通过发动机机体、汽车车架和车身等金属构件与 各用电设备相连,称为搭铁,其性质相当于一般 电路中的接地。搭铁的电极可以是正极也可以是 负极。因为热的金属表面比冷的金属表面容易发 射电子,发动机工作时,火花塞的中心电极较侧 电极温度高,因而电子容易从中心电极向侧电极 发射,使火花塞间隙处离子化程度高,火花塞间 隙容易被击穿,击穿电压可降低 15%~20%。因 此,无论整车电气系统采用正极搭铁还是负极搭 铁,点火线圈的内部连接或外部接线,均应保证 点火瞬间火花塞中心电极为负极,即火花塞电流
应从火花塞的侧电极流向中心电极。 第二节传统点火系统组成与工作原 塑 配套课件, r10_02_01.htm 一、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 Konr10_02_02.htm 传统点火系统主要由电源(蓄电池和发电机)、 此处内容配合实物 点火开关、点火线圈、电容器、断电器、配电器、 讲解 火花塞、阻尼电阻和高压导线等组成。 点火开关用来控制仪表电路、点火系统初级 电路以及起动机继电器电路的开与闭。 点火线圈相当于自耦变压器,用来将电源供 给的12V、24V或6V的低压直流电转变为15~ 20kV的高压直流电。 分电器由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和点火提 前调节装置等组成。它用来在发动机工作时接通 与切断点火系统的初级电路,使点火线圈的次级 绕组中产生高压电,并按发动机要求的点火时刻 与点火顺序,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分配到相 应气缸的火花塞上。 断电器主要由断电器凸轮、断电器触点、断 >
7 应从火花塞的侧电极流向中心电极。 第二节 传统点火系统组成与工作原 理 一、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 传统点火系统主要由电源(蓄电池和发电机)、 点火开关、点火线圈、电容器、断电器、配电器、 火花塞、阻尼电阻和高压导线等组成。 点火开关 用来控制仪表电路、点火系统初级 电路以及起动机继电器电路的开与闭。 点火线圈 相当于自耦变压器,用来将电源供 给的 12V、 24V 或 6V 的低压直流电转变为 15~ 20kV 的高压直流电。 分电器 由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和点火提 前调节装置等组成。它用来在发动机工作时接通 与切断点火系统的初级电路,使点火线圈的次级 绕组中产生高压电,并按发动机要求的点火时刻 与点火顺序,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分配到相 应气缸的火花塞上。 断电器 主要由断电器凸轮、断电器触点、断 配套课件: kcnr10_02_01.htm— Kcnr10_02_02.htm 此处内容配合实物 讲解
电器活动触点臂等组成。断电器凸轮由发动机凸 轮轴驱动,并以同样的转速旋转,即发动机曲轴 每转两周,断电器凸轮转一周。 配电器由分电器盖和分火头组成。用来将点 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分配到各缸的火花塞。分电 器盖上有一个中心电极和若干个旁电极,旁电极 的数目与发动机的气缸数相等。分火头安装在分 电器的凸轮轴上,与分电器轴一起旋转。发动机 工作时,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中产生的高压电,经 分电器盖上的中心电极、分火头、旁电极、高压 导线分送到各缸火花塞。电容器安装在分电器 壳上,与断电器触点并联,用来减小断电器触点 断开瞬间,在触点处所产生的电火花,以免触点 烧蚀,可延长触点的使用寿命。 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由离心和真空两套点火提 前调整装置组成,分别安装在断电器底板的下方 和分电器的外壳上,用来在发动机工作时随发动 机工况的变化自动调整点火提前角。 火花塞由中心电极和侧电极组成,安装在发 动机的燃烧室中,用来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
8 电器活动触点臂等组成。断电器凸轮由发动机凸 轮轴驱动,并以同样的转速旋转,即发动机曲轴 每转两周,断电器凸轮转一周。 配电器 由分电器盖和分火头组成。用来将点 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分配到各缸的火花塞。分电 器盖上有一个中心电极和若干个旁电极,旁电极 的数目与发动机的气缸数相等。分火头安装在分 电器的凸轮轴上,与分电器轴一起旋转。发动机 工作时,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中产生的高压电,经 分电器盖上的中心电极、分火头、旁电极、高压 导线分送到各缸火花塞。 电容器安装在分电器 壳上,与断电器触点并联,用来减小断电器触点 断开瞬间,在触点处所产生的电火花,以免触点 烧蚀,可延长触点的使用寿命。 点火提前调节装置 由离心和真空两套点火提 前调整装置组成,分别安装在断电器底板的下方 和分电器的外壳上,用来在发动机工作时随发动 机工况的变化自动调整点火提前角。 火花塞 由中心电极和侧电极组成,安装在发 动机的燃烧室中,用来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
