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s: [NiCl]2->tetrachloronickelate(ID ion [Cu(NH3)Cls]3-->amminepentachlorocuprate(II)ion [Cd(en)z(CN)2l→ dicyanobis(ethylenediamine)cadmium(II) [Co(NH3)sCI]SO4->pentaamminechlorocobalt(III) sulfate
Examples: [NiCl4] 2 -→ tetrachloronickelate(II) ion [Cu(NH3)Cl5] 3 -→ amminepentachlorocuprate(II) ion [Cd(en)2(CN)2] → dicyanobis(ethylenediamine)cadmium(II) [Co(NH3)5Cl]SO4 → pentaamminechlorocobalt(III) sulfate
2.配合物的化学式和命名(中外文命名法不同) (1)从总体上命名 配酸:X××酸 H,PtCI6]六氯合铂(V)酸 配碱:氢氧化××X Cu(NH)4KOH)2 氢氧化四氨合铜(Ⅱ) 配盐:先阴离子后阳离子,简单酸根加“化” 字,复杂酸根加“酸”字。 Cu(NH )SO 硫酸四氨合铜(Ⅱ) Cu (NH12 氯化四氨合铜(Ⅱ)
2. 配合物的化学式和命名(中外文命名法不同) 配酸:×××酸 配碱:氢氧化××× 配盐:先阴离子后阳离子,简单酸根加“化” 字,复杂酸根加“酸”字。 H2 PtCl 6 六氯合铂(Ⅳ)酸 3 4 2 Cu(NH ) (OH) 氢氧化四氨合铜(Ⅱ) 3 4 SO4 Cu(NH ) 硫酸四氨合铜(Ⅱ) 2 Cu(NH 3 )4 Cl 氯化四氨合铜(Ⅱ) (1)从总体上命名
(2)内界的命名顺序 配体名称列在中心元素之前,配体数目用倍数词头 二、三、四等数字表示(配体数为一的时侯省略),不 同配体名称之间以“”分开,在最后一个配体名称之后 缀以“合”字。形成体的氧化值用带括号的罗马数字表 示(氧化值为0时省略)。 K3[Fe(CN)6], K[PtCl;NH3] 配体数 配体名称合 形成体名称(氧化态值) 以二、 不同 以罗马数字 三、四 配体 Ⅱ、Ⅲ、V 表示 6.9 表示 分开
配体名称列在中心元素之前,配体数目用倍数词头 二、三、四等数字表示(配体数为 一的时侯省略),不 同配体名称之间以“•”分开,在最后一个配体名称之后 缀以“合”字。形成体的氧化值用带括号的罗马数字表 示(氧化值为 0 时省略)。 配体数 配体名称 合 形成体名称(氧化态值) 以二、 三、四 表示 不同 配体 “•” 分开 以罗马数字 Ⅱ、Ⅲ、 Ⅳ 表示 K3[ Fe ( C N ) 6 ], K[PtCl3NH3] (2)内界的命名顺序
(3)配体的命名次序 先无机配体后有机配体,例如:KPC3(C2H4)小:三氯, 乙烯合铂(IⅡ)酸钾。 先离子配体后中性分子配体,例如:KPtC3NH3:三 氯·氨合铂(IⅡ)酸钾;PtNH2)z(NH)2l:二氨基二氨合铂(四 同是离子或同是中性分子,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英文 字母顺序排列,例如:[CoNH3)sH2OC3:氯化五氨。 水合钴(Ⅲ四); 配位原子相同,非配位原子元素也相同,少原子在先, 例如:[Pt(py)NH3)NH2 OH)(NO2C:氯化硝基氨·羟 胺吡啶合鉑山D; 配位原子相同,按非配位原子的元素符号英文字母顺序 排列,例如:PtNH2)NO2)NH)2l:氨基硝基二氨合 铂(Ⅱ);NO2和NH2相比,NH2在前)
先无机配体后有机配体,例如:K[PtCl3(C2H4)]:三氯• 乙烯合铂(Ⅱ)酸钾。 先离子配体后中性分子配体,例如:K[PtCl3(NH3)]:三 氯•氨合铂(Ⅱ)酸钾; 同是离子或同是中性分子,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英文 字母顺序排列,例如:[Co(NH3)5(H2O)]Cl3:氯化五氨• 水合钴(Ⅲ); 配位原子相同,非配位原子元素也相同,少原子在先, 例如: [Pt(py)(NH3)(NH2OH)(NO2)]Cl: 氯化硝基•氨•羟 胺•吡啶合鉑(II); 配位原子相同,按非配位原子的元素符号英文字母顺序 排列,例如:[Pt(NH2 )(NO2)(NH3)2]:氨基•硝基•二氨合 铂(Ⅱ);(NO2 -和NH2 -相比,NH2 -在前) (3)配体的命名次序 [Pt(NH2 )2(NH3)2]:二氨基•二氨合铂(II)
[Cu(NH3)SO 硫酸四氨合铜(Ⅱ) K:[Fe(NCS).] 六异硫氰(酸)根合铁(Ⅲ)酸钾 H,PtCl] 六氯合铂(IV)酸 [Cu(NH:)4KOH)2 氢氧化四氨合铜(Ⅱ) K[PtCI;(NH)] 五氯·氨合铂(V)酸钾 [Zn(OH)(H2O)3NO; 硝酸羟基三水合锌(Ⅱ) Co(NH)s (H2O)CI (三)氯化五氨水合钴Ⅲ) Fe(CO)s 五羰(基)合铁 Co(NO2)(NH3 ) 三硝基三氨合钴(Ⅲ) [Ca(EDTA) 乙二胺四乙酸根合钙(Ⅱ)
3 4 SO4 Cu(NH ) 硫酸四氨合铜(Ⅱ) 2 Ca(EDTA) 2 3 3 3 Co(NO ) (NH ) Fe(CO)5 3 5 2O) Cl3 Co(NH ) (H Zn(OH)(H2O)3 NO3 KPtCl (NH ) 5 3 3 4 2 Cu(NH ) (OH) H2 PtCl 6 K3 Fe(NCS)6 乙二胺四乙酸根合钙(Ⅱ) 三硝基•三氨合钴(Ⅲ) 五羰(基)合铁 (三)氯化五氨•水合钴(Ⅲ) 硝酸羟基•三水合锌(Ⅱ) 五氯•氨合铂(Ⅳ)酸钾 氢氧化四氨合铜(Ⅱ) 六氯合铂(Ⅳ)酸 六异硫氰(酸)根合铁(Ⅲ)酸钾