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以重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加大了节约集约用地的难度 包头市是以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煤化工和稀土六大 产业为主导的重要工业城市。与第三产业相比,重工业用地较为粗 放。近年来,随着包头市产业结构升级与工业园区的建设,土地集 约利用水平已有较大提高,但在重工业仍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要 促进土地利用由外延向内涵挖潜的转变,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 困难仍然较大。 4.统筹协调土地利用的任务更加艰巨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亟待转变土地利用模式和方式,优 化行业土地利用结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建设“资源节约 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对科学安排区 域土地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行业、各区域土地利用目标的多 元化,加大了行业和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优化的难度,统 筹协调行业和区域土地利用的任务日趋艰巨。 展望未来,包头市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立 足于科学发展,妥善处理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统筹土地资 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积极探索土地利用与管理的新方法、新模式、 新机制,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2 3.以重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加大了节约集约用地的难度 包头市是以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煤化工和稀土六大 产业为主导的重要工业城市。与第三产业相比,重工业用地较为粗 放。近年来,随着包头市产业结构升级与工业园区的建设,土地集 约利用水平已有较大提高,但在重工业仍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要 促进土地利用由外延向内涵挖潜的转变,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 困难仍然较大。 4.统筹协调土地利用的任务更加艰巨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亟待转变土地利用模式和方式,优 化行业土地利用结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建设‚资源节约 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对科学安排区 域土地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行业、各区域土地利用目标的多 元化,加大了行业和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优化的难度,统 筹协调行业和区域土地利用的任务日趋艰巨。 展望未来,包头市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立 足于科学发展,妥善处理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统筹土地资 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积极探索土地利用与管理的新方法、新模式、 新机制,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章规划目标和主要指标 基于包头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明确土地利用战略目标,严格 落实上级下达的规划指标 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大力实施“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城乡互动和开放带动”四大 战略,着力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全面加 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和谐社会建设 水平,全力打造“富裕包头、文明包头、生态包头、平安包头”,早 日建成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将达到274万,城镇人口220万,城 镇化率为80.29%;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60亿元,人均GDP达到67640 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80亿元以上,年递增率18%以上。 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将达到342万,占自治区的13.6%, 其中城镇人口285万,城镇化率为83.33%;主要经济指标在2010 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人均GDP达到108772元 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目标 、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注重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加强基本农田建设与管理;全
13 第三章 规划目标和主要指标 基于包头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明确土地利用战略目标,严格 落实上级下达的规划指标。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大力实施‚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城乡互动和开放带动‛四大 战略,着力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全面加 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和谐社会建设 水平,全力打造‚富裕包头、文明包头、生态包头、平安包头‛,早 日建成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 2010 年,全市常住人口将达到 274 万,城镇人口 220 万,城 镇化率为 80.29%;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860 亿元,人均 GDP 达到 67640 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1280 亿元以上,年递增率 18%以上。 到 2020 年,全市常住人口将达到 342 万,占自治区的 13.6%, 其中城镇人口 285 万,城镇化率为 83.33%;主要经济指标在 2010 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人均 GDP 达到 108772 元。 第二节 土地利用战略目标 一、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注重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加强基本农田建设与管理;全
面推进土地整理,积极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度进行耕地后备资 源开发,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保证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 高,用途不改变;积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不断提高土地生态服务 功能。 保障科学发展建设用地 优化城乡用地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划定土地利用功能区,明确 各区土地利用主导方向,制定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提高土地利 用效率;加强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划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 科学引导城乡建设用地有序良性发展;合理安排各旗(县、区)主 要规划指标,强化对旗(县、区)级规划的目标调控和空间引导 保障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逐步缩小农村居民点 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明显优化。 三、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坚持土地增量供 给和存量挖潜相结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加强土地综合 整治,城镇建设用地増加和农村居民点减少相挂钩。立足经济社会 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四、加强土地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 在保护和改善生态功能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对天然林、天然草 场、湿地等基础性生态用地的开发利用,支持天然林保护、自然保 护区建设,加强退化土地防治,加强草原草场沙化荒漠化防治,集 中连片改良盐碱化土地,构建生态良好的土地利用格局。 14