引入燃烧室,点燃燃烧室内的可燃混合气。 电源提供点火系统工作时所需的能量,由蓄 电池和发电机构成,其标称电压一般为12V。 二、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接通点火开关,发动机开始运转。发动机运转 注意:此处应紧抓 过程中,断电器凸轮不断旋转,使断电器触点不 住学生的思路分析 断地开、闭。当断电器触点闭合时,蓄电池的电 讲解 流从蓄电池正极出发,经点火开关、点火线圈的 初级绕组、断电器活动触点臂、触点、分电器壳 体搭铁,流回蓄电池的负极。当断电器的触点被 凸轮顶开时,初级电路被切断,点火线圈初级绕 组中的电流迅速下降到零,线圈周围和铁心中的 磁场也迅速衰减以至消失,因此在点火线圈的次 级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压,称为次级电压,其中通 过的电流称为次级电流,次级电流流过的电路称 为次级电路。 触点断开后,初级电流下降的速率越高,铁心 中的磁通变化率越大,次级绕组中产生的感应电 压越高,越容易击穿火花塞间隙。当点火线圈铁 心中的磁通发生变化时,不仅在次级绕组中产生 9
9 引入燃烧室,点燃燃烧室内的可燃混合气。 电源 提供点火系统工作时所需的能量,由蓄 电池和发电机构成,其标称电压一般为 12V。 二、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接通点火开关,发动机开始运转。发动机运转 过程中,断电器凸轮不断旋转,使断电器触点不 断地开、闭。当断电器触点闭合时,蓄电池的电 流从蓄电池正极出发,经点火开关、点火线圈的 初级绕组、断电器活动触点臂、触点、分电器壳 体搭铁,流回蓄电池的负极。当断电器的触点被 凸轮顶开时,初级电路被切断,点火线圈初级绕 组中的电流迅速下降到零,线圈周围和铁心中的 磁场也迅速衰减以至消失,因此在点火线圈的次 级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压,称为次级电压,其中通 过的电流称为次级电流,次级电流流过的电路称 为次级电路。 触点断开后,初级电流下降的速率越高,铁心 中的磁通变化率越大,次级绕组中产生的感应电 压越高,越容易击穿火花塞间隙。当点火线圈铁 心中的磁通发生变化时,不仅在次级绕组中产生 注意:此处应紧抓 住学生的思路分析 讲解
高压电(互感电压),同时也在初级绕组中产生自 感电压和电流。在触点分开、初级电流下降的瞬 间,自感电流的方向与原初级电流的方向相同, 其电压高达300V。它将击穿触点间隙,在触点 间产生强烈的电火花,这不仅使触点迅速氧化、 烧蚀,影响断电器正常工作,同时使初级电流的 变化率下降,次级绕组中感应的电压降低,火花 塞间隙中的火花变弱,以致难以点燃混合气。为 了消除自感电压和电流的不利影响,在断电器触 点之间并联有电容器C1。在触点分开瞬间,自感 电流向电容器充电,可以减小触点之间的火花, 加速初级电流和磁通的衰减,并提高了次级电 压。 第三节点火时刻 配课件 konr 10_03_01.htm- 发动机工作时,点火时刻对发动机的工作和性 能有很大的影响。混合气燃烧有一定的速度,即 从火花塞跳火到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完全燃烧 本节内容应采用试 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虽然这段时间很短,不过千 验法教学,对点火 分之几秒,但是由于发动机的转速很高,在这样 过早或过晚时发动 短的时间内曲轴却转过较大的角度。若恰好在活 机的症状有明晰的 塞到达上止点时点火,混合气开始燃烧时,活塞 感观认识,然后进 10
10 高压电(互感电压),同时也在初级绕组中产生自 感电压和电流。在触点分开、初级电流下降的瞬 间,自感电流的方向与原初级电流的方向相同, 其电压高达 300V。它将击穿触点间隙,在触点 间产生强烈的电火花,这不仅使触点迅速氧化、 烧蚀,影响断电器正常工作,同时使初级电流的 变化率下降,次级绕组中感应的电压降低,火花 塞间隙中的火花变弱,以致难以点燃混合气。 为 了消除自感电压和电流的不利影响,在断电器触 点之间并联有电容器 C1。在触点分开瞬间,自感 电流向电容器充电,可以减小触点之间的火花, 加速初级电流和磁通的衰减,并提高了次级电 压。 第三节 点火时刻 发动机工作时,点火时刻对发动机的工作和性 能有很大的影响。混合气燃烧有一定的速度,即 从火花塞跳火到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完全燃烧 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虽然这段时间很短,不过千 分之几秒,但是由于发动机的转速很高,在这样 短的时间内曲轴却转过较大的角度。若恰好在活 塞到达上止点时点火,混合气开始燃烧时,活塞 配套课件: kcnr10_03_01.htm— 本节内容应采用试 验法教学,对点火 过早或过晚时发动 机的症状有明晰的 感观认识,然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