14 面推进土地整理,积极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度进行耕地后备资 源开发,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保证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 高,用途不改变;积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不断提高土地生态服务 功能。 二、保障科学发展建设用地 优化城乡用地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划定土地利用功能区,明确 各区土地利用主导方向,制定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提高土地利 用效率;加强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划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 科学引导城乡建设用地有序良性发展;合理安排各旗(县、区)主 要规划指标,强化对旗(县、区)级规划的目标调控和空间引导; 保障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逐步缩小农村居民点 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明显优化。 三、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坚持土地增量供 给和存量挖潜相结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加强土地综合 整治,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居民点减少相挂钩。立足经济社会 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四、加强土地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 在保护和改善生态功能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对天然林、天然草 场、湿地等基础性生态用地的开发利用,支持天然林保护、自然保 护区建设,加强退化土地防治,加强草原草场沙化荒漠化防治,集 中连片改良盐碱化土地,构建生态良好的土地利用格局
第三节规划主要指标 依据《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分解 下达包头市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制定规划主要指标 耕地保有量 到201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保持在422291.22公顷以上;到 2020年,耕地保有量保持在421892.15公顷以上 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规划期间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在345500.00公顷以上。 实际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48955.00公顷,保护率82.71%,比自 洽区下达指标多划定3455.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比自治区确定 的基本农田保护率高0.82%。多划定基本农田用于规划期内补划已 列入清单不易确定具体范围的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 三、建设用地总规模 到2010年,全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1868.64公顷以内,比 2005年净增7588.27公顷;到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96876.07公顷,比2005年净增22595.70公顷 四、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 到201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1830.01公顷以内 其中城镇工矿用地规模预期为33581.35公顷以内;到2020年,城 乡建设用地控制在68901.17公顷以内,其中城镇工矿用地规模预期 为40677.01公顷以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2010年控制在163.84 平方米以内,2020年控制在169.49平方米以内
15 第三节 规划主要指标 依据《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分解 下达包头市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制定规划主要指标。 一、耕地保有量 到 2010 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保持在 422291.22 公顷以上;到 2020 年,耕地保有量保持在 421892.15 公顷以上。 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规划期间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在 345500.00 公顷以上。 实际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348955.00 公顷,保护率 82.71%,比自 治区下达指标多划定 3455.00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比自治区确定 的基本农田保护率高 0.82%。多划定基本农田用于规划期内补划已 列入清单不易确定具体范围的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 三、建设用地总规模 到 2010 年,全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81868.64 公顷以内,比 2005 年净增 7588.27 公顷;到 2020 年,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96876.07 公顷,比 2005 年净增 22595.70 公顷。 四、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 到 2010 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61830.01 公顷以内, 其中城镇工矿用地规模预期为 33581.35 公顷以内;到 2020 年,城 乡建设用地控制在 68901.17 公顷以内,其中城镇工矿用地规模预期 为 40677.01 公顷以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 2010 年控制在 163.84 平方米以内,2020 年控制在 169.49 平方米以内
五、新增建设用地 到2010年,全市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8562.28公顷以内, 新増建设占用农用地和耕地规模分别控制在6072.89公顷和 2905.25公顷以内;到2020年,新増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24968.40 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和耕地规模分别控制在18396.73 公顷和8958.92公顷以内。 六、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到2010年,预计中心城区常住人口200万人,中心城区建设用 地面积控制在21500.00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3902.00公顷; 到2020年,预计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发展到250万人,中心城区 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2700.00公顷,新增建设用地8052.00公顷 规划期间中心城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8.00平方米以内 七、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到2010年,全市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少于2905.25公顷; 到2020年,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少于8958.92公顷。 八、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到2010年,全市林地面积预期为120837.31公顷,园地面积预 期为2823.20公顷,牧草地面积预期为2051540.98公顷;到2020 年,林地面积预期为145637.31公顷,森林覆盖率由8.41%提高到 18%,园地面积预期为3304.52公顷,牧草地面积预期为2033662.64 公顷。规划期末,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 水域等占全市土地面积的比例保持在90%以上。 包头市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详见附表4
16 五、新增建设用地 到 2010 年,全市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 8562.28 公顷以内, 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和耕地规模分别控制在 6072.89 公顷和 2905.25 公顷以内;到 2020 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 24968.40 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和耕地规模分别控制在 18396.73 公顷和 8958.92 公顷以内。 六、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到 2010 年,预计中心城区常住人口 200 万人,中心城区建设用 地面积控制在 21500.00 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 3902.00 公顷; 到 2020 年,预计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发展到 250 万人,中心城区 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 27000.00 公顷,新增建设用地 8052.00 公顷; 规划期间中心城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 108.00 平方米以内。 七、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到 2010 年,全市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少于 2905.25 公顷; 到 2020 年,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少于 8958.92 公顷。 八、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到 2010 年,全市林地面积预期为 120837.31 公顷,园地面积预 期为 2823.20 公顷,牧草地面积预期为 2051540.98 公顷;到 2020 年,林地面积预期为 145637.31 公顷,森林覆盖率由 8.41%提高到 18%,园地面积预期为 3304.52 公顷,牧草地面积预期为 2033662.64 公顷。规划期末,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 水域等占全市土地面积的比例保持在 90%以上。 包头市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详见附